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永渝 张建刚 +2 位作者 钟宏波 陈泉 龚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共5页
通过对磷化工产业链和贵州省磷化工生产现状及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磷化工技术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现状,明确了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覆盖的范围,构建了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的框架。对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 通过对磷化工产业链和贵州省磷化工生产现状及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磷化工技术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现状,明确了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覆盖的范围,构建了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的框架。对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的标准分布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今后贵州省磷化工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磷化工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罗甸玉的矿物学及矿床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凯旋 姜婷丽 +2 位作者 邢乐才 周明忠 罗泰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罗甸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具有典型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透辉石和滑石,次要矿物的含量及结构是影响玉石质量的主要因素。罗甸玉微量元素中Cr-Ni-Co的含量远低于交代蛇纹岩型软玉,与交代白云岩型软玉相当。球粒陨石均一... 罗甸玉的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具有典型的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次要矿物为透辉石和滑石,次要矿物的含量及结构是影响玉石质量的主要因素。罗甸玉微量元素中Cr-Ni-Co的含量远低于交代蛇纹岩型软玉,与交代白云岩型软玉相当。球粒陨石均一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具有强烈的Ce负异常(δCe=0.21~0.34)和弱Eu负异常,与我国典型的新疆和田玉、岫岩玉差别非常明显。罗甸玉、矿区辉绿岩、地层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发现,辉绿岩的侵入主要提供了热源,罗甸玉形成过程中大量的Mg可能来源于海水循环,稀土元素主要继承了地层中二叠系硅质岩的特征,并在蚀变过程中进一步叠加了热循环海水的信息。综合区域地质、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约255 Ma时黔南辉绿岩岩床侵入,上覆海水通过断裂体系形成大规模的热传导循环,形成厚大的外接触蚀变带,同时不断将海水中的Mg循环输送到下部,通过白云岩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及滑石化等蚀变反应,最终形成罗甸透闪石玉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甸玉 矿物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怀大曲酱香轮次基酒质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俊 陈仁远 +3 位作者 赵文武 王迁 周靖 何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3-107,共5页
通过对仁怀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酒厂进行抽样检测及勾兑品评分析,仁怀大曲酱香各轮次基酒质量状况得到了评估。结果表明,部分轮次基酒质量指标与《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相比,存在偏低问题,其中一轮次基酒酒精度合格率非常... 通过对仁怀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酒厂进行抽样检测及勾兑品评分析,仁怀大曲酱香各轮次基酒质量状况得到了评估。结果表明,部分轮次基酒质量指标与《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的要求相比,存在偏低问题,其中一轮次基酒酒精度合格率非常低,仅有21.05%;二轮次和五轮次基酒的总酸合格率也较低,分别为44.44%和35.29%;五轮次基酒的总酯合格率较低为52.94%。另外,正丙醇和乙醛分别在一、二轮次基酒中含量总体较高。综合基酒理化及感官检验结果表明,成品酒合格率符合《仁怀大曲酱香酒技术标准体系》及GB/T 26760—2011《酱香型白酒》要求比例,分别为71.2%和98.1%,表明仁怀大曲酱香轮次基酒的品质总体满足勾兑合格成品大曲酱香酒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大曲 酱香酒 轮次基酒 质量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工产品标准制定与修订动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永渝 张建刚 +2 位作者 钟宏波 陈泉 龚宁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13,共4页
在开展"贵州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过程中,对磷化工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做了分类整理和分析。2012—2016年期间中国磷精细化工产品标准数量迅速增加,表明中国磷化工产业正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延伸... 在开展"贵州磷化工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过程中,对磷化工相关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做了分类整理和分析。2012—2016年期间中国磷精细化工产品标准数量迅速增加,表明中国磷化工产业正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细化、延伸产业链和资源综合利用转变。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磷精细化工产品种类还不多,磷精细化工产品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 产品标准 制定与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质量检测技术研究动态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奕杰 杨秀华 +1 位作者 孙端方 肖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共4页
该文对我国当前食用油中传统检测指标及新型热点指标的检测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结合相关油脂生产工艺和现场调查情况,探讨了标准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新型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食用油 质量检测方法 方法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起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辣椒面》工作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春宇 梁桂娟 +4 位作者 寻思颖 廖妍俨 黄卫红 韩志平 蔡璐璐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为了制定贵州辣椒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起草小组分别到有代表性的贵州省辣椒面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取样,检测验证了41个批次辣椒面的数据。标准创新性地提出"无盐总灰分"这一限量指标,对纯辣椒面提出"氯化物"限量要求,... 为了制定贵州辣椒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起草小组分别到有代表性的贵州省辣椒面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取样,检测验证了41个批次辣椒面的数据。标准创新性地提出"无盐总灰分"这一限量指标,对纯辣椒面提出"氯化物"限量要求,可制约部分辣椒面生产企业的不规范、造假行为。标准的发布实施,为贵州辣椒面的规范生产、质量监控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辣椒面 标准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发酵过程中HACCP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凤 张效平 +2 位作者 赵振新 戴奕杰 杨兴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2期28-29,32,共3页
为确保发酵鲟鱼的质量安全,运用HACCP原理,对鲟鱼发酵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原料验收、辅料验收、解剖、腌制、发酵和贮藏6个生产环节为关键控制点,制定了详细的HACCP计划,建立了腌鱼HACCP质量控制体系。
关键词 鲟鱼 发酵 HACCP体系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白酒中28种元素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建 田志强 +2 位作者 卢垣宇 陈兴林 孙宗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57-260,共4页
建立白酒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10mL混酸(硝酸一高氯酸(4:1,V/V)作为消解液消解白酒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OCP—MS)检测白酒中Ag、Cd、Cs、Ba、Li、Be、Na、Mg、A1、K、Ca、V、Cr、Mn、Fe、Co、Ni、Cu、Zn、Ga、As、S... 建立白酒中微量元素的分析方法。采用10mL混酸(硝酸一高氯酸(4:1,V/V)作为消解液消解白酒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OCP—MS)检测白酒中Ag、Cd、Cs、Ba、Li、Be、Na、Mg、A1、K、Ca、V、Cr、Mn、Fe、Co、Ni、Cu、Zn、Ga、As、Se、T1、Pb、Bi、U、Rb和Sr28种元素。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1min内检N28种元素)、动态线性范围宽(21种元素线性范围为0-300μg/L,7种元素线性范围为0-30mg/L)、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检出限低等特点,且各元素的回收率均在85.19%~104,01%之间,所有RSD小于4.7%。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白酒中28种元素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白酒 塑化剂 不锈钢制品 28种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大曲和糟醅的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2
9
作者 戴奕杰 李宗军 田志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2-159,共8页
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系统全面剖析酱香型白酒中的高温制曲和发酵酿酒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酱香型白酒高温制曲阶段和发酵酿酒阶段大曲和糟醅的细菌菌群在数量及结构分布上均具有多样性特点,菌群种类基本一致。两个阶... 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系统全面剖析酱香型白酒中的高温制曲和发酵酿酒阶段的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酱香型白酒高温制曲阶段和发酵酿酒阶段大曲和糟醅的细菌菌群在数量及结构分布上均具有多样性特点,菌群种类基本一致。两个阶段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4类。高温制曲和发酵酿酒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微生物优势菌不同。另外,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大曲样本的细菌菌类变化与贮存时间有关,优势菌属有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Escherichia-Shigella、Lactobacillus、Streptococcus、Actinobacillus、Bifidobacterium、Peptoclostridium、Mycoplasma、Citrobacter等,诸如Escherichia-Shigella、Actinobacillus、Bifidobacterium、Citrobacter等细菌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Mycoplasma等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而Lactobacillus、Peptoclostridium等无明显变化,Streptococcus等细菌呈现下降趋势。而糟醅微生物随窖池发酵(起窖)及高温堆积(下窖)的工艺而不断变化,发酵酿酒阶段的优势微生物为Escherichia-Shigella、Lactobacillus、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Streptococcus、Actinobacillus、Bifidobacterium、Alternaria。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菌属中Escherichia-Shigella、Lactobacillus在发酵前期菌数先升高,中期从第2轮次开始下降,第3轮次下窖时达到最低,后期逐渐上升。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Streptococcus菌群丰度变化规律复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果表明:高温制曲与发酵酿酒阶段的优势菌菌属基本一致,说明大曲是后续糟醅发酵的微生物来源。另外,细菌的生长耐受性范围较广,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和水分达到相对平衡,细菌群落也逐渐得到了调整,形成单一菌类为主导的环境,更有利于酱香酒的酿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大曲 糟醅 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 被引量:25
10
作者 黄家岭 廖妍俨 +2 位作者 孙棣 张倩 龙四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168,共6页
该研究从样品前处理、萃取条件两个方面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检测条件为:用高纯水将白酒样稀释至酒精度为10%vol,同时向样品中加入NaCl,并使其质量浓度为0.05g/mL,调节样品体系... 该研究从样品前处理、萃取条件两个方面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检测条件为:用高纯水将白酒样稀释至酒精度为10%vol,同时向样品中加入NaCl,并使其质量浓度为0.05g/mL,调节样品体系的pH值为8;在70℃条件下,采用50/30μmDVB/CAR/PDMS固相萃取头萃取50min,汽化室温度250℃的条件下解吸3min。方法学研究表明,在0.05~20mg/L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种吡嗪类物质方法的检出限(S/N=3)为1.37~6.78μg/L,回收率87.6%~105.4%,相对标准偏差为4.61%~6.37%。用该方法对5种酱香型白酒检测,所测样品中吡嗪类物质含量在0~29mg/L,其中1^#酒样中吡嗪类物质的含量最高,达到25.72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类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潘红艳 田敏 +2 位作者 何志艳 花开慧 林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5-2633,共9页
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合成机理、ZSM-5分子筛的结构与酸性对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子筛的改性。重点探讨了ZSM-5分子筛的改性(如水热处理改性、磷改性、氟改性、硼改性、金属离... 综述了甲醇制烯烃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甲醇制低碳烯烃的合成机理、ZSM-5分子筛的结构与酸性对合成低碳烯烃性能的影响以及分子筛的改性。重点探讨了ZSM-5分子筛的改性(如水热处理改性、磷改性、氟改性、硼改性、金属离子改性及其他化学改性)对催化剂表面酸性和孔径、低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指出分子筛孔径/表面酸性的调控和MTO/MTP反应机理的研究是甲醇制低碳烯烃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改性 甲醇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酒醅酶活性和轮次酒理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戴奕杰 李宗军 田志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6,共6页
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对糟醅样本中的8种酶酶活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单宁酶和酯化酶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品质,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影响原料利用率和白酒产酒率,而白酒的理化成分的整体反映了不... 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对糟醅样本中的8种酶酶活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单宁酶和酯化酶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品质,α-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主要影响原料利用率和白酒产酒率,而白酒的理化成分的整体反映了不同香型酒风味差异。结果显示,总酸在各轮次酒中呈现上下浮动,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酒精度、总酯和固形物含量随轮次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趋向稳定,可能与各种中间物质在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下产生及消耗有关。其中,第三、第四、第五轮次酒的酒质最优。研究酱香型白酒酶系对酒质的影响,为优化制曲工艺和制备强化大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酒醅 轮次酒 酶活性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测定植物油中的苯并芘 被引量:16
13
作者 彭小东 王欢 +3 位作者 李红洲 王雪蓉 陈大鹏 张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建立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方法,以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作为萃取试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植物油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得线性方程Y=0.717 823X+0.159 747,相关系数r=0.999 99,线性... 建立液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方法,以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作为萃取试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植物油中苯并芘的含量进行测定。所得线性方程Y=0.717 823X+0.159 747,相关系数r=0.999 99,线性范围在2~100 ng/m L,当乙腈饱和的正己烷与正己烷饱和的乙腈体积比为2∶5时(即4 m 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10 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其回收率在82.62%,精密度为1.1%,检出限为0.4μg/kg。该方法稳定、高效、检测成本低,适用于植物油中苯并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液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 被引量:28
14
作者 梁桂娟 张琼 杨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138,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确定了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1%甲酸)=45∶5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激发波长333 nm,发射波长460 n...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确定了检测条件为:Agilent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水(1%甲酸)=45∶5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激发波长333 nm,发射波长460 nm。结果表明,赭曲霉毒素A在0~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7.7%~81.1%,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3.1%,检出限为0.8 ng/kg。该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大米中的赭曲霉毒素A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大米 检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铝比对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烯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潘红艳 田敏 +3 位作者 赵敏 刘秀娟 花开慧 林倩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以n(Si)/n(A1)分别为25、38、50、80、360的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和NH3-TPD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催化剂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各产物的选择性,讨论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 以n(Si)/n(A1)分别为25、38、50、80、360的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和NH3-TPD对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分析,测定催化剂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各产物的选择性,讨论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表面酸性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硅铝比增加,催化剂平均孔径逐渐减小,中强酸逐渐消失,酸强度逐渐减弱,烯烃的选择性逐渐增大,催化剂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其中,硅铝比360的分子筛具有最低的表面酸强度,最大的比表面积和最小的孔径,MTO催化性能最佳,乙烯+丙烯的选择性达6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甲醇制低碳烯烃 选择性 表面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桂娟 寻思颖 +1 位作者 张琼 李红洲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5-179,共5页
建立了用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辣椒素在0--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平均回收率在70.6%-90.5%,相对标准偏... 建立了用氨基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食用油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辣椒素在0--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6),平均回收率在70.6%-90.5%,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3.1%~8.9%,检出限为0.03ixg/kg,二氢辣椒素在0~2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8),平均回收率在71.5%~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6.O%~13.2%,检出限为0.006p,g/k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是鉴别地沟油和测定食用油中辣椒素类物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用油 辣椒素 二氢辣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酸汤中的有机酸 被引量:26
17
作者 熊瑛 寻思颖 +1 位作者 孙棣 梁桂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1-73,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酸汤中五种有机酸的方法,在C1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0.01mol/L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pH 2.6)∶甲醇为95∶5作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的色谱条件下,同时分析酸汤中5种有机酸,...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酸汤中五种有机酸的方法,在C1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波长210nm),0.01mol/L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pH 2.6)∶甲醇为95∶5作为流动相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的色谱条件下,同时分析酸汤中5种有机酸,有机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70~0.9985之间,回收率在90.5%~97.6%之间,方法检出限0.1~0.3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3.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酸汤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枫不同药用部位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测定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其勇 许亚玲 钟宏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八角枫药材,对贵州织金地产八角枫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茎、根茎、主根、须根及支根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同一产地不同药用部位共10批八角枫药材,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八角枫药材,对贵州织金地产八角枫药材不同药用部位茎、根茎、主根、须根及支根进行HPLC指纹图谱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同一产地不同药用部位共10批八角枫药材,使用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八角枫药材HPLC-DAD色谱指纹图谱标示出6个共有峰。相似度计算发现,10批八角枫不同部位,其化学组成相似,但峰面积相对比例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枫 根茎 主根 须根 支根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芽孢杆菌L2菌株生防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龙 万科 +3 位作者 肖洋 李祝 郭博恺 丛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0-83,共4页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指示菌,采用预防、治疗、钝化3种方式考察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对离体烟草K326叶片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发酵液对链铬孢菌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结... 以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作为指示菌,采用预防、治疗、钝化3种方式考察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L2对离体烟草K326叶片的防治效果,并探讨了发酵液对链铬孢菌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发酵液抑菌稳定性。结果表明,生防菌L2对烟草K326叶片的最佳防治方式为钝化;经生防菌L2发酵液处理后,烟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均明显提高;生防菌L2发酵液在60~100 ℃温度范围内,热稳定性良好;在pH=5~11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发酵液抑菌稳定性,但是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15 W紫外灯光照射(0.5~4.0 h)条件下,发酵液仍能保持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芽孢杆菌 链格孢菌 作用机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伴生稀土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文龙 张建刚 +2 位作者 陈学航 冯永渝 肖超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0,共4页
磷矿中伴生的稀土含量虽少,但它却是一种潜在的稀土资源,对其进行提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磷矿伴生稀土的概况。综述了磷化工过程提取稀土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对未来磷矿伴生稀土提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磷矿主要用于生产... 磷矿中伴生的稀土含量虽少,但它却是一种潜在的稀土资源,对其进行提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磷矿伴生稀土的概况。综述了磷化工过程提取稀土的方法及研究进展。对未来磷矿伴生稀土提取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磷矿主要用于生产磷酸和磷肥,湿法为生产磷酸和磷酸盐的主要方法。根据分解酸的不同,湿法磷酸工艺包括盐酸法、硝酸法和硫酸法。指出:硫酸法是生产磷酸的主要方法,如何提高稀土在磷酸中的富集程度,同时研发高效、经济的萃取剂,将是今后提取稀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稀土 提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