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GC-MS/MS法同时检测贵州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类化合物
1
作者 杨金川 黄家岭 +1 位作者 白雪梅 张吉敏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1-267,共7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SPE)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贵州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采用GC-MS/MS选择监测模式(SRM)测定,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吡嗪...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SPE)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贵州酱香型白酒中12种吡嗪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碱性硅藻土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采用GC-MS/MS选择监测模式(SRM)测定,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吡嗪类化合物在5~2000μg/L含量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0.99,方法的检出限(LOD)为0.18~2.52μg/L,定量限(LOQ)为0.59~8.39μg/L。12种吡嗪类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5.5%~105.0%,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在4.80%~9.70%。市售贵州7种酱香型白酒检出12种吡嗪类化合物,总含量为3.84~8.48 mg/L,不同酱香型白酒中各吡嗪化合物的含量不同,但其中四甲基吡嗪和三甲基吡嗪类含量最高,分别为1.00~3.91 mg/L和0.68~1.79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能够对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酱香型白酒 吡嗪类化合物 同时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承屏 李贺军 +2 位作者 刘超 吉孝磊 唐荐 《中国茶叶》 2025年第4期91-95,102,共6页
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以来,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举措。贵州作为中国重要茶叶产区之一,茶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对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乡村振兴是继脱贫攻坚以来,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举措。贵州作为中国重要茶叶产区之一,茶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文章对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推动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贵州省 茶产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窖池空间差异对第四轮次基酒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廖凤梅 陈仁远 +6 位作者 杨雪莉 赵铖 李小波 余方强 王业 张悍仁 吴鑫颖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3,共7页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窖池不同空间位置酒醅所产基酒的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酱香第四轮次基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解析不同空...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窖池不同空间位置酒醅所产基酒的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酱香第四轮次基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解析不同空间位置酒醅所产基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并结合香气活性值(OAV)评估差异化合物对基酒香味特征的贡献。PCA结果表明,窖面、窖中、窖底酒醅所产的三种基酒区分良好,OPLS-DA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筛选出己酸乙酯、正丙醇、乙酸乙酯等12种差异化合物。结合香气活性值(OAV>1,VIP>1)发现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对窖底基酒风味贡献极大。差异化合物与香气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乙酸、辛酸、乙酸乙酯与花香和果香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而与窖香、酱香则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P<0.01);糠醛、丁酸、己酸等与曲香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粮香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该研究对理解窖池中不同位置酒醅所产基酒的香气差异提供依据,为探究酱香型白酒窖池发酵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香气活性值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产区酱香型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4
作者 李小波 赵铖 +5 位作者 杨雪莉 廖凤梅 潘承金 王业 张悍仁 陈仁远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4,共8页
为分析贵州不同产区(编号分别为CS、XS、MT、YQ、XY)酱香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以贵州5个不同产区酱香型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区的酒样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 为分析贵州不同产区(编号分别为CS、XS、MT、YQ、XY)酱香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以贵州5个不同产区酱香型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GC)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区的酒样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气味活度值(OAV)筛选关键风味物质,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构建模型,利用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筛选差异风味物质,并进行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贵州不同产区酱香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共鉴定出5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20种,醇类11种,酸类9种,醛酮类8种,吡嗪类2种,呋喃类2种,芳香族类4种,共筛选43种关键风味物质(OAV>1),PCA及PLS-DA可以有效区分五个产区的酱香型白酒一至七轮次基酒,利用VIP值共筛选出21种差异风味物质(VIP>1)。CA结果表明,CS和XS、MT和YQ聚集度较高;XY独自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一至七轮次基酒 气相色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建立贵州茅台酒指纹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郑岩 汤庆莉 +3 位作者 吴天祥 田志强 张徐兰 张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6,91,共4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批酒样进行指纹图谱测定,采用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了贵州茅台酒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表明,GC-MS法所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不仅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而且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0批酒样进行指纹图谱测定,采用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了贵州茅台酒的共有指纹图谱。结果表明,GC-MS法所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不仅具有多成分同时定性的优势,而且有较好的重现性、精密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白酒的质量控制及真伪辨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图谱 气-质联用 贵州茅台酒 鉴别真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罗国仪 徐桂弘 +3 位作者 任旭 邓文波 陈孜伟 刘次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2,共12页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 将磷石膏作为水泥基充填材料替代胶凝材料,是一种有效的综合利用方式。目前对磷石膏掺入混凝土后的内部孔隙分布特征和碳化、抗渗等易导致结构失效的性能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制备了6组不同磷石膏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并对其进行碳化和抗渗试验,结合XRD、SEM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研究了不同磷石膏掺量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碳化及抗渗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石膏掺量和碳化龄期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增加,并且磷石膏掺量、碳化龄期和碳化深度三者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渗水高度随磷石膏掺量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随着磷石膏掺量的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及不同孔径的孔体积增长,钙钒石(AFt)生成量上升。总孔体积的增长导致早期碳化速率提高、渗水高度增长。AFt具有微膨胀性,与水化硅酸钙(C-S-H)凝胶的共同作用填充了部分孔隙通道,这不仅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后期碳化速率下降,在磷石膏掺量超过6%(质量分数)后渗水高度也出现下降,还使磷石膏掺量为15%(质量分数)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比表面积和不同孔径的孔体积下降。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磷石膏资源利用技术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碳化 抗渗性能 微观机理 比表面积分析 孔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酱香型白酒不同典型体基酒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7
作者 廖凤梅 陈仁远 +6 位作者 杨雪莉 赵铖 李小波 余方强 王业 张悍仁 吴鑫颖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中酱香、醇甜及窖底典型体基酒的品质特征,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3种典型体基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可视化差异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指纹图谱和相对气味活性值(R... 为探究酱香型白酒中酱香、醇甜及窖底典型体基酒的品质特征,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对3种典型体基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可视化差异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指纹图谱和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探究不同典型体基酒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典型体基酒中共检出35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16种、醛酮类10种、醇类4种、酸类2种、呋喃类1种及其他类2种。3种典型体基酒的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根据P<0.05、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及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筛选得到3种关键差异化合物(VIP>1,ROAV>1,P<0.05),分别为3-甲基丁酸乙酯、丁醛和正己醛。该研究结果为解析酱香型白酒不同基酒的挥发性香气特征提供依据,为区分不同典型基酒的品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典型体基酒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 挥发性成分 指纹图谱 关键差异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检测黑曲霉发酵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素 吉玉玉 +3 位作者 肖洋 陈家祥 徐策 李祝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4-156,共3页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j发酵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采用Spheriorb C18柱(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睛:0.1%乙酸水(冰乙酸调)=10∶90(V/V)...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xj发酵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采用Spheriorb C18柱(4.6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睛:0.1%乙酸水(冰乙酸调)=10∶90(V/V)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在该色谱条件下,5-HMF呈现较好的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其含量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为0.999),保留时间2.436 min,回收率87.12%~90.78%,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0.71%。测得发酵液样品中5-HMF含量为0.125 7 mg/g。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对黑曲霉发酵液中5-HMF的含量测定作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5-羟甲基糠醛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甜味剂的检测及其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棣 冯永渝 梁桂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146,共5页
建立了白酒中4种甜味剂(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0.8mL/min梯度洗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种甜味剂在5~100n... 建立了白酒中4种甜味剂(安赛蜜、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采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以甲醇-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0.8mL/min梯度洗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4种甜味剂在5~1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6),检出限为0.001-0.02mg/kg,回收率在82.70%-117.6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9%~4.64%。该检测方法快速灵敏,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和检测成本,并通过大量样品的检测对白酒中甜味剂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甜味剂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中吡嗪类化合物的检测及特点 被引量:26
10
作者 孙棣 赵贵斌 杨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2-166,共5页
建立了白酒中8种吡嗪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结果找出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特点(8种吡嗪化合物中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含量较高),同时对真假茅台酒酒样中8种吡嗪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建立了白酒中8种吡嗪化合物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结果找出酱香型白酒中吡嗪化合物的特点(8种吡嗪化合物中三甲基吡嗪和四甲基吡嗪含量较高),同时对真假茅台酒酒样中8种吡嗪化合物进行测定,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真茅台酒四甲基吡嗪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吡嗪化合物,含量在9.25--28.3mg/L,假茅台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在0.89---12.5mg/L。该方法对提高酱香型白酒质量及真伪酒的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酱香白酒 吡嗪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富集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沈强 潘科 +2 位作者 郑文佳 罗显扬 张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6-152,共7页
探索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的富集和茶叶感官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富含具有降压功能成分的Gabaron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采用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各处理茶样分别... 探索厌氧/好氧处理对茶叶中GABA含量的富集和茶叶感官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富含具有降压功能成分的Gabaron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采用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对各处理茶样分别进行了感官审评、GABA含量的测定和香气成分的鉴定.结果表明,经过13~14h的厌氧/好氧处理,茶叶中GABA含量达到1.86mg/g以上,但茶叶品质随着GABA含量的提高而下降,处理茶样的香气成分均少于对照茶样,而各处理茶样之间的香气成分也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好氧处理 茶叶 品质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中非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骆茂香 邱树毅 +2 位作者 徐兴江 陈仁远 叶才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5,共7页
中国白酒中含有复杂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关系到白酒口感和人体健康。该文详细介绍了4类主要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多元醇及非挥发性酚的风味特性、生理功能,阐述了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预处理方法,并对白酒中4类非挥发性风... 中国白酒中含有复杂的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关系到白酒口感和人体健康。该文详细介绍了4类主要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多元醇及非挥发性酚的风味特性、生理功能,阐述了非挥发性风味成分的预处理方法,并对白酒中4类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索白酒中风味物质差异,年份鉴别,工艺识别以及香型鉴别等提供参考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非挥发性风味物质 风味特性 生理功能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丽 王雪蓉 +2 位作者 陈大鹏 杨燕红 马义虔 《养殖与饲料》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鱼肉中呋喃它酮(AMOZ)、呋喃西林(SEM)、呋喃妥因(AHD)和呋喃唑酮(AOZ)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方法]试样经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调节pH值至7.0~7.5,经乙酸乙酯提取,5%甲醇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鱼肉中呋喃它酮(AMOZ)、呋喃西林(SEM)、呋喃妥因(AHD)和呋喃唑酮(AOZ)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方法]试样经2-硝基苯甲醛衍生化,调节pH值至7.0~7.5,经乙酸乙酯提取,5%甲醇水溶液定容,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内标法定量。[结果]硝基呋喃代谢物在0.5~5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6。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3个添加水平(0.5、1.5、5.0μg/kg)下的回收率在70%~120%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结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够用于鱼肉中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鱼肉 呋喃它酮 呋喃西林 呋喃妥因 呋喃唑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离子电极法测定贵州砖茶氟含量
14
作者 杨波 卢垣宇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期35-36,共2页
采用复合氟离子电极法测定贵州砖茶中氟含量,相对于国标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其操作简便,灵敏,电极平衡时间更短,且复合氟离子电极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标准曲线R2=0.9825,回收率90.84%,精密度(RSD%)0.6~1.4,重新性RSD%为1.1,试验结果... 采用复合氟离子电极法测定贵州砖茶中氟含量,相对于国标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其操作简便,灵敏,电极平衡时间更短,且复合氟离子电极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标准曲线R2=0.9825,回收率90.84%,精密度(RSD%)0.6~1.4,重新性RSD%为1.1,试验结果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氟含量 复合氟离子电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拮抗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祝 宋宝安 +3 位作者 郁建平 肖洋 李颖 梁宗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果糖、3%牛肉膏为液体发酵培养基,10%装液量,起始pH6.0,25℃,140r/min,发酵5d,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5.28±0.3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黑曲霉 筛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莓酒中六种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欢 谯顺彬 +2 位作者 田辉 石瑞丽 彭小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0-284,共5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蓝莓酒中6种花青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锦葵色素)质量浓度的方法。样品采用V(乙醇)∶V(水)∶V(盐酸)=2∶1∶1溶液超声提取,120℃的烘箱中加... 该文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蓝莓酒中6种花青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素、锦葵色素)质量浓度的方法。样品采用V(乙醇)∶V(水)∶V(盐酸)=2∶1∶1溶液超声提取,120℃的烘箱中加热水解后测定。以0.1%的磷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Poroshell120 EC-C18柱分离,检测波长为525 nm。结果表明,6种花青素的浓度与峰面积在0.5~1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6种花青素的回收率为80.50%~108.80%(相对标准偏差为0.54%~5.63%),除了锦葵色素的检出限为0.10 mg/kg外,其余5种花青素的检出限均为0.15 mg/kg。该方法简便快捷、精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蓝莓酒中6种花青素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酒 高效液相色谱 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种强化发酵细菌型豆豉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拥军 孟望霓 +2 位作者 李耀中 詹寿年 吴玉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60,共5页
研究以纯种强化发酵细菌型豆豉为基础,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前发酵条件对豆豉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RH3519和BJ1-3最佳前发酵条件为泡豆水pH值为8.0,水温40℃,泡豆12h,接种量1.5%,发酵温度37℃,发酵3... 研究以纯种强化发酵细菌型豆豉为基础,以氨基酸态氮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前发酵条件对豆豉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RH3519和BJ1-3最佳前发酵条件为泡豆水pH值为8.0,水温40℃,泡豆12h,接种量1.5%,发酵温度37℃,发酵3d。其中RH3519发酵的豆豉,氨基酸态氮及总酸含量分别为1.12g/100g、0.27g/100g,显著高于枯草芽孢杆菌BJ1-3和自然发酵的豆豉,且色泽与风味最佳。经初步工业放大试验显示,RH3519发酵的豆豉色泽更接近于自然发酵的豆豉,拉丝丰富,豉香诱人,且质地均匀,酱香浓郁,可作为工业纯种强化发酵生产豆豉的优良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豆豉 枯草芽孢杆菌 纯种强化发酵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物质与真菌激发子对虫草菌素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祝 郁建平 +1 位作者 梁宗琦 肖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275,共3页
将腺苷作为前体,疫霉Phytophthora sp.(YL)作为真菌激发子,研究它们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litaris97-0706)菌株虫草菌素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腺苷以3.6mg/ml的量在发酵前(0h)单独加入,摇瓶培养7d,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达到... 将腺苷作为前体,疫霉Phytophthora sp.(YL)作为真菌激发子,研究它们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litaris97-0706)菌株虫草菌素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腺苷以3.6mg/ml的量在发酵前(0h)单独加入,摇瓶培养7d,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达到了8.55±0.09mg/g(p<0.01),是对照的2.2倍。当2.0mg/ml腺苷与80μg/mlYL混合加入,0706菌株的虫草菌素含量为8.25±0.08mg/g,与只用2.0mg/ml腺苷处理的含量(8.21±0.074mg/g)无显著差异(p>0.05),仅表现了腺苷的作用;生物量方面,腺苷和YL的同时加入,起到了协同提高的作用,0706菌株的生物量最终达到46.11±0.10g/L(p<0.01),是对照的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虫草菌素 激发子 蛹虫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提取黑曲霉抑菌成分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祝 郁建平 +2 位作者 肖洋 梁宗琦 李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58-260,共3页
目的:优化黑曲霉发酵菌丝体中的抑菌成分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根癌农杆菌T-37作为指示菌,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液对T-37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抑菌成分的最佳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ml蒸馏水,... 目的:优化黑曲霉发酵菌丝体中的抑菌成分微波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根癌农杆菌T-37作为指示菌,用滤纸片法测定提取液对T-37菌株的抑菌活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抑菌成分的最佳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20ml蒸馏水,固液比1:200,中火处理2.5min。结论:抑菌圈直径可达到40.86mm,该工艺简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提取 黑曲霉 正交试验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祝 朱秋劲 +2 位作者 周礼红 肖洋 梁宗琦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0-101,168,共3页
目的:研究黑曲霉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的稳定性;方法:以常见的病原细菌作为测试菌株,滤纸片法测定xj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通过温度、光照以及pH值的变化测定发酵液中抗菌成分的稳定性;结果:xj菌株发酵液对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 目的:研究黑曲霉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的稳定性;方法:以常见的病原细菌作为测试菌株,滤纸片法测定xj菌株发酵液的抑菌谱,通过温度、光照以及pH值的变化测定发酵液中抗菌成分的稳定性;结果:xj菌株发酵液对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根癌农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42.14mm和38.76mm,发酵液中的抗菌成分对光照稳定,但对温度及pH值不稳定;结论:xj菌株发酵液的抗菌范围较广,提取发酵液的抑菌成分时应尽量在低于80℃以下,pH中性环境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抗菌谱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