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磷肥施用对耕地土壤重金属铅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方慧 张珍明 +1 位作者 何腾兵 林昌虎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5期57-61,72,共6页
伴随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加剧,铅污染也越来越受关注。铅污染的土壤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文章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贵州土壤重金属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贵州省近十年来磷肥施用及其对耕地... 伴随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加剧,铅污染也越来越受关注。铅污染的土壤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文章较为全面的总结了贵州土壤重金属铅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贵州省近十年来磷肥施用及其对耕地土壤重金属铅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省磷肥施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土壤铅属于清洁状态,但是局部的污染是存在的;磷肥的施用会增加耕地土壤铅含量,但是低贡献率不会使耕地土壤重金属铅短期内达到污染水平;磷肥的施用改变耕地土壤pH值,进而影响耕地土壤铅的生物有效性,pH值升高,铅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磷肥的施用还会降低非残渣态铅含量。研究可为深入探讨磷肥施用对耕地土壤重金属铅的影响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施用 土壤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虹麟 陈代雄 +10 位作者 方宁 余丽梅 刘金伟 刘祖林 文国容 杨小生 肖瑜 祈莹 肖建辉 万卫红 胡锡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29-832,共4页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 目的:观察刺梨提取物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和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活细胞OD值,计算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磁珠分选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细胞记数、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变化。结果:MTT检测法显示,0.01~10μmol.L-1的CL1处理,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经14 d的培养,与细胞对照组相比,10、1μmol.L-1的CL1细胞数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表达粒系/单核巨噬系细胞表型CD15和CD11b的细胞百分数无显著差异。经14 d的培养,与培养0 d比较,CD15显著增高(P<0.05),CD11b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L1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人脐带血CD34+HSPC的增殖、和向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表明CL1在抗肿瘤作用剂量下,不会明显抑制造血干/祖细胞向粒-单细胞的增殖分化,提示CL1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造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CL1 胃癌 造血干/祖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于爽 余丽梅 +3 位作者 袁牧 于泓 吴芹 石京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73-877,共5页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前列腺增生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激素法建立去势大鼠和未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通过小鼠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小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BWYJ对...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BWYJ对前列腺增生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激素法建立去势大鼠和未去势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通过小鼠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光镜及透射电镜下,分别观察小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BWYJ对大鼠前列腺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BWYJ5、10、20mg·kg-1组均可降低BPH小鼠前列腺湿重指数(P<0.05),光镜及电镜结果表明,BWYJ5、10、20mg·kg-1组均可抑制小鼠组织结构增生性变化,且BWYJ10、20mg·kg-1组使腺腔直径、腺体表面积变小(P<0.05)。TUNEL检测发现,大鼠前列腺凋亡细胞检出率较低,与模型组比较,BWYJ各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WYJ具有抗小鼠及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哌地尔衍生物 BWYJ 前列腺增生 组织形态学 电镜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秆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危英 王道平 +1 位作者 龙婧 危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77,80,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箭秆风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并鉴定出82种和78种化学成分,其中68种为共有成分,主要成分均为α-乙酸葑酯,且地下部分的含量高于地上部分。
关键词 箭秆风 化学成分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山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危英 王道平 +2 位作者 杨付梅 危莉 龙婧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0-1224,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花叶山姜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从两种挥发油中鉴定了82和52种化合物,包括42种共有成分,其中α-乙酸葑酯为主要化合物,含量分别为22%和13%。通过三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三种革兰氏阴性细菌...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花叶山姜地上与地下部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从两种挥发油中鉴定了82和52种化合物,包括42种共有成分,其中α-乙酸葑酯为主要化合物,含量分别为22%和13%。通过三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和三种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筛选,两部位挥发油显示较好的抗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同时地下部分挥发油显示抗枯草杆菌活性。以上结果显示,花叶山姜是山姜属植物中优良的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山姜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姜黄食品对去卵巢模型鼠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宽 张洁 +4 位作者 刘文炜 霍昕 刘建华 高玉琼 冯发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4-339,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含姜黄食品对去卵巢模型鼠骨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去卵巢法制备去卵巢诱发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含姜黄受试物组和不含姜黄受试物组,连续喂养90 d,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血清中骨... 目的:探讨一种含姜黄食品对去卵巢模型鼠骨组织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去卵巢法制备去卵巢诱发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含姜黄受试物组和不含姜黄受试物组,连续喂养90 d,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变化、血清中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及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βLigand,RANKL)水平、大鼠股骨长度以及骨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喂养90 d后,姜黄组大鼠体重增长趋势与假手术组较为接近(p>0.05)。姜黄组大鼠血清OPG水平、股骨长度、骨小梁厚度以及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RANKL水平、骨小梁间隙以及破骨细胞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姜黄组与不含姜黄组比较,大鼠血清中OPG、骨小梁厚度高于不含姜黄组(p<0.05),RANKL、骨小梁间隙低于不含姜黄组(p<0.05);姜黄组大鼠股骨长度及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不含姜黄组(p<0.01),破骨细胞数显著少于不含姜黄组(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此含姜黄食品对去卵巢模型鼠骨组织退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去卵巢模型鼠 骨质疏松 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全生长期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方慧 颜秋晓 +4 位作者 柳小兰 黄文粤 何腾兵 王道平 林昌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344-348,共5页
为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改善土壤环境状况,提高油菜的产量、品质和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采集油菜播种前和4个生育时期(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收获期)耕作层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 cm)根区土壤,测定各个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机械组... 为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及时改善土壤环境状况,提高油菜的产量、品质和质量,保证食品安全,采集油菜播种前和4个生育时期(苗期、抽薹期、花期和收获期)耕作层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 cm)根区土壤,测定各个时期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机械组成、土壤pH值、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重金属Cr、Cd、Pb、Cu、Zn含量,分析其在整个生长期中的变异程度,并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评价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油菜全生长期中,表层和底层土壤机械组成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变异程度最大的是细沙,其次是黏粒,但二者的变化此消彼长;表层土壤pH值的变化极小,底层土壤变化略大,但都在适合油菜生长的pH值范围内;土壤Eh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抽薹期达到最大,处于中等还原状态,属于中等变异;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底层,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壤重金属中Cd含量最低,但污染最严重,其中表层土壤中度污染,底层土壤重度污染,Cr、Pb、Zn、Cu含量虽高,但尚未造成土壤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育期 土壤理化性质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粉碎技术对猪苓的提取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宽 汪凯莎 +3 位作者 霍昕 刘建华 高玉琼 冯发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200-202,共3页
为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猪苓,从不同方面比较论证微粉提取优势,采用微粉碎技术对猪苓药材进行粉碎,制备过300目筛微粉,并对微粉及普通粉(过80目筛)进行TLC、干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对比。结果表明:猪苓微粉粒径均匀,菌丝团块少;通过TLC图谱... 为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猪苓,从不同方面比较论证微粉提取优势,采用微粉碎技术对猪苓药材进行粉碎,制备过300目筛微粉,并对微粉及普通粉(过80目筛)进行TLC、干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对比。结果表明:猪苓微粉粒径均匀,菌丝团块少;通过TLC图谱可知提取物所含功能成分有所增加;猪苓微粉干浸膏得率为32.50%,为普通粉的2.32倍,为药材饮片的11.08倍;总糖得率为4.74%,为普通粉的13.37倍,为药材饮片的81.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微粉碎技术 提取 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渣对平菇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单金津 李伟 +1 位作者 李齐激 杨小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51-154,158,共5页
为开发利用中药渣废弃物,合理利用资源,选取药渣废弃物青冈子壳、刺梨果渣、淫羊藿(药渣)、丹参(药渣)、淫羊藿(药渣)+刺梨果渣为不同基质(菌糠),探讨其对平菇子实体中粗多糖得率、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淫羊藿药... 为开发利用中药渣废弃物,合理利用资源,选取药渣废弃物青冈子壳、刺梨果渣、淫羊藿(药渣)、丹参(药渣)、淫羊藿(药渣)+刺梨果渣为不同基质(菌糠),探讨其对平菇子实体中粗多糖得率、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淫羊藿药渣为基质,平菇粗多糖得率与含量最高,分别为9.49%和60.47%;以淫羊藿+刺梨为基质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平菇多糖浓度为10mg/mL时,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89.43%,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渣 平菇 粗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微粉的膜分离及冷冻干燥效果
10
作者 陆宽 汪凯莎 +3 位作者 刘建华 霍昕 刘文炜 冯发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09-111,116,共4页
为有效利用并深度开发猪苓制品,采用膜分离技术将猪苓微粉提取液按膜孔径大小分离浓缩,对各截留段分离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干燥,测定各截留段冻干粉得率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猪苓微粉提取液按分离膜分子量大小被分成8段膜分离提取液,平... 为有效利用并深度开发猪苓制品,采用膜分离技术将猪苓微粉提取液按膜孔径大小分离浓缩,对各截留段分离液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干燥,测定各截留段冻干粉得率和总糖含量。结果表明:猪苓微粉提取液按分离膜分子量大小被分成8段膜分离提取液,平均膜通量为6.93L/m^2·h。分子段UF100猪苓微粉冻干粉得率最高,为1.05%;UF5得率最低,仅0.07%。NF400与UF10的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91.12%和88.00%;NF200以下总糖含量最低,为34.15%。药材中UF100的冻干粉总糖含量占比最高,为0.76%;NF400次之,为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微粉 提取 膜分离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柄新乌檀中的配糖体(英文)
11
作者 康文艺 李昕 +1 位作者 杨小生 郝小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从无柄新乌檀乙醇浸膏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 7个已知配糖体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为 :喹诺酸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1) ,齐墩果酸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2 ) ,熊果酸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 从无柄新乌檀乙醇浸膏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 7个已知配糖体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为 :喹诺酸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1) ,齐墩果酸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2 ) ,熊果酸 (2 8→ 1)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3) ,喹诺酸 3 O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1→ 3) 6 去氧 β 葡萄吡喃糖苷 (4 ) ,齐墩果酸 3 O β D 吡喃木糖基 (1→ 2 ) β D 葡萄吡喃糖基 2 8 O β D 葡萄吡喃糖酯 (5 ) ,番木鳖甙 (6 ) ,7 甲氧基 龙胆苦甙 (7)。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糖体 波谱分析 无柄新乌檀 中药 乙醇浸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苓微粉浸膏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青青 汪凯莎 +3 位作者 陆宽 刘建华 霍昕 冯发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04-1407,共4页
为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猪苓,采用正交方法,以猪苓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为指标,优化猪苓微粉(过300目筛)浸膏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猪苓微粉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5)℃温浸2次,每次1 h,固液比1∶200。3组验证试验,... 为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猪苓,采用正交方法,以猪苓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为指标,优化猪苓微粉(过300目筛)浸膏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猪苓微粉浸膏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5)℃温浸2次,每次1 h,固液比1∶200。3组验证试验,该猪苓微粉浸膏提取工艺干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RSD值均小于2%,确定的浸膏提取工艺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得到平均猪苓干浸膏得率为29.64%,总糖含量为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微粉 浸膏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的药用成分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芳 张久磊 +5 位作者 武玉祥 林昌虎 韩瑜 屈小媛 秦华军 贾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0-172,共3页
为确定何首乌的最佳采收期和入药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6-12月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含量。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主要分布在何首乌的根和藤中,根中含量7月达最大值,分别为5.35%和0.4%;藤中含量... 为确定何首乌的最佳采收期和入药部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6-12月不同采收期、不同部位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含量。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主要分布在何首乌的根和藤中,根中含量7月达最大值,分别为5.35%和0.4%;藤中含量8月最高,分别为1.65%和0.52%。为保证贵州产何首乌药用品质,以块根入药最佳采收期为7月中旬,以藤茎入药最佳采收期为8月中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游离蒽醌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药马蹄金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刘玉明 梁光义 徐必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从苗族药马蹄金 (DichondrarepenForst.)全草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委陵菜酸 (tormenticacid ,1)、尿嘧啶 (uracil,2 )、茵芋甙 (skimmin ,3)、甘油 (glycerin ,4 )和N ( N 苯甲酰基 L 苯丙氨酰基 ) O 乙酰基 L 苯... 从苗族药马蹄金 (DichondrarepenForst.)全草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经波谱分析鉴定为委陵菜酸 (tormenticacid ,1)、尿嘧啶 (uracil,2 )、茵芋甙 (skimmin ,3)、甘油 (glycerin ,4 )和N ( N 苯甲酰基 L 苯丙氨酰基 ) O 乙酰基 L 苯丙氨醇 (N (N benzoyl L phenylalanyl ) O actyl L phenylalanol,5 ) ,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马蹄金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药 马蹄金 化学成分 旋花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分析两种石蒜中生物碱类成分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峰 穆淑珍 +1 位作者 葛永辉 郝小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研究探索以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贵州产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鳞茎中生物碱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GC-MS法从两种植物试样中各检出5种生物碱,其中加兰他敏、石蒜胺和石蒜碱同时存在于两植物中,但相对... 研究探索以气质联用法(GC-MS)分析贵州产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黄花石蒜(Lycoris aurea)鳞茎中生物碱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GC-MS法从两种植物试样中各检出5种生物碱,其中加兰他敏、石蒜胺和石蒜碱同时存在于两植物中,但相对百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黄花石蒜还含有二氢石蒜碱和小星蒜碱,红花石蒜还含有雨石蒜碱和水仙花碱。该方法可有效鉴别这两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红花石蒜 黄花石蒜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定清片治疗白血病的潜在靶点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永强 杨珏 +2 位作者 饶青 宋晶睿 李艳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5-148,I0029,I0030,I0031,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定清片治疗白血病的潜在靶点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本处方6味中药潜在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STITCH和DRAR-CPI数据库分析筛选作用靶点;从TTD、KEGG和DisGeNET数据库查询白血病疾病靶点;分...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定清片治疗白血病的潜在靶点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应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本处方6味中药潜在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STITCH和DRAR-CPI数据库分析筛选作用靶点;从TTD、KEGG和DisGeNET数据库查询白血病疾病靶点;分别采用韦恩图取得交集,PPI数据库构建定清片和白血病的交互靶点调控功能;同时利用DAVID、KEGG、STRING分析平台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的富集。结果本研究共筛选出55个潜在的活性成分和与疾病映射后的43个靶点蛋白。处方中药物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RXRA、CASP3、ESR1、AR、RB1等靶蛋白,调控PI3K-Akt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白血病作用。结论定清片可以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多靶点-多途径干预治疗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清片 网络药理学 白血病 潜在靶点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