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都水族自治县冬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1
作者 安金燕 杨忠热 《农技服务》 2025年第3期14-16,共3页
为丰富和优化三都水族自治县冬种马铃薯的品种结构和加快品种更新,对新引进的徽薯一号、沃土5号、露辛达、华颂7号共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冬种适应性比较试验,比较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徽薯一号株型直... 为丰富和优化三都水族自治县冬种马铃薯的品种结构和加快品种更新,对新引进的徽薯一号、沃土5号、露辛达、华颂7号共4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冬种适应性比较试验,比较不同品种马铃薯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徽薯一号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45.6 cm,茎、叶均为绿色,叶片大,抗晚疫病,生长势强,块茎椭圆形,芽眼浅且少,块茎大而整齐,大中薯率高,为87.09%,黄皮黄肉,表皮光滑,结薯集中,薯形好、美观、品质好,综合表现好,产量最高,为2 302.89 kg/667m^(2),可作为三都水族自治县冬种推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 马铃薯 品种 生长表现 抗逆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22年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艾祯仙 陆晓欢 +1 位作者 白明琼 黄胤荣 《生物灾害科学》 2023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为明确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区鼠种发生种类、优势种及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及季节变化规律,给农区鼠情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上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分别于住宅区、稻田区、旱地耕作区置夹进行监测,对... 【目的】为明确三都水族自治县农区鼠种发生种类、优势种及种群数量的年度、月份及季节变化规律,给农区鼠情监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于每月上中旬,选择晴朗天气,分别于住宅区、稻田区、旱地耕作区置夹进行监测,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2006—2022年不同生境鼠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三都水族自治县家栖鼠和农田鼠种有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腹绒鼠、鼩鼱5种,住宅区以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种,稻田区、旱地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小家鼠为常见种,不同月份间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形成3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3月,第2个高峰期为6月,第3个高峰期为9—10月,春季和秋季的种群密度高于夏季和冬季。【结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三都水族自治县主要监测及防治对象,防治适期主要为春季3—5月和秋季8—9月,主要推广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和TBS灭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组成 优势鼠种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三都水族自治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三都县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应用与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艾祯仙 陆晓欢 +2 位作者 邹洪 蒙国辉 潘敏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5期151-153,共3页
2018年9月-2019年10月,采取FAO推荐的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培训方式,在贵州省三都县举办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5间,培训农民150人,学员参与度高,每间学校出勤率均为100%。通过培训,学员灭鼠技能、自我展示能力、团结协作、观察分析、... 2018年9月-2019年10月,采取FAO推荐的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培训方式,在贵州省三都县举办鼠害控制农民田间学校5间,培训农民150人,学员参与度高,每间学校出勤率均为100%。通过培训,学员灭鼠技能、自我展示能力、团结协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测试正确率由81.60%提高到99.07%,提高了17.47个百分点。参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授课教师、组织情况、项目成果指导农户情况的认可度高,学员测评满意率为100%。农民田间学校总体质量指标完成良好,"是"的质量控制指标占92.38%。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在三都县成功实践,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控制 农民田间学校 培训成效 能力提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