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强化栽培体系(SRI)对杂交水稻群体分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仙祥
陈明霞
+4 位作者
黄新
杨忠热
黄永林
胡光兰
蒙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采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SRI栽培技术对有效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分蘖是密度(x1 )>秧龄(x3 )>中耕次数(x2 )>穴谷粒数(x4 ),目标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与产量达极显著相关。最优方案筛选有效分...
采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SRI栽培技术对有效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分蘖是密度(x1 )>秧龄(x3 )>中耕次数(x2 )>穴谷粒数(x4 ),目标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与产量达极显著相关。最优方案筛选有效分蘖大于 10万蘖 /667m2,定植密度 38. 3~40. 4cm2,中耕次数 3. 0~3. 3次,移栽秧龄 19. 3~21. 5d,穴谷粒数 2. 7~3. 0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分蘖
SRI
中耕
粒数
强化栽培体系
秧龄
杂交水稻
影响
次数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栽培体系(SRI)对杂交水稻群体分蘖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仙祥
陈明霞
黄新
杨忠热
黄永林
胡光兰
蒙光
机构
贵州省
三都县
普安
镇
农业
服务
中心
贵州省
三都县
农业
局农技站
贵州省三都县廷排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文摘
采用农业系统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SRI栽培技术对有效分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分蘖是密度(x1 )>秧龄(x3 )>中耕次数(x2 )>穴谷粒数(x4 ),目标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蘖与产量达极显著相关。最优方案筛选有效分蘖大于 10万蘖 /667m2,定植密度 38. 3~40. 4cm2,中耕次数 3. 0~3. 3次,移栽秧龄 19. 3~21. 5d,穴谷粒数 2. 7~3. 0粒。
关键词
有效分蘖
SRI
中耕
粒数
强化栽培体系
秧龄
杂交水稻
影响
次数
筛选
Keywords
hybrid
SRI
mathematical model
population tiller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强化栽培体系(SRI)对杂交水稻群体分蘖的影响
陈仙祥
陈明霞
黄新
杨忠热
黄永林
胡光兰
蒙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