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大数据的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分析系统设计——以贵州电网为例 被引量:15
1
作者 虢韬 刘锐 +3 位作者 沈平 许晓路 周赞东 郭江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结合目前贵州电网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需求及电力企业海量大数据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分析预警系统,以贵州电网常见的山火、覆冰和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Arc GIS平台和Oracle 11g为载体,通过对气象数据、监... 结合目前贵州电网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需求及电力企业海量大数据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输电线路防灾减灾分析预警系统,以贵州电网常见的山火、覆冰和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以Arc GIS平台和Oracle 11g为载体,通过对气象数据、监测数据、运维数据等大数据集成分析,设计基于数据存储层、数据交换层、数据服务层、分析应用层和综合展示层的总体架构,形成具有山火、覆冰和地质灾害预警的灾害预防和提前防护功能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实际运行可知,系统为贵州电网线路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大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防灾减灾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塔冲击接地阻抗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欢 郭洁 +7 位作者 魏琪 何可夫 刘行 曹辉 曾华荣 罗洪 马晓红 虢韬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7-222,共6页
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大多数输电线路事故是由雷击输电线路或杆塔引起跳闸所致。经由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流入大地的雷电流可达数十甚至上百千安,此时接地体周围土壤出现非线性火花放电现象。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故障率... 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大多数输电线路事故是由雷击输电线路或杆塔引起跳闸所致。经由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流入大地的雷电流可达数十甚至上百千安,此时接地体周围土壤出现非线性火花放电现象。为了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降低雷击故障率,考虑实际工况下土壤非线性火花放电效应进行杆塔接地体参数计算对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优化设计至关重要。文中基于电磁场理论,考虑土壤中的火花效应特性,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仿真模型,实现了高幅值冲击接地电流下接地体入地散流过程的模拟。研究表明,该仿真模型与试验结果偏差小于10%;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升高,冲击接地阻抗降低且有饱和趋势;接地体阻抗随雷电流频率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 雷电流 接地阻抗 火花效应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GW光传感输电线路雷击波形特点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平 虢韬 +3 位作者 时磊 杨渊 李涛 程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24,36,共6页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电力系统智能状态监测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文章对OPGW光偏振态雷击故障定位方法中光纤传感雷击信号波形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输电线路模型仿真得到雷击OPGW时的电气数...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电力系统智能状态监测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文章对OPGW光偏振态雷击故障定位方法中光纤传感雷击信号波形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利用ATP-EMTP软件建立输电线路模型仿真得到雷击OPGW时的电气数据,然后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将电信号转换为OPGW内部光纤中的光偏振态信号,此方法可用于仿真计算出雷击OPGW时光信号传播数据。实际输电线路上安装的OPGW雷击定位系统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OPGW光传感输电线路雷击波形受雷电流大小影响较大且不同于传统的电流行波雷击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OPGW EMTP仿真 法拉第磁光效应 雷击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导线舞动特性分析及监测系统Ⅰ 被引量:3
4
作者 冯文斌 虢韬 +3 位作者 杨惠民 徐梁刚 王璐 祝贺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88-2195,共8页
为确定连续档导线的舞动特性,建立导线舞动的力学模型和振动方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及状态研究,并对连续档塔线体系进行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连续档单档覆冰导线舞动下,偏心覆冰导线结构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扭转存在气动力耦... 为确定连续档导线的舞动特性,建立导线舞动的力学模型和振动方程,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及状态研究,并对连续档塔线体系进行仿真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连续档单档覆冰导线舞动下,偏心覆冰导线结构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扭转存在气动力耦合现象;输电线路舞动时主要以气动升力,气动阻力和扭转力矩为主;此外,从仿真结果看,不同位置导线的动态气动力参数波动程度相近,且气动阻力和气动力矩呈现出明显的同运动轨迹周期相同的周期性变化。因此,设计导线舞动及周边环境的在线监测系统,对导线运行状态及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可以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连续档 导线舞动 振动幅值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障碍物清理机器人刀具系统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秋雁 许昌亮 +5 位作者 曾华荣 杨忠 陈科羽 廖禄伟 李捷文 徐浩 《广东电力》 2023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高压强电磁环境下,输电线路障碍物清理机器人携带刀具系统进行清理作业时,为保证清障切割作业的平稳,必须对刀具系统进行转速控制;刀具系统在清障切割作业时存在参数摄动,且承受着负载转矩扰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满足刀具控制系统的性能... 高压强电磁环境下,输电线路障碍物清理机器人携带刀具系统进行清理作业时,为保证清障切割作业的平稳,必须对刀具系统进行转速控制;刀具系统在清障切割作业时存在参数摄动,且承受着负载转矩扰动,传统控制方法难以满足刀具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具有线性特性的输电线路障碍物清理机器人刀具系统自抗扰控制策略。根据刀具系统的二阶状态方程,设计清理机器人刀具系统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线性自抗扰控制律。在验证刀具闭环控制器的稳定性后,进行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刀具系统线性自抗扰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可适应系统的参数摄动,并有效抑制切割作业时存在的转矩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 刀具系统 参数摄动 负载转矩扰动 线性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输电线路杆塔倾斜检测算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梁刚 时磊 +3 位作者 陈凤翔 王时春 龙新 王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0-396,共7页
为了解决基于激光雷达(LiDAR)点云杆塔倾斜检测方法鲁棒性低、自动化程度差等问题,利用杆塔塔身结构呈标准四棱台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杆塔塔身分层投影提取中轴点的激光点云杆塔倾斜检测算法。首先将杆塔点云沿高程方向进行分层,求取分... 为了解决基于激光雷达(LiDAR)点云杆塔倾斜检测方法鲁棒性低、自动化程度差等问题,利用杆塔塔身结构呈标准四棱台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杆塔塔身分层投影提取中轴点的激光点云杆塔倾斜检测算法。首先将杆塔点云沿高程方向进行分层,求取分层点云的最小外接矩形,确定外接矩形中心为杆塔中轴点;其次利用外接矩形的面积、比例变化过滤塔头、高低腿等非对称杆塔结构,以及外接矩形四边内切点高程值进行缺点、噪点检验,在杆塔中轴线拟合之前剔除可检测的偏移点;最后在空间直线拟合中引入抗差估计,通过选权迭代的方式抑制其余偏移点对空间直线拟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塔型、不同点云密度下均有较好的适应性,在缺点、噪点情况下抗粗差能力强,与实测值对比偏差小于0.90‰。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杆塔倾斜 点云分层 最小外接矩形 抗差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输电线路网格化运维策略的管理模式 被引量:9
7
作者 杨恒 李梦姣 +2 位作者 虢韬 沈平 杨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存在运维量大、运维难度高、管理要求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网格化管理思路和风险权重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及编码规则、杆塔精细化库建设以及网格风险评估与运维策略... 为了解决传统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存在运维量大、运维难度高、管理要求难以控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网格化管理思路和风险权重系数计算方法,通过对线路运维区域网格划分方法及编码规则、杆塔精细化库建设以及网格风险评估与运维策略制定研究,提出一种输电线路网格化运维策略的管理新模式。最后,将网格化运维管理策略成功应用于贵州网格化管理系统平台,有效解决了目前线路运维过于粗放、效率不高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实现了线路运维的精益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运维策略 网格化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电线路垂直档距变化特征的等值覆冰厚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黄良 虢韬 +4 位作者 彭赤 张伟 毛先胤 郭莉萨 申彧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79,175,共5页
针对电网防冰抗冰各业务的具体需求及现有覆冰监测终端受环境的影响使得多个测量值不够准确,从而增加架空线覆冰厚度观测值误差的问题,利用覆冰监测终端历史拉力值、气象因子测量数据,经过对历史拉力值数据合理的质量控制,采用相对值方... 针对电网防冰抗冰各业务的具体需求及现有覆冰监测终端受环境的影响使得多个测量值不够准确,从而增加架空线覆冰厚度观测值误差的问题,利用覆冰监测终端历史拉力值、气象因子测量数据,经过对历史拉力值数据合理的质量控制,采用相对值方法并结合实际测量技术手段,建立了考虑线路设计冰厚、垂直档距实时变化特征的更加精确的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用于模拟两个冰期内线路等值覆冰厚度,并与实际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B相、地线垂直档距随覆冰厚度均呈非线性变化趋势,总体呈现出随覆冰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地线变化幅度大于AB相线;线路等值覆冰厚度与监测终端拉力值呈正相关性关系,计算出的线路等值覆冰厚度与同期的气象因子覆冰条件相一致,且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垂直档距 覆冰厚度 数值模拟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像素聚类算法的输电线路冰区识别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恒 虢韬 +2 位作者 沈平 杨渊 杨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81-183,186,共4页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防治冰雪灾害的能力,需要进行输电线路冰区自动识别方法和系统设计,提出基于改进像素聚类算法的输电线路冰区识别方法。对气象卫星遥感监测采集的输电线路覆盖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图... 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防灾减灾能力,特别是防治冰雪灾害的能力,需要进行输电线路冰区自动识别方法和系统设计,提出基于改进像素聚类算法的输电线路冰区识别方法。对气象卫星遥感监测采集的输电线路覆盖区域的遥感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提取图像中的冰覆盖像素特征点,结合边缘轮廓检测方法进行输电线路覆盖区域的冰区边缘轮廓检测,对冰区覆盖区域的像素特征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处理,实现区域分割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输电线路冰区识别的准确率较高,视觉直观效果较好,便于指导施工抢修人员进行现场排除和巡线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素 聚类 图像处理 输电线路 冰雪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电网灾害危害程度分布图绘制方法
10
作者 虢韬 沈平 +1 位作者 杨恒 杨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0-93,共4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输电线路常见灾害危害程度分布图谱绘制方法,它将现有输电线路灾害各风险进行整体分析,同时考虑到灾害具有很强的时空差异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种灾害进行重要性、危害性分析得出各灾害的权重值,绘制出平均灾害危害程... 本文设计了一种输电线路常见灾害危害程度分布图谱绘制方法,它将现有输电线路灾害各风险进行整体分析,同时考虑到灾害具有很强的时空差异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种灾害进行重要性、危害性分析得出各灾害的权重值,绘制出平均灾害危害程度分布图和基于时间差异性的灾害危害程度分布图。本文研究成果可以为输电线路运维策略和特运特维时期策略的制定以及新线路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灾害 灾害分级 层次分析法 线路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击条件下OPGW内光偏振态信号的形成和传播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虢韬 沈平 +3 位作者 杨渊 时磊 李涛 程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03-2009,共7页
由于雷击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时其外绞线上的电流行波传播速度比光纤内光信号的传播速度快,因此这一过程会在OPGW雷击光偏振态信号波头前产生调制形成伪波头,从而给定位带来误差。为此,提出了"伪波头"的概念,并对其形成和... 由于雷击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时其外绞线上的电流行波传播速度比光纤内光信号的传播速度快,因此这一过程会在OPGW雷击光偏振态信号波头前产生调制形成伪波头,从而给定位带来误差。为此,提出了"伪波头"的概念,并对其形成和传播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和仿真计算了雷击OPGW时光偏振态信号的形成过程,并对比研究了实验室模拟雷击OPGW试验和OPGW光传感雷击监测系统现场实测的雷击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伪波头现象确实存在,并且会给雷击定位精度造成实质性影响;距离雷击点越远,伪波头影响的时长就越长;雷电流幅值越大,伪波头偏起的幅度就越大。研究结果说明传统的行波法波头标定方法可能并不完全适用,该研究可为基于OPGW雷击点定位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拉第磁光效应 OPGW 光偏振态信号 雷击定位 行波传播特性 伪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风场覆冰导线动态气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远武 虢韬 +5 位作者 张鹏程 杨刘贵 严尔梅 徐梁刚 王璐 祝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50-155,共6页
导线在覆冰后成为非圆截面,周围压力与流速分布复杂化,采用准静态假设分析动态的覆冰导线舞动理论公式的传统方法局限性较强。充分考虑风场的动态变化,基于弱耦合方法,利用Fluent进行二次开发,编程控制导线舞动轨迹、攻角和风速变化进... 导线在覆冰后成为非圆截面,周围压力与流速分布复杂化,采用准静态假设分析动态的覆冰导线舞动理论公式的传统方法局限性较强。充分考虑风场的动态变化,基于弱耦合方法,利用Fluent进行二次开发,编程控制导线舞动轨迹、攻角和风速变化进行编程控制,并结合重叠网格技术实现覆冰导线静态与动态气动力模拟,分析气动力系数特性及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当平均风速相同时,湍流度为8%的脉动风工况下的气动力系数与定常风场气动力系数变化趋势相同,但在风攻角15°附近时发生突变;导线横向舞动时的动态气动力系数明显大于静态值,以风攻角45°为分析对象,导线扭转振动导致气动力系数和频率降低。覆冰导线舞动时动态气动力系数变化复杂,工程中采用静态气动力系数预测舞动幅值及张力有所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风场 动态气动力系数 二次开发 重叠网格 横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D形变截面覆冰四分裂导线气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文斌 虢韬 +3 位作者 王刚 杨刘贵 王璐 祝贺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5-1733,共9页
为了研究分裂导线不均匀覆冰对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中的sst k-w湍流模型对三维D形变截面覆冰四分裂导线绕流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监控覆冰厚度最大和最小单元的气动力参数,获得全攻角下各单元的阻力和升力系数及子导线全单元... 为了研究分裂导线不均匀覆冰对导线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Fluent中的sst k-w湍流模型对三维D形变截面覆冰四分裂导线绕流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监控覆冰厚度最大和最小单元的气动力参数,获得全攻角下各单元的阻力和升力系数及子导线全单元阻力和升力系数时程曲线,并以DenHartong驰振理论为依据,研究变截面覆冰分裂导线的振动可能性。结果表明:沿分裂导线Z方向截面流场分布差异较大,且每个截面的压力区域压力和速度区域速度有明显不同;同时Y方向截面压力和速度云图表现为非均匀分布,说明三维变截面覆冰四分裂导线具有明显的流动特性。随着覆冰厚度增加,迎风面D形覆冰导线各单元阻力系数最大值增大18.2%,但升力系数最大值减少22.2%;受迎风面子导线尾流影响,背风面子导线阻力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风攻角分别延后20°、10°。D形覆冰四分裂导线各子导线升力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风攻角没有受到分裂导线尾流的影响,仍在70°攻角取得最小值,120°攻角取得最大值;在120°~180°风攻角范围内,随着攻角增加,升力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在0°~180°攻角范围内,各单元阻力系数值均大于0,升力系数值在60°~80°攻角下小于0,由驰振理论知,在60°~80°攻角范围内变截面覆冰导线可能出现驰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分裂导线 覆冰 气动力参数 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气电场值的雷电发生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虢韬 沈平 +6 位作者 王伟 时磊 杨渊 张磊 陈玥 胡有 罗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6-90,共5页
云地间雷电会对地面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对雷电的预警除了使用雷达,卫星等设备外,大气电场仪是一种有效、相对低廉的定点雷电监测预警设备。由于雷电不是唯一可引起大气电场值改变的因素,并且雷电的发生是瞬时的、离散的,现有基于大气... 云地间雷电会对地面设施造成极大的破坏。对雷电的预警除了使用雷达,卫星等设备外,大气电场仪是一种有效、相对低廉的定点雷电监测预警设备。由于雷电不是唯一可引起大气电场值改变的因素,并且雷电的发生是瞬时的、离散的,现有基于大气电场值的雷电发生识别方法常出现假阳性情况。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基于大气电场值,提出一种利用小波包和随机森林的雷电发生识别方法。区分特征上,该方法使用小波包提取雷电过程中大气电场值变化的频域值,并结合能量大小构建区分特征;分类器上,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精度高,可解释性强的特点对负样本和三个等级强度正样本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无论是在中、强等级正样本对负样本的雷电发生区分还是弱正样本对负样本的区分中均取得了非常高的正确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大气 电场小波包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腐蚀条件下用铝合金材料腐蚀机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波 樊磊 +7 位作者 孙博 白洁 毛先胤 宋守波 杨大宁 张志清 陈科羽 狄睿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9,共9页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低熔点、高比强度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船舶等领域。在服役过程中,铝合金的表层氧化膜易受到环境中活性阴离子的破坏而发生腐蚀,对其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故研究铝合金在高腐蚀性环境...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低熔点、高比强度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船舶等领域。在服役过程中,铝合金的表层氧化膜易受到环境中活性阴离子的破坏而发生腐蚀,对其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故研究铝合金在高腐蚀性环境的腐蚀行为对工程选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选择6061铝合金、2195铝锂合金和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特定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过程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铝合金在特定腐蚀介质中腐蚀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在高Cl^(-)、NO_(3)^(2-)、SO_(4)^(2-)离子浓度的腐蚀环境中,3种铝合金的氧化膜受到阴离子破坏后发生点腐蚀,使基体暴露在腐蚀环境中,进而发生电化学腐蚀,6061铝合金和2195铝锂合金腐蚀方式是由点腐蚀向面腐蚀转变,7075铝合金腐蚀方式为晶间腐蚀;经过腐蚀后6061铝合金能保持稳定的强度和塑性,7075铝合金和2195铝锂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激光点云的分割及安全检测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时磊 虢韬 +4 位作者 彭赤 石书山 杨立 任曦 胡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1-346,共6页
为了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检测分析,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电力走廊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AN)的电力线激光点云单条分割提取算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输电走廊中单条电力线的快速分割提取。首先对电力线点云在x-... 为了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检测分析,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电力走廊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方法(DBSCAN)的电力线激光点云单条分割提取算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输电走廊中单条电力线的快速分割提取。首先对电力线点云在x-O-y平面上投影,对投影后的激光点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其次通过计算输电走廊长度,采用经验参量进行电力线点云分段;再次对分段点云在投影平面内进行DBSCAN聚类;最后将分段聚类结果类别归一化,得到单条电力线激光点云数据。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在只需经验参量分段宽度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对电力线激光点云进行分割提取,并根据分割结果进行电力线与电力走廊地物距离计算,判断危险点类型及距离。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提取与测量精度,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电力线安全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 激光点云 安全检测 机载激光雷达 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 被引量:31
17
作者 徐梁刚 虢韬 +4 位作者 吴绍华 王坤辉 赵健 杨龙 王迪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了解决电力线点云可能存在交跨线点云较难处理、绝缘子点云较难分割、现有算法模型研究不完整问题,采用了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输电线路体素栅格高程特征进行点云快速粗分类,然后运用随机一致性算法... 为了解决电力线点云可能存在交跨线点云较难处理、绝缘子点云较难分割、现有算法模型研究不完整问题,采用了基于点云数据特征的电力线快速提取和重建方法,首先通过输电线路体素栅格高程特征进行点云快速粗分类,然后运用随机一致性算法进行点云快速精化,采用顾及交跨线的滤波算法高效准确提取电力线点云,针对电力线局部线性模型分割出绝缘子,最后采用局部加权质心的方式提取电力线关键点,实现电力线的快速重建,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电力线提取与重建综合准确率95.3%,总体耗时2.5s以内,验证了算法的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一结果对电力线点云提取和重建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提取 霍夫变换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史洪云 虢韬 +4 位作者 王迪 王时春 赵健 刘欣 龙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4-370,共7页
为了解决目前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鲁棒性低、定位不精确的问题,采用基于激光点云的结合局部3维重建与迭代搜索的方法对电力线悬挂点定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电力线点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推导电力线空间约束条件,以此作为生长准则进... 为了解决目前电力线悬挂点定位方法鲁棒性低、定位不精确的问题,采用基于激光点云的结合局部3维重建与迭代搜索的方法对电力线悬挂点定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电力线点云空间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推导电力线空间约束条件,以此作为生长准则进行基于空间约束的区域生长,实现跨越多档的单根电力线分割;然后,对杆塔点云聚类提取杆塔中心点,以杆塔中心点连线的角平分线为基准划定每档电力线的空间分割平面;之后,对各分割平面附近电力线点云进行空间多项式局部3维重建;最后,结合分割平面迭代搜索计算重建电力线的交点,实现电力线悬挂点空间位置定位。结果表明,对于3种电压等级线路点云及2种数据质量点云,电力线悬挂点定位平均偏差均在0.09m以内,最小偏差为0.03m。该方法鲁棒性高,可以精确地实现各电压等级及各质量点云数据中的电力线悬挂点定位,为后续基于悬挂点的电力线模拟工况安全分析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电力线悬挂点 空间约束 区域生长 空间分割平面 局部3维重建 迭代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点云特征和模型拟合的高压线提取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渊 陈凤翔 +3 位作者 虢韬 时磊 王成 罗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6,共5页
高压线数字化是数字电网建设和线路智能巡检的核心内容,机载LiDAR在高压线三维数字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一种从输电走廊机载LiDAR点云数据自动快速高精度提取完整电力线点的方法。首先基于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粗提取电力线点,并通... 高压线数字化是数字电网建设和线路智能巡检的核心内容,机载LiDAR在高压线三维数字重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一种从输电走廊机载LiDAR点云数据自动快速高精度提取完整电力线点的方法。首先基于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粗提取电力线点,并通过改进Hough变换和RANSAC抛物线拟合法剔除噪点,然后分别进行电力线在平面和垂直面上的分股,结合单股电力线的平面直线模型和垂直面上的抛物线模型,采用模型生长的方法提取完整的电力线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电力线点云的精度可达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高压线 改进HOUGH变换 随机抽样一致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局-局部密度的准完全二分子图建模与挖掘方法
20
作者 时磊 刘锐 +6 位作者 虢韬 杨恒 王伟 陈玥 张磊 曹小钰 罗飞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1-246,共6页
双向关系建模是一种研究数据关系的重要方法。数据分析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缺失。准完全二分子图(quasi-biclique)不需要按完全二分子图(biclique)要求全连接,所以它更具有实用性。通过比较和总结现有准完全二分子图及其挖掘算法的特... 双向关系建模是一种研究数据关系的重要方法。数据分析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数据缺失。准完全二分子图(quasi-biclique)不需要按完全二分子图(biclique)要求全连接,所以它更具有实用性。通过比较和总结现有准完全二分子图及其挖掘算法的特点,基于规模最大、内部稠密、外部稀疏三个标准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局部密度的通用化准完全二分子图及其启发式挖掘算法。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更好地找到准完全二分子图。在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的数据集上,该方法找到在结构上和生物学意义上均具有特点的准完全二分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分图 双向关系 准完全二分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