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
1
作者 谢敏 谢宇星 +4 位作者 董凯元 卢燕旋 张世平 宁楠 刘明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1-3041,I0109-I0114,共17页
在电网故障预案中,考虑应急电源车派遣与网络重构进行联合优化对故障进行恢复,可以防止失电孤电网的形成并大幅减少故障电网的停电成本。针对主配网故障,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首先,提出路径权值的概念并改... 在电网故障预案中,考虑应急电源车派遣与网络重构进行联合优化对故障进行恢复,可以防止失电孤电网的形成并大幅减少故障电网的停电成本。针对主配网故障,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首先,提出路径权值的概念并改进Dijkstra算法构建最短路径权值矩阵,建立电力-交通网耦合模型。其次,对应急电源车派遣成本和网络重构成本进行量化,提出应急电源车派遣模型和网络重构模型。然后,基于电力-交通网耦合模型与故障恢复元件模型,考虑主配网协同优化,以网损、购电成本、停电成本、应急电源车派遣成本、网络重构成本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应急电源车派遣联合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联合应急电源车派遣和网络重构的电网故障预案对不同电网故障场景均有显著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案 应急电源车派遣 网络重构 联合优化 主配协同 最短路径权值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配电网的低时延业务决策方法
2
作者 彭琳钰 刘晴 +4 位作者 刘旭 汤玮 郑智浩 刘康 廖畅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7,共10页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通过对物理实体的同步模拟,可有效提升配电网实时决策能力,但其对数据与算力的需求很高,边缘计算可下沉模型训练任务至边缘侧,减小DT模型训练的通信、计算负担。针对边缘侧资源与训练需求不适配的问题,提出一...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DT)通过对物理实体的同步模拟,可有效提升配电网实时决策能力,但其对数据与算力的需求很高,边缘计算可下沉模型训练任务至边缘侧,减小DT模型训练的通信、计算负担。针对边缘侧资源与训练需求不适配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数字孪生配电网的低时延业务决策方法。首先,构建配电网低时延业务决策框架,引入边缘协作提升配电网DT模型训练精度与效率,建立最小化模型训练时延与损失加权和的优化问题。其次,提出基于双向贪婪演进的边缘协作决策算法,利用Q学习实现全局信息未知情况下模型训练时效性和精度的联合优化,并基于贪婪策略解决协作服务器选择冲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强化学习的业务决策(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service decision,RSD)算法和基于贪婪的业务决策(greedy-based service decision,GSD)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全局损失函数分别降低了43.32%和71.33%,全局模型聚合总时延分别降低了14.87%和56.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数字孪生 边缘协作 低时延业务决策 双向贪婪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勇军 林晓明 +2 位作者 张紫珩 赵维兴 姚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9-54,共6页
针对目前分布式电源(DG)规划方法建模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配电网DG耐受渗透比的概念。分析了配电网特征参数对耐受渗透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DG规划方法。首先根据10 kV配电线路的电气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建... 针对目前分布式电源(DG)规划方法建模求解复杂的问题,提出配电网DG耐受渗透比的概念。分析了配电网特征参数对耐受渗透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耐受渗透比的10 kV配电网DG规划方法。首先根据10 kV配电线路的电气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建立各类线路的基态线路模型。其次在同类线路的特征参数范围内,取极端情况通过基态线路模型进行计算,得到10 kV配电线路的耐受渗透比。最终形成各类线路耐受渗透比推荐表,指导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规划。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受渗透比 特征参数 分布式电源规划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环境的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技术
4
作者 刘晴 汤玮 +6 位作者 彭琳钰 刘旭 石际 刘康 廖畅 郑智浩 方浩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能源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引入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构建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架构。其次,分析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与可... 能源互联网建设背景下,各类新兴业务的发展对通信网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引入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构建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架构。其次,分析能源互联网业务的差异化时延与可靠性需求,建立以保障不同类型业务需求为目的的优化问题。最后,针对业务差异化需求保障、多维资源联合分配、多业务资源竞争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匹配的通信网资源智能编排算法,通过资源块聚合降低匹配维度,通过自适应调整匹配成本增量在解决资源竞争冲突的同时实现业务差异化需求感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基于静态匹配的网络资源编排(fixed matching-based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lgorithm,FMRA)算法和基于贪婪匹配的网络资源编排(greedy matching-based resource orchestration algorithm,GMRA)算法分别降低业务平均时延60.93%和73.34%,提高业务平均可靠性39.93%和72.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资源编排 网络功能虚拟化 服务功能链 自适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精确迪利克雷模型的有源配电网鲁棒最优潮流 被引量:3
5
作者 宁楠 杜林 +2 位作者 刘兴艳 姚璐 刘友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28,共9页
为解决最优潮流运行的负荷随机需求与风电的间歇性出力等不确定性,进行了配电网的鲁棒最优潮流研究。首先,构建考虑网损成本及主网购电成本的鲁棒最优潮流模型。然后,采用非精确迪利克雷模型挖掘历史数据构造盒式不确定集,描述风电-负... 为解决最优潮流运行的负荷随机需求与风电的间歇性出力等不确定性,进行了配电网的鲁棒最优潮流研究。首先,构建考虑网损成本及主网购电成本的鲁棒最优潮流模型。然后,采用非精确迪利克雷模型挖掘历史数据构造盒式不确定集,描述风电-负荷不确定性。其次,对非凸非线性模型进行二阶锥松弛,采用对偶理论、大M法进行单层线性化推导,得到可行域为二阶锥空间的单层锥优化模型,通过商用求解器求解得出最优潮流方案。最后,在IEEE 33节点系统中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潮流 数据驱动 鲁棒优化 非精确迪利克雷模型 二阶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多层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维兴 熊楠 +3 位作者 宁楠 李易鸿 古展基 李海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5,共7页
为了解决保护和断路器误动、拒动及其告警信息传输错误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故障诊断结果与精度的问题,建立了融合多源信息的电网多层故障诊断模型,包括开关量诊断环节、电气量诊断环节的单源信息诊断层以及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层。基于此多... 为了解决保护和断路器误动、拒动及其告警信息传输错误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故障诊断结果与精度的问题,建立了融合多源信息的电网多层故障诊断模型,包括开关量诊断环节、电气量诊断环节的单源信息诊断层以及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层。基于此多层模型提出了一种电网多层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最后,针对某一电网拓扑进行案例分析,所提出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多层诊断方法能够克服保护和断路器的误动、拒动及其告警信息传输错误等不确定性,准确辨识故障元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容错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证据理论 多源信息融合 多层诊断模型 故障诊断 时序约束 畸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方式与故障信息融合的配电网保护策略优化 被引量:15
7
作者 宁楠 孙睿择 +3 位作者 潘凯岩 孔海滨 张恋 陈怀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4-61,共8页
为实现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的自适应优化,根据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流程,将保护分为故障辨识和出口决策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运行方式与故障信息融合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两级优化方法。首先,依托运行方式跟踪,实现故障辨识环节的保护... 为实现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的自适应优化,根据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流程,将保护分为故障辨识和出口决策环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运行方式与故障信息融合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策略两级优化方法。首先,依托运行方式跟踪,实现故障辨识环节的保护动作定值整定;其次,开放故障辨识环节产生的故障信息给出口决策环节,从而实现出口决策环节的优化整定;最后,着重研究融合故障信息的出口决策环节优化方法,通过故障拓扑、保护出口配合以及重合闸效益分析,给出配电网继电保护在应对不同故障场景下保护出口决策的隔离动作选择、出口定值整定与重合闸策略选取,有效提升保护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继电保护 运行方式 故障信息 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微电网多类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3
8
作者 宁楠 田滔 +3 位作者 石平灯 姚璐 王清海 古展基 《广东电力》 2021年第7期88-95,共8页
为提高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独立微电网适应源荷不确定性的能力,需对多类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微电网多类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依据源荷不确定性概率模型生成随机场景,将净负荷场景功率特征分析和概率统计... 为提高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独立微电网适应源荷不确定性的能力,需对多类灵活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微电网多类灵活性资源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依据源荷不确定性概率模型生成随机场景,将净负荷场景功率特征分析和概率统计方法与模糊聚类法相结合,划分负荷响应的峰、平、谷时段。接着,构建灵活性资源配置的双层优化模型,其上层目标为最大化经济效益,下层目标为最小化运行风险,并采用模式搜索算法和CPLEX求解双层优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提出的负荷响应时段划分方法能更好地平抑独立微电网功率波动降低容量配置成本,且提出的优化方法相较传统基于罚函数的优化方法能提高灵活性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响应时段 双层优化 独立微电网 多类灵活性资源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和混合燃烧特性的氢混燃机精细化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谢敏 叶佳南 +3 位作者 何知纯 何润泉 刘明波 宁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319-4339,共21页
随着混氢天然气技术发展,氢混燃机成为未来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节点。为此,该文分别对混氢天然气网和氢混燃机进行特性分析,并搭建考虑多气体组分混合的混氢天然气网与氢混燃机耦合架构。从多学科信息融合角度出发... 随着混氢天然气技术发展,氢混燃机成为未来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节点。为此,该文分别对混氢天然气网和氢混燃机进行特性分析,并搭建考虑多气体组分混合的混氢天然气网与氢混燃机耦合架构。从多学科信息融合角度出发,采用阿伦尼乌斯方程和系统热力学分别对氢混燃机的碳排放和混合燃烧出力特性精细化建模,并基于实例参考范围验证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将氢混燃机模型应用到优化调度中,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计及城市配电网、混氢天然气网以及用户单元内部运行约束,建立电-混氢天然气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以耦合混氢天然气系统的某实际城市配电网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转气的天然气网掺氢运输和本地储氢供应均能有效提高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其风电利用率之差不超过2.12%,但前者的总运行成本比后者少4.31%,能够降低系统总运行成本的同时有效促进用户侧低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氢天然气 氢混燃机 碳排放 混合燃烧 阿伦尼乌斯方程 系统热力学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均衡多学科协同理论的城市综合能源系统优化与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敏 叶佳南 +2 位作者 刘明波 宁楠 姚璐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02-113,共12页
随着新能源不断接入,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呈现高耦合、高自由度特性。利用不同形式能源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实现多能流协同调整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系统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以电网为枢纽平台的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构架... 随着新能源不断接入,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呈现高耦合、高自由度特性。利用不同形式能源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实现多能流协同调整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系统目标函数,综合考虑以电网为枢纽平台的城市综合能源系统网络构架和运行方式,建立了分布式能源单元、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天然气网、城市配电网联合优化运行模型。以多能流控制自由度作为城市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灵活性评估指标,采用博弈均衡多学科协同优化理论设立不同考虑角度下的并行子学科对模型进行求解。该方法在多学科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对一致性约束和子学科目标改进,克服了多学科协同优化理论收敛慢、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4节点分布式能源单元、6节点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接入33节点城市片区配电网并耦合7节点天然气系统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能源系统 多能流控制自由度 博弈均衡 多学科协同优化 灵活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反向闭锁逻辑改进策略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耀贤 郝正航 +2 位作者 陈卓 孙雨晴 燕嚎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分析基于负荷开关的首次失压不分闸电压电流时间型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采用残压闭锁时,在发生无过渡电阻的相间短路故障时可能会判据失效的问题,提出合闸后Y时限内有故障电流则反向闭锁的改进方案。增设了L时限未得压... 通过分析基于负荷开关的首次失压不分闸电压电流时间型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采用残压闭锁时,在发生无过渡电阻的相间短路故障时可能会判据失效的问题,提出合闸后Y时限内有故障电流则反向闭锁的改进方案。增设了L时限未得压则分闸逻辑,分析残压闭锁所存在的盲区。与原系统相比,所提改进方案在发生无过渡电阻的相间短路故障时能够隔离故障,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在RT-LAB实时仿真系统中接入馈线终端,形成闭环以构建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测试平台,并在配电线路首端、中端和末端分别设置不同类型的相间短路故障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提高反向闭锁成功率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线自动化 重合闸 反向闭锁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云模型与模糊贴近度的电能质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禹洪波 刘永波 +5 位作者 黄滔滔 吴舟 罗远国 陈晓 熊炜 袁旭峰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3-29,52,共8页
针对电能质量评估中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可拓云模型与模糊贴近度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计及电能质量等级分类处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以可拓云理论为基础构建电能质量评估框架;其次,运用云熵优化兼顾2种不同云熵计算方法... 针对电能质量评估中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可拓云模型与模糊贴近度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首先,计及电能质量等级分类处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以可拓云理论为基础构建电能质量评估框架;其次,运用云熵优化兼顾2种不同云熵计算方法的特点确定新的云熵值,得到改进可拓云模型来计算每个指标对应质量等级关联度;最后,借鉴TOPSIS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正负理想等级,通过比较每个非对称贴近度向量与正负理想等级的贴近情况判定最终电能质量评估结果。某变电站10 kV母线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模糊贴近度 改进可拓云模型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冰灾天气时空分布影响的电力系统故障恢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田滔 董凯元 +3 位作者 饶贇 谢敏 张世平 杨政校 《广东电力》 2023年第8期39-46,共8页
为评估覆冰情况下的故障风险,并在出现故障后快速准确地提供故障恢复策略,提出一种考虑冰灾天气影响生成电力系统故障恢复策略的方法。首先模拟冰雨过境工况,根据元件覆冰厚度得出计及冰雨时空特征影响的故障概率模型;然后,结合故障概... 为评估覆冰情况下的故障风险,并在出现故障后快速准确地提供故障恢复策略,提出一种考虑冰灾天气影响生成电力系统故障恢复策略的方法。首先模拟冰雨过境工况,根据元件覆冰厚度得出计及冰雨时空特征影响的故障概率模型;然后,结合故障概率模拟系统故障场景,以最小化系统负荷损失为目标,建立电网故障恢复模型,并采用近似线性化方法进行模型转换和求解。最后,以某实际城区电网为算例进行分析验证,得到不同故障场景下的电力系统有效恢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灾天气 时空特征 电力系统 故障恢复策略 负荷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腐蚀条件下用铝合金材料腐蚀机理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波 樊磊 +7 位作者 孙博 白洁 毛先胤 宋守波 杨大宁 张志清 陈科羽 狄睿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39,共9页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低熔点、高比强度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船舶等领域。在服役过程中,铝合金的表层氧化膜易受到环境中活性阴离子的破坏而发生腐蚀,对其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故研究铝合金在高腐蚀性环境... 铝合金具有低密度、低熔点、高比强度及优良的耐腐蚀性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建筑、船舶等领域。在服役过程中,铝合金的表层氧化膜易受到环境中活性阴离子的破坏而发生腐蚀,对其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故研究铝合金在高腐蚀性环境的腐蚀行为对工程选材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选择6061铝合金、2195铝锂合金和7075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特定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过程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铝合金在特定腐蚀介质中腐蚀形貌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腐蚀初期,在高Cl^(-)、NO_(3)^(2-)、SO_(4)^(2-)离子浓度的腐蚀环境中,3种铝合金的氧化膜受到阴离子破坏后发生点腐蚀,使基体暴露在腐蚀环境中,进而发生电化学腐蚀,6061铝合金和2195铝锂合金腐蚀方式是由点腐蚀向面腐蚀转变,7075铝合金腐蚀方式为晶间腐蚀;经过腐蚀后6061铝合金能保持稳定的强度和塑性,7075铝合金和2195铝锂合金的强度和塑性都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级联分析法的分布式主体可交易能源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姚璐 赵维兴 +3 位作者 李舒佳 肖孝天 谢敏 宋尧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6-264,共9页
可交易能源是一种价格引导交易和优化运行的机制,兼顾经济交易与系统优化运行,属于学科融合范畴的新概念。在分布式能源稳步增长和分布式发电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向分布式主体的可交易能源机制极具研究前景。为此,设计具体的可交易能源架... 可交易能源是一种价格引导交易和优化运行的机制,兼顾经济交易与系统优化运行,属于学科融合范畴的新概念。在分布式能源稳步增长和分布式发电市场化的背景下,面向分布式主体的可交易能源机制极具研究前景。为此,设计具体的可交易能源架构,实现分布式主体物理元素建模。随后,用目标级联分析法(ATC)理论实现经济交易与系统优化运行的结合,为ATC理论在系统优化运行中提供经济学视角。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能够降低与电网的能量互动的同时兼顾主体运营收益,且能够提供多元的交易策略以及交易方式,形成多种利益分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主体 可交易能源 目标级联分析法 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激励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诊断关键技术 被引量:31
16
作者 宗志亚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3-69,共7页
继电保护系统的隐藏故障是造成电网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普及为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在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基础上,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隐藏故障诊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扰动激励下继电保... 继电保护系统的隐藏故障是造成电网大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普及为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在智能变电站结构的基础上,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隐藏故障诊断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扰动激励下继电保护系统的隐藏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对扰动的分析来判断系统是否存在隐藏故障,并通过算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诊断保护之间的配合,提高继电保护状态识别的实时性。所做研究工作为我国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扰动激励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观性分析的继电保护系统状态评估与智能运维 被引量:20
17
作者 饶贇 熊楠 +1 位作者 陈怀蔺 石平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6,共8页
基于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共享,提出了适用于继电保护系统状态评估的能观性描述模型,分析了全景信息监测水平、状态评估水平与能观性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满足能观性要求的最小输出变量集。从能观性提升目标出发,提出了包括设备健康状态、... 基于智能变电站全景信息共享,提出了适用于继电保护系统状态评估的能观性描述模型,分析了全景信息监测水平、状态评估水平与能观性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满足能观性要求的最小输出变量集。从能观性提升目标出发,提出了包括设备健康状态、拓扑状态和功能状态的继电保护系统状态评估方法,为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运维提供决策依据。最后,实现了主子站架构继电保护状态监测与评估系统,并在某110 kV智能变电站试点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继电保护系统的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系统 能观性分析 智能监测 状态评估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并行CNN-BiLSTM的能源互联网电负荷和热负荷联合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18
作者 廖清阳 王军 +3 位作者 胡凯强 宋尧 宗志亚 范俊秋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3,共8页
为提升电、热负荷预测能力,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互联状态,设计由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并行卷积神经子网络组成的深层次电、热负荷联合预测模型,以便联合捕获强依赖性、多维度、抽象的电、热负荷特征信息。经仿真可知,该联合预测模型... 为提升电、热负荷预测能力,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多能源互联状态,设计由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并行卷积神经子网络组成的深层次电、热负荷联合预测模型,以便联合捕获强依赖性、多维度、抽象的电、热负荷特征信息。经仿真可知,该联合预测模型的综合负荷误差均值比低于串行网络模型约3%;其联合预测方式的综合负荷误差均值比低于单负荷预测模型约3%,同时其训练时长和预测时长均约为单负荷预测模型的一半;与同领域RNN-Net、LSTMNet、CNN-Net、Shi-Net相比,其电负荷、热负荷、综合负荷误差均值比最低,分别为0.0315、0.0301和0.0311。说明本模型与串行网络相比,其并行网络有利于捕获多层次负荷特征;与单负荷预测方式相比,其联合预测方式可采用较高效率捕获电、热负荷的互联信息;它具备较优的电、热负荷联合预测性能,适用于电负荷、热负荷联合预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负荷 热负荷 联合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故障自愈能力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熊楠 饶赟 +1 位作者 宁楠 刘华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154,共8页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智能变电站通信负荷急剧上升,导致通信网络传输可靠性差、实时性差等,且无链路故障时的自愈能力。文中在分析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与不间断式双冗余热备份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以提高...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智能变电站通信负荷急剧上升,导致通信网络传输可靠性差、实时性差等,且无链路故障时的自愈能力。文中在分析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协议标签交换与不间断式双冗余热备份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以提高链路故障时的自愈能力。通过对正常链路和故障链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文中通信方式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通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链路故障时的自愈能力。为我国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故障自愈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通信网络 链路故障 自愈能力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