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次节点优化编号的大规模复杂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松川 王凯琳 +5 位作者 胡博 袁波 谢开贵 路红池 张吉明 王蕾报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51,80,共9页
为了快速地对大规模复杂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在已有算法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优化编号的改进算法。首先对网络节点进行顺序优化编号,有效提高了搜索效率。然后对每条支路添加虚拟节点后再进行存储,消除了支路首末开关类型的影响,减少... 为了快速地对大规模复杂配电网进行可靠性评估,在已有算法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优化编号的改进算法。首先对网络节点进行顺序优化编号,有效提高了搜索效率。然后对每条支路添加虚拟节点后再进行存储,消除了支路首末开关类型的影响,减少了内存占用量。最后根据支路的开关类型进行分块,并以块为单位进行故障枚举,通过对分块后网络编号优化避免反复深度优先搜索前置断路器,大量减少了搜索时间并提高了计算效率,降低了CPU使用率。采用RBTS-BUS6测试系统以及实际的大规模配电网系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工程实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配电网 二次节点优化编号 可靠性评估 分块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复杂中压配电网设备可靠性参数的精确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松川 张吉明 +4 位作者 胡博 李世双 路红池 王蕾报 张伟鑫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3-72,共10页
为了准确刻画设备所在区域、故障责任原因、可用修复资源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参数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设备可靠性参数的精确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故障停电责任原因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制定各停电责任原因的精细化建模标准,建立配... 为了准确刻画设备所在区域、故障责任原因、可用修复资源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参数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配电网设备可靠性参数的精确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故障停电责任原因对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制定各停电责任原因的精细化建模标准,建立配网设备的故障率精确模型;其次,根据电网运营方实际采用的故障修复工作流程建立配网设备的修复时间精确模型;最后,基于获得的设备可靠性参数采用中压配网可靠性评估分块算法进行可靠性评估。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平均可靠性参数模型,所提可靠性参数精确模型可以根据设备特征获得特定的可靠性参数;配网可靠性评估结果与系统实际可靠性水平更加吻合,对配网的薄弱环节辨识具有更高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配电网 可靠性参数 精确建模 可靠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piked协方差模型与“相变”现象的电网不平衡扰动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毛钧毅 韩松 +1 位作者 李洪乾 周忠强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8-216,共9页
为了提升随机矩阵理论在电网不平衡扰动场景中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piked协方差模型与"相变"现象的电网扰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含噪声三相数据源的采集,构造Spiked协方差模型与样本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特征值&qu... 为了提升随机矩阵理论在电网不平衡扰动场景中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piked协方差模型与"相变"现象的电网扰动识别与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含噪声三相数据源的采集,构造Spiked协方差模型与样本协方差矩阵。然后,利用特征值"相变"现象构建样本最大特征值评价指标及对应的动态阈值。当该指标越过其阈值,即判定电网中有扰动事件发生时,根据Spiked与样本最小特征向量元素改变量的网络位置,结合特征向量"相变"现象以实现电网不平衡扰动的快速定位。最后,借助DIgSILENT和MATLAB R2014a软件,案例分析在一个IEEE 118母线177支路系统和一个德国872母线1 840支路实际配电系统中展开,涉及负荷突变和线路故障等不平衡扰动事件,与传统随机矩阵理论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扰动 识别与定位 Spiked协方差模型 “相变”现象 样本协方差矩阵 最小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可靠性预测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方学智 李傲伟 +2 位作者 龙琴 刘涌 袁秋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2-78,93,共8页
网格化规划是在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规划新模式。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对每个网格分别进行规划。考虑网格化规划的特点和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 网格化规划是在配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规划新模式。根据网格划分原则将供电区域划分为多个供电网格,对每个网格分别进行规划。考虑网格化规划的特点和传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可靠性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型,主要针对原始数据信息量相对不足的规划网架进行可靠性预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为了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采用三种科学常用的预测模型,包括回归预测法、灰色预测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分别预测可靠性指标;对某网格化规划区域的实例分析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预测规划网架未来一定时间的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规划 可靠性预测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型商业楼宇微电网应急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雷金勇 喻磊 +5 位作者 田兵 崔仪 张茂铧 李鹏 郭晓斌 刘念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52,共11页
微电网的应急能量管理需兼顾减小停电影响范围与维持供电时间两方面。针对含有光储系统的商业楼宇型微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应急能量管理策略,并在确定可控负荷投入量后,给出了以"先调节、后切除"为原则的可控负荷... 微电网的应急能量管理需兼顾减小停电影响范围与维持供电时间两方面。针对含有光储系统的商业楼宇型微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优化的应急能量管理策略,并在确定可控负荷投入量后,给出了以"先调节、后切除"为原则的可控负荷调节方案。应急能量管理策略在鲁棒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滚动优化的思想,且在优化模型中设置了权重因子以权衡减小影响与维持供电二者的重要程度,设置了不确定度以调节不确定因素对问题的影响程度。通过算例对比分析、灵敏度分析与不确定度分析可知,该策略可灵活设定权重因子与不确定度以合理调整可控负荷的投入量,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此外,可以从可控负荷调节方案中获得电动汽车的实时充电倍率和空调的实时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 储能 商业楼宇微电网 应急能量管理 滚动优化 负荷调节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系统算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成艳 刘姜 刘丽婕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12期60-64,共5页
针对电网数据种类复杂,传统数据推荐算法无法处理移动驱动数据,导致配电网信息过载,电网数据推荐存在效率低、误差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系统算法模型。结果为构建基于SDAE和时间均模型混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模型,引入大... 针对电网数据种类复杂,传统数据推荐算法无法处理移动驱动数据,导致配电网信息过载,电网数据推荐存在效率低、误差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系统算法模型。结果为构建基于SDAE和时间均模型混合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模型,引入大数据降维技术对高纬度数据进行降维,构建基于输入层、模型层、输出层和应用层的信息数据架构,实现大量复杂信息数据推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模型误差为2.3%,对比当前方法大幅度降低,提高了数据推荐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AE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模型 推荐系统算法模型 数据降维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简述
7
作者 龚月军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12期70-70,共1页
1构建智能电网信息模型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中,需对电力系统中固定的生产特性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梳理不同数据间的层次分布关系。由此可见,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涵盖了生产特性、空间图形信息,在GIS技术的协助下,以坐标为支撑进行表示。... 1构建智能电网信息模型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中,需对电力系统中固定的生产特性进行信息化管理,也要梳理不同数据间的层次分布关系。由此可见,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模型涵盖了生产特性、空间图形信息,在GIS技术的协助下,以坐标为支撑进行表示。电力技术、电力系统特性信息数据量庞大,通过各类电力设备运行特征等信息,能实现对生产设备的信息化操控,也能对电力系统内固有设施进行全程化监管,并将其状态信息呈现在几何数据模型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电力设备 生产特性 信息化管理 管理系统模型 数据模型 特性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断线并坠地故障电压特征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斌 陈梦琦 +3 位作者 郑海涯 薛永端 杨程 何承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3-100,共8页
配电网断线故障频发,缺乏可靠实用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针对谐振接地系统的单相断线故障,建立故障模型。同时考虑了可能影响故障特征的各种因素,包括故障类型(断线不接地、电源侧或负荷侧单侧接地)、坠地点接地电阻、断口位置负载阻抗的... 配电网断线故障频发,缺乏可靠实用的识别与定位方法。针对谐振接地系统的单相断线故障,建立故障模型。同时考虑了可能影响故障特征的各种因素,包括故障类型(断线不接地、电源侧或负荷侧单侧接地)、坠地点接地电阻、断口位置负载阻抗的分布以及系统的补偿度等。采用理论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分析地电位与中性点偏移电压的规律,并进一步得出断口前后各相电压、线电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单纯接地故障不同,其地电位分布范围较大,断口前后的线电压与三相电压差异明显。所得结论可为利用电压信号的配电网断线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谐振接地系统 单相断线 接地电阻 电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挂接地线状态目标检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丁志敏 邢晓敏 +2 位作者 董行 陈舸 蒋德州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2-137,共6页
针对输电线路挂接临时接地线时用手持设备获取的图像存在接地线区域占比小、间隔近、不易精准识别的现场实际问题,提出了采用改进Faster R-CNN法实现接地线目标识别的解决办法。通过在原始Faster R-CNN方法的基础上将卷积网络的低层和... 针对输电线路挂接临时接地线时用手持设备获取的图像存在接地线区域占比小、间隔近、不易精准识别的现场实际问题,提出了采用改进Faster R-CNN法实现接地线目标识别的解决办法。通过在原始Faster R-CNN方法的基础上将卷积网络的低层和高层特征图均送入RPN中实现多尺度目标检测,并对非极大值抑制进行改进,将改进后的模型移植至手持数据采集设备。经仿真验证及现场试运行测得接地线的检测精度达到94.8%,比原始方法提高了7.5%,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提升目标识别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接地线 改进Faster R-CNN 全程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态冲击作用下GIS套管电磁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涛 吴建蓉 +5 位作者 朱勇 黄军凯 许逵 陈沛龙 侯博文 吴细秀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6-185,共10页
GIS变电站在开关操作暂态条件下,套管是GIS壳体内部骚扰源主要的释放出口,是重要的电磁场辐射源。为研究GIS套管在暂态冲击作用下的电磁辐射特性,分析了套管结构特征,参照某一GIS试验平台搭建了套管的天线辐射模型,通过时域有限积分法... GIS变电站在开关操作暂态条件下,套管是GIS壳体内部骚扰源主要的释放出口,是重要的电磁场辐射源。为研究GIS套管在暂态冲击作用下的电磁辐射特性,分析了套管结构特征,参照某一GIS试验平台搭建了套管的天线辐射模型,通过时域有限积分法计算套管天线的辐射电阻、驻波比、方向性系数、增益、极化等特征参数,并分析了这些参数的特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GIS套管具有很强的电磁辐射能力,在10、108、180 MHz等频点附近尤其突出;从方向特性看,套管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全向天线,在垂直剖面上不同频率呈现不同的方向性;在极化特性上,套管的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变电站 套管天线 电磁辐射 电磁仿真 时域有限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的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云 张晓星 +1 位作者 张英 张倩 《广东电力》 2017年第10期93-98,共6页
提出一种针对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信号的去噪方法。首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将PD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 提出一种针对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信号的去噪方法。首先利用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将PD信号分解为一系列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通过峭度值判定规则找出含有效PD成分的多组IMF,最终采用小波阈值法对重构信号进一步去噪。仿真和实测算例的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UHF PD信号中的多种噪声,且去噪性能优于单纯的小波自适应阈值法和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局部放电 超高频监测系统 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改进的蝠鲼算法优化BP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上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龙舞 张英 +3 位作者 张倩 胡克林 王明伟 张国治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6-54,共9页
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老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潜伏性故障,及时正确诊断出变压器的状态至关重要,传统利用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 DGA)数据的三比值法因存在编码不足的缺陷,限制了故障的诊断效果。为此提出了一... 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老化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潜伏性故障,及时正确诊断出变压器的状态至关重要,传统利用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分析法(dissolved gas analysis, DGA)数据的三比值法因存在编码不足的缺陷,限制了故障的诊断效果。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蝠鲼算法(manta ray foraging optimization, MRFO)优化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首先利用逻辑映射与反向学习(opposition based learning, OBL)融合的多阶段算法为MRFO提供初始位置,加强算法全局寻优能力;同时提出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蝠鲼算法的3种觅食策略,调节蝠鲼个体的探索与开发,以加强该算法在特定问题上的寻优能力;最后将改进的蝠鲼算法寻得的最优解赋予BP网络的权值和偏置,建立变压器故障诊断系统。利用IEC TC 10故障数据进行了实验,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BPNN、未改进的MRFO-BP、三比值法的结果相比,分别高出16%、8%、24%,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DGA数据 蝠鲼算法 BP网络 混沌映射 反向学习 正交实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DA技术的低压配网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潘旭辉 陈成 +2 位作者 王泽睿 杨成 杨长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82-187,共6页
为了解决低压配网用户安全用电及负荷调节控制难的问题,针对低压用户安全保障及负荷调节控制系统的体系架构、拓扑结构、技术需求展开研究,提出并建设了一套低压配网含所有低压开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的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低压... 为了解决低压配网用户安全用电及负荷调节控制难的问题,针对低压用户安全保障及负荷调节控制系统的体系架构、拓扑结构、技术需求展开研究,提出并建设了一套低压配网含所有低压开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的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低压用户用电信息共享,保障客户用电安全,防止低压配网异常影响高一级别电网的稳定运行。该研究成果在西江某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当地低压配网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还为其他地区未来配网建设规划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网 SCADA 在线监视 保护控制 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测试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友卓 文蕾 +2 位作者 付宇 杨忠 肖小兵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02,107,共4页
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引入不同的软件、硬件设备可能导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硬件不兼容与通信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网模拟测试系统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测试。该平台采用信息物理系统,通过对多种智能设备与智能操控平台进... 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引入不同的软件、硬件设备可能导致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硬件不兼容与通信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电网模拟测试系统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测试。该平台采用信息物理系统,通过对多种智能设备与智能操控平台进行集成,构建了配电网模拟网络在各类故障情况下的动态模拟测试系统,以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各类设备进行测试。以配电网络中配电线路断路为案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智能配电网模拟测试系统能够通过接入的不同智能终端设备,能快速识别断路故障并实现断路线路定位,且能够快速切除故障线路,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系统可以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 终端测试 配电终端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电力工程建设精益化管理水平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才华 《农电管理》 2019年第6期44-44,共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增多,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供电企业须在项目管理过程当将精益化管理有效落实,多措并举提升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水平,规避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电力工程建设 精益化管理 工程项目建设 质量管理水平 工程安全 管理过程 供电企业 质量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