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低碳经济目标的输配电系统协同电网扩展规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裕 李庆生 罗宁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7-257,共11页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核心的能源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广泛接纳分布式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电网规划方法应充分考虑发电碳排放,保障零碳、低碳电能传输,避免... 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中国核心的能源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广泛接纳分布式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途径。与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电网规划方法应充分考虑发电碳排放,保障零碳、低碳电能传输,避免由输电阻塞引起的弃光弃风;同时,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分布式电源高占比配电系统的协同作用,助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消纳。为此,文中提出面向低碳目标的输配电系统协同电网规划模型,将碳减排纳入电网规划优化目标。针对分布式电源高占比配电系统,采用可行区域投影的方法将其等效表示为可集成到电网规划模型中的一组约束。一方面,这组等效约束极大地降低了规划模型的复杂度,避免因考虑配电系统导致的模型求解困难;另一方面,等效约束不仅能有效地描绘配电系统内部的物理限制,还能在电网规划模型中准确反映配电系统的经济和运行特性,实现分布式电源高占比配电系统的高效协同。算例结果验证了等效约束在描绘配电系统内部的物理限制与反映配电系统经济和运行特性中的有效性。此外,结果还表明,扩展输电线路将新能源送出能够缓解本地线路阻塞,帮助新能源消纳,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扩展规划 分布式电源 输配协同 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电源及储能配合的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联合优化 被引量:106
2
作者 沈欣炜 朱守真 +3 位作者 郑竞宏 韩英铎 李庆生 农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3-1920,共8页
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用于主动配电网规划。在规划决策方面,考虑了线路改造和新建、储能(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及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选址定容;在运行策略方面,考虑典型日下DG和ESS... 提出了一种主动配电网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模型,用于主动配电网规划。在规划决策方面,考虑了线路改造和新建、储能(energy storage system,ESS)及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选址定容;在运行策略方面,考虑典型日下DG和ESS的经济调度。同时,考虑了承担DG、ESS建设投资的区域能源供应商的营收状况。其中DG为出力可控的小型燃气轮机,通过分段线性化对发电成本进行了细化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证明了联合优化模型的有效性,具有减少电网建设和运行费用、提高DG的利用小时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规划 运行 分布式电源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统调电网典型日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13
3
作者 唐学用 万会江 +2 位作者 叶航超 李庆生 钟以林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30,共7页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是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重要基础,是进行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分别对贵州统调电网工作日及周末历史日负荷特性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得出了日负荷率与日最小负荷率具... 电力负荷特性分析与预测是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的重要基础,是进行电力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分别对贵州统调电网工作日及周末历史日负荷特性相关指标进行了统计,得出了日负荷率与日最小负荷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日负荷率与日峰谷差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等结论。运用协同分析,对日负荷率与日最小负荷率、日负荷率与日峰谷差率之间的关系分别采用线性、二次函数、三次函数进行拟合,采用历史年正常工作日和周末负荷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线性数学模型拟合效果最好,能够正确、合理地反应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运用该模型对贵州中长期负荷特性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负荷特性 负荷预测 负荷率 最小负荷率 峰谷差率 协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污染性负荷接入电网规划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皮显松 李庆生 +2 位作者 赵庆明 胡畔 邓云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高铁牵引负荷合理接入对电网和铁道部门具有重大的意义。从铁路部门和电网的双方利益主体出发,从规划的角度,建立了高铁污染性负荷接入电网规划模型。在分析高铁负荷对电网供电需求基础上,建立了高铁负荷接入电网影响分析模型及电力系... 高铁牵引负荷合理接入对电网和铁道部门具有重大的意义。从铁路部门和电网的双方利益主体出发,从规划的角度,建立了高铁污染性负荷接入电网规划模型。在分析高铁负荷对电网供电需求基础上,建立了高铁负荷接入电网影响分析模型及电力系统向高铁负荷供电的可靠性评估模型,并给出了高铁牵引负荷接入电网PCC点推荐最小短路容量。最后提出了高铁接入规划流程框图,结合贵州某实际高铁建设工程,对提出的规划模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污染性负荷 规划模型 影响分析 可靠性评估 最小短路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电网供需风险的概率评估及电源建设薄弱环节辨识
5
作者 蒋泽甫 钟以林 +2 位作者 皮显松 王晶明 马冲 《南方电网技术》 2014年第2期33-37,共5页
针对电力系统规划中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对规划电网供需形势的影响,提出规划电网供需风险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电源建设进度,用概率来描述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建立规划电网供需风险评估及风险指标分解模型,并根据各电厂风险... 针对电力系统规划中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对规划电网供需形势的影响,提出规划电网供需风险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电源建设进度,用概率来描述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建立规划电网供需风险评估及风险指标分解模型,并根据各电厂风险指标辨识电源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国内某省级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电源 规划电网 指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中光伏-储能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远 曾杰 +2 位作者 李庆生 刘千杰 吉小鹏 《广东电力》 2014年第8期10-14,共5页
针对水光储柴(光伏、储能、水电和柴油发电)混合型微电网的运行需求,分析光储在该混合微电网中稳态时的特性,提出了稳态控制策略。搭建水光储柴混合微电网模型,对提所出的光储协调控制策略进行实时数字仿真和现场实验,验证了微电网中控... 针对水光储柴(光伏、储能、水电和柴油发电)混合型微电网的运行需求,分析光储在该混合微电网中稳态时的特性,提出了稳态控制策略。搭建水光储柴混合微电网模型,对提所出的光储协调控制策略进行实时数字仿真和现场实验,验证了微电网中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光伏 储能 稳态 暂态 控制策略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孤岛型微电网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龙云 胡博 +2 位作者 谢开贵 蒋泽甫 马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6,共9页
分析了孤岛型微电网中电源负荷不平衡功率的产生,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将不平衡功率分解成日分量和小时分量,分别采用压缩空气储能和钠硫电池平衡该分量,为了使得分解后的日分量和小时分量最优,专门研究了不平衡功率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断... 分析了孤岛型微电网中电源负荷不平衡功率的产生,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将不平衡功率分解成日分量和小时分量,分别采用压缩空气储能和钠硫电池平衡该分量,为了使得分解后的日分量和小时分量最优,专门研究了不平衡功率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断点的分断原则。在此基础上,综合计入储能投资运行成本、系统缺电损失费用和弃风惩罚费用等,建立孤岛型微电网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可以实现离散傅里叶变换分断点和混合储能容量的统一优化,且优化过程中实现了压缩空气储能和钠硫电池两种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的完全分解,简化了模型的求解复杂性。采用实际微电网系统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型微电网 不平衡功率 混合储能 离散傅里叶变换 储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储能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正宇 金尧 +1 位作者 蒋传文 张裕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4-82,88,共10页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是传统配电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对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这会对配电网检修计划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含有光伏-... 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是传统配电网的一个发展方向,其特点是能够对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进行主动控制和主动管理,这会对配电网检修计划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含有光伏-储能联合发电系统和可控负荷的配电网为例,研究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检修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建立了相应的二层优化模型。其中子模型为单设备检修优化模型,考虑天气情况对光伏发电出力的影响,通过对储能电池和可控负荷的优化设置来减小功率损失;主模型为全检修计划优化模型,考虑储能电池容量约束,优化目标为减少检修全过程中的经济损失。针对模型特点,采用混沌粒子群分层优化算法和改进的TSP搜索算法进行求解。IEEE33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显示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比较不同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可以说明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有助于降低配电网检修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检修计划 光伏储能 可控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孤网高频问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42
9
作者 王一振 马世英 +2 位作者 王青 邓朴 李庆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5-169,共5页
从国内外发生的高频问题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系统发生解列为孤网故障后高频失稳的特征,根据处理问题手段的不同将孤网高频问题的研究分为3大类:第1类是三级配合原则,从宏观上提出连锁切机,高频切机与汽轮机超速保护(over-speed protec... 从国内外发生的高频问题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了系统发生解列为孤网故障后高频失稳的特征,根据处理问题手段的不同将孤网高频问题的研究分为3大类:第1类是三级配合原则,从宏观上提出连锁切机,高频切机与汽轮机超速保护(over-speed protection controller,OPC)的保护方案,给出了解决电网解列后孤网高频运行的三级安全稳定控制措施;第2类为基于OPC建模和事故反演的研究,论述了通过灵活调整OPC动作策略来解决孤网高频问题的方法;第3类基于发电机一次调频特性,提出放开一次调频下限以及利用一次调频的频差修正回路来控制孤网高频的策略。最后指出了现存解决方案的不足,讨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网 高频 超速保护 一次调频 配合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接入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9
10
作者 李媛媛 邱跃丰 +5 位作者 马世英 王筑 宋云亭 谢良 刘应梅 钟以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55,共6页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简单系统算例仿真,详细分析了不同风电渗透功率水平下,分别采用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和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实际系统仿真算例,... 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变化情况,通过简单系统算例仿真,详细分析了不同风电渗透功率水平下,分别采用固定转速风电机组、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和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并网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实际系统仿真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结合定速风机、双馈风机和直驱风机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考虑风机并网后系统动态特性因素的风电机组选型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转速风电机组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 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性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园区综合能源技术发展方向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庆生 周长城 +4 位作者 唐学用 马溪原 张裕 高华 何向刚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共6页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产业园区内"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分析以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和其他专业园区为代表的3类产业园区用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向;在研究产... 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产业园区内"多能互补,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深入分析以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和其他专业园区为代表的3类产业园区用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产业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建设方向;在研究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政治和经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规划建设、运行优化、协调控制、需求管理和市场交易5个方面提出了产业园区综合能源技术的近、中、远期发展方向,构建了适用于产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运行的技术架构和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综合能源系统 制约因素 发展方向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度-加权条件风险价值的售电公司动态购电策略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阳 蒋传文 +1 位作者 赵岩 张裕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多市场、多时段的条件下,售电公司需要合理分配在不同市场、不同时段的购电量。将偏度引入购电组合优化模型,作为一项约束指标,以构建在购电价格服从不同类型分布下的购电策略。同时使用加权条件风险价值(WCVa R)量化风险,最终建立针... 在多市场、多时段的条件下,售电公司需要合理分配在不同市场、不同时段的购电量。将偏度引入购电组合优化模型,作为一项约束指标,以构建在购电价格服从不同类型分布下的购电策略。同时使用加权条件风险价值(WCVa R)量化风险,最终建立针对多市场、多时段的基于偏度-加权条件风险价值的售电公司动态购电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为售电公司提供了新的约束指标、风险度量方法和购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售电公司 偏度 加权条件风险价值 动态购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主变负载率的大型用户变电站规划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浩 孟庆海 +2 位作者 程林 李庆生 赵庆明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0-65,共6页
根据N-1原则目前大型用户变电站采用两台主变的规划方法,变压器平均负载率不超过50%。为进一步提高变压器利用率,文中利用变压器允许短时过载运行的特性,提出了3台主变的规划方法,其中一台主变备用,当正常运行的一台主变检修或故障时,... 根据N-1原则目前大型用户变电站采用两台主变的规划方法,变压器平均负载率不超过50%。为进一步提高变压器利用率,文中利用变压器允许短时过载运行的特性,提出了3台主变的规划方法,其中一台主变备用,当正常运行的一台主变检修或故障时,另外一台主变在峰值负载下短时运行,同时投入备用主变。文中通过总拥有费用方法,综合考虑电网建设成本、运行成本与备用容量费,分析该规划方法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方案对变压器利用率提高程度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负载率 备用容量费用 总拥有费用 变电站设计 过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丰元 邓朴 +2 位作者 王攀 贾体康 孙志达 《陕西电力》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加的铁道负荷容量与复杂性对系统电网及牵引供电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投入灵活和高效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对于确保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的固定电容器与晶...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的飞速发展,日益增加的铁道负荷容量与复杂性对系统电网及牵引供电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投入灵活和高效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对于确保铁路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传统的固定电容器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在补偿无功的同时本身会带来谐波影响。针对单相牵引负荷波动性大,随机性强,产生大量谐波、无功及负序分量的特点,提出采用由铁路功率调节器和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构成的混合补偿装置。提出RPC和TSC的拓扑结构,二者实现独立控制,降低二者之间的耦合程度。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补偿精度高、谐波输出低等优异性能,对改善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 无功补偿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 铁路功率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电源接入贵州高压配网最大接入容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庆生 沈欣炜 +2 位作者 郑竞宏 李金霞 朱守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7,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最大接入容量分析方法,并应用于贵州电网的实际规划中,得到不同DG接入高压配网时对节点电压影响的规律,并重点探讨了制约DG节点电压越限制约和线路输送容量限制制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G接入一般会使得节点电压升高,... 文章提出了一种最大接入容量分析方法,并应用于贵州电网的实际规划中,得到不同DG接入高压配网时对节点电压影响的规律,并重点探讨了制约DG节点电压越限制约和线路输送容量限制制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DG接入一般会使得节点电压升高,但当容量较大时,尤其是线路潮流出现反送时,由于线路中有功、无功损耗较大,接入DG的节点电压可能不升反降,使得节点电压不会过高而越限。同时,还根据贵州多地区的计算结果,对DG最大接入容量的制约因素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 配网 最大接入容量 节点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磁放大倍数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栩 刘雪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9-1311,共3页
搭建单机无穷大动态系统,基于分岔理论,研究随着负荷参数的改变,不同励磁放大倍数Ka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a的增大,系统分岔点数目会减少,且极值分岔将延迟出现。但Ka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Ka会增加系统Hopf分岔,容... 搭建单机无穷大动态系统,基于分岔理论,研究随着负荷参数的改变,不同励磁放大倍数Ka对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Ka的增大,系统分岔点数目会减少,且极值分岔将延迟出现。但Ka不是越大越好,过大的Ka会增加系统Hopf分岔,容易造成系统电压振荡,不利于系统电压稳定性。基于PSASP的时域仿真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说明采用高放大倍数的励磁调节器在提高励磁效率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调节器的限制和保护来实现其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岔理论 励磁放大倍数 电压稳定性 PS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35kV变电站设备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彦 高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2,共6页
研究已有电力设备利用效率,对优化电网规划方案和实现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时段内某省110-35 kV变电站负载率和间隔使用率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变电站轻载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剖析了导致轻载变电站长期存在的原因;针对... 研究已有电力设备利用效率,对优化电网规划方案和实现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对历史时段内某省110-35 kV变电站负载率和间隔使用率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变电站轻载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剖析了导致轻载变电站长期存在的原因;针对不同类型的轻载变电站,提出了合理选择首期建设规模、对轻载变电站进行改造、加强前期工作、协同建设各级电网等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配电网 设备利用率 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串联电抗消除谐振的最大值最小优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朴 刘晓波 +2 位作者 皮显松 王丰元 刘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8,共8页
针对变电站并联电容器合理的串联电抗率,建立了适用于220 kV 和110 kV 变电站的全参数谐波电路和模型。该模型包含变电站短路阻抗、变压器、电容器、负荷以及谐波源,提出了以负荷母线谐波电压放大倍数等反映谐振程度的目标函数。采用... 针对变电站并联电容器合理的串联电抗率,建立了适用于220 kV 和110 kV 变电站的全参数谐波电路和模型。该模型包含变电站短路阻抗、变压器、电容器、负荷以及谐波源,提出了以负荷母线谐波电压放大倍数等反映谐振程度的目标函数。采用最大值最小优化方法,使目标函数在全部电网状态空间中的最大值通过调整电容器串联电抗率优化后达到最小,并对电容器电抗率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2%电抗率消除谐振的效果最好,并具有普适性;4.2%~4.5%电抗率的消除谐振效果其次,但具有更好技术经济价值,适应于大多数的220 kV 和110 kV 变电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 谐振 电容器 谐波放大 电抗率 谐波阻抗 最大值最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电站主接线等效模型的全电压等级可靠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程林 刘满君 +4 位作者 叶聪琪 李庆生 赵庆明 周勤勇 黄镔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在以往对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中,通常独立分析配电网,而对配电网与变电站、配电网与主网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不足,同时对配电网中设备间的共模故障影响研究仍有待加强。为此,从多电压等级配电网主接线运行特性出发,考虑断路器等隔离装置的... 在以往对配电网可靠性的研究中,通常独立分析配电网,而对配电网与变电站、配电网与主网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不足,同时对配电网中设备间的共模故障影响研究仍有待加强。为此,从多电压等级配电网主接线运行特性出发,考虑断路器等隔离装置的共模失效特性,提出共模关联设备概念以及扩展最小割集算法,并建立了变电站等效模型,设计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从而实现全电压等级可靠性评估。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电网算例分析了系统的可靠性薄弱环节,评估指标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用户的供电可靠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可靠性 配电网 全电压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事故下潮流转移性质和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朴 皮显松 +2 位作者 马世英 王青 张锐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3-129,共7页
为了缓解500kV电网短路电流增长趋势,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智能电网,需要采取电源—电网—负荷融合的电网规划设计理念,将大容量机组接入220kV地区电网。为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机小网"高频稳定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频稳定控... 为了缓解500kV电网短路电流增长趋势,建设具有抗灾能力的智能电网,需要采取电源—电网—负荷融合的电网规划设计理念,将大容量机组接入220kV地区电网。为了解决由此而产生的"大机小网"高频稳定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高频稳定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高频事故时孤网潮流转移功率信号对调速器实施状态转移控制,能够使机组调速系统快速和准确地跟随孤网突变,将汽轮机组调速系统高频稳定裕度从当前的9%提高到50%以上,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性能也得到大幅提高,控制系统具有分散协调性、坚固性和兼容性,能够使灾害破坏下残余的送端电网具备生命自持的能力。最后,对机组潮流转移功率的性质进行了推导和仿真,并论述了调速器状态转移控制的方法、模型和仿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网 高频稳定 潮流转移 调速器 一次调频 超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