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自信视域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理工类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首兰兰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4期62-64,共3页
新时代下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思政教学要积极应对时代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改革,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充分利用... 新时代下坚定文化自信是我国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思政教学要积极应对时代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推进思政课改革,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个重要文化资源,以提高高校思政教学效果。结合当前贵州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学实际,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实现思政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课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讲好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析--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娜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4期45-47,共3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尤其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采用讲故事这种易被接受的形式传承好红色基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尤其重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采用讲故事这种易被接受的形式传承好红色基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思政课获得感与国家认同感,有助于培养一批又一批真正热爱祖国、不忘历史、充满激情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故事 思政课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在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再宣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1期40-43,56,共5页
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选择切合的模式。从贵州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学实践看,应从教学体系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交流研讨、网络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师资力... 理工类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变革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选择切合的模式。从贵州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学实践看,应从教学体系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交流研讨、网络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师资力量"六位一体"来对思政课教学进行创新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位一体 创新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落实立德树人路径研究--以贵州理工学院为例
4
作者 王香莲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4期54-56,61,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故其效果如何对高校育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与特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渠道,故其效果如何对高校育人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与特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立德树人 路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自信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朝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革命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革命文化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文旅新融合视域下贵州“黎从榕”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的研究
6
作者 陈钰 《贵州农机化》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通过对“黎从榕”地域资源禀赋深挖细化,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坝区农业,打造湾区“菜篮子”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新农人用好新农具,打造优质农特产品新品牌;建设林下农特产品供应基地这四个方面拓展优势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品新... 通过对“黎从榕”地域资源禀赋深挖细化,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坝区农业,打造湾区“菜篮子”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让新农人用好新农具,打造优质农特产品新品牌;建设林下农特产品供应基地这四个方面拓展优势特色农业,建设生态产品新基地。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通过文化资源、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建设生态康养“后花园”,提升旅游康养新服务。在农文旅新融合视域下,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为建设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探索新经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从榕 粤港澳大湾区 桥头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下贵州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
7
作者 葛楠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2期51-52,60,共3页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同时,结合长征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贵州段的地方特色,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整合教学,并深化课程内容设置内在规律和逻辑结构相统一,用长征精神丰...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背景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同时,结合长征文化公园项目建设贵州段的地方特色,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整合教学,并深化课程内容设置内在规律和逻辑结构相统一,用长征精神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认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创新 长征文化公园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理解民营经济的价值意蕴 被引量:2
8
作者 葛楠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192,共4页
民营经济的诞生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呼吸共命运,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时代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市场扩张等诸多领域显示出更强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实现中国... 民营经济的诞生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呼吸共命运,是中国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时代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在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市场扩张等诸多领域显示出更强的发展潜能和发展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中,民营经济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发挥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因此,要深刻理解民营经济的理论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营经济 价值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中村落共同体边界的构建
9
作者 安治民 孙英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6,共9页
利用边界来区分事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边界塑造了个体、群体、组织等社会形态的实质内涵。传统中国,乡村存在人口流动迁移,传统村落并不具备稳定的边界。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公社制度实施,国家的乡村治理实践... 利用边界来区分事物,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边界塑造了个体、群体、组织等社会形态的实质内涵。传统中国,乡村存在人口流动迁移,传统村落并不具备稳定的边界。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公社制度实施,国家的乡村治理实践构建了村落共同体的行政边界、经济边界、自然边界、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中国乡村具有了村落共同体的典型特征。当前,随着乡村人口自由流动迁移,村落共同体的多种边界正在走向模糊,学界将村落共同体边界发生的变化理解为村落共同体正在走向崩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推动中国乡村的村落共同体重建,应构建村落共同体的多种边界维系村落共同体的存续。国家政策强调“规范村庄撤并”为“集聚提升类”村落构建稳定清晰的自然边界提供了现实依据,应通过乡村善治构建村落共同体行政边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村落共同体经济边界,促进乡村社会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构建村落共同体的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中推进村落共同体建设,进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村落共同体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在历史侦探喜剧电影新范式中的表达与传播研究——以电影《唐探1900》为例
10
作者 葛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8-74,共7页
传承民族文化以影视作品为依托,在呈现形态上逐步实现从单一符号展示向多元叙事融合的范式转型。文章以电影《唐探1900》(陈思诚,2025)为观照对象,通过文化赋能主题展现、叙事表达、表演设计及情节安排等维度展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传承民族文化以影视作品为依托,在呈现形态上逐步实现从单一符号展示向多元叙事融合的范式转型。文章以电影《唐探1900》(陈思诚,2025)为观照对象,通过文化赋能主题展现、叙事表达、表演设计及情节安排等维度展现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体现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融合,对文化传承方面起到有效正面引导,也为中国商业电影在类型创新、文化输出及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理论参照。在全球文化互鉴交流中,提升民族文化影视的国际传播效能愈发重要。为此,要从宏观走向微观、从讽刺走向隐喻、从逗笑走向反思完成文化基因植入的范式转型。这一研究探索了类型电影民族化的可行路径,以期为中国商业电影平衡商业性与艺术性、实现全球化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探1900》 文化赋能 历史侦探喜剧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精准教学”促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曾凯 《贵州农机化》 2025年第3期53-56,共4页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学理念靶向意识不强、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开展思政课精准教学。通过精准识别学生需求、精准教学内容供给、精准教学组织管理、精准教学资源融通,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教学理念靶向意识不强、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思政课与专业课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开展思政课精准教学。通过精准识别学生需求、精准教学内容供给、精准教学组织管理、精准教学资源融通,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教学 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12
作者 吴园园 黄超禹 《贵州农机化》 2025年第3期44-48,56,共6页
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网络习惯和掌握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技能的人才,对推动高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与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考量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 培养具备网络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网络习惯和掌握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技能的人才,对推动高校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与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考量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分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高校 网络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立杰 王丽莎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综述了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路径选择,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地特色的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贵州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稳步... 本文综述了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贵州山地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贵州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路径选择,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贵州山地特色的健康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推动贵州在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稳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山地特色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新”意蕴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凯 牟文谦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5,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着力点,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和新的开放格局,设计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诸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着力点,规划了新的宏伟蓝图和新的开放格局,设计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诸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民生新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使命担当和永不懈怠、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新”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育人的路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香莲 《贵州农机化》 2023年第4期35-38,共4页
针对贵州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中融入性不足的问题,从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校园红色文化建设、打造“贵州红色文化+”模式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育人 贵州红色文化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贵州省情”课程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璋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贵州省情”课程的目的是使省内高校大学生全面了解认识贵州的山川地理、自然资源、悠久历史、民族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等的发展状况,激发其热爱、开发、建设和宣传贵州的热情。但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 “贵州省情”课程的目的是使省内高校大学生全面了解认识贵州的山川地理、自然资源、悠久历史、民族文化以及经济社会等的发展状况,激发其热爱、开发、建设和宣传贵州的热情。但在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教师疲惫,学生厌学的现象较为明显,难以实现期望的学习成效。因此,引入OBE模式,重新定义该门课程的教学结构和环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三重目标的实现,显得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贵州省情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村寨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17
作者 陈钰 《贵州农机化》 2022年第1期57-60,共4页
将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在挖掘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要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在此基础上... 将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在挖掘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要采取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在此基础上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走出去,对贵州民族村寨文化进行收集、积累和总结运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探索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以及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探寻贵州民族村寨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民族村寨文化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路径研究
18
作者 葛楠 《贵州农机化》 2023年第3期59-61,共3页
指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突出贵州省的特色优势,并结合该省在高质量乡村建设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的路径选择,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的道路上砥砺... 指出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把中央精神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突出贵州省的特色优势,并结合该省在高质量乡村建设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的路径选择,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建设体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乡村建设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唯物史观基石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莉 李红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6,共3页
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唯物史观为立论基础的科学理论。党的政治建设生发于我们党近百年的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又指导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推进,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 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以唯物史观为立论基础的科学理论。党的政治建设生发于我们党近百年的实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又指导党的建设实践进一步推进,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实践观;党的政治建设理论是完整的理论体系,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坚持整体思维,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整体观;开展党的政治建设坚持站稳人民政治立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依靠人民、落脚于人民,彰显了人民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政治建设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着力点 被引量:5
20
作者 蓝文思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9期126-127,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学校的政治任务。只有抓住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这两个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做到有...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道德修养高、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学校的政治任务。只有抓住社会创新与实践育人这两个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才会做到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新 实践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