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氯乙烯溶胶发泡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吉玉碧 文强 +3 位作者 钱鹏 任邵静 杨照 谭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分解温度(T_(f)(5%))、分解峰温(T_(f))以及T_(f)(5%)与复数黏度最大值对应温度(T_(η)_(max))的差值(T_(f)(5%)-T_(η)_(max))3个因素对材料的发泡质量有显著影响。当T_(f)和T_(f)(5%)处于PVC溶胶的最佳温度区间时,T_(f)和T_(f)(5%)越高,(T_(f)(5%)-T_(η)_(max))越大,则发泡材料密度越小,发泡倍率越高。建立的T_(f),T_(f)(5%)和(T_(f)(5%)-T_(η)_(max))与发泡材料密度和发泡倍率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溶胶 发泡 流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horware软件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
2
作者 周亮 敖小建 +3 位作者 陈玉河 陈强 谭碧辉 敖显艳 《科学技术创新》 2018年第1期95-96,共2页
介绍了Authorware软件,并以蒸馏装置为例,阐述利用该软件制作有机化学实验辅助设计教学课件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制作的课件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仪器的模拟组装。最后笔者总结了该课件的使用优点。
关键词 AUTHORWARE 有机化学实验 开发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热力学性质研究
3
作者 岑方龙 冯晓琴 +3 位作者 王万钟 陈南洋 武文韬 黄宏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l(aq)的摩尔溶解焓为(32.34±0.58)kJ·mol^(-1),并计算了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7130.664±4.2)kJ·mol^(-1).此外,通过基团贡献法估算了[B6O9(OH6)]^(6-)的摩尔生成焓为-5517.74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酸钡 标准摩尔生成焓 热力学性质 量热法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超高能量密度阳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唐石云 梅琳苓 +2 位作者 简晓敏 贾利维 何小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5-311,共7页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设计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其理论发展等。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化学刻蚀、磁控溅射、双金属刻蚀法等。在结构设计上,从一维的线性结构到二维的薄、轻、柔的薄膜结构,再到近几年的三维复合多孔以及网状织物结构。在电化学性能提升方面,发现使用涂层或掺杂能有效地提高库仑效率,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不稳定可以采用预锂化来缓解,从而有效地解决SiNWs阳极面临的循环粉碎、SEI层的不稳定、库仑效率低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 硅阳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米SrB_6O_(10)·5H_2O∶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宏升 金华峰 +3 位作者 袁光辉 马飞 郑佳 王芹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6-1181,共6页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及微米SrB6O10·5H2O∶Eu3+,对产品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品的结晶度、形貌、粒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研究了产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发现所有产品的最强发...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及微米SrB6O10·5H2O∶Eu3+,对产品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品的结晶度、形貌、粒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研究了产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发现所有产品的最强发射峰都位于λ=615 nm处,为红色发光;产品的发光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而红橙比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反应时间为48 h时,产品在激发波长为391 nm和250nm时的发光强度相当,但在391 nm时红橙比更高,是一种良好的近紫外激发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微米 硼酸锶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基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渊 罗军 冯晓琴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3,共3页
酚醛树脂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改善传统酚醛树脂因耐热性不足而容易导致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摩擦因数低且不稳定的缺点,本实验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使用的安全性至关重要。为改善传统酚醛树脂因耐热性不足而容易导致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摩擦因数低且不稳定的缺点,本实验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并以此改性酚醛树脂为基体制备了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并系统研究了腰果壳酚用量对酚醛树脂耐热性以及对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摩擦因数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当甲醛(37%水溶液)用量为97.30 g(1.2 mol),苯酚用量为56.45 g(0.6 mol),腰果壳油用量为122.00 g(0.4 mol),氨水用量为30.00 g时制备的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最佳,峰值热失重温度为462.5℃。此外,以其为基体制备的层压式摩擦制动材料摩擦因数最大值达0.42,且稳定无衰减,符合美国SAE-J661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腰果壳酚 耐热性 摩擦制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宏升 金华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9,共7页
通过加载B_2O_3改性制备了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利用XRD、FT-IR、BET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甲醇-丙酸的摩尔比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 通过加载B_2O_3改性制备了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利用XRD、FT-IR、BET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甲醇-丙酸的摩尔比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进行了研究。在较佳工艺条件:甲醇/丙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8wt%、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丙酸转化率达94.99%。通过与未改性的SO_4^(2-)/ZrO_2比较,发现SO_4^(2-)/B_2O_3/ZrO_2具有比SO_4^(2-)/ZrO_2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容,更高的活性,更好的重复利用性和更高的TO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B2O3/ZrO2 改性 催化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管制备及应用概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唐安江 +3 位作者 唐石云 韦德举 田合鑫 李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8-52,共5页
硅纳米管(SiNTs)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一维中空结构的新兴材料,在锂电池、氢存储及纳米药物传输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极具吸引力的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SiNTs的理论结构、传统模板法(牺牲模板法)和无模板法结合单一或复合物... 硅纳米管(SiNTs)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一维中空结构的新兴材料,在锂电池、氢存储及纳米药物传输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极具吸引力的研究对象。简要叙述了SiNTs的理论结构、传统模板法(牺牲模板法)和无模板法结合单一或复合物理化学过程的合成策略,以及其他方法制备独特结构SiNTs阵列在现代材料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管 结构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钢筋混凝土排架冶炼车间的改造加固方案比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敏 潘胜弘 李自卫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23期268-269,共2页
本文对某钢筋混凝土排架冶炼车间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针对以检测的各个构件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固改造方案,其中包括屋盖体系、屋架和排架柱的加固整改,为以后旧厂房的利用提供了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 改造加固 排架 冶炼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唑啉氨基膦酸酯衍生物合成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熹 李渺 +2 位作者 魏娴 陈丽军 柏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6-1116,共11页
以4-氯喹唑啉、对巯基苯胺、取代醛、亚磷酸二烷基酯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合成了18个喹唑啉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Ⅵa~Ⅵr)。该方法产率高(72~88%)、反应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50μg·mL^(-1... 以4-氯喹唑啉、对巯基苯胺、取代醛、亚磷酸二烷基酯为原料,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合成了18个喹唑啉氨基膦酸酯类化合物(Ⅵa~Ⅵr)。该方法产率高(72~88%)、反应操作简单、对环境友好。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物在50μg·mL^(-1)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 var.mali)、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猕猴桃腐烂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四种病原性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Ⅵl对四种病菌的抑制活性分别为89.4%、82.4%、85,7%、91.2%,优于对照药剂嘧霉胺的对四种病菌的抑制活性(72.3%、78.3%、81.9%、82.4%)。此外,化合物还显示出一定的抗细菌活性,化合物Ⅵj和Ⅵl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Actinidiae,Psa)和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pv.Citri)两种病菌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药剂叶枯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唑啉氨基膦酸酯 无溶剂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gBO_2(OH):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宏升 金华峰 +3 位作者 马飞 郑佳 王芹芹 张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53-1957,共5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线组装的绒球状和纳米带聚集的絮状Mg BO2(OH):Eu3+,对它们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研究发现两个产品的最高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都位于λ=250nm和λ=615nm处,为红色发光材料;且发现绒球... 利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线组装的绒球状和纳米带聚集的絮状Mg BO2(OH):Eu3+,对它们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研究发现两个产品的最高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都位于λ=250nm和λ=615nm处,为红色发光材料;且发现绒球状Mg BO2(OH):Eu3+的峰强度明显强于絮状Mg BO2(OH):Eu3+,但絮状Mg BO2(OH):Eu3+的红橙比(R/O)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O2(OH):Eu^3+ 纳米 发光材料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烃宽温度范围燃烧机理构建及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俊江 唐石云 +1 位作者 李瑞 谈宁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发动机中燃料点火特性以及燃烧能量的释放对于发动机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以及减少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基于反应动力学机理对燃料燃烧过程的模拟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的认识碳氢燃料的... 发动机中燃料点火特性以及燃烧能量的释放对于发动机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以及减少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基于反应动力学机理对燃料燃烧过程的模拟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的认识碳氢燃料的燃烧机理,探索其在燃烧过程中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网络。为了发展能够适用于实际燃料多工况条件(宽温度范围、宽压力范围和不同当量比)燃烧的燃烧机理,基于碳氢燃料机理自动生成程序ReaxGen构建了正癸烷燃烧详细机理(包含1499个物种,5713步反应)和正十一烷燃烧详细机理(包含1843个物种,6993步反应)。详细机理主要由小分子核心机理和高碳烃类(C5以上)机理两部分组成。为了验证机理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对于高碳烃燃烧新机理在点火延时时间以及物种浓度曲线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与实验数据及国内外同类机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正癸烷和正十一烷燃烧新机理在比较宽泛的温度、压力和当量比条件下都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为发展精确航空煤油燃烧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考虑到详细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机理分析的计算量大和时耗长,本文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形(Directed Relation Graph with Error Propagation,DRGEP)方法简化得到的包含709组分2793反应的正癸烷和包含820组分3115反应的正十一烷简化机理,使用DRGEP方法时所采用的数据点选自压力范围从1.0×10~5 Pa到1.0×10~6Pa,当量比范围从0.5到2.0,初始温度范围从600到1400时恒压点火的模拟结果在点火延迟时间附近区域的抽样,同时在正癸烷机理简化中选取正癸烷、O_2和N_2作为初始预选组分,正十一烷的机理简化中主要选取正十一烷、O_2和N_2作为初始预选组分,得到的简化机理在比较宽泛的条件下的预测结果与详细机理吻合很好。最后结合敏感度分析方法分析了正癸烷和正十一烷的点火延迟敏感性,考察了机理中影响点火的关键反应。结果表明:这些机理能够合理描述正癸烷和正十一烷的自点火特性,在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设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axGen 正癸烷和正十一烷 宽温度范围燃烧机理 机理构建 机理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鲜牦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及M_2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云花 邓敬 +2 位作者 毛建霏 邹树良 马先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9年第1期114-118,共5页
使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生鲜牦牛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及黄曲霉毒素M_2(Aflatoxin M_2,AFM_2)。黄曲霉毒素M_1仪器线性范围0.40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400ng/mL,仪器检出限0.100ng/mL,... 使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生鲜牦牛乳中的黄曲霉毒素M_1(Aflatoxin M_1,AFM_1)及黄曲霉毒素M_2(Aflatoxin M_2,AFM_2)。黄曲霉毒素M_1仪器线性范围0.40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400ng/mL,仪器检出限0.100ng/mL,方法检出限0.005μg/kg,回收率85.2-95.5%;黄曲霉毒素M_2仪器线性范围0.100-100μg/mL,仪器定量限0.100ng/mL,仪器检出限0.03ng/mL,方法检出限0.0015μg/kg,回收率82.1-93.8%。使用该方法对来自若尔盖地区的10个生鲜牦牛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鲜牦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_1和M_2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 黄曲霉毒素M1 黄曲霉毒素M2 牦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B_6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立华 苏玉长 +3 位作者 冉景榆 仇伟 伍剑明 彭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9-1154,共6页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赝势平面波方法,系统研究了稀土PrB_6的电子结构、自旋极化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PrB_6薄膜的太阳辐射屏蔽性能.研究发现:PrB_6属于金属导体材料,其费米面附近的能带主要由B的2... 本文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赝势平面波方法,系统研究了稀土PrB_6的电子结构、自旋极化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PrB_6薄膜的太阳辐射屏蔽性能.研究发现:PrB_6属于金属导体材料,其费米面附近的能带主要由B的2p和Pr的4f层的电子态构成;PrB_6对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较强的吸收;PrB_6薄膜的理论透过率曲线在可见光区呈"吊铃"型分布,其不仅具有较好的可见光透过率而且对紫外和近红外辐射具有较强的屏蔽性能.此研究结果将为PrB_6光电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 B6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vanic反应原位制备多金属氢氧化物用于OER催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云花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31-1337,共7页
采用镍氨和钴氨为电解液电沉积金属钴镍,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再通过Galvanic反应快速合成了金属钴镍复合钴镍铁氢氧化物(CoNi/CoNiFe H)催化剂用于OER催化,采用XRD、SEM、XP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 采用镍氨和钴氨为电解液电沉积金属钴镍,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再通过Galvanic反应快速合成了金属钴镍复合钴镍铁氢氧化物(CoNi/CoNiFe H)催化剂用于OER催化,采用XRD、SEM、XPS对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 M KOH溶液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仅有250 mV,Tafel斜率为29 mV·dec^(-1),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为制备廉价的多金属复合材料用于高效OER催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vanic反应 原位生长 多金属氢氧化物 O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添加对24h急性冷应激乌龟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勋 牛翠娟 +2 位作者 田夫 张红燕 吴其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88-94,共7页
本试验以乌龟幼龟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8±1)℃条件下,用Vc含量为0、100、200、500 mg/kg和2500 mg/kg的饲料投喂幼龟[(88.9±2.45)g]4周后开... 本试验以乌龟幼龟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8±1)℃条件下,用Vc含量为0、100、200、500 mg/kg和2500 mg/kg的饲料投喂幼龟[(88.9±2.45)g]4周后开始急性冷应激试验。应激条件为(13±1)℃,24 h。生理试验结果表明:Vc100组的幼龟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的脾脏系数较冷应激前有显著升高(53.90%,P=0.015)。除对照组Vc0外,各Vc添加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在24 h急性冷应激后均极显著的下降(29.98%,P=0.008;24.10%,P=0.008;49.09%,P=0.000;36.31%,P=0.000),与对照组Vc0相比,Vc500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在急性冷应激后显著降低(28.22%,P=0.016)。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Vc0组相比,各Vc添加组尿酸(UA)含量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均显著下降(33.75%,P=0.001;31.25%,P=0.002;22.57%,P=0.020;32.10%,P=0.001);Vc200、Vc500和Vc2500组的葡萄糖(GLU)浓度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有显著降低(16.56%,P=0.043;19.17%,P=0.034;26.81%,P=0.012);24 h急性冷应激后Vc100组的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Z)显著上升(122.55%,P=0.049);Vc200和Vc500的肌酸激酶(CK)含量在急性冷应激24h后显著高于Vc100组(65.20%,P=0.030;63.39%,P=0.029);Vc0组和Vc200组在24 h急性冷应激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有显著上升(47.27%P=0.032;54.71%,P=0.007);Vc100组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上升(99.89%,P=0.020)。研究表明饲料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的部分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冷应激 维生素C 血清生化指标 乌龟幼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四链体-氯化血红素DNA酶比色法测定银离子和汞离子传感器的构筑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志友 司恒丹 +4 位作者 邓兰清 龙丽 居荣梅 张鑫 刘益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0-844,共5页
利用G-四链体DNA(5′-CTGGGAGGGAGGGAGGGA-3′)与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HeminDNA酶,其能高效催化H2O2氧化反应底物由无色变为绿色,当溶液中有Ag^+或Hg^2+存在时会阻碍该DNA酶的形成,导致绿色溶液变浅。基于此,建立了比色法测定Ag^... 利用G-四链体DNA(5′-CTGGGAGGGAGGGAGGGA-3′)与氯化血红素结合形成G-四链体-HeminDNA酶,其能高效催化H2O2氧化反应底物由无色变为绿色,当溶液中有Ag^+或Hg^2+存在时会阻碍该DNA酶的形成,导致绿色溶液变浅。基于此,建立了比色法测定Ag^+和Hg^2+的传感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的吸光度与Ag^+和Hg^2+浓度分别在100.0~1000.0nmol/L和80.0~800.0n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δ/Slope)分别为55.9nmol/L和64.3nmol/L。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四链体-氯化血红素DNA酶 比色法测定 银离子 汞离子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BaO·3B_2O_3·4H_2O∶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宏升 陈天保 +2 位作者 冯晓琴 熊映 张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4-68,76,共6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球状和不规则片状的纳米新型水合硼酸盐基质荧光粉(BaO·3B_2O_3·4H_2O∶Eu^(3+)),对它们进行了化学分析、EDS、XRD、FT-IR、SEM、TG-DTG-DTA等表征。此外,对比了基质和掺杂后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两种形貌...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球状和不规则片状的纳米新型水合硼酸盐基质荧光粉(BaO·3B_2O_3·4H_2O∶Eu^(3+)),对它们进行了化学分析、EDS、XRD、FT-IR、SEM、TG-DTG-DTA等表征。此外,对比了基质和掺杂后样品的物相和形貌,研究了两种形貌BaO·3B_2O_3·4H_2O∶Eu^(3+)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Eu^(3+)的掺入对其物相和形貌影响较小。研究发现形貌对产品的激发峰位置有一定的影响,对产品的发射峰位置基本没有影响,最高发射峰都位于λ=617nm;但对发射峰强度影响较大,且球状产品的发射峰强度强于片状的产品。研究结果还发现,形貌对产品的Eu^(3+)淬灭浓度影响小,但对产品的红橙比有一定的影响,片状BaO·3B_2O_3·4H_2O∶Eu^(3+)的平均红橙比更高。对比还发现,制备产品的色纯度高于部分无水硼酸盐基质荧光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硼酸钡 水热法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烟尘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万坤 王福春 +3 位作者 尹雨悦 乐南平 蔡诚 刘冰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8年第4期79-82,88,共5页
采用XRD、LPS、SEM和EDS等对氧化锌烟尘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烟尘中的主要物相成分为Zn O和Pb S;氧化锌烟尘的平均粒径为5.39μm,比表面积为1.337 m^2·cm^(-3),粒度小于3.13μm的占50%;氧化锌烟尘在微观上呈现球体... 采用XRD、LPS、SEM和EDS等对氧化锌烟尘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锌烟尘中的主要物相成分为Zn O和Pb S;氧化锌烟尘的平均粒径为5.39μm,比表面积为1.337 m^2·cm^(-3),粒度小于3.13μm的占50%;氧化锌烟尘在微观上呈现球体、针状、立方体、絮状团聚体等结构,其中球状颗粒为以Zn O为主的铅锌氧化混合物,立方状为Pb S物相,絮状和针状的多为Zn O物相。建议采用微波等外场预处理氧化锌烟尘,促进其分解,以提高Ge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并对冶炼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烟尘 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催化转化制备乳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宁 唐石云 +3 位作者 罗文艳 杨嘉鹏 马博 骆钱江 《新能源进展》 2018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糖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其用于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品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将生物质催化转化为乳酸及其衍生化学品是生物质高值利用的途径之一,并在近年... 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葡萄糖、果糖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其用于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有机化学品是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将生物质催化转化为乳酸及其衍生化学品是生物质高值利用的途径之一,并在近年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生物质基糖类催化转化制备乳酸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评述,着重分析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转化过程及催化剂研究,讨论了葡萄糖异构化及果糖逆醛醇反应的催化剂机理,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碳水化合物 乳酸 催化转化 异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