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穿网络技术构筑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冉云松 陈怡 +2 位作者 刘阳松 赵振强 马先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EIS和充放电测试考察以M-ABAA为电解质膜组装的CR203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AMPS)∶m(BA)∶m(AA)∶m(AN)=1∶3∶2∶2时,制备的M-ABAA(M2)的离子电导率为0.98 mS/cm,抗拉强度为7.53 MPa,断裂伸长率为90.4%,吸液率为150%,热收缩率为4%。M2与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的正负极材料(LiCoO_(2)、LiMn_(2)O_(4)、LiFePO_(4)、NCM811)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普适性较好。以M2为电解质隔膜,金属锂为负极,分别以LiCoO_(2)和石墨为正极组装成半电池,0.2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3和347.1 mA·h/g,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8%和85.0%;2.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8和239.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膜 互穿网络技术 锂离子电池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链燃烧过程中铁基烧结返矿载氧体反应活性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浪 刘清才 +5 位作者 孟飞 杨剑 孔明 赵冬 朱博洪 任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77-1184,共8页
使用流化床,以95%的甲烷作为还原性气氛,以烧结过程中烧结返矿作为载氧体,研究其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活性以及烧结返矿在氧化还原循环中的结构特征。对烧结矿原料、还原后以及氧化再生的烧结矿进行形貌结构及物性表征。结果表明,... 使用流化床,以95%的甲烷作为还原性气氛,以烧结过程中烧结返矿作为载氧体,研究其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活性以及烧结返矿在氧化还原循环中的结构特征。对烧结矿原料、还原后以及氧化再生的烧结矿进行形貌结构及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在初始氧化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和反应活性有显著的提高;前25个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比表面积的增大是提高烧结返矿反应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循环的进行,烧结返矿表面出现裂纹并逐渐加大。Raman检测结果显示,在还原过程中有新的铁晶型,纤铁矿(γ-Fe OOH)生成,而纤铁矿(γ-Fe OOH)的生成将降低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氧化循环过程中,采用甲烷作为还原性气体,并未发现有碳沉积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返矿 化学链燃烧 结构特性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溶胶发泡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吉玉碧 文强 +3 位作者 钱鹏 任邵静 杨照 谭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 文中结合旋转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结果,研究总结了填料、糊树脂和增塑剂等原料制备的聚氯乙烯(PVC)溶胶的流变温度参数和热分解温度参数间的关系,建立了评估PVC溶胶泡孔材料发泡质量的方法模型。结果表明,PVC溶胶中发泡剂的起始分解温度(T_(f)(5%))、分解峰温(T_(f))以及T_(f)(5%)与复数黏度最大值对应温度(T_(η)_(max))的差值(T_(f)(5%)-T_(η)_(max))3个因素对材料的发泡质量有显著影响。当T_(f)和T_(f)(5%)处于PVC溶胶的最佳温度区间时,T_(f)和T_(f)(5%)越高,(T_(f)(5%)-T_(η)_(max))越大,则发泡材料密度越小,发泡倍率越高。建立的T_(f),T_(f)(5%)和(T_(f)(5%)-T_(η)_(max))与发泡材料密度和发泡倍率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溶胶 发泡 流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衍生平台化学品制备液态烷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石宁 唐文勇 +3 位作者 唐石云 葛武杰 刘云花 黄伦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097-3110,共14页
液态烷烃C5+是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当前社会的运输燃料的主要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木质纤维素衍生平台化学品制备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生物质衍生平台化学品通过碳链增长得到长链含氧化合物,然后经过加氢脱氧(HDO)得到C7+... 液态烷烃C5+是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当前社会的运输燃料的主要成分。本文综述了利用木质纤维素衍生平台化学品制备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生物质衍生平台化学品通过碳链增长得到长链含氧化合物,然后经过加氢脱氧(HDO)得到C7+液体烷烃的技术研究进展。木质纤维素衍生平台化学品包括山梨醇、糠醛、5-羟甲基糠醛(HMF)、环戊酮、甲基呋喃、酚类、丙酮、丁醇、乙醇、乙酰丙酸、γ-戊内酯等。其中,糠醛、5-羟甲基糠醛和环戊酮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其他羰基化合物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实现碳链增长;甲基呋喃、苯类及苯酚类衍生物可以在强酸催化作用下通过烷基化/羟烷基化反应实现碳链增长;丙酮能与乙醇、丁醇发生α-烷基化反应实现碳链增长;乙酰丙酸可以转化为戊酸、丁烯或当归内酯,再分别通过酮基化反应、烯烃齐聚反应和加成反应实现碳链增长。诸多利用生物质衍生物化学品制备长链烷烃的路径中,利用5-羟甲基糠醛和甲基呋喃制备长链烷烃的技术路线存在路径过长、原料不易获取的问题;利用环戊酮和苯酚类物质能够得到高密度长链环烷烃,是一条有竞争力的路线;糠醛和乙酰丙酸易于从生物质中大规模制取,且利用糠醛和乙酰丙酸制备长链烷烃的反应路径短,较易实现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长链烷烃 平台化学品 羟醛缩合 烷基化 加氢脱氧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先果 邹树良 邓正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8-1215,共8页
以不同质量比的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为单体,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绿色环保的改性乳液聚合法制得聚合物乳液,将聚合物乳液流延涂布制得柔性聚合物膜,进一步采用电解液浸润法制得系列柔性聚合物电解质膜(S1、S2、S3... 以不同质量比的丙烯酸甲酯(MA)和丙烯腈(AN)为单体,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采用绿色环保的改性乳液聚合法制得聚合物乳液,将聚合物乳液流延涂布制得柔性聚合物膜,进一步采用电解液浸润法制得系列柔性聚合物电解质膜(S1、S2、S3和S4)。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定、热分析、交流阻抗(EIS)和充放电测试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m(MA)∶m(AN)=23∶2(S2)时,聚合物膜的抗拉强度为14.3 MPa,断裂伸长率为248%,25℃时的离子电导率为0.95m S/cm。分别以LiCoO_2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天然石墨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制备CR2032扣式锂离子电池并测试其循环伏安性能和充放电性能,4次循环伏安测试发现峰电位均无明显变化,0.1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2和307 mA·h/g,50次循环后分别为135和323 m A·h/g,1.0 C倍率下,LiCoO_2的放电比容量为134.3 mA·h/g,说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凝胶电解质膜 锂离子电池 力学性能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热力学性质研究
6
作者 岑方龙 冯晓琴 +3 位作者 王万钟 陈南洋 武文韬 黄宏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 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六硼酸钡Ba_(3)B_(6)O_(9)(OH)_(6),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综合热分析法(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量热仪测定了Ba_(3)B_(6)O_(9)(OH)_(6)在0.9995 mol·dm^(-3)HCl(aq)的摩尔溶解焓为(32.34±0.58)kJ·mol^(-1),并计算了其标准摩尔生成焓为-(7130.664±4.2)kJ·mol^(-1).此外,通过基团贡献法估算了[B6O9(OH6)]^(6-)的摩尔生成焓为-5517.744 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硼酸钡 标准摩尔生成焓 热力学性质 量热法 基团贡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化工专业实验的设计--苯加氢反应测定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 被引量:1
7
作者 唐石云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以苯加氢反应测定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为例,从催化剂的合成设计、催化反应条件的设计及催化反应动力学的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化工专业实验的设计。实验中,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的设计获得了比表面积超过1000 m^(2)/g的... 以苯加氢反应测定催化剂内扩散有效因子为例,从催化剂的合成设计、催化反应条件的设计及催化反应动力学的设计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进行化工专业实验的设计。实验中,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的设计获得了比表面积超过1000 m^(2)/g的新鲜催化剂,并采用TPR结果设计了新鲜催化剂还原为Ni/SiO_(2)催化剂的条件。结合对仪器设备的标定得到了苯加氢催化反应的优化条件,进而测得内扩散有效因子进行催化反应动力学设计。该实验设计策略有利于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的综合利用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专业实验 苯加氢 内扩散有效因子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对复配杀菌剂的增效作用及田间应用技术
8
作者 陈丽军 李渺 +1 位作者 魏娴 柏松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1996,2009,共6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评估了一些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将两种活性较好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后,以纳米氢氧化镁为药物载体,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对复配杀菌剂的负载情况,并评估了纳米氢氧化镁对复配药物的抗猕猴桃溃疡病菌...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评估了一些杀菌剂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活性,将两种活性较好的杀菌剂进行复配后,以纳米氢氧化镁为药物载体,研究了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对复配杀菌剂的负载情况,并评估了纳米氢氧化镁对复配药物的抗猕猴桃溃疡病菌的影响,并对载体药物进行了田间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测试的杀菌药剂都对猕猴桃溃疡病菌显示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复配药物-纳米氢氧化镁的抑菌活性最好,EC_(50)为23.50μg/mL,其次为复配药物,EC_(50)为42.11μg/mL。以纳米氢氧化镁作为药物载体,对药物的抗猕猴桃溃疡病菌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提高药物的抑菌活性。另外,纳米氢氧化镁的含量对于载药量和包封率有显著影响。当氢氧化镁的含量从1 mg增加到3.5 mg时,载药量增加了43%,包封率增加了11%。此外,复配药物-纳米氢氧化镁载体剂对猕猴桃溃疡病有较好的田间防治效果,防效可达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复配增效 纳米氢氧化镁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超高能量密度阳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石云 梅琳苓 +2 位作者 简晓敏 贾利维 何小亭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05-311,共7页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 硅纳米线(SiNWs)阳极的理论容量高达4200mAh/g,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超高能量密度阳极的理想材料,是LiBs阳极材料近15年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综述了2008年至2022年SiNWs在LiBs中作为阳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种SiNWs阳极材料的合成方法、设计结构、电化学性能及其理论发展等。合成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化学刻蚀、磁控溅射、双金属刻蚀法等。在结构设计上,从一维的线性结构到二维的薄、轻、柔的薄膜结构,再到近几年的三维复合多孔以及网状织物结构。在电化学性能提升方面,发现使用涂层或掺杂能有效地提高库仑效率,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不稳定可以采用预锂化来缓解,从而有效地解决SiNWs阳极面临的循环粉碎、SEI层的不稳定、库仑效率低等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 硅阳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置换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10
作者 陈雨鑫 周国永 +1 位作者 王繁 符远翔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通过镁热还原SiO_(2)实现了纳米硅的制备,随后通过液相置换法将其与葡萄糖复合经过热处理获得硅/碳复合材料(Si/C)。在将制备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测试发现该材料展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的比... 通过镁热还原SiO_(2)实现了纳米硅的制备,随后通过液相置换法将其与葡萄糖复合经过热处理获得硅/碳复合材料(Si/C)。在将制备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测试发现该材料展示了优异的循环性能(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的比容量能维持在800 mAh/g左右)、高的倍率性能(在4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保持在385 mAh/g的比容量)和不错的循环稳定性(在840 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20次其容量亦能维持在约459 mAh/g),远高于纯硅和纯碳的容量。可见碳的介入有效改善了硅的导电性,提升了其储锂性能,为Si/C复合材料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置换法 Si/碳材料 储锂性能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催化剂在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史永永 蒋东海 +4 位作者 杨春亮 易芸 刘飞 林倩 曹建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0-1063,共4页
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突破费托合成中烯烃选择性限制,实现了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成为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研究热点。详细综述了近五年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构效关系、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 双功能催化剂能够有效地突破费托合成中烯烃选择性限制,实现了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成为合成气一步法制低碳烯烃的研究热点。详细综述了近五年来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构效关系、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双功能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低碳烯烃 费拓合成 双功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基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柳涛 刘莹 +2 位作者 伍玉娇 刘伟 马春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15,共6页
介绍了环氧树脂的燃烧机理和三聚氰胺基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综述了三聚氰胺基阻燃材料在环氧树脂塑料中的应用现状和阻燃效果。同时对三聚氰胺基阻燃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三聚氰胺 阻燃剂 环氧树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酸盐制取四氟化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苗 唐安江 +2 位作者 王乐深 何元琴 何磊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59-863,共5页
SiF_4多被应用于电子行业和半导体行业,氟硅酸盐制备SiF_4是制备方法中的一种。本文介绍了氟硅酸盐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氟硅酸盐制备SiF_4的方法,并对部分氟硅酸盐制备SiF_4的条件及产物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四氟化硅 氟硅酸盐 分解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壳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渊 罗军 冯晓琴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2,57,共3页
酚醛树脂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改善传统酚醛树脂耐热性不足的缺点,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酚醛预聚体,并利用DSC和TG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进行了表征... 酚醛树脂作为重要的摩擦材料胶粘剂,其热稳定性对摩擦制动材料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改善传统酚醛树脂耐热性不足的缺点,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改性酚醛预聚体,并利用DSC和TG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腰果壳酚改性酚醛树脂的热失重过程主要发生在400℃以上,其耐热性相比普通酚醛树脂有较大提高,适合用作高温摩擦制动材料的胶粘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胶粘剂 腰果壳酚 耐热性 制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米SrB_6O_(10)·5H_2O∶Eu^(3+)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宏升 金华峰 +3 位作者 袁光辉 马飞 郑佳 王芹芹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6-1181,共6页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及微米SrB6O10·5H2O∶Eu3+,对产品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品的结晶度、形貌、粒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研究了产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发现所有产品的最强发... 利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不同形貌的纳米及微米SrB6O10·5H2O∶Eu3+,对产品进行了EDS、XRD、IR、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产品的结晶度、形貌、粒径有较大的影响。此外,研究了产品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发现所有产品的最强发射峰都位于λ=615 nm处,为红色发光;产品的发光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而红橙比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反应时间为48 h时,产品在激发波长为391 nm和250nm时的发光强度相当,但在391 nm时红橙比更高,是一种良好的近紫外激发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微米 硼酸锶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壳酚改性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渊 杜婕 +1 位作者 罗军 冯晓琴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7,共4页
在以气质联谱分析腰果壳酚组成的基础上,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腰果壳酚改性酚醛预聚体,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将预聚体在50~380℃的范围内进行动态固化行为分析,并运用Kissinger方程和Ozawa... 在以气质联谱分析腰果壳酚组成的基础上,以腰果壳酚、苯酚、甲醛为原料制备了腰果壳酚改性酚醛预聚体,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将预聚体在50~380℃的范围内进行动态固化行为分析,并运用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对改性树脂的固化行为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中所使用的腰果壳酚仅有相对分子量为300,302和304的三种结构,根据质谱结果估算其整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2;此外,通过对改性后的酚醛树脂的DSC表征可以看出,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树脂固化的峰值温度逐渐向高温方向移动,从203.10℃移动至246.73℃;通过Kissinger法拟合直线计算的改性树脂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约为11.44103kJ/mol;通过Ozawa法计算改性树脂固化活化能约为15.1566kJ/mol,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结果较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腰果壳酚 固化行为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杂Bi_2O_3电解质的合成及其电性能测试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安江 王明媚 韦德举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089-1092,共4页
通过双掺杂氧化镝和氧化钨于氧化铋中,合成电解质并对其导电性进行测试。通过差热-热重来分析其热性能,确定其合成的烧结温度;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对合成材料进行相分析,利用交流阻抗谱方法测试、计算试样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烧结温度80... 通过双掺杂氧化镝和氧化钨于氧化铋中,合成电解质并对其导电性进行测试。通过差热-热重来分析其热性能,确定其合成的烧结温度;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对合成材料进行相分析,利用交流阻抗谱方法测试、计算试样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烧结温度800℃时可得到具有高电导率相的立方相萤石结构的粉体,并无其它晶型出现。经计算,掺杂后的氧化铋电解质在700℃时电导率达18.7 S/m,比目前使用最普遍的电解质材料YSZ电导率在500℃时高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掺杂 氧化铋 合成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锌活化芒果皮制备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柏松 梁健 +2 位作者 蔡勤 李建红 李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工业副产物芒果皮在企业生产中常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了资源,针对此现状,以芒果皮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试验结果表明,制备芒果皮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30 min、活化温度600℃、炭化温度400℃、... 工业副产物芒果皮在企业生产中常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仅污染环境,也浪费了资源,针对此现状,以芒果皮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试验结果表明,制备芒果皮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30 min、活化温度600℃、炭化温度400℃、活化剂浓度2 mol/L。在此工艺条件下,芒果皮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1 394.17、184.52 mg/g,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产品的表面形态,发现其具有丰富的不规则孔隙结构。试验结果为芒果皮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 活性炭 吸附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核活性炭制备工艺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柏松 梁健 +2 位作者 蔡勤 李建红 李熹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681-1684,共4页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氢氧化钾为最适活性剂,龙眼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40 min、活化温度500℃、碳化温度400℃和碱碳比2∶1(质量比),在此工艺条件下制...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氢氧化钾为最适活性剂,龙眼核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40 min、活化温度500℃、碳化温度400℃和碱碳比2∶1(质量比),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龙眼核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42.36 mg/g和12.83 m L/0.1 g,采用扫描电镜对产品的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丰富的不规则孔隙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核 活性炭 吸附剂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宏升 金华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9,共7页
通过加载B_2O_3改性制备了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利用XRD、FT-IR、BET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甲醇-丙酸的摩尔比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 通过加载B_2O_3改性制备了新型固体酸SO_4^(2-)/B_2O_3/ZrO_2,利用XRD、FT-IR、BET和XP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它们对丙酸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和甲醇-丙酸的摩尔比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进行了研究。在较佳工艺条件:甲醇/丙酸摩尔比为20∶1、催化剂与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8wt%、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丙酸转化率达94.99%。通过与未改性的SO_4^(2-)/ZrO_2比较,发现SO_4^(2-)/B_2O_3/ZrO_2具有比SO_4^(2-)/ZrO_2更大的比表面积、孔容,更高的活性,更好的重复利用性和更高的TO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B2O3/ZrO2 改性 催化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