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某卡林型金矿的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甜甜 沈智慧 +1 位作者 邱跃琴 赵宏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合理制定提金工艺及高效回收金,采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结合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EPMA)等手段,研究了贵州某卡林型金矿的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含金4.30 g/t,w(S... 为合理制定提金工艺及高效回收金,采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结合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EPMA)等手段,研究了贵州某卡林型金矿的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结果表明,矿石含金4.30 g/t,w(S)、w(As)分别为2.97%和0.35%。S、As主要以-1价态存在,说明矿石为原生金矿。矿石主要为粒状、草莓状、生物假象、交代和条带状结构,矿石中主要硫化物为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和绢云母等。含砷黄铁矿多与石英和碳酸盐矿物连生,少数被隐晶质石英和炭泥质包裹,部分呈环带或弯曲状生物遗迹特征。94.88%的金以包裹金形式存在,含砷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其中金分布率为75.81%。不同形态的含砷黄铁矿中Au含量高低为:细粒状>生物碎屑状>草莓状>粗粒状,Au-S、Au-As之间均无正相关性。含砷黄铁矿中均赋存有晶格金和纳米金颗粒,金整体呈不均匀稀疏浸染状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贵州及其它地区卡林型金矿预处理-浸金工艺的制定提供理论指导,有效氧化或破坏载金含砷黄铁矿和石英包裹体及防止预处理过程中金的二次包裹有利于提高金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矿石结构 载金矿物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仪在铝土矿分析中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袁艺 项阳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4期25-27,共3页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铝土矿组分含量,对测试条件的选择、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化校正、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研究。生产实践证明: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铝矿石中Al2O3、SiO2、Fe2O3、TiO2等含量的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n=10)...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定量分析铝土矿组分含量,对测试条件的选择、标准曲线的绘制、标准化校正、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研究。生产实践证明: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铝矿石中Al2O3、SiO2、Fe2O3、TiO2等含量的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0.092%~0.326%之间,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高、简便、快速,分析成本低,是铝工业分析检测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酒企业与高校共建“双创”平台的路径
3
作者 王未鲜 韩铭海 +3 位作者 胡女丹 于志海 王松青 姜晓琳 《贵州农机化》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针对果酒行业卓越应用型人才相对匮乏和高校实践教育平台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对整合高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共建果酒产业“双创”平台的需求进行了讨论。从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第二课堂平台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校企... 针对果酒行业卓越应用型人才相对匮乏和高校实践教育平台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对整合高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共建果酒产业“双创”平台的需求进行了讨论。从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第二课堂平台的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校企双方资源的共享四个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平台的工作思路,为完善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 校企共建 创新创业教育 卓越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NdB_6光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立华 苏玉长 +3 位作者 刘仪柯 冉景榆 杨涛 彭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7-3021,3027,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稀土NdB_6的电子能带结构、自旋极化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太阳辐射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NdB_6属于金属导体材料,其费米面附件的能带主要由Nd4f和...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稀土NdB_6的电子能带结构、自旋极化态密度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太阳辐射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NdB_6属于金属导体材料,其费米面附件的能带主要由Nd4f和B2p层的态电子构成。利用计算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了NdB_6的介电函数、反射率和吸收谱及其薄膜透光性能,研究发现NdB_6可用于窗用太阳辐射屏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B6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太阳辐射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嫦娥四号着陆区织女陨坑电场环境数值模拟 被引量:2
5
作者 甘红 李雄耀 魏广飞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由于太阳紫外、X射线和太阳风粒子作用,近月表形成尘埃等离子体环境,而月表陨坑地形使得这种尘埃等离子体环境更为复杂.本文以位于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织女陨坑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程数据构造了该陨坑的三维模型.根据太阳-月球关系和陨坑地... 由于太阳紫外、X射线和太阳风粒子作用,近月表形成尘埃等离子体环境,而月表陨坑地形使得这种尘埃等离子体环境更为复杂.本文以位于嫦娥四号着陆区的织女陨坑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程数据构造了该陨坑的三维模型.根据太阳-月球关系和陨坑地理坐标信息,计算了陨坑白天任意时刻的有效太阳辐照度分布,探讨了不同时刻陨坑内外的光照面积占比,得到陨坑随地方时而发生的遮蔽效应特征.同时,基于月表充电方程计算了织女陨坑在不同地方时条件下的平衡表面电势、德拜鞘高度和电场强度分布,发现陨坑自身遮蔽效应对坑内电场环境影响十分明显.以坑底中心为例,讨论了地方时和纬度对类织女陨坑的平衡表面电势、德拜鞘高度及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者变化特征均以正午时刻及赤道为界呈对称分布,越接近12:00 LT或者越接近赤道,坑底中心的平衡表面电势和电场强度越高,德拜鞘高度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嫦娥四号 织女陨坑 电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loxP系统应用于毕赤酵母基因敲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未鲜 韩铭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10-13,17,共5页
毕赤酵母是重组蛋白最常用的表达系统之一,蛋白高水平表达策略一直是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后基因组时代,高效而便捷的基因改造是一种有效提高毕赤酵母蛋白表达能力的手段,其中由Cre/loxP系统介导的基因改造技术受到了科研人... 毕赤酵母是重组蛋白最常用的表达系统之一,蛋白高水平表达策略一直是领域内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后基因组时代,高效而便捷的基因改造是一种有效提高毕赤酵母蛋白表达能力的手段,其中由Cre/loxP系统介导的基因改造技术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综述了Cre/loxP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毕赤酵母基因敲除的技术路线及其关键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Cre/loxP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触土工作部件犁铧耐磨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蒋运梅 张福跃 +2 位作者 肖洋 赵耀 周念 《贵州农机化》 2022年第2期6-10,共5页
犁铧等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造成的磨损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向大型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犁铧等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表面改性已经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介绍了犁铧等触土部件耐磨性的研究状况,对其耐磨性的... 犁铧等触土部件与土壤接触造成的磨损是其失效的主要原因。随着现代化农业机械向大型化、复合化方向发展,犁铧等触土部件的设计优化与表面改性已经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介绍了犁铧等触土部件耐磨性的研究状况,对其耐磨性的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触土部件有关领域的工程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犁铧 磨损 耐磨性能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习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甘红 杨涛 +2 位作者 袁艺 王坤 陈涛 《贵州农机化》 2018年第4期15-18,24,共5页
地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由于师资、实践成本等因素,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习被不同程度弱化。本文结合作者近年在贵州理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总结了课程实践教... 地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由于师资、实践成本等因素,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实习被不同程度弱化。本文结合作者近年在贵州理工学院资源勘查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总结了课程实践教学实习存在的不足,并基于OBE理论围绕地质类专业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提升提出了普通本科院校地质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需充分利用地方的地质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实践教学 OBE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赏石概论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9
作者 杨涛 吴维义 黎春玲 《贵州农机化》 2018年第4期27-30,共4页
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弘扬,在现代科学文明发展的今天已经形成一门新兴学科——观赏石学。观赏石概论是贵州理工学院于2016年起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以"问石探奇,追寻科学;赏石悟道、传承文化;以石俱进、激发创新&... 中国的赏石文化源远流长,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弘扬,在现代科学文明发展的今天已经形成一门新兴学科——观赏石学。观赏石概论是贵州理工学院于2016年起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以"问石探奇,追寻科学;赏石悟道、传承文化;以石俱进、激发创新"彰显着育人价值。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考核机制、课程建设效果、持续探索与完善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石是载体,魂是文化,求在科学,活在市场,这是本课程多学科融合的内在表现,该课程契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普适性、科学性、创新性于一体,在"通、专、跨"中以石载道、以石怡情,满足了学生横向扩展知识的需求,以石会友、以石益智,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能力提升与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石概论 通识、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