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行交通流中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分析
1
作者 葛鹏 陈梅 《现代交通技术》 2025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探究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与动静态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贵阳市3条城市主干道,通过无人机航拍与人工提取相结合的方式采集电动车换道数据,并定义了13种动静态交通环境。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析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与交通环境的关联... 为探究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与动静态交通环境之间的关系,基于贵阳市3条城市主干道,通过无人机航拍与人工提取相结合的方式采集电动车换道数据,并定义了13种动静态交通环境。采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分析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与交通环境的关联性,在支持度>0.1、置信度>0.5的条件下,得到15条关联规则。规则表明,在交通环境因素中,前方有慢车或停车以及公交车出站是两轮电动车换道的强力影响因素。此外,构建了两轮电动车换道行为的二元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前方有慢车或停车、车辆违停、公交车出站、车辆驶入道路等因素对换道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辅助城市道路风险路段的识别与预测工作,同时,对交通设施设置与交通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混行交通流 关联分析 二元逻辑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值理论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交通冲突研究
2
作者 葛鹏 陈梅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6期1063-1067,共5页
文中结合视频数据、VISSIM轨迹数据,使用SSAM交通冲突分析软件提取交通冲突PET(后侵入时间)指标,构建超阈值极值模型,标定了公交车与机动车、公交车与电动自行车的PET冲突阈值,构建了碰撞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公交车与机动车、公交车... 文中结合视频数据、VISSIM轨迹数据,使用SSAM交通冲突分析软件提取交通冲突PET(后侵入时间)指标,构建超阈值极值模型,标定了公交车与机动车、公交车与电动自行车的PET冲突阈值,构建了碰撞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公交车与机动车、公交车与电动自行车的冲突两类冲突而言,其阈值分别为0.66和0.55 s,在发生交通冲突时,产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为5.04%和9.30%,事故的严重程度分别为轻微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冲突 PET指标 极值模型 重现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交通冲突特性分析
3
作者 葛鹏 陈梅 《公路与汽运》 2024年第2期27-32,41,共7页
为了解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的交通冲突特性,通过视频录像采集典型公交停靠站数据,利用交通仿真技术输出车辆轨迹,使用交通冲突分析方法获取交通冲突指标,应用极值理论确定严重冲突(碰撞时间T TTC)的阈值为0.65 s,将公交停靠... 为了解港湾式公交停靠站附近混合交通流的交通冲突特性,通过视频录像采集典型公交停靠站数据,利用交通仿真技术输出车辆轨迹,使用交通冲突分析方法获取交通冲突指标,应用极值理论确定严重冲突(碰撞时间T TTC)的阈值为0.65 s,将公交停靠站区域划分为加速段下游、加速段、停车段、减速段、减速段上游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加速段交通冲突数量占38.07%、停车段占35.53%、减速段占11.68%、减速段上游占9.64%、加速段下游占5.08%;各段冲突类型均以追尾冲突为主,严重冲突主要发生在加速段,占该段所有冲突的45.33%;电动自行车参与的交通冲突发生在减速段的最多,占该段所有冲突的7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交通冲突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 混合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软化巷道围岩弹塑性解析简化的合理性分析
4
作者 董海龙 经纬 +2 位作者 罗军爱 经来旺 吴骏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应变软化模型是巷道围岩弹塑性解析研究中常用的力学模型,从既有文献解析结果出发,结合围岩总荷载不变的规律,剖析了将塑性软化区岩体强度参数常量化进行解析简化的理论不合理性,并通过算例就解析简化与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应变软化模型是巷道围岩弹塑性解析研究中常用的力学模型,从既有文献解析结果出发,结合围岩总荷载不变的规律,剖析了将塑性软化区岩体强度参数常量化进行解析简化的理论不合理性,并通过算例就解析简化与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岩体峰残强度差是影响解析简化理论误差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峰残强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可进行简化,否则理论误差较大。解析简化虽缺乏理论依据,但因其易于求解,且所得结果偏保守,更有利于保障工程实践的安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软化模型 巷道围岩 解析简化 合理性 总荷载不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嵌入式辅助型交通信号灯
5
作者 王兵兵 张文利 +3 位作者 阳伟 李帅 康章毅 韦有礼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28期40-41,共2页
城市道路交通道路网上的交通流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如驾驶员的驾驶特性、交通流的组成情况、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等,具有复杂的多态特性。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灯对城市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畅通性起到越来越重... 城市道路交通道路网上的交通流受到各种要素的影响,如驾驶员的驾驶特性、交通流的组成情况、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等,具有复杂的多态特性。交通信号灯是城市交通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号灯对城市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畅通性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交通信号灯设置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例如:前方的大型车辆遮挡导致小型车辆的驾驶员处于盲区状态或道路两侧的树木枝干过长未及时修剪等遮挡信号灯,存在安全隐患。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信号设置位置及信号灯材料的优化,从材料与技术进行分析,在交叉口路面白色标线上嵌入LED灯带这不仅可以增强驾驶员对红绿灯的可视性和辨别性,也为驾驶员与行人的出行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和保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灯 辅助型 嵌入式 LED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及发展建议
6
作者 邹俊辉 吴骏 《中国储运》 2022年第6期92-92,共1页
本文选取贵阳市12条公交线路为对象,从线路基本情况、客流量、驾驶员、乘客、公交车站等方面开展了调查,分析贵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管理部门及企业提供决策参考。0.引言。为更好了... 本文选取贵阳市12条公交线路为对象,从线路基本情况、客流量、驾驶员、乘客、公交车站等方面开展了调查,分析贵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为城市公共交通相关管理部门及企业提供决策参考。0.引言。为更好了解贵阳市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贵阳市公共交通现状调查”。调查线路选取途经或毗邻贵州理工学院的12条公交线路,调查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基本情况、客流量、驾驶员、乘客、公交车站等。此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法,所得结果具有较大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车站 公交线路 客流量 现状调查 抽样调查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镉污染红黏土的室内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筠 黄洋 +1 位作者 向川 龙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3,共8页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Cd)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效应,以活性炭为载体,菌种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开展基本物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和重金属形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对镉离子... 为了探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Cd)污染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环境污染的修复效应,以活性炭为载体,菌种选取巴氏芽孢杆菌,开展基本物理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和重金属形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巴氏芽孢杆菌对镉离子有较强的耐受性;对比单加微生物或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修复效果更显著;14%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29.7 kPa,较镉污染土提升174.7%;修复21 d后,10%活性炭微生物土样的镉离子浸出浓度降低到0.002 mg/L,较镉污染土样降低99.8%;修复后,土中的镉从弱酸态向可还原态和残渣态转化。总的来说,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镉污染红黏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活性炭的掺量以10%为宜。研究成果可为贵州省镉污染红黏土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巴氏芽孢杆菌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镉污染 土壤修复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初期支护锚杆失效对结构安全影响分析
8
作者 王朋朋 姚静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113-117,126,共6页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初期支护锚杆失效对围岩变形、初期支护及二衬受力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并基于容许应力法分析锚杆失效时隧道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锚杆失效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较小。但考虑多种缺陷...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采用FLAC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初期支护锚杆失效对围岩变形、初期支护及二衬受力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并基于容许应力法分析锚杆失效时隧道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隧道锚杆失效对隧道结构安全影响较小。但考虑多种缺陷因素叠加影响及运营期地质环境改变,为确保隧道运营期安全,需对隧道缺陷段开展长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初期支护 结构安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红黏土的力学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瑶丹 陈筠 +3 位作者 施鹏超 陈泰徐 杨恒 杨永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0-177,共8页
采用碱液加固红黏土,提高其力学强度,探讨在不同温度、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加固方式下的碱液加固效果。并结合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碱处理的红黏土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碱处理下,红黏土的力学强度随养护温度... 采用碱液加固红黏土,提高其力学强度,探讨在不同温度、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加固方式下的碱液加固效果。并结合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碱处理的红黏土进行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碱处理下,红黏土的力学强度随养护温度增加而明显上升,最优温度下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强90.2%,最优干密度下的红黏土试样经过碱液处理后力学强度最大为162.1 kPa,碱液通过拌合的方式掺入加固效果最佳。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红黏土三轴剪切试验表明,经过碱处理之后的红黏土在CTC(增P)、TC(等P)、RTC(减P)3种工况下,其抗剪强度均有所增加,有效应力路径的c值在CTC和RTC下增幅分别为77.84%和20.36%,φ值变化较小,但在TC路径下,c值基本未变,φ值增幅20.51%。研究成果对红黏土地基加固或基坑的支护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碱处理 加固 应力路径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对红黏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施鹏超 陈筠 +2 位作者 王麒 张瑶丹 邬忠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5-99,107,共6页
为了探究土壤原生细菌对红黏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红黏土中天然赋存的原生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并在红黏土重塑试样中添加培养后的细菌菌液,通过土工试验和电镜试验分析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菌的掺入,三轴... 为了探究土壤原生细菌对红黏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红黏土中天然赋存的原生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并在红黏土重塑试样中添加培养后的细菌菌液,通过土工试验和电镜试验分析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菌的掺入,三轴试样的破坏峰值和压缩模量都有所提高,并且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从电镜图像上来看,细菌的掺入使得红黏土中粉粒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黏粒含量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单一的细菌种类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原生细菌 胶结作用 抗剪强度 土工试验 电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盘头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灵熹 陈筠 +2 位作者 刘恋嘉 王麒 池昌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33,共7页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由于其岩层倾角较缓,具有不易察觉其失稳且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以一个典型的缓倾顺层岩质边坡(贵州云盘头滑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立边坡地质模型,并结合底摩擦试验、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探讨云盘头滑...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由于其岩层倾角较缓,具有不易察觉其失稳且识别难度大的特点。以一个典型的缓倾顺层岩质边坡(贵州云盘头滑坡)为例,基于工程地质勘察,建立边坡地质模型,并结合底摩擦试验、二维离散元和有限元模拟等方法,探讨云盘头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云盘头滑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可分为微裂纹发育阶段、裂纹拓展阶段、滑体变形阶段与完全破坏阶段,并在坡脚存在关键块体;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坡体经过开挖导致软弱夹层出露,坡体内部发育垂直于软弱夹层的拉裂纹并将滑体分割成块体,随着坡脚关键块体向临空面滑移,后部次级块体随之移动并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坡体发生整体滑移,变形模式属于典型的滑移-拉裂式。研究成果为探究缓倾顺层岩质边坡的失稳破坏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顺层岩质边坡 工程地质勘察 边坡地质模型 底摩擦试验 滑移-拉裂 云盘头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片状含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及基于破碎特性的针片状含量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甘新立 张文利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3-276,共4页
为研究集料针片状含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分析母岩特性对集料加工过程中的针片状含量的影响,该文首先在不同针片状含量下测定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继而建立了石料母岩的破碎模型,对母岩体积、破碎率等特性对集料针... 为研究集料针片状含量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以及分析母岩特性对集料加工过程中的针片状含量的影响,该文首先在不同针片状含量下测定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指标,继而建立了石料母岩的破碎模型,对母岩体积、破碎率等特性对集料针片状含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针片状含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降低,且当针片状含量为10%~20%时,路用性能下降最为迅速;通过采用接近正六面体或球形的母岩、提高母岩磨碎率或采用体积较小的母岩可降低所生产集料的针片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料 针片状含量 路用性能 破碎模型 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的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掺量及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杰 甘新立 +1 位作者 唐晖 张文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3年第1期154-157,162,共5页
文中制备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采用落射式荧光显微镜进行成像,通过Matlab对荧光显微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计算图像中改性剂面积比,建立改性剂掺量与改性剂面积比关系模型,分析各掺量下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散均匀性.结果表明:改性... 文中制备不同改性剂掺量的SBS改性沥青,采用落射式荧光显微镜进行成像,通过Matlab对荧光显微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计算图像中改性剂面积比,建立改性剂掺量与改性剂面积比关系模型,分析各掺量下改性剂在沥青中的分散均匀性.结果表明:改性剂掺量与荧光显微图像面积比存较显著的线性关系,通过面积比可以合理推算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的掺量.当改性剂掺量超过4%时,溶胀后的改性剂在沥青中逐渐出现交联现象,改性剂分布均匀性出现较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镜 SBS改性沥青 掺量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龙囤龙虎大道滑移式危岩体稳定性分析与治理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运斌 陈筠 +2 位作者 刘贺 任永佳 付晓彤 《路基工程》 2018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遵义市海龙囤龙虎大道侧的W5滑移式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并依据规范判断其稳定性。运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W5滑移式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表明,该滑移... 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遵义市海龙囤龙虎大道侧的W5滑移式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并依据规范判断其稳定性。运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W5滑移式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表明,该滑移式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相关规范,对其进行锚固灌浆支护设计,并运用理正软件验算支护后W5危岩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移式危岩体 稳定性 静力分析 治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山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泰徐 陈筠 +2 位作者 邬忠虎 董吉 杨永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4期56-61,共6页
为了了解贵州省边坡生态防护应用现状,通过对贵州省西南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进行现场调查,从边坡的坡型、坡高、坡度及生态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了边坡生态防护评分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边坡生态防护以基... 为了了解贵州省边坡生态防护应用现状,通过对贵州省西南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工程进行现场调查,从边坡的坡型、坡高、坡度及生态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了边坡生态防护评分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内边坡生态防护以基材喷射植草和植生袋植草为主;土质边坡的生态防护总体应用现状优于土石混合边坡和岩质边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边坡 生态防护 调查分析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地基红黏土的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沙运斌 付晓彤 陈筠 《路基工程》 2019年第4期84-88,共5页
为了准确地了解贵阳地基红黏土的蠕变特性,以贵州铝厂分级过滤车间地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级加载法进行了室内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获得该地基红黏土蠕变试验数据和曲线,并通过采用Singh-Mitchell应力-应变-时间经验蠕变方程,结... 为了准确地了解贵阳地基红黏土的蠕变特性,以贵州铝厂分级过滤车间地基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级加载法进行了室内三轴固结排水蠕变试验,获得该地基红黏土蠕变试验数据和曲线,并通过采用Singh-Mitchell应力-应变-时间经验蠕变方程,结合所得到的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贵阳地基红黏土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形式。该方程参数少,能够较好地拟合试验曲线及更好地描述贵阳地基红黏土的蠕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红黏土 三轴排水试验 Singh-Mitchell蠕变模型 蠕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巷道围岩塑性区影响因素敏感性正交分析
17
作者 董海龙 吴骏 +2 位作者 王福举 张文利 王朋朋 《煤炭技术》 2025年第5期20-23,共4页
为探究影响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主要因素的敏感程度,以淮北某矿8_(1)采区南翼轨道大巷为工程背景,先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计算平台,定性分析了5个主要因素对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影响规律;再基于极差分析和层次分析(AHP)方法,对塑性区影响因... 为探究影响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主要因素的敏感程度,以淮北某矿8_(1)采区南翼轨道大巷为工程背景,先以ABAQUS有限元软件为计算平台,定性分析了5个主要因素对围岩塑性区分布的影响规律;再基于极差分析和层次分析(AHP)方法,对塑性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正交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塑性区受围岩岩性、地压及侧压系数的影响显著,而受巷道半径及支护强度的影响较小;各因素对巷道围岩塑性区影响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内摩擦角>黏聚力>侧压系数>初始竖向地应力>巷道半径>支护强度。因此,提高围岩岩性和降低主应力差是有效控制围岩塑性变形的2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塑性区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正交分析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