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黏土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随服役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焦卫国
季永新
+2 位作者
张玥
贺明卫
刘振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9-1068,共10页
红黏土具有高液(塑)限、低渗透、中—低压缩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用于路基、土石坝、各类尾矿和垃圾填埋封顶覆盖等防渗工程。对红黏土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水力参数对比测试;在填埋场建设了红黏土覆盖层试验区并开展...
红黏土具有高液(塑)限、低渗透、中—低压缩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用于路基、土石坝、各类尾矿和垃圾填埋封顶覆盖等防渗工程。对红黏土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水力参数对比测试;在填埋场建设了红黏土覆盖层试验区并开展了自然气候条件下的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监测;分析对比了有、无植被红黏土水力参数的不同变化。结果表明:(1)红黏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7)cm/s量级,渗透性低,防渗性能好;有效储水率约18.8%,与粉土—粉质黏土相当,储水能力好。(2)现场大体量大范围施工而实验室精细制样导致两者土样结构有显著差异。干密度相近时,现场土饱和入渗系数比室内重塑土大36.62%,防渗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到现场间压实土防渗性能的"打折"现象。(3)在2.0年的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在日照、降雨循环作用下因土层开裂导致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最大增加2.9×10^(4)倍;有植被时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或减小或增加,最大增加10倍,且与植被生长状态有关。有、无植被红黏土入渗系数和开裂情况对比表明:植被对土质覆盖层细粒土因日照-降雨气候作用导致防渗性能的劣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覆盖层
黏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演变规律
植被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黏土覆盖层水力参数演变规律与防渗设计讨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3 位作者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廖化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明:(1)5 a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3)cm/s,增大4个数量级;有植被条件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6)cm/s,增大1个数量级。(2)自然气候长期服役覆盖层中大孔隙逐渐增多,降雨雨强过大(如暴雨)导致土质覆盖层防渗能力和储水能力下降。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当地降雨参数进行适当放大调整。(3)自然气候下经历反复吸、脱湿滞回循环,土质覆盖层的储水能力与降雨前土层吸湿起点(或初始吸力)和吸湿路径有关。采用室内吸湿起点初始吸力-1500 kPa的主吸湿曲线设计偏于保守,结果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堆场
填埋场
封场覆盖
植被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植被根系
防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焦卫国
庹斌
+3 位作者
张松
贺明卫
林长松
刘振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9-547,共9页
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
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足尺极端降水试验,验证了覆盖层在极端偶然降水事件下的防渗储水性能。耦合气候条件开展了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鉴别筛选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诱发渗漏的高危气象段,揭示了高危易渗气候段引发渗漏的气象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4-11月降水多,12月-次年4月降水少,冬干夏湿,雨-热同期,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的存储-释放。(2)西北非湿润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量阈值在56.1~118.5 mm之间,现场覆盖层极端降水试验累计降水量194.85 mm,土层存储量148.22 mm。在该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条件下毛细阻滞覆盖层能满足防渗标准。(3)长期服役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8-11月是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高危易渗气象段,11-12月次之,1-7月渗漏可能最低。该气候区土质覆盖层防渗设计和填埋场运营-管理-维护工作中,8-11月为关键气象段,建议进行重点校核与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埋场
毛细阻滞覆盖层
长期服役
极端降水
防渗设计
易渗气象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黏土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随服役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焦卫国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刘振男
机构
贵州
理工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中国建筑第四
工程
局有限公司
工程
技术
研究
院(
技术
中心
)
贵州理工学院乡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9-106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9005)
黔科合基础[2019]1143
+1 种基金
中建四局科技(CSCEC4B-2020-KT-6)
六盘水科技(52020-2018-01-04)。
文摘
红黏土具有高液(塑)限、低渗透、中—低压缩性和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用于路基、土石坝、各类尾矿和垃圾填埋封顶覆盖等防渗工程。对红黏土开展了实验室和现场水力参数对比测试;在填埋场建设了红黏土覆盖层试验区并开展了自然气候条件下的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监测;分析对比了有、无植被红黏土水力参数的不同变化。结果表明:(1)红黏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7)cm/s量级,渗透性低,防渗性能好;有效储水率约18.8%,与粉土—粉质黏土相当,储水能力好。(2)现场大体量大范围施工而实验室精细制样导致两者土样结构有显著差异。干密度相近时,现场土饱和入渗系数比室内重塑土大36.62%,防渗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验室到现场间压实土防渗性能的"打折"现象。(3)在2.0年的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在日照、降雨循环作用下因土层开裂导致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最大增加2.9×10^(4)倍;有植被时渗透系数较建设之初或减小或增加,最大增加10倍,且与植被生长状态有关。有、无植被红黏土入渗系数和开裂情况对比表明:植被对土质覆盖层细粒土因日照-降雨气候作用导致防渗性能的劣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填埋场
覆盖层
黏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演变规律
植被根系
Keywords
landfill
cover
clay
long-term service
hydraulic parameter
evolution law
vegetation root system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黏土覆盖层水力参数演变规律与防渗设计讨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焦卫国
刘振男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廖化荣
机构
贵州
理工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中国建筑第四
工程
局有限公司
工程
技术
研究
院(
技术
中心
)
贵州理工学院乡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69005)
黔科合基础项目([2019]1143,ZK[2021]295)
+1 种基金
中建四局科技项目(1700202100019003)
贵州理工高层次人才项目(XJGC20190912)。
文摘
以红黏土为对象,通过室内单元体并结合填埋场现场原位试验,从建设施工和建成后长期服役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对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开展了5 a的跟踪监测;分析对比了从实验室到现场、从建设施工到建成长期服役水力参数的劣化衰减规律。结果表明:(1)5 a长期服役中,无植被红黏土覆盖层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3)cm/s,增大4个数量级;有植被条件入渗系数从10^(-7)cm/s增大到10^(-6)cm/s,增大1个数量级。(2)自然气候长期服役覆盖层中大孔隙逐渐增多,降雨雨强过大(如暴雨)导致土质覆盖层防渗能力和储水能力下降。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当地降雨参数进行适当放大调整。(3)自然气候下经历反复吸、脱湿滞回循环,土质覆盖层的储水能力与降雨前土层吸湿起点(或初始吸力)和吸湿路径有关。采用室内吸湿起点初始吸力-1500 kPa的主吸湿曲线设计偏于保守,结果相对安全。
关键词
尾矿堆场
填埋场
封场覆盖
植被土
长期服役
水力参数
植被根系
防渗设计
Keywords
tailings stockyard
landfill
soil cover
vegetation soil
long-term service
hydraulic parameter
vegetation root system
design of seepage prevention
分类号
TU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焦卫国
庹斌
张松
贺明卫
林长松
刘振男
机构
贵州
理工学院
土木
工程
学院
贵州
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贵州理工学院乡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9-5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069005,No.52268053)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No.CSCEC4B-2020-KT-49)
贵州理工高层次人才(No.XJGC20190912)。
文摘
为研究西北非湿润区气候特征和毛细阻滞覆盖层高危易渗气象段,掌握该地自然气候条件下引发毛细阻滞覆盖层渗漏的气象机制,总结分析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50年的降水、蒸腾蒸发和温度等气候特征。在西北某填埋场开展了毛细阻滞覆盖层足尺极端降水试验,验证了覆盖层在极端偶然降水事件下的防渗储水性能。耦合气候条件开展了土质覆盖层长期防渗性能分析,鉴别筛选出了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诱发渗漏的高危气象段,揭示了高危易渗气候段引发渗漏的气象机制。结果表明:(1)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4-11月降水多,12月-次年4月降水少,冬干夏湿,雨-热同期,利于土质覆盖层水分的存储-释放。(2)西北非湿润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量阈值在56.1~118.5 mm之间,现场覆盖层极端降水试验累计降水量194.85 mm,土层存储量148.22 mm。在该区极端偶然连续强降水条件下毛细阻滞覆盖层能满足防渗标准。(3)长期服役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8-11月是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高危易渗气象段,11-12月次之,1-7月渗漏可能最低。该气候区土质覆盖层防渗设计和填埋场运营-管理-维护工作中,8-11月为关键气象段,建议进行重点校核与管控。
关键词
填埋场
毛细阻滞覆盖层
长期服役
极端降水
防渗设计
易渗气象段
Keywords
landfill
capillary barrier cover
long-term service
extreme rainfall
anti-seepage design
high-risk permeable meteorological period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黏土土质覆盖层水力参数随服役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焦卫国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刘振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黏土覆盖层水力参数演变规律与防渗设计讨论
焦卫国
刘振男
季永新
张玥
贺明卫
廖化荣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北非湿润区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验证与长期服役高危易渗气象段分析
焦卫国
庹斌
张松
贺明卫
林长松
刘振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