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酱香型高温大曲制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风味物质变化
1
作者 丁泽 陈曦 +7 位作者 李金洋 牛家亮 杜秉昊 李微微 龙尧 郎莹 孙宝国 李秀婷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124,共10页
本研究针对高温大曲制备过程翻仓操作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风味物质变化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大曲关键制造阶段-翻仓操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真菌属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 本研究针对高温大曲制备过程翻仓操作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风味物质变化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大曲关键制造阶段-翻仓操作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丰度均发生显著变化,真菌属中的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和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以及细菌属中的枝芽孢菌属(Virgibacillus)、海洋芽孢杆菌属(Oceanobacill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克罗彭斯特菌属(Kroppenstedtia)在两次翻仓过程中丰度提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4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12种酯类、9种吡嗪类、6种醇类、6种醛类、5种酮类、3种酚类、2种醚类、2种呋喃类、1种烯烃类、1种酸类及2种其他物质,在翻仓后正己酸乙酯、辛酸乙酯、2-苯乙醇、2,3,5,6-四甲基吡嗪含量提升。此外,相关性分析结果揭示微生物群落与风味物质之间的潜在联系,Virgibacillus、Oceanobacillus、Saccharopolyspora、Kroppenstedtia、Thermoascus和Thermomyces与酯类物质呈正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毕赤酵母属(Pichia)与2,3,5,6-四甲基吡嗪呈正相关。本研究初次探讨了酱香型高温大曲制备过程中翻仓操作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以及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可为探究酱香型高温大曲生物学特性的品质差异根源以及影响酱酒酿造风味物质形成规律提供基础数据,并为高温大曲生产制造有效工艺策略提高品质稳定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大曲 微生物群落 翻仓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顺滢 陈昊翔 +3 位作者 周远浩 叶宏 郎莹 黄明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共6页
随着黄酒行业的兴起,国内黄酒糟的产生量逐年增加,黄酒糟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对黄酒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鲜见报道。该文首先介绍了黄酒生产工艺以及黄酒糟的成分组成,然后由黄酒糟的典型构成成分出发介绍其资源化利用的思路... 随着黄酒行业的兴起,国内黄酒糟的产生量逐年增加,黄酒糟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对黄酒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鲜见报道。该文首先介绍了黄酒生产工艺以及黄酒糟的成分组成,然后由黄酒糟的典型构成成分出发介绍其资源化利用的思路,分别从蛋白质、功能成分、风味物质、淀粉、微生物和新材料等方面总结黄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黄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黄酒糟资源化利用技术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糟 资源化利用 蛋白质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酒糟稻壳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吸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丹青 陈昊翔 +7 位作者 李顺滢 周远浩 石胜鹏 叶宏 郎莹 吴伯天 刘彩婷 黄明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3-129,共7页
为促进酒糟的资源化开发和利用,以酱香型白酒酒糟稻壳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以粗炭产率和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容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为促进酒糟的资源化开发和利用,以酱香型白酒酒糟稻壳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以粗炭产率和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吸附容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对生物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酒糟稻壳基生物炭的最优制备工艺为炭化温度400℃,活化时间12 h,炭化时间2.5 h,碱料比2∶1,升温速率5℃/min。此优化条件下,粗炭产率为46.14%,DBP吸附容量最高为20.725 mg/g(水体系)。乙醇体积分数对生物炭的吸附性能有重要影响,随着乙醇体积分数在0~50%范围内升高,生物炭对DBP的吸附容量明显下降,但与商业活性炭相比,酒糟稻壳基生物炭对乙醇水溶液中DBP具有更优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稻壳 生物炭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吸附剂 制备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镇不同区域酱香大曲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产性能对比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绍依 郎莹 +3 位作者 邱树毅 吴伯天 胡胜兰 周鸿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4-143,共10页
以茅台镇不同区域酱香型成品大曲(TS、WS、WM、MH、DJ)为研究对象,采用第3代Nanopore测序平台对其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理化指标及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茅台镇不同区域酱香大曲存在一定的异同,在微生物结构上5种大曲... 以茅台镇不同区域酱香型成品大曲(TS、WS、WM、MH、DJ)为研究对象,采用第3代Nanopore测序平台对其微生物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测定其理化指标及特征风味物质。结果表明:茅台镇不同区域酱香大曲存在一定的异同,在微生物结构上5种大曲以芽孢杆菌属(Bacillus)、糖多孢菌属(Saccharopolyspora)、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共同优势细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在MH、DJ中为绝对优势菌群;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为共同优势真菌属,而横梗霉属(Lichtheimia)、覆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在TS、WM、MH曲样中的比例明显高于DJ、WS曲样;相比TS、WM曲样,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MH、DJ、WS曲样优势菌群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另外,冗余分析发现魏斯氏菌属与酯化力、液化力、糖化力、乙酸、乙酸乙酯、乳酸乙酯、正戊醇呈正相关;横梗霉属与液化力、糖化力、乙酸、异戊酸、2,3-丁二醇、苯乙醛、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呈正相关;覆膜孢酵母属与酯化力和乙酸乙酯呈正相关;芽孢杆菌属与四甲基吡嗪、丙酸、异戊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3-丁二醇、苯乙醛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群落结构 理化指标 特征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冗余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