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17年贵州大雾时空分布及气象要素演变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跃文 秦杰 +2 位作者 苏静文 牛迪宇 吉廷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9-666,共8页
利用2016-2017年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天气图资料分析筛选了锋面大雾个例31 d和辐射大雾个例17 d,对比分析大雾生消过程中风、温、湿等气象要素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贵州大雾在秋末... 利用2016-2017年自动站逐小时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贵州大雾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天气图资料分析筛选了锋面大雾个例31 d和辐射大雾个例17 d,对比分析大雾生消过程中风、温、湿等气象要素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贵州大雾在秋末到初春较为频发;一天中夜间02-09时是大雾频发时段,07时达到峰值。(2)贵州自西向东有4个多雾区,分别为西南部区域、中部区域、东部边缘区域和北部局部区域。(3)锋面大雾主要出现在贵州中西部,范围最广时可达20个县站左右,持续时长可达10~13 h,单站可持续60 h以上。辐射大雾以贵州中东部地区出现较多,范围最广时可接近40个县站,远比锋面大雾范围广,持续时间相对较短。(4)大雾期间,10 min平均风速为0~3 m·s^-1,相对湿度为97%~100%,温度露点差为0~0.5℃;辐射大雾初期或形成前气温呈下降状态,消散期升温较明显,地气温差呈现由负到正或由低到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地层大气由较为稳定的逆温环境向不稳定环境变化的过程;锋面大雾初期的降温和后期的升温现象并不突出,地气温差也没有特定的变化规律,仅有部分个例与锋面大雾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自动观测 时空分布 气象要素 锋面 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镇市延晚番茄疫霉根腐病重发原因分析与防治
2
作者 赵友德 田梅 《长江蔬菜》 2010年第7期34-35,共2页
近年来,清镇市利用高海拔夏秋冷凉气候优势,实施晚番茄栽培项目,产品远销两广、深圳、香港地区及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疫霉根腐病逐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大部分乡... 近年来,清镇市利用高海拔夏秋冷凉气候优势,实施晚番茄栽培项目,产品远销两广、深圳、香港地区及朝鲜等东南亚国家,对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起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番茄疫霉根腐病逐年上升,特别是2009年,大部分乡(镇)番茄疫霉根腐病严重发生,在我市卫城、百花、红枫湖、站街等6个乡(镇)10个点晚番茄基地共调查15块栽培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霉根腐病 晚番茄 重发原因分析 清镇市 防治 农民脱贫致富 番茄栽培 东南亚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仁菊 尹旺 +7 位作者 张皓 杨航 罗密 付梅 杨雄碧 王启富 宋吉轩 李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4,共4页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 以特色优质鲜食甘薯品种普薯32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地膜覆盖处理,以不覆膜为对照,探究不同地膜覆盖对甘薯产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能显著增加甘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7%~23.7%。地膜覆盖提高了甘薯大多数种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其中银色膜和降解黑膜优于其余几种地膜;另外,覆白膜更有利于粗蛋白合成,覆普通黑膜有利于提高甘薯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覆银色膜和降解黑膜则有利于总糖和淀粉的积累。此外,普通黑膜、降解黑膜和白膜促进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综上,地膜覆盖能够提高甘薯产量和商品率,以银色膜覆盖增产效应最高;而不同覆膜方式对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生产中可根据栽培目标而选择不同的覆膜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地膜覆盖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及灌浆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正兰 周博扬 +1 位作者 汪圣洪 张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4-17,共4页
为黔中地区水稻适宜播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分析不同播期温光因子对水稻生育进程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进程受温光因子的影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平均气... 为黔中地区水稻适宜播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供试材料,设4个播期处理,分析不同播期温光因子对水稻生育进程和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稻生育进程受温光因子的影响明显,随着播期推迟,水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积温和累积日照时数减少,营养生长期缩短,生育进程加快;迟播水稻在抽穗-成熟期增加遭遇秋风和秋绵雨气候风险几率;2)水稻开花前期的灌浆速率明显高于开花后期,播期延迟造成灌浆速率降低;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具有较强相关性,播种-拔节期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呈负相关,拔节-抽穗期和抽穗-成熟期温光因子与灌浆速率呈正相关。3)黔中地区杂交水稻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30日前后,按35d左右秧龄移栽,既可避免倒春寒对秧苗的影响,又可避开或减轻秋风对籽粒灌浆的危害,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期 温光因子 生育进程 灌浆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文县花椒引种的农业气候相似诊断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川 闵怡 +1 位作者 顾欣 刘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38-7139,7146,共3页
根据欧氏距离的相似距离系数方法,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从年内热量、降水等几方面计算了修文县和贞丰花椒区的相似程度,确定相似等级,并通过对引种源地与目标地的花椒生态气候状况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修文花椒生态气候和品质比较优... 根据欧氏距离的相似距离系数方法,利用温度、降水和日照资料,从年内热量、降水等几方面计算了修文县和贞丰花椒区的相似程度,确定相似等级,并通过对引种源地与目标地的花椒生态气候状况的对比分析,找出了修文花椒生态气候和品质比较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花椒在县境内海拔1 300 m以上地区虽可种植,但受冬末春初低温天气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海拔在1 300 m以下地区为境内花椒稳产区。花椒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受气候、土壤、栽培管理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修文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扩大花椒种植面积提供气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引种 农业气候相似 诊断分析 修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地区分期播种对水稻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姚正兰 周博扬 张皓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黔中地区水稻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试验材料,在清镇市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田间4个播期(Ⅰ播期比当地常规播期早10d,Ⅱ播期为当地常规播期,Ⅲ、Ⅳ播期比当地常规播期分别晚10d和20d)的分期播种试验... 为黔中地区水稻生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杂交水稻品种香早优2017为试验材料,在清镇市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田间4个播期(Ⅰ播期比当地常规播期早10d,Ⅱ播期为当地常规播期,Ⅲ、Ⅳ播期比当地常规播期分别晚10d和20d)的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不同播期热量条件对水稻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适宜度除Ⅰ、Ⅳ播期的移栽期和Ⅳ播期的抽穗-开花期至灌浆-成熟期较低外,其他生育阶段温度适宜度均较好,过迟播种水稻生长后期温度低,不利于抽穗扬花和灌浆结实;2)水稻生长性状与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随播期延后,水稻生长期间积温减少,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减少,千粒重、茎秆重及理论产量下降;3)黔中地区杂交水稻适宜的播种时间为3月30日前后,此期间日平均气温15℃左右,适宜水稻幼苗生长,按35d左右秧龄移栽,此后水稻各生育阶段的温度均适宜其生长发育,容易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期播种 热量条件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