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小宗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及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正强 冉启湖 +1 位作者 任庭波 郭贵敏 《作物品种资源》 1996年第2期11-13,共3页
1989~1994年对贵州省66个县(市、区)的小宗油料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考察,共搜集到地方品种743份,分属7个科8个种。本文论述各油料作物的类型、分布、主要性状及利用情况。
关键词 油料作物 花生 苏子 向日葵 贵州省 种质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低海拔地区油菜单产200~250kg/667m^2的农艺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继献 侯国佐 +1 位作者 王华 朱文秀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S1期16-18,89,共4页
本研究采用 5因素 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选择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 5个可控栽培因子 ,研究油研七号在低海拔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 ,通过各参试因子与产量关系的模型分析 ,在 31 2 5个组合中 ,6 1 3个... 本研究采用 5因素 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选择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 5个可控栽培因子 ,研究油研七号在低海拔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化组合 ,通过各参试因子与产量关系的模型分析 ,在 31 2 5个组合中 ,6 1 3个组合产 2 0 0~ 2 5 0kg/ 6 6 7m2 ,2 6 1个组合产2 5 0kg/ 6 6 7m2 以上。其中最佳组合为 :播期 8月 2 7日 ,密度1 .2万株 / 6 6 7m2 的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 2 2 ,1 2 ,1 2kg/6 6 7m2 ,单产达 34 0 .2 1kg/ 6 6 7m2 。其高产栽培技术多为播期较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七号 低海拔地区 高产栽培 优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融入油菜生产攻关工程硕果累累——“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侯国佐 《耕作与栽培》 2000年第S1期21-24,41,共5页
关键词 杂交油菜 高产 生育模式 群体结构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石漠化区大豆生产品种优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艳 冷远康 +5 位作者 陈佳琴 朱星陶 高勇 谭春燕 罗红 刘清江 《大豆科技》 2020年第2期13-21,共9页
为筛选适宜贵州石漠化区大豆生产所需求的高产、抗逆新品种,通过引进品种(系)进行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鉴定,提出了该区域的大豆生产品种优化方案,对当地发展大豆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石漠化 大豆 品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苏麻种质资源调查及利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魏忠芬 李慧琳 +2 位作者 奉斌 林涛 林卫红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0,66,共4页
针对贵州省的苏麻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为苏麻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咨询基层农技部门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贵州黔西南、黔北、黔西北、黔南、黔东、黔中等不同生态区域的苏... 针对贵州省的苏麻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为苏麻种质资源保存、遗传改良、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咨询基层农技部门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调查贵州黔西南、黔北、黔西北、黔南、黔东、黔中等不同生态区域的苏麻种质资源的分布、生产种植和开发利用状况,并搜集相关资源建立苏麻种质资源圃,进行资源的保持鉴定和分类研究。贵州苏麻柿种质资源分布范围广,类型多,共收集到苏麻植物中白苏、灰苏、黑苏、紫苏等类型,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共121份种质资源。调查结果表明:贵州以黔西北的苏麻资源分布最多,占31.05%,其次是黔西南苏麻资源占28.10%,黔北地区占25.6%,其余地区分布相对较少。在贵州省黔西南、黔西北、黔北地区有一定的零星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低,苏麻生产存在着品种老化、规模化程度及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加强对贵州苏麻种质资源的全面搜集、保存与开发利用;开展苏麻品种改良和品种选育研究,逐步改良和提高地方苏麻品种的产量水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麻 资源 调查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苏原料对贵州黑山羊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洪莉平 李小冬 +8 位作者 于二汝 裴成江 尚以顺 骆金红 孙光 周云昊 李世歌 杨航 刘凤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4-226,共13页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紫苏原料对贵州黑山羊淘汰母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开发紫苏及其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在黑山羊淘汰母羊育肥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选取32只年龄、体况相近的贵州黑山羊,随机分为1... 试验旨在分析不同紫苏原料对贵州黑山羊淘汰母羊瘤胃发酵参数、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开发紫苏及其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在黑山羊淘汰母羊育肥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选取32只年龄、体况相近的贵州黑山羊,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饲喂不同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分别为对照组(CK组)、紫苏秸秆组(S_(1)组)、紫苏饼粕组(S_(2)组)及紫苏种子组(S_(3)组),预试期14 d,试验期60 d,每30 d测定一次体重,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瘤胃液,用于测定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瘤胃发酵参数以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显示:添加不同紫苏组分处理都能显著增加淘汰母羊育肥前期(0~30 d)日增重(P<0.05),其中S_(3)组增重最大,其次为S_(2)和S_(1)组;而育肥后期各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次,S_(1)和S_(3)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样品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丙二醛(MDA)含量(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含量在各组间表现各不相同(P>0.05)。添加紫苏组分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S_(2)、S_(3)和CK组中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S_(1)组中相应有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氨态氮的含量在各组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发现,不同处理对瘤胃微生物种类没有显著影响,而反应相同微生物物种丰度的Chao1指数和ACE指数在S_(1)与S_(3)间表现不相同,其中Chao1指数差异显著(P=0.047),而ACE指数差异不显著(P=0.062)。OTU检出S_(1)组>S_(2)组>CK组>S_(3)组,从门水平分析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丰度,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微生物,其中S_(2)和S_(3)组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总和略高于CK组,S_(1)、S_(2)和S_(3)组中变形菌门的丰度均低于CK组;属水平分析各试验组优势菌群主要为普雷沃氏菌属、奎因氏菌属、琥珀酸弧菌属以及不可培养的瘤胃微生物菌属,其中S_(1)、S_(2)和S_(3)组中不可培养瘤胃微生物丰度高于CK组。其余微生物丰度在各试验组中各不相同。上述结果表明,添加不同紫苏组分能够不同程度改善淘汰母羊前期育肥效果,以添加紫苏籽效果最佳,其原因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抗氧化能力、调节淘汰母羊对粗纤维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及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进而改善淘汰母羊的育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原料 黑山羊 淘汰母羊 瘤胃发酵 血清抗氧化活性 瘤胃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6种花椒精油含量测定及组成成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志燚 李德文 +4 位作者 侯颖辉 冷家归 李晋华 罗莉斯 王少铭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蒸馏法,对在贵州不同地域生长的6种3年生花椒资源开展了精油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成分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种花椒资源精油含量为7.5~23.2 mL/kg,遵义新舟青花椒的精油含量最高。6种花椒资源精油共检测出2... 采用蒸馏法,对在贵州不同地域生长的6种3年生花椒资源开展了精油提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精油成分开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种花椒资源精油含量为7.5~23.2 mL/kg,遵义新舟青花椒的精油含量最高。6种花椒资源精油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成分,其中13种烯类、6种醇类、4种烷类、1种醛类,其共有组分数1个。红花椒以桉叶油素、柠檬烯为主,含量较高,分别达38.22%、35.50%;青花椒以芳樟醇为主,含量在50.71%~94.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精油含量 精油成分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佳琴 谭春燕 +5 位作者 娄利娇 朱星陶 杨春杰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大豆科技》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掌握贵州省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文章以2021—2022年贵州省6个大豆产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的种植人员结构、气候特征、大豆生产现状、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加... 为掌握贵州省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文章以2021—2022年贵州省6个大豆产区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的种植人员结构、气候特征、大豆生产现状、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掌握大豆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加强种质资源研发、大力推广高产大豆新品种、完善生产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等建议,为贵州省大豆生产技术研发、试验示范及集成推广提供了目标和方向,助力贵州省大豆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大豆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油菜低温冻害损伤机制及减灾技术
9
作者 李杨 徐华 +1 位作者 黄莎 饶鈺溁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油菜是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低温冻害发生严重将威胁油菜产量和品质,给贵州省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基于低温冻害对油菜的损伤机制和贵州省低温气候规律,梳理了贵州省油菜低温冻害预防及灾后补救措施,以期降低低温冻... 油菜是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低温冻害发生严重将威胁油菜产量和品质,给贵州省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基于低温冻害对油菜的损伤机制和贵州省低温气候规律,梳理了贵州省油菜低温冻害预防及灾后补救措施,以期降低低温冻害对贵州油菜生产影响,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冻害 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侯国佐 杜才富 +1 位作者 侯燕 秦信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10号含油量平均达44.48%,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5%,硫苷含量为22.38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 高产、高含油量、高蛋白含量的双低杂交油菜对于推动油菜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油研10号含油量平均达44.48%,饼粕蛋白含量达40.44%,芥酸含量为0.45%,硫苷含量为22.38μmol/g饼;产量比油研七号平均增产6.62%,比中油821增产8.73%,最高产量可达3.5~4t/hm2;产油量比油研七号增产17%,比中油821增产22.4%~34.6%,是一个具有'三高两低'高效型的杂交油菜品种,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审定,准予在贵州、四川、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9个省(市)和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冬油菜区种植.推广应用将会给农户和加工部门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油量 高蛋白含量 双低 杂交油菜 油研10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03
11
作者 侯国佐 王华 张瑞茂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1,共5页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是不同于显性胞核雄性不育材料的一种新的不育类型。它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性基因控制。此种材料恢复源广,转育新的不育系也较容易。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细胞核 雄性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质不育材料微量花粉问题研究 1.微量花粉发生规律的观察 被引量:31
12
作者 侯国佐 朱永生 潘文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1年第2期17-21,共5页
在秋播或低温条件下陕2A类型不育材料比波里玛类型的微粉发生较多。微粉发生与气温关系密切,当开花前20天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不育系基本上没有微粉发生。因此秋播油菜先开花的主花序、上部分枝以及每一个花序的中下部由于处于相对的... 在秋播或低温条件下陕2A类型不育材料比波里玛类型的微粉发生较多。微粉发生与气温关系密切,当开花前20天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不育系基本上没有微粉发生。因此秋播油菜先开花的主花序、上部分枝以及每一个花序的中下部由于处于相对的低温条件开花,所以微粉发生较多。春播情况下不育系开花期延迟,开花期温度较高,可消除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胞质不育 微量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瑞茂 陈大伦 +1 位作者 汤晓华 李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4,共5页
经遗传研究表明:核不育系118 A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互作基因控制,不育基因与117 AB、S45 AB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当两对基因隐性纯合,另一对上位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 经遗传研究表明:核不育系118 A的不育性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和一对隐性上位互作基因控制,不育基因与117 AB、S45 AB的不育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当两对基因隐性纯合,另一对上位互作基因为显性(RfRf或Rfrf)时,植株表现不育(aabbRfRf或aabbRfrf),其相应临保系的基因型为3对隐性纯合体(aabbrfrf)。纯合两型系内不育株与可育株(AabbRfRf或aaBbRfRf)杂交,F1为1∶1的育性分离,系内可育株自交为3∶1的育性分离。利用纯合两型系AabbRfRf或aaBbRfRf中不育株和可育株成对兄妹交可生产纯合两型系和不育系118 A,不育系和临保系杂交生产全不育系118 CA(aabbRfrf),全不育系与恢复系(AA—或—BB)杂交生产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上位 隐性核不育 重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瑞茂 李敏 侯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不育系RM 5 6 37A与PolimaCMS和陕 2A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 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作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RM5 6 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CMS和陕 2A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 以不育系RM 5 6 37A与PolimaCMS和陕 2A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 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作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RM5 6 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CMS和陕 2A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 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 ,恢复源十分广泛 ,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 73.3%的品种 (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型 遗传 RM5637A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Ⅱ系列品种“早熟型油研七号”的选育 被引量:4
15
作者 侯国佐 杜才富 +5 位作者 侯燕 何惠平 潘文生 郑治洪 曾章丽 陈大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9-31,共3页
用油研七号的不育和恢复亲本22A和821-77进行早熟性定向系统选择,育成了早熟2287A和早熟821,所配制的“早熟油研七号”(尚未审定,因需要暂用此名,下同)生育期平均提早2天,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千粒重等性状比油研七号... 用油研七号的不育和恢复亲本22A和821-77进行早熟性定向系统选择,育成了早熟2287A和早熟821,所配制的“早熟油研七号”(尚未审定,因需要暂用此名,下同)生育期平均提早2天,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千粒重等性状比油研七号分别多0.53个/株,39.6个/株和0.229,产量比原油研七号增产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七号 早熟性 生育期 双低油菜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华 侯国佐 赵继献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6,共3页
利用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材料117AB为母本与双低品种(系)杂交,通过F_2可育株自交测硫甙,F_3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或F_3可育株再测硫甙,F_4成对测交,能有效地选育出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系。再以此双低不育系为母本与双低... 利用低芥酸油菜雄性不育材料117AB为母本与双低品种(系)杂交,通过F_2可育株自交测硫甙,F_3可育株与不育株成对测交或F_3可育株再测硫甙,F_4成对测交,能有效地选育出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系。再以此双低不育系为母本与双低优良品种(系)杂交,在F_2或F_3成对测交,亦能选育出双低不育系。经过1988至1992年4年7代的选育,育成具有较优良性状的双低隐性胞核不育材料W—6AB、204AB、C—9AB、388AB、4470AB、4422AB等,1992年进入组合配制和产量比较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隐性核不育 双低转育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不育材料117A杂种后代自交及测交分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华 侯国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1期27-30,共4页
通过对甘蓝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B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材料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按照遗传学的原理其恢复基因型有三类:1A_1A_1A_2A_2,2(A_1A_1A_2a_2,A_1a_1A_2A_2)、3(A_1A_1a_2a_2、a_1a_1A_... 通过对甘蓝油菜新型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B的遗传规律研究表明,该材料的不育性是受两对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按照遗传学的原理其恢复基因型有三类:1A_1A_1A_2A_2,2(A_1A_1A_2a_2,A_1a_1A_2A_2)、3(A_1A_1a_2a_2、a_1a_1A_2A_2),它们与117A杂交,F_2代出现可育:不育为15:1、27:5、3:1等3种育性分离比例,经过多年研究,验证了多种恢复基因型的存在,在常规品种(系)中具有A_1A_1A_2A_2基因型的占绝对多数(85.7%),并且在F_2代群体内利用不育株与可育株兄妹交配可以筛选出育性稳定地分离1:1的材料,此材料占总测交材料的比在三种育性比例F_2群体内分别为4:15、12:2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甘蓝型 杂交种 自交 测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Ⅱ母本摘苔对杂种纯度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侯燕 何惠平 +1 位作者 朱文秀 李厚英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39,共2页
父母本于9月上、中旬育苗移栽,较好的水平管理,抽苔现蕾后,通过连续两次摘苔可延迟开花20天以上,盛花期微粉减少到1.3-1.4级,杂种不育株率下降到8%-15%,制种每公顷可达到900.0~1350.0kg。
关键词 油菜 秋播制种 摘苔 杂种纯度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NF001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瑞茂 汤晓华 +1 位作者 李敏 陈大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5,20,共4页
以具埃芥细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为试验材料,通过与7个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G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 以具埃芥细胞质的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为试验材料,通过与7个正常有花瓣油菜杂交并回交构建F2和BC1群体,分析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的遗传规律。田间各遗传群体花瓣度(PGgr)的观察和统计表明,甘蓝型无花瓣油菜NF001的无花瓣性状由4对隐性基因控制,且都具有加性效应,不存在细胞质效应。若以R表示显性有瓣基因,r表示隐性无瓣基因,则NF001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中间型植株的基因型为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或r1r1r2r2r3r3R4r4,即只有1个显性基因时表现为中间类型,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只要有两个显性基因存在时都表现为正常有花瓣类型,现有正常有瓣甘蓝型油菜资源中,1对、2对、3对、4对显性纯合的基因型均有存在,但1对显性纯合基因型的有瓣品种(系)相对少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无花瓣性状 遗传分析 基因型 花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 Ⅲ.母本结实情况与温度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杜才富 侯国佐 潘文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3期11-14,共4页
春播制种开花期在日均温为13~20℃的范围内,母本结实较正常;超过20℃,有效角率、角粒数显著下降,萝卜角率上升;在25℃以上,结实极不正常。高温下造成母本死蕾和闭花以及父本花粉寿命缩短是结实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油菜 杂种 制种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