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损伤的物理疗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童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4-125,共2页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物理疗法 ,对损伤的修复和提高运动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效果显著。
关键词 运动训练 运动损伤 物理疗法 紫外线疗法 超声波疗法 激光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定态系统空时相关函数在相变临界点的表现
2
作者 赵行知 蔡绍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82-85,共4页
从规格化模型出发,考虑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定义相关函数并考察相关函数在临界点的表现及其与“巨涨落”形成的关系。
关键词 非平衡相变 相关函数 临界点 相变 非平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Cd核振动到转动演化的微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倪绍勇 石筑一 +3 位作者 童红 赵行知 张春梅 雷玉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8-783,共6页
基于微观sdIBM-Fmax模型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8Cd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出: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 基于微观sdIBM-Fmax模型和实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两组不同的核子-核子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很好地再现了108Cd核的振动带能谱和转动带能谱及其演化过程。微观和唯象的研究指出:1)这两种激发模式的共存区是能态81+~141+(Ex=3.683~5.503 MeV),81+态是振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141+态是转动模式占据优势的能态,而101+态则是两种模式的中立能态;2)从基态到241+态的yrast态均是集体态,而以后出现的第1个拆对顺排态很可能就是中子h11/2的两准粒子态;3)核结构的这种过渡不是很剧烈,而是在过渡区中,通过对玻色子结构中价核子对的耦合概率的微小改变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IBM—Fmax模型 形状演化 玻色子 108^Cd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探针显微镜测壳聚糖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吟野 汤洪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5-608,共4页
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Mode)和抬举模式(Lift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 提出一种测量材料表面电荷是非均匀的、没有中性区的弱电荷的方法。即测试时,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静电力显微镜(EFM)测量技术,依靠轻敲模式(TappingMode)和抬举模式(LiftMode),用相位成像测量有机高分子膜———壳聚糖膜(CHI)的表面电荷密度空间分布,但由于仪器设计中相位的泰勒展开是:sinΔΦ≈1/2ΔΦ,所以所获的电荷图像只能确定材料的表面电荷分布和表面电荷密度的近似值。然而,嵴宽约为2.12μm表面正电荷微沟槽结构的这种特殊电荷形貌分布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因此获得的表面电荷分布补充了生物材料表面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M EFM 表面电荷分布 表面束缚电荷密度 表面形貌 壳聚糖膜(C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核结构的有序性理解^(180,182)Hf核形状演化 被引量:2
5
作者 童红 石筑一 +2 位作者 汪红 赵行知 倪绍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3-699,共7页
对于发生在同1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激发模式向着低激发模式演化的物理图像,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的方式先行退耦到转晕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或临界点)时释放了有序的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 对于发生在同1个原子核中的从一种高激发模式向着低激发模式演化的物理图像,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被布居到高角动量态的高有序激发核,以E2跃迁的方式先行退耦到转晕带,再退耦到共存区(或临界点)时释放了有序的结构能,诱发价核子对耦合强度改变,重新组合出低有序的激发模式基准态,实现了基准态结构的过渡;从微观上看,这是一种既温和而又平稳的转变。这种共存区(或临界点)在不同核素中位置的改变,就是研究基态量子相变的理论基础。文章阐述了连续发生两次这类相变的可能,并以180,182Hf核为例作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相变 形状演化 微观sdIBM-FMax方案 180 182Hf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80^86)Zr核的形状相变和对相变及其演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倪绍勇 石筑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87-491,共5页
应用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80-86Z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实现了它们从近SU(3)对称性到O(6)对称性,继而向U(5)对称性过渡的整个形状相变过程。... 应用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80-86Z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实现了它们从近SU(3)对称性到O(6)对称性,继而向U(5)对称性过渡的整个形状相变过程。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推出s玻色子不拆对的结论,及1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阈值。该阈值明确指认:随着中子空穴数的减少,偶Zr同位素可能发生着从80Zr核的两准质子顺排态向着86Zr核的两准中子顺排态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相变 对相变 锆同位素 原子核 自旋态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玻色子对^(100)Pd核高自旋态能谱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行知 石筑一 +2 位作者 石筑亚 倪绍勇 童红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 以新近的实验单粒子能量为输入,应用唯象sdgIBM理论的两种微观实现——微观sdgIBM-2方案和sdgIBM-Fmax方案,仔细研究100Pd的核能谱和B(E2)跃迁。计算结果表明:sdgIBM-2方案成功地再现了100Pd核的较复杂的基态带和γ带的高角动量态能谱以及已知的B(E2)跃迁,其再现角动量达Jπ=16+、Ex≈7.00 MeV,比通常IBM理论再现的Jπ=6+~8+、Ex≈2.00 MeV高出很多;指认直到16+的yrast态都是基态,很可能目前观测到的yrast带中根本就不存在玻色子破对后的准粒子态。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进一步表明,为了能在IBM理论框架下描述好核的高角动量基态,需要平权地引入g玻色子,以便提供较强的十六极对相互作用,抵抗住高速转动下玻色子的破对趋势。用g玻色子数为0~3的弱耦合sdgIBM-Fmax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此作了进一步说明。按照微观sdgIBM-2方案,解释了实验上3个14+态的异常:141+态是由于1个中子g玻色子在转变为中子d玻色子的量子相变中辐射出1对光子的结果,142+是161+态退耦的中间态,而143+是真正的基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gIBM-2方案 g玻色子 量子相变 100Pd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Ce核yrast带中U(5)-SU(3)相变的一种微观理解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红 张欢 +2 位作者 石筑一 雷玉玺 童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8-52,共5页
γ射线能量-自旋曲线分析指认:128Ce核的yrast带结构很复杂,存在从U(5)振动到SU(3)转动的结构相变;借助微观sdIBM-2方案和经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了两组差别不大的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成功地再现了它们相应的能谱... γ射线能量-自旋曲线分析指认:128Ce核的yrast带结构很复杂,存在从U(5)振动到SU(3)转动的结构相变;借助微观sdIBM-2方案和经验单粒子能量值,在最普遍的哈密顿量下,用了两组差别不大的等效相互作用参数,分别成功地再现了它们相应的能谱及其演化过程.计算结果揭示:从微观角度看,这种转动驱动相变,是由于相变过渡区中价核子间耦合强弱变化引发的基态重组而产生,因而改变不会很剧烈.这样,从基态重组角度对这类相变给出了一种新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相变 转动驱动相变 微观sdIBM-2方案 ^128Ce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溅射沉积不同厚度Ca膜退火直接形成Ca_2Si膜(英文)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吟野 谢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5-678,共4页
使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恒定溅射功率、Ar气压和Ar气流流量下,在Si(100)衬底上,分别沉积不同厚度的Ca膜。随后,800℃真空退火45分钟、1小时和1.5小时。半导体钙硅化物,即立方相的Ca2Si膜和简单正交相的Ca2Si膜首次、单独、直接生长在Si(... 使用射频磁控溅射系统在恒定溅射功率、Ar气压和Ar气流流量下,在Si(100)衬底上,分别沉积不同厚度的Ca膜。随后,800℃真空退火45分钟、1小时和1.5小时。半导体钙硅化物,即立方相的Ca2Si膜和简单正交相的Ca2Si膜首次、单独、直接生长在Si(100)衬底上。实验结果指明在多相共生的Ca-Si化合物中,Ca膜的沉积厚度、因溅射而生长的Ca-Si化合物的生长厚度决定了某一个单相的钙硅化物独立的生长。另外,退火温度为800℃时,有利于单相钙硅化物的独立生长。并且,退火时间也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Si 晶核形成 半导体硅化物 退火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偶核^(166)Hf高自旋态的微观描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筑一 但汉久 +2 位作者 张战军 刘庸 桑建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从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出发,用一种在截断的态空间中研究偶偶核高自旋态的理论方案,以偶偶核166Hf为对象作了计算和讨论.结果表明:该理论方案很好地描述了稀土区偶偶核高自旋态的性质.
关键词 壳模型 微观理论 高自旋态 偶偶核 铪16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Ne能谱的微观研究及其有限温度比热容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筑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应用微观sdgIBM Fmax方案和正则系综平均法 ,计算出2 0 Ne核在有限温度下的比热容。由其比热容峰的出现 ,确认该核发生了核谱的热激发模式相变。
关键词 比热容 相变 氖20能谱 核结构 壳模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sdIBM-2+2q.p中核^(138)Ce正宇称能谱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红 石筑一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6-138,142,共4页
基于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 -费米子形式体系 ,构造出唯象IBM - 1+ 2q .p模型的微观实现 ,微观sdIBM - 2 + 2q .p方案。应用它成功地再现了13 8Ce核的基态带 ,β带 ,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给出了近来实验上观察到该核有与单粒子态共存... 基于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 -费米子形式体系 ,构造出唯象IBM - 1+ 2q .p模型的微观实现 ,微观sdIBM - 2 + 2q .p方案。应用它成功地再现了13 8Ce核的基态带 ,β带 ,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给出了近来实验上观察到该核有与单粒子态共存的集体性结构的一种解释。模型给出了一个玻色子从退耦 ,拆散 ,占据闯入轨道到参加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值。计算出的微观信息表明 :一个d玻色子的突然拆对不会引起核状态突变 ;核子顺排释放的能量有利于其它玻色子再拆对 ;13 8Ce核的高自旋态属于两准质子转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宇称能谱结构 微观sdIBM-2+2q.p方案 拆对 高自旋态 ^138Ce核 原子核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bCsCaCuO超导材料在超导转变过程中的光声效应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次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17-119,共3页
本文用金属超导性和R-G光声理论,解释了BiPbCsCaCuO超导材料在超导转变过程中的光声效应。
关键词 光声效应 超导转变 超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64~68)Ge同位素的对相变及其演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红 石筑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3-436,共4页
应用唯象核芯加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sdIBM-2+2q.p.)方案并考虑到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64~68Ge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求出了s玻色子不拆对和一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 应用唯象核芯加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sdIBM-2+2q.p.)方案并考虑到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64~68Ge核的基态带、β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求出了s玻色子不拆对和一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值.该阈值明确指认:随着中子数的增加,偶Ge同位素可能发生从64Ge核的两准质子顺排态向68Ge核的两准中子顺排态的演化;揭示了偶Ge同位素对相变对象转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相变 低能谱 高自旋态 偶^64-68Ge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治疗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童红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2期67-70,共4页
质子治疗是利用高能质子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 ,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质子治疗 .根据质子入射方式的不同 ,质子治疗分为质子适形放疗、质子立体聚焦式放疗、质子扫描等几种 .
关键词 质子治疗 质子适形放疗 质子扫描 质子立体聚焦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声谱学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次南 杨思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1期97-100,共4页
本文描述了光声效应的物理过程和光声光谱的实验方法。介绍了现代光声光谱的多种运用以及作者在光声光谱运用于低温超导探测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光声效应 光声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Kr核谱中4个8^+态的微观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筑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7-220,共4页
应用微观sdIBM-2+2q.p.方案,计算了80K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计算值与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方案指认8+3态很可能分属基态带、两中子和两质子准粒子态,而2和8+1、8+8+4态则属于γ带,并都获得最新实验结果支持。计算表... 应用微观sdIBM-2+2q.p.方案,计算了80K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计算值与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方案指认8+3态很可能分属基态带、两中子和两质子准粒子态,而2和8+1、8+8+4态则属于γ带,并都获得最新实验结果支持。计算表明:核的一个玻色子突然拆对不会明显改变前后状态。讨论了两准粒子顺排态能量及其指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谱 微观研究 氪80 原子核 基态带 高自旋态能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4)Cd核子顺排特征的微观研究
18
作者 童红 石筑一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形式体系,构造出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个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基于唯象模型和实现方案,导出原子核的一个d玻色子从退耦、拆散、占据闯入轨道,直到参加顺排所需的最小能量值;据此讨... 应用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费米子模型的形式体系,构造出唯象核芯+两准粒子模型的一个微观实现,微观sdIBM-2+2q.p方案.基于唯象模型和实现方案,导出原子核的一个d玻色子从退耦、拆散、占据闯入轨道,直到参加顺排所需的最小能量值;据此讨论了核高自旋态的微观结构及其拆对顺排次序.对104Cd核的计算结果显示微观方案较满意地描述了该核的低自旋态和部分高自旋态;核的一个d玻色子的突然拆对不会引起前后状态的显著改变.最后,本方案指认:这些高自旋态是构建于ν(h11/2)2和π(g9/2)2上的顺排态;而实验上观测到的81+、82+和83+态则很可能分别属于两准质子顺排态、两准中质子顺排态和基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sdIBM-2+2q.P.方案 高自旋态 玻色子拆对 核子顺排 ^104Cd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性状研究
19
作者 黄伟其 陶必修 蔡绍虹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本文对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形成该光电响应时滞后曳的主要根源在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多声子慢态复合.我们给出了削减后沿拖曳、提高光电响应速度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解决宽带光... 本文对矩形光脉冲光电响应后沿拖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形成该光电响应时滞后曳的主要根源在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多声子慢态复合.我们给出了削减后沿拖曳、提高光电响应速度的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解决宽带光通讯的速度瓶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响应 时滞后曳效应 异质结并接 矩形光脉冲 半导体 光电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核有限温度行为的微观描述
20
作者 吉世印 石筑一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43-46,53,共5页
应用微观sdIBM - 2形式体系、正则系综平均法和鞍点近似 ,能计算出核在有限温度下的比热 ,比热峰的存在表明核发生了热激发相变。以Fe核为例作了具体计算 ,并与实验值和量子MonteCarlo结果作了比较。
关键词 微观sdIBM-2 热力学 原子核 有限温度行为 比热 热激发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