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间文学中的父子疏离现象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汪文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在中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父子关系的疏远、隔离,甚至敌对、抗拒,是一个类型化的特征。在传统社会的世俗生活中,父子间隐然有一条深不可越的鸿沟。父子关系的疏远、隔离,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伦现象。父子关系之疏远、隔离,与父亲的... 在中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父子关系的疏远、隔离,甚至敌对、抗拒,是一个类型化的特征。在传统社会的世俗生活中,父子间隐然有一条深不可越的鸿沟。父子关系的疏远、隔离,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伦现象。父子关系之疏远、隔离,与父亲的角色地位有关,是由父子间不切实际的角色期待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子 疏离 民间故事 角色期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时代媒介生态失衡的表征及其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颜春龙 刘远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0-242,共3页
网络时代,媒介的生态失衡和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异化将越来越严重。媒介生态失衡的原因在于媒介内外生态链的断裂。只有正确认识并分析当下媒介生态失衡的种种表征及其原因,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并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 网络时代,媒介的生态失衡和媒介从业人员和受众的异化将越来越严重。媒介生态失衡的原因在于媒介内外生态链的断裂。只有正确认识并分析当下媒介生态失衡的种种表征及其原因,我们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并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以此促进媒介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媒介生态失衡 失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换一个角度看历史——重新解读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奇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5,共3页
本文对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了重新解读,重点探讨了该部影片的艺术资质,并从表意系统和形式系统两大系统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文章指出了该部影片广为称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好地平衡了艺术性和商业性,为... 本文对姜文执导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了重新解读,重点探讨了该部影片的艺术资质,并从表意系统和形式系统两大系统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文章指出了该部影片广为称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好地平衡了艺术性和商业性,为国产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意系统 形式系统 艺术性 商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山水和谐的绝唱——唐亚平电视文艺“三部曲”解读
4
作者 喻子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5,共3页
唐亚平编导的《侗族大歌》、《苗族舞蹈》、《布依歌舞》电视文艺专题"三部曲",从"人与山水的和谐"这一主题切入是十分正确的,体现了一个电视艺术家的国际眼光、艺术水准与人文关怀。"三部曲"采用最直觉... 唐亚平编导的《侗族大歌》、《苗族舞蹈》、《布依歌舞》电视文艺专题"三部曲",从"人与山水的和谐"这一主题切入是十分正确的,体现了一个电视艺术家的国际眼光、艺术水准与人文关怀。"三部曲"采用最直觉的电视语言,从平视的角度不露痕迹地记录和叙述,真实地还原了苗、侗、布依三个古老民族鲜活的原生态音乐、歌舞和习俗。声音的旋律、舞步的韵律、歌舞乐的交织,共同完成了诗意的营造,避免了纯原生态记录的平淡与浅薄。画面的禅意化、歌词的哲理化、解说词的格言化,使作品的内涵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文艺专题 原生态记录 人与山水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