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妻子生活状况调查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A村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超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随着农村大量已婚男性外出打工,"留守妻子"群体随之产生。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A村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法,对农村留守妻子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指出现行户籍制度、家庭利益优化选择、自... 随着农村大量已婚男性外出打工,"留守妻子"群体随之产生。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西山镇A村为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法,对农村留守妻子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指出现行户籍制度、家庭利益优化选择、自身技能局限是留守妻子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阐述了家务活增多、农业生产担子重,两地分居欠缺情感交流,精神压力大,心理负担重的生活现状。提出打破城乡二元壁垒,建立健全以家庭为主体的农民工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成立互助组织,建立留守妻子帮扶体系等措施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妻子的生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留守妻子 生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方法的激光散斑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朱保华 黄静 +2 位作者 张文涛 蒋曲博 周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0-622,共3页
为了实现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基于激光散斑原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计算了激光散斑图像的基本参量,分析了激光散斑含有的物体表面粗糙度特征。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物体表面粗糙度激光散斑测量实验系统,采集了不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在... 为了实现物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基于激光散斑原理,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方法计算了激光散斑图像的基本参量,分析了激光散斑含有的物体表面粗糙度特征。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物体表面粗糙度激光散斑测量实验系统,采集了不同表面粗糙度标准样板在不同入射角条件下的激光散斑图,继而得到了研磨和平磨条件下散斑条纹对比度与光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入射角约为60°时,散斑特性及其对比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激光散斑 表面粗糙度 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维光学粘胶作用下铬原子束空间分布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保华 黄静 +3 位作者 张宝武 张文涛 蒋曲博 熊显名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2-835,共4页
为了研究激光准直场作用下原子束的空间分布状态对纳米光栅沉积制作的影响,基于半经典理论,分析了1维光学粘胶对中性铬原子的作用力特性,利用4阶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对不同激光场强度、不同激光失谐量、不同激光场范围条件下中性铬原... 为了研究激光准直场作用下原子束的空间分布状态对纳米光栅沉积制作的影响,基于半经典理论,分析了1维光学粘胶对中性铬原子的作用力特性,利用4阶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对不同激光场强度、不同激光失谐量、不同激光场范围条件下中性铬原子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仿真结果可知,随着激光场强度的增加,原子束的分布向中心区域集中,由于受饱和效应的影响,该种集中的趋势随激光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变缓;同时,当激光失谐量等于原子线宽的一半时,原子束的空间分布最窄。当激光功率为40mW、且失谐量为-2.5MHz时,铬原子束经过1维光学粘胶作用后其空间分布的半峰全宽被压缩为作用前的0.43倍,而原子束密度分布中心值也增大为作用前的1.79倍。结果表明,利用激光准直场的作用可实现原子束空间分布的改善,有利于后续的原子沉积以实现纳米光栅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1维光学粘胶 耗散力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电器件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静 郑珍珠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6-459,共4页
为了找到一种安全、高速的图像加密方法,通过计算明文和密文的信息熵、灰度值等参数,研究了利用光电器件,采用流密码和位平面分解相结合的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和该方案的抗破译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案中,对含信息量越少的图像,加密后平均灰... 为了找到一种安全、高速的图像加密方法,通过计算明文和密文的信息熵、灰度值等参数,研究了利用光电器件,采用流密码和位平面分解相结合的加密方法的安全性和该方案的抗破译能力。结果表明,该方案中,对含信息量越少的图像,加密后平均灰度变化值越大;这种灰度变换的加密方法掩盖了各像素点之间的相关性,密文像素点灰度随机分布,分析者无法获得明文图像的灰度分布状况,使得分析者无法通过相关度分析提取图像轮廓,有效隐藏重要信息。因此,该加密方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同时应将密文平均灰度值作为评价参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光信息安全 位平面分解加密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社区呈现到全景融合: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视域转型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晓梅 吴秋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4,共9页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生态关系的建立和表达,其主要路径是把社区区域等同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并且使用布展方式在区域内建立标牌,以实现博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的建立。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全景式地实践了这一过程,并且在早期... 生态博物馆的理论基础问题是生态关系的建立和表达,其主要路径是把社区区域等同于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并且使用布展方式在区域内建立标牌,以实现博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的建立。中国的生态博物馆建设全景式地实践了这一过程,并且在早期的“六枝原则”中明确了这一理论。其在早期的生态表现中确立了博物与环境关系的经典范式,后期多元化生态表现中,还实现了生态学与生态博物馆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区域 生态关系 博物与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性与味道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梅 吴秋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中国的食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被表述为“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而且这咸、肥、乳、酸、杂的五味,代表了传统中国的味道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今天的味道民族志中依然。中国食性的五方与中国哲学的五行的整体世界观一体,为中国... 中国的食性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被表述为“东咸、西肥、北乳、南酸、中杂”,而且这咸、肥、乳、酸、杂的五味,代表了传统中国的味道历史和文化,并且在今天的味道民族志中依然。中国食性的五方与中国哲学的五行的整体世界观一体,为中国世界观表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味道的研究是饮食人类学的深化和具象,它隐含了政治、地方和身体,故中国的五方食性就是在味道中展开的。但每一种味道并非滋味的本意,都包含着一个思想、一个国家地域文化的整体运行。国食,国味,国病,国治,也即国性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食性 味道 五行 国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