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治理视角下西部地区农村电商产业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对贵州省四区县的实地调研 被引量:9
1
作者 宗世法 孙兆霞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42,共8页
与东部地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社会自觉”形成的“电商村落”不同,西部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带有更强的政府引导与政策驱动特征,返乡创业人员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些农村电商面临着组织分散的农户... 与东部地区“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社会自觉”形成的“电商村落”不同,西部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带有更强的政府引导与政策驱动特征,返乡创业人员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基本方式。但是,这些农村电商面临着组织分散的农户进行生产、市场与社会规则不一致、产销之间的社会信任问题、电商经营者弱小等社会治理方面的难题。基于对贵州省四区县的调研,重点探讨三个农村电商案例,分别探索出“社区电商联户”“第一书记直播”“兵支书抖音”等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新形态,通过社会治理整合电商产业发展的主体、提高产销之间的社会信任、弥合脆弱的乡村社会基础以实现产业升级,构建农村电商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这种兼具公益性、市场性、组织性的社会企业型电商,为推进西部地区的农村电商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载体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农村电商 嵌入性 社会条件 社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话语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郝亚明 邱龙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五个共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对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概括,为洞察中华民族形成演进逻辑构建了统一的叙事话语与整体的结构视野。作为历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孕育了其独特的... “五个共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对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概括,为洞察中华民族形成演进逻辑构建了统一的叙事话语与整体的结构视野。作为历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孕育了其独特的内在结构。尽管这一结构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变迁与发展,但其主体性和整体性始终稳固,内嵌于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程当中。“五个共同”从祖国疆域、统一国家、辉煌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等五个维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在结构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理,进而呈现了国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动态互构关系。一方面,“五个共同”不仅各自蕴含深远的意义与功能,更在多重逻辑层次间相互交织;另一方面,“五个共同”既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五个共同” 内在结构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助力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
3
作者 何倩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0期139-141,共3页
“新乡贤”作为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在推进基层现代化治理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以“新乡贤”参与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为出发点,分析其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及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新乡... “新乡贤”作为基层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联系纽带,在推进基层现代化治理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以“新乡贤”参与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为出发点,分析其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及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进行分析,从而为新乡贤有序参与民族地区的乡村治理提供现实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我国民族地区,鉴于现实条件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乡贤作为历史上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仍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参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参与 基层社会治理 乡村治理 基层政府 贵州民族地区 新乡贤 乡村社会治理 现代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之路
4
作者 袁珍珍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参与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维度,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政治、文化、人际交往这四个层面的社会参与存在显著不足,为了有效促进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社会参与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参考维度,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现状。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政治、文化、人际交往这四个层面的社会参与存在显著不足,为了有效促进老年人进行社会参与,本文提出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从增强个人能力与培育老年人参与意识、农村适老环境优化与服务提升、社会支持补给与资源整合三方面实现积极老龄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生活质量 政治参与 经济参与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社会资本 兴乡村产业
5
作者 文珍珠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猕猴桃产业为例,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在猕猴桃产业的种植、管理、技术...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框架,以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谷堡镇平滩村猕猴桃产业为例,运用深度访谈、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在猕猴桃产业的种植、管理、技术运用、销售过程中社会资本的运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 猕猴桃产业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要介入农村环境治理
6
作者 李婷 《村委主任》 2025年第9期140-142,共3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是生态振兴的关键环节。农村卫生环境治理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村民环保意识滞后等结构性困境。本文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乡水井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民环境意识呈现认...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卫生环境治理是生态振兴的关键环节。农村卫生环境治理面临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与村民环保意识滞后等结构性困境。本文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杨岐乡水井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民环境意识呈现认知与行动脱节的特征,近半数居民对环保知识掌握有限;村庄存在垃圾处理低效、污水直排等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治理体系缺乏长效性支撑。本文基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研究提出三维介入路径:通过需求评估与乡土化宣教破解认知盲区,借助社区赋权培育村民自治组织激发内生动力,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协作网络实现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促进农村卫生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处理 基础设施 资金投入 实地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与“拼爹”影响社会地位的代际流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阳义南 卫松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7,共16页
将个体“努力”自致因素与“拼爹”先赋因素作为解释我国社会地位代际流动的双驱机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路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个体“努力”对其社会地位获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既包括直接提升作用,也包括增加上大学、创... 将个体“努力”自致因素与“拼爹”先赋因素作为解释我国社会地位代际流动的双驱机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路径模型估计结果显示,个体“努力”对其社会地位获得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既包括直接提升作用,也包括增加上大学、创业、体制内就业等机会的中介路径;相比之下,“努力”的作用还低于父辈地位的影响,但“努力”作用的边际回报更高;进一步将样本分为“60前”、“60后”、“70后”、“80后”四个世代,或上中下三个社会层级,各组间系数变化及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努力”的作用在趋于上升,父辈地位的作用则在减弱,且“努力”对社会底层家庭的作用更大。通过加入更多控制变量、更换解释变量、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结果得到了支撑。由此反映我国社会结构提供了努力者向上流动的渠道,折射出社会流动性的上升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社会地位 代际流动 社会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有形有感有效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7
8
作者 周真刚 韦泽珺 杨江萍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3年第3期13-21,153,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形有感有效。贵州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有形上,扎实做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开展有抓手、落实有载体,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在有感上,扎实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有形有感有效。贵州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在有形上,扎实做好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开展有抓手、落实有载体,民族间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在有感上,扎实做好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充分发挥中华民族文化孕育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深化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共识,使各族群众增进感知力、提升感染力、增进感恩心,不断沁人心灵,引发共鸣;在有效上,坚持目标导向、效能导向,建立完善全过程、高效率、高质量的落实机制,不断推动完善、规范、精准、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形有感有效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郝亚明 王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个恒久主题是对“一”与“多”关系的调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然就包含着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内在需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在哲学层面上深刻把握共同性与差异... 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个恒久主题是对“一”与“多”关系的调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然就包含着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内在需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在哲学层面上深刻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两者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也要在理论层面上正确认识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定位,还要在实践层面上秉持着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本原则来指导民族工作,扎实稳妥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蔓 敖维 《村委主任》 2022年第11期135-137,共3页
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保护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在对西江千户苗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 少数民族村寨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保护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在对西江千户苗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困境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推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以期实现推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寨 文化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嵌入乡村基层治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昌英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161-163,共3页
党的二十大擎画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的宏伟蓝图,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力量,社会工作在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规范群众诉求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基层治理本... 党的二十大擎画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的宏伟蓝图,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了广袤的空间。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织力量,社会工作在处理新时代人民内部矛盾、规范群众诉求表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基层治理本土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和剖析,系统性梳理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可行性和困境,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基层治理的纾解路径,以期更好地激发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内部矛盾 乡村治理 诉求表达 治理效能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助力农村老年友好社区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有俊 武徐梅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49-51,共3页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福祉,也是...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中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农村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尤为关键,它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福祉,也是衡量乡村振兴成效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老年友好城市项目,强调了社区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将通过对国内农村老年友好社区建设的分析,提出社会工作介入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以期为实现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乡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服务 社会工作 农村老年人 人的全面发展 老年友好城市 多样化需求 策略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社会关系演化探究
13
作者 龚林玉 《村委主任》 2023年第8期92-94,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小城镇中的社会关系受到影响,其关系网络逐渐由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且多元的形式...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小城镇中的社会关系受到影响,其关系网络逐渐由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且多元的形式,这也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小镇当地的人与人、人与产业之间的关系形式。鉴于此,小镇中社会关系的重塑过程值得我们去探究,通过观察其社会关系的演化过程,可以为旅游小镇未来的发展寻求稳定可靠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社会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视角下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以贵州省H村为例
14
作者 朱漓源 《村委主任》 2023年第6期48-50,共3页
将优势视角与乡村振兴结合,关注西南民族地区的优势和潜能的开发,发挥西南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稳当且长久。贵州省H村是一个典型的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村落,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生物... 将优势视角与乡村振兴结合,关注西南民族地区的优势和潜能的开发,发挥西南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之路走得稳当且长久。贵州省H村是一个典型的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村落,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等。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创新运用优势视角,发掘并运用H村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聚焦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撬动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促进社会资本资源转化,这也为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视角 西南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项目制运行到生态社群构建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转型
15
作者 汤皓然 罗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在本土语境下需要根据现代化流向进行路径转型。项目制可视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工作的重要进路,从范式层面、场域层面、服务层面理解其运行逻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实践目的。而环境社会工作作为一... 环境社会工作的实践在本土语境下需要根据现代化流向进行路径转型。项目制可视为社会力量参与治理工作的重要进路,从范式层面、场域层面、服务层面理解其运行逻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实践目的。而环境社会工作作为一个关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分支,可以在赋有科学主义气质的项目制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度与生活的双向链接,以期迈向生态社群模式。生态社群模式是通过建立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善”,以及群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体”,来平衡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本土环境社会工作实践。在结构层面,生态社群模式致力于促进“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平衡;在关系层面,其是为了实现公共社区的场景营造;在行动层面,则是为了培养公众在自然环境保护中的持续性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生态社群模式 环境社会工作 环境—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文化流行的可能性:现实掣肘、逻辑理路、行动策略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洋 张雅倩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探寻文化赓续的持续动力,使乡村文化重新在复杂社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任务。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人类在适...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探寻文化赓续的持续动力,使乡村文化重新在复杂社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迫切任务。乡村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地域性、乡土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人类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深藏于血脉中的“乡愁”被重新激活,促使乡村文化同流行文化产生了朝向市场思维的逻辑起点耦合、朝向现代媒介的表现形式耦合、朝向身份认同的价值功能耦合,因而乡村文化流行具备可行性。让乡村文化流行起来,需要顺应流行文化的生成逻辑,赓续文化基因赋能产业实践,链接文化需求引发大众共鸣,升级文化形态实现多样表达。乡村文化的流行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为最终目标,要解决好流行化过程中生产目标商业性与总体目标公益性、价值功能娱乐性与价值导向正向性、流行文化周期性与文化影响长效性等问题,推动流行的乡村文化自然嵌合大众日常生产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 流行文化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互助养老服务
17
作者 郭芳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88-90,共3页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居多,但这一传统养老模式下,经济压力、日常照料提供不足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推行互助养老是践行积极老龄观的有效途径。推行...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以家庭养老居多,但这一传统养老模式下,经济压力、日常照料提供不足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推行互助养老是践行积极老龄观的有效途径。推行互助养老,能在日常生活中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为农村社区的家庭减轻负担。社会工作者利用其专业优势介入农村互助养老,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农村互助养老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发展型社会政策强调“事后干预”,是一种“发展性”的新社会政策,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互助养老提供了创新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互助养老 发展型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介入 减轻负担 家庭养老 老龄化阶段 国际通行标准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助力乡村基层治理
18
作者 包龙献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2期115-117,共3页
乡村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环境,是社会各个群体的交汇点,也是社会矛盾的聚集点,更是社会治理的着重点。因此,推动乡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 乡村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人们生活的基础环境,是社会各个群体的交汇点,也是社会矛盾的聚集点,更是社会治理的着重点。因此,推动乡村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是健全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而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与社会工作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为社会工作嵌入性参与乡村基层治理提供了可行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支持建立乡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 社会工作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基层服务 聚集点 社会力量参与 乡镇(街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史诗的伦理叙事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南方史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诸多伦理叙事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伦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南方史诗的伦理叙事遍布于生产生活、婚姻家庭、战争书写等多维空间,具有务实、平等、开创等鲜明特质。从教化实践、规范实践的... 南方史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含有诸多伦理叙事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伦理体系的重要构成。南方史诗的伦理叙事遍布于生产生活、婚姻家庭、战争书写等多维空间,具有务实、平等、开创等鲜明特质。从教化实践、规范实践的维度探析南方史诗的伦理意蕴,可以明晰南方史诗伦理生发的情本体基础与理性凝聚的演进轨辙。南方史诗指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反映了南方各族先民试图借助想象达到征服自然和支配自然的目标追求,还蕴含着人类伦理意识的萌芽,是持续推进文化溯源与传承工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扎根中华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宝贵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史诗 伦理叙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史诗的文化资源供给与中华民族新史诗的书写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洋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南方史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安身立命、和谐共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是中华民族新史诗书写的重要文化元素。南方史诗从立足到立族的生存需求是中华民族新史诗向世界人民展现的中国力量,从依赖到共生的发展模式... 南方史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安身立命、和谐共生、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是中华民族新史诗书写的重要文化元素。南方史诗从立足到立族的生存需求是中华民族新史诗向世界人民展现的中国力量,从依赖到共生的发展模式是中华民族新史诗为人类发展提供的中国经验,从共鸣到共识的理性凝聚是中华民族新史诗为文明互鉴注入的中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史诗 史诗学 中国民间文学 中华民族新史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