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文旅产业的逻辑与转型--来自贵州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5
1
作者 刘洋 肖远平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4-110,共7页
数字文旅产业具有独特的物理特征、典型的产品特征、显著的经济特征及特殊的市场特征。内容数字化的生产和数字化内容的应用是数字文旅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帕累托最优。研究发现,贵州数字文旅产业的模式和路径是创设一套标识体系,明确两条... 数字文旅产业具有独特的物理特征、典型的产品特征、显著的经济特征及特殊的市场特征。内容数字化的生产和数字化内容的应用是数字文旅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帕累托最优。研究发现,贵州数字文旅产业的模式和路径是创设一套标识体系,明确两条发展主线,实现三个主体转变,确保四个角色协同,推广五种融合模式。研究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应用融合、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可成为数字文旅产业的破题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数字文旅产业 发展逻辑 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平衡理论视角下70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龙立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1,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70年的变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7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轨迹的梳理总结,运用间断平衡理论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70年的变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对70年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变迁轨迹的梳理总结,运用间断平衡理论的长期视角分析该政策的变迁过程,可以发现: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从1949年到1965年中央集中模式的平衡期、"文革"时期激进变迁模式的间断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集中与地方自主相结合的渐进平衡新时期。这一演变过程呈现出明显的由平衡到短期间断再到长期平衡的演进脉络特征,而且与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也呈现出较强的吻合性,充分体现了教育、人与社会发展之间内在的紧密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平衡理论 民族教育 政策变迁 民族团结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小康时代”社会救助制度的调整优化——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 被引量:17
3
作者 公衍勇 聂淑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3,共5页
我国现行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无法顺应“后小康时代”农村贫困形式变化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后小康时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 我国现行生存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无法顺应“后小康时代”农村贫困形式变化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后小康时代”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应该向积极和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转变:价值理念上,从消极被动的事后补救转向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制度目标上,由满足贫困群体低层次需求转向兼顾高层次需求;救助主体上,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参与;救助对象上,从政策受益者向政策边缘人延伸;救助方式上,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救助体系上,由“碎片化”到“整体化”。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小康时代” 社会救助制度 发展型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测量指标构建及其政策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成文 陈静 王勇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97,242,共10页
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与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而科学构建测量指标是解决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问题的基础。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残疾人社会... 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与残疾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要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充分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活力。而科学构建测量指标是解决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问题的基础。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是指残疾人社会组织在资源动员、专业服务、行业竞争、行业自律、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发展状态。因此,可以从动员力、服务力、竞争力、自律力、引领力五个维度构建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测量指标。建构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五力"测量指标的政策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科学确立评价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指标体系;二是有利于正确调整激发残疾人社会组织活力的社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社会组织活力 测量指标 政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基于滇黔桂三省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3
5
作者 龙立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0,共6页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本研究建构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量表,认为其主要包括了公共服务投入能力、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民族需求服务能力等五个维度,经信、效度...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实际,本研究建构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量表,认为其主要包括了公共服务投入能力、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和民族需求服务能力等五个维度,经信、效度检验,信度系数符合要求,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均成立。同时,假设了五大要素等对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产生影响,也构建了相关量表,并通过信效度检验,均符合研究需要。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公务员素质因子和均等化因子,对公共服务能力的影响不显著,而行政生态因子、政府回应因子和系统互动因子,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这些因素对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县的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解释力在55.2%,具有中度影响能力。在有影响力的因素中,行政生态因子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府回应因子的影响,最后才是系统互动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县 公共服务能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意义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江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144,共6页
当前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碎片化与技术化困境,社会空间理论能够有效回应这些困境,并能够提供一个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整合性的解释框架。社会工作者从生活的空间性出发,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洞察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可以整合性分析... 当前社会工作实践面临碎片化与技术化困境,社会空间理论能够有效回应这些困境,并能够提供一个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整合性的解释框架。社会工作者从生活的空间性出发,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洞察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可以整合性分析服务对象所处的空间场景以及各因素的空间意涵。空间面向的社会工作实践重拾专业本质,彰显社会工作想象力,契合专业的反思性实践的特征,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推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要实现社会工作实践的空间转向,社会工作者就必须树立空间思维,充分运用空间的社会性和建构性理解服务对象空间生产的过程,分析空间元素的不同组合以及作用于服务对象空间的规训策略,探索空间建构的社会意义,与服务对象一起对其空间进行再生产,促进空间赋权,维护空间权益,增加生活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碎片化 技术化 空间 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茶文化知识认知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钟海姣 康红梅 《现代园艺》 2020年第9期26-28,共3页
茶叶为载体的茶文化在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和情感需求,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运用实证资料,对大学生茶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入学年份的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不... 茶叶为载体的茶文化在满足人们物质、精神和情感需求,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本研究运用实证资料,对大学生茶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入学年份的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其获得茶文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阅读有关书籍、关注和访问网络新媒体、受周围群体的影响等方面。要提高大学生茶文化素养,就必须正视不同类别大学生茶文化知识的差距,从而正确指导大学生阅读相关书籍,科学判断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周围群体的作用等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茶文化知识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继承和发扬茶文化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茶文化 认知水平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质量协作的社会工作督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江龙 章晓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服务品质的重要保证,但在目前的督导实践中,督导关系呈现渠道多样化和形式多元化倾向,督导功能出现多面向和多头督导特征,督导目标偏问题导向与管理和功利导向,督导地位不明确并出现职级化趋势。这背离了督导本质...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服务品质的重要保证,但在目前的督导实践中,督导关系呈现渠道多样化和形式多元化倾向,督导功能出现多面向和多头督导特征,督导目标偏问题导向与管理和功利导向,督导地位不明确并出现职级化趋势。这背离了督导本质,质量协作的督导机制亟待建构。为此,建议:在专业层面,把督导置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框架中;在制度层面,构建常态化的督导机制;在机构层面,建设督导团队,创建督导环境;在实践层面,打造超越功能的整合性督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督导 质量协作 积极关系 支持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依附走向振兴: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再思考
9
作者 何一凤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第12期8-9,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高水平成就,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便相形见绌了。长时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处于一种“依附性关系”当中,即一种“农村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深刻影响下,广大农村... 随着我国城市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高水平成就,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便相形见绌了。长时间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处于一种“依附性关系”当中,即一种“农村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的深刻影响下,广大农村地区失去了发展的主体性资格,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同心圆”,造成了离城市越近的乡村越“发达”,越远的越“落后”。针对这一现实困境,“破局之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依附关系,重新建构一种良序的发展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党和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将对于实现我国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依附关系 乡村振兴 农村社会转型 新型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优化 被引量:55
10
作者 刘洋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型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成为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帕累托最优。混合式教学实践受限于观念更新、资源共享和价值诉求,仍难以实现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变革,通过提升教... 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新型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成为精准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帕累托最优。混合式教学实践受限于观念更新、资源共享和价值诉求,仍难以实现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变革,通过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准确定位师生关系、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因地制宜推广运用,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记忆·情感·符号——西江苗族服饰文化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昌国 李宁阳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2期149-156,共8页
服饰文化是西江苗族文化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作为文化主体的生活模式的摹刻,是穿在身上的史诗和故事,是族群归属、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的象征符号,是信仰文化图像表达载体,是人生礼仪的过渡符号,是族群文化传统、集体记忆、历史文化的... 服饰文化是西江苗族文化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作为文化主体的生活模式的摹刻,是穿在身上的史诗和故事,是族群归属、身份地位、社会角色的象征符号,是信仰文化图像表达载体,是人生礼仪的过渡符号,是族群文化传统、集体记忆、历史文化的载体,凝结着西江苗族人的特殊民族情感,反映着西江苗族人的价值观与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服饰 族群记忆 象征符号 情感表达 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的逻辑与转型--基于天龙屯堡(1998-2018)实践轨辙的考察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洋 肖远平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37,共9页
文旅融合要求树立打通边界与推动资源转变的发展理念,避免获利极端化,确保产业永续化。天龙屯堡是屯堡群中的核心代表,极具地域特色。本文考察1998-2018年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的发展轨迹,发现其摆脱了一般旅游地文化资源过度消费的陷阱。... 文旅融合要求树立打通边界与推动资源转变的发展理念,避免获利极端化,确保产业永续化。天龙屯堡是屯堡群中的核心代表,极具地域特色。本文考察1998-2018年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的发展轨迹,发现其摆脱了一般旅游地文化资源过度消费的陷阱。目前天龙屯堡文化产品面临创意设计与文化传承的矛盾、旅游产品个性定制与快进慢游的矛盾、文化旅游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并进的矛盾、文化旅游产业链深度融合与融而不合的矛盾。最后,提出资源整合与点轴效应、准确定位与因地制宜、立体交通与资源互补、赋能创意与全域旅游等建议,旨在为我国文旅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 旅游业 天龙屯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旅游企业虚拟社区价值共创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红喜 何彪 +1 位作者 刘琼 周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85,共3页
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多种民营度假租赁业态打破了住宿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民营酒店企业抱团取暖、共创共享的意愿强烈,但亟需有效的理论指导,虚拟社群以其网络化、信息化优势为民营酒店的价值共创实践提供了广阔的... 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多种民营度假租赁业态打破了住宿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民营酒店企业抱团取暖、共创共享的意愿强烈,但亟需有效的理论指导,虚拟社群以其网络化、信息化优势为民营酒店的价值共创实践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从旅游体验中价值共创的兴起入手,基于企业内外价值共创的已有理论研究,借助 A虚拟社群共创平台探讨民营旅游企业间的价值共创实践,可知:虚拟社群中的价值共创行为主要围绕“分享、模仿、创新”展开,阶梯式管理是其有效手段,“信任”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机制,亟需通过规范行业秩序、创新管理手段、建设诚信机制、引入合法契约来加强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旅游企业 虚拟社区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三线人”的时空流变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谢景慧 吴晓萍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2,共7页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时代主人翁的“三线人”经历了国家政治意志下的政策性身份生产、单位制框架下的身份实践与体制改革下的结构性身份消解,后又被动地进入了一个变动不居的时空情境,尤其是单位制向市场制的结构之变、体制改革集体主义到个体主义的价值之变以及主人翁到边缘人的身份之变,形成了一股新时代追求群体认同与群体价值的力量,与历史和回忆的自然动力共同驱动“三线人”的自我建构,形成了以艰苦的身体记忆、光荣的心理记忆与愉悦的生活记忆为主要内容的集体记忆。基于内在动力的集体记忆外展延伸与客观的社会主流价值外在联结,共同形成了公共视域下的“三线精神”。从集体身份到集体记忆到“三线精神”,串起了“三线人”的情感社会化历程,也串起了宏大历史过程中“三线人”的时空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三线人” 集体身份 集体记忆 “三线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环境下物流业网络构建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龚翔 朱万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利用1991—2011年的数据,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方法,从经验和动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效应及中国物流业发展和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物流业发展的增加及人口城镇化可能... 利用1991—2011年的数据,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方差分解等定量方法,从经验和动态角度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效应及中国物流业发展和城镇化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物流业发展的增加及人口城镇化可能导致碳排放强度增长。第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长期持续的互动关系。低碳物流业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反馈系统。第三,物流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持续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城镇化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低碳物流业的发展能够调配城镇功能,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城镇化建设对于低碳物流业的促进作用较弱,仍可能对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构成重大威胁。为了能够应对减排的挑战,仍需要寻求低碳经济下城镇化发展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环境 物流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茶如何出山:“互联网+”背景下供销合作社有可为——基于遵义市供销合作社典型案例分析
16
作者 秦杰 王盛鑫 《福建茶叶》 2021年第10期82-84,共3页
本文在分析遵义市供销合作社具体承办的网上茶博会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供销合作社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结论发现,供销合作社在转变观念、拓展业务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巩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本文在分析遵义市供销合作社具体承办的网上茶博会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供销合作社在“互联网+”背景下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结论发现,供销合作社在转变观念、拓展业务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巩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供销合作社内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销合作社 茶博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与不苦:时代规训与三线人的双重叙事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景慧 吴晓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3,共7页
三线人在口述表达中呈现了苦与不苦的双重叙事,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存在着时代规训下的结构递进路径。三线人之苦,尤其在工作、生活与情感方面的痛点是时代之苦的个体化勾连。同时,在思想、身体、空间等方面的时代规训下,形成了国家与... 三线人在口述表达中呈现了苦与不苦的双重叙事,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存在着时代规训下的结构递进路径。三线人之苦,尤其在工作、生活与情感方面的痛点是时代之苦的个体化勾连。同时,在思想、身体、空间等方面的时代规训下,形成了国家与个人之间高度相互依附的情感关系与三线人“英雄式人物”的同质群像,使得三线人在使命归因的国家联结中实现了苦到不苦的认知递进。客观时代之苦下的主观个人不苦,既是那个时代规训的价值结果,也是社会发展变迁后三线人今昔互动中人生重整的建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规训 三线人 贵州三线建设 口述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在重大流行病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2
18
作者 梅小亚 赵林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7,106,107,共11页
重大流行病疫情都具备范围广、跨区域、全社会、全球性等重要特征,流行病疫情的全要素、全过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大数据数字技术功能。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例,论述了大数据在支持临床诊疗持续改进、支持病毒溯... 重大流行病疫情都具备范围广、跨区域、全社会、全球性等重要特征,流行病疫情的全要素、全过程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大数据数字技术功能。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例,论述了大数据在支持临床诊疗持续改进、支持病毒溯源与分析、支撑流行病学调查与诊断、精准监测和研判疫情、有效排查疫情、远程医疗诊疗、准确预警疫情等疫情防控全过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大数据助力疫情期形势综合研判、构建适应于国家到社区“六级”联防控体管理决策系统、疫情期间科学化和精准化社会治理、AI智能创新医疗产品、智慧医疗行业和疫情后期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方面的创新和应用,分析大数据在重大疫情防控应用方面存在的数据准确性、数据割裂、数据公开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重大流行病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 经济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精准帮扶贫困地区教师的实践逻辑——基于Y市“大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治菊 夏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95,共11页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理念引领和技术支撑。以“大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为例,该系统以云录播课程为平台,运用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课前指导备课、课中点评...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为推进教育精准扶贫提供了理念引领和技术支撑。以“大数据+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为例,该系统以云录播课程为平台,运用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技术,通过课前指导备课、课中点评技巧、课后改进反思等“点对点”的帮扶方式,对贫困地区教师进行科学化、精准化、个性化与针对性帮扶,为促进贫困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该系统不仅能通过完善的机制设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还能通过大数据平台追踪教师的成长轨迹,通过被帮扶教师的教学反思激发其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对教师的精准帮扶。基于该系统的调查数据和深度访谈表明,系统运行一年以来,不仅教师的教学理念明显转变,教学技能明显增强,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也得到矫正,学习成绩更是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实践中仍凸显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程度不够、项目运行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教育帮扶的大数据收集与挖掘不足等困境,这些困境可以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健全保障机制、深度挖掘后台大数据等举措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精准扶贫 教师专业发展 互联网思维 网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认同与主体建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贤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8,共8页
消费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重新定义自我存在与主体建构的能动体现。引致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本质在于弱化阶层属性的新策略、身份认同的新转向、主体建构的新机制。在“留不下的城”与“回不去的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没有... 消费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重新定义自我存在与主体建构的能动体现。引致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的本质在于弱化阶层属性的新策略、身份认同的新转向、主体建构的新机制。在“留不下的城”与“回不去的乡”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依然没有定性的归属,消费认同本质上成为他们寻求自我存在和本体性安全感的重要渠道。但是,这种基于消费实践的消费认同与主体建构,是否会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造成认同的扭曲,依然是我们今后要积极面对和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消费认同 主体建构 消费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