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传统村落资源资本化中的主客易位与协作共生——基于贵阳市R村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崔海洋 崔华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共9页
村落资源资本化是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可适性路径。但在产业发展中,外来经营企业成为资源资本化的最大获益者,而村民这一应然受益主体被边缘化,出现主客易位问题。对R村的调研发现,外来经营企业对话语权的争夺使其逐渐成为资源资... 村落资源资本化是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可适性路径。但在产业发展中,外来经营企业成为资源资本化的最大获益者,而村民这一应然受益主体被边缘化,出现主客易位问题。对R村的调研发现,外来经营企业对话语权的争夺使其逐渐成为资源资本化的“发言人”,村民虽拥有参与权利,却因缺乏参与能力,在资源资本化发展中处于弱势位置,最终导致外来经营企业的主位取代与村民的主位丧失。民族传统村落的资源资本化,要遵循村民本位的主位发展逻辑,应从以往“主位-客位”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博弈向有着共同价值判断的“主体间性”共同体发展转变,实现传统村落资源转化的主体重建和价值共创,从而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三交”、乡村振兴和各民族共同富裕提供地方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资源资本化 主客易位 协作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崔璨 崔明昆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 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民族以及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的发展兴盛得益于中国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从更新世早期开始的温暖气候,其发展则与更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密切相关:中国北方的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均起源于距今10 000年前后的全球气候变暖期,鼎盛于“气候适宜期”(如仰韶文化中期的庙底沟时期和良渚文化时期等),形成了“满天星斗”的格局;距今4000年左右的全球降温事件,不仅促进了夏王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也使得游牧业从种植养殖业中分裂出来;随后的四次寒冷期(西周寒冷期、东汉魏晋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及明清寒冷期),大量人口向南向东迁徙,加速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尤其是极端的寒冷期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大举南下并建立新的王朝,这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华民族一体化格局的进程。寒冷期过后的温暖期改善了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得人口向西转移,这也促进了中华民族东西部的一体化格局;作为自然地理的“走廊”,不仅是众多民族人口迁徙的历史地理通道,也是连接中华民族多元区域之间的纽带,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文化因素,特别是“大一统”思想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延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因素与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生态环境 气候变迁 多元一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探索和政策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董强 秉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1,共7页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对民族区域自治进行初步理论探索和局部政策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理论建构和全面政策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对民族区域自治进行初步理论探索和局部政策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系统理论建构和全面政策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理论政策 经验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村寨共同体意识建设——以渝东南金珠苗寨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孔瑞 高永久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98,共4页
金珠苗寨的旅游开发可以概括为基层组织利用其权威推动的苗族文化生产和消费。以"苗族"为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的选择有其必然性,村寨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整合需要基层组织投入更多的精力。旅游开发目前取得的成绩与村寨内部不... 金珠苗寨的旅游开发可以概括为基层组织利用其权威推动的苗族文化生产和消费。以"苗族"为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的选择有其必然性,村寨共同体意识的凝聚与整合需要基层组织投入更多的精力。旅游开发目前取得的成绩与村寨内部不同民族群众的拥护是分不开的。如果还想取得更大的成绩,基层组织必须一如既往地重视村寨内部不同民族群众的意见,倾听村寨内部不同民族群众的心声,必须更加重视村寨的共同体意识建设。可以说,在新时代,民族旅游开发的成功与村寨共同体意识建设的有效程度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组织 共同体意识 苗文化 旅游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穆坪土司坚参囊康功德碑考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航 周毓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55,共11页
穆坪土司坚参囊康是清乾隆时期的著名少数民族首领,也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列紫光阁功臣的土司。保存于今雅安市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内的坚参囊康功德碑记述了坚参囊康一生的文治武功,对其人格和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是填补... 穆坪土司坚参囊康是清乾隆时期的著名少数民族首领,也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名列紫光阁功臣的土司。保存于今雅安市宝兴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内的坚参囊康功德碑记述了坚参囊康一生的文治武功,对其人格和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是填补正史、方志记载空白的珍贵历史文献。坚参囊康功德碑展开了一幅清代穆坪土司及川西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图景,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穆坪土司的家国认同,凸显了清王朝时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红军长征时期曾利用此碑进行抗日反蒋宣传,因此该碑也具有红色文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坪土司 坚参囊康 功德碑 家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生态安全视角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苏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128,共7页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所移民、社会流动与民族互嵌——以湖广施州卫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文元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1,共10页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卫所制度延续了很长时间,对各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施州卫是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众多卫所之一,其移民主要是来自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从明代到清前期的长久历史岁月中,卫所与土司... 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卫所制度延续了很长时间,对各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施州卫是明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众多卫所之一,其移民主要是来自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从明代到清前期的长久历史岁月中,卫所与土司在治理结构、政治身份、民族关系、经济方式、文化习俗等层面的交互,产生了卫所移民与土民形式多样的互动互融互嵌。因卫所制度初创的民族互嵌格局和清代改土归流后的“政治一体化”,深入推动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所制度 汉族移民 民族互嵌 施州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让贵州生态旅游成为亮丽风景
8
作者 任小艺 朱万春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5期73-75,共3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贵州应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优势,探索适合自身绿色发展的特色道路。首先,贵州有茂密的森林、蜿蜒的长江和珠江上游及奇特的支流、壮观的喀斯特地貌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贵州生态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贵州应充分发挥生态旅游优势,探索适合自身绿色发展的特色道路。首先,贵州有茂密的森林、蜿蜒的长江和珠江上游及奇特的支流、壮观的喀斯特地貌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贵州生态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其次,贵州的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是打造贵州特色旅游的宝贵财富。然而,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发挥贵州生态文化优势,探索产业链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核心竞争力 珠江上游 喀斯特地貌 新发展理念 产业链发展 特色道路 贵州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本农业文化遗产耦合机制与活化利用——《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述评
9
作者 周永健 《古今农业》 2025年第1期133-135,95,共4页
《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是侯有德博士的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2024年4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4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此篇博士论文名列其中,足见其学术价值已经得到广... 《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是侯有德博士的学位论文,经修改完善后,2024年4月,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24年9月,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此篇博士论文名列其中,足见其学术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2020年1月19日,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生态文化视野下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研究》一书,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将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开展研究。从选题的现实性、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谋篇布局、逻辑分析诸方面,对于相关研究的深入推进,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永顺油茶林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贵州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万春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I0012-I0012,共1页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上对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进行剖析,揭示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问题,构建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经济、城市、产业、企业等不同视... 《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理论上对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进行剖析,揭示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问题,构建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分别从宏观经济、城市、产业、企业等不同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主要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辨析和分析了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同时,还构建了数字经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产业 经济驱动 宏观经济 高质量发展 机制与路径 理论分析框架 发展的现状 转型升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稻作农业与岭南史前文化格局的转变
11
作者 韩恩瑞 孔婷婷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7,共7页
距今5000年以后稻作农业在岭南地区传播扩散进程加快,形成了石峡文化和其他一些小规模农业群体。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史前文化交流格局转变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广西影响广东变为相反方向,并且在原有东西向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南北向的... 距今5000年以后稻作农业在岭南地区传播扩散进程加快,形成了石峡文化和其他一些小规模农业群体。这一时期也是岭南史前文化交流格局转变时期,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广西影响广东变为相反方向,并且在原有东西向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南北向的分布格局也很明显。不同的是在广东地区南北互动明显,在广西则是南宁周边地区呈现出绝对优势而缺少南北互动。这与不同时期稻作农业对岭南不同地区的适应密切相关,石峡文化的崛起和扩张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稻作农业 文化格局 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在场与明清粤北多族群社会的结构过程
12
作者 王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共8页
经过长期的迁徙流动和共生发展,粤北地区多族群社会在明清时期发生剧变。山地的开发体现出本土、客家、流民等族群文化权力格局的演变,呈现出后者覆盖前者,山地与平地族群互嵌且博弈的态势,然而不同族群所建构的排他身份认同,其本质是... 经过长期的迁徙流动和共生发展,粤北地区多族群社会在明清时期发生剧变。山地的开发体现出本土、客家、流民等族群文化权力格局的演变,呈现出后者覆盖前者,山地与平地族群互嵌且博弈的态势,然而不同族群所建构的排他身份认同,其本质是对代表文明和权力的正统的追求,各族群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互通有无、共融共生的关系。在国家层面,明清王朝通过神明崇拜和先贤祭祀两种主要手段,建立粤北地区、岭南地区甚至中国南方社会“正统性”新秩序。在里甲户籍制度的影响下,粤北地区客家、瑶族等族群开始建立自己的家族谱系,利用“祖先权力”强化自身合法性和对地方的控制权。总之,明清时期粤北多族群社会的结构变化与秩序重构是中央王朝集权统治、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族群家国认同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社会 结构过程 户籍制度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进展——基于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梳理
13
作者 周真刚 陈然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6,共11页
本文以1998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与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相关的848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数据研究分析样本。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样本中的关键词、作者以及研究机构等代表性因素绘制知识图谱和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辅之相关专业... 本文以1998年以来中国知网(CNKI)收录与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相关的848篇核心期刊文献作为数据研究分析样本。运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样本中的关键词、作者以及研究机构等代表性因素绘制知识图谱和图表,并在此基础上辅之相关专业著作、文件等对中国非传统安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分析发现:学界主要聚焦于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源起与范式、非传统安全治理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几方面;研究趋势由呼吁阐释发展到反思深化,再到如今的建构非传统安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与拓展研究边界。最后,本研究总结了目前非传统安全研究还存在专业性、科学性与国际性不足的问题。今后的研究应着重聚焦于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和规范分析等方面,进一步拓展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广度、深度、向度和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知识图谱分析 安全治理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湄潭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4
作者 陈伊伊 朱婧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2-24,31,共4页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的关键。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以茶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湄潭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对湄潭县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是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富裕的关键。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以茶产业为突破口,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推进湄潭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对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在强化品牌建设、注重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品牌建设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湄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探究——以南花村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书 甘定富 《农村实用技术》 2022年第1期54-56,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优秀传统村落文化正逐渐衰落,对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它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不仅是物质文明...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优秀传统村落文化正逐渐衰落,对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它也包括文化的繁荣发展乡村振兴建设,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它能有效地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文章主要以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南花村为例,从文化核心保护、“圣境”文化保护、文化振兴三个方面讨论南花村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贵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花村 传统村落 文化核心 圣境文化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东北传统农具形态及其特点——基于贵州省石阡县石固乡杨家寨田野调查的归纳
16
作者 邓铭楠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黔东北地区的杨家寨,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且传统村落文化保存较完好的山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造就了其独特的农耕文化,并显示于作为农耕文化物化形态的传统农具之中。当地传统农具体系完整、形态多样,呈现多样性、实用性和灵... 黔东北地区的杨家寨,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且传统村落文化保存较完好的山村。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征,造就了其独特的农耕文化,并显示于作为农耕文化物化形态的传统农具之中。当地传统农具体系完整、形态多样,呈现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本文基于该地域之自然人文生态背景,立足田野调查,系统梳理农具形态,为研究黔东北地区传统农耕文化提供物质形态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农具 农耕文化 传统村落 黔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农村基层治理热点与趋势
17
作者 张婷 《村委主任》 202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依托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数据资源,对农村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可... 农村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依托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数据资源,对农村基层治理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形成可视化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 治理现代化 可视化图谱 可视化分析 最后一公里 热点与趋势 期刊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路与实践框架研究——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万春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基于此,业界需要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前沿,以使其更好的赋能我国经济发展。由茹少峰、张青编著,人民出版社于...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数字经济领域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基于此,业界需要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研究前沿,以使其更好的赋能我国经济发展。由茹少峰、张青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22年12月出版的《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书,是数字经济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成果,该书采用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路与实践框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领域中的各个功能单元以及数字经济专项系统工程的实践研究等内容,能够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框架 数字化进程 理论联系实际 新一代信息技术 实践体系 系统工程 功能单元 基本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保险对女性再生育意愿的影响——基于2018年CLDS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园园 袁涛 周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80,共9页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 生育保险作为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影响女性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现实背景,采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检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保险对已生育一孩女性的再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无任何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的女性再生育意愿高出7.7%。拥有生育保险能更显著地提升具有传统生育观念、独生子女家庭、城镇户口以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性的再生育意愿。为此建议,应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强化生育保险的生育支持功能,加强农村地区生育保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保险 再生育意愿 生育支持 生育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角下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需求——基于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怒江州的调查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苏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6期34-39,共6页
“三区三州”在脱贫攻坚时期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在乡村振兴新时期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最大的地区。为了解“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课题组对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怒江州进行... “三区三州”在脱贫攻坚时期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在乡村振兴新时期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最大的地区。为了解“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课题组对四川省凉山州和云南省怒江州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三区三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村民对于当地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满意度并不高,认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不强,并大多希望能就近就地参加种植和养殖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教育提升“三区三州”农民群体技术技能,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增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立足于本地特色农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就近就地就业为导向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