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院校工程实训中心规划建设 被引量:12
1
作者 田双 梁毅 吕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详细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贵州民族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阐述了新教育环境下实训中心的特色教学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省内示范性实训中心,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双一流"任务... 详细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贵州民族大学工程实训中心建设,阐述了新教育环境下实训中心的特色教学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努力建设成为省内示范性实训中心,提升办学水平,促进"双一流"任务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训中心 实践教学 金工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透射率的暗原色先验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东 黄成泉 +2 位作者 张儒良 王林 周丽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73-1876,1884,共5页
针对传统的暗原色先验在估算透射率时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平均梯度和暗原色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通过分析暗原色先验理论,得出雾的透射率和去雾图像,结合平均梯度算法,达到自适应调整雾的浓度系数的目的,得到精确的透射率,解决因雾的浓... 针对传统的暗原色先验在估算透射率时的不足,提出一种结合平均梯度和暗原色先验的图像去雾算法。通过分析暗原色先验理论,得出雾的透射率和去雾图像,结合平均梯度算法,达到自适应调整雾的浓度系数的目的,得到精确的透射率,解决因雾的浓度系数是固定值,不能有效估算有雾图像透射率的问题。将该改进算法与Fattal算法、He算法进行实验比较,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具有很好的去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梯度 暗原色先验 去雾 自适应透射率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软间隔罗杰斯特回归分类机
3
作者 黄成泉 王士同 +1 位作者 蒋亦樟 董爱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5-992,共8页
坐标下降(Coordinate Descent,CD)方法是求解大规模数据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操作流程和快速收敛速率。为了提高罗杰斯特回归分类器(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LRC)的泛化性能,受v-软间隔支持向量机的启发,该文提出一种v-... 坐标下降(Coordinate Descent,CD)方法是求解大规模数据分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具有简单操作流程和快速收敛速率。为了提高罗杰斯特回归分类器(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LRC)的泛化性能,受v-软间隔支持向量机的启发,该文提出一种v-软间隔罗杰斯特回归分类机(v-Soft Margin 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v-SMLRC),证明了v-SMLRC对偶为一等式约束对偶坐标下降CDdual并由此提出了适合于大规模数据的v-SMLRC-CDdual。所提出的v-SMLRC-CDdual既能最大化类间间隔,又能有效提高LRC的泛化性能。大规模文本数据集实验表明,v-SMLRC-CDdual分类性能优于或等同于相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杰斯特回归 泛化 坐标下降 对偶坐标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模糊聚类算法与K近邻和数据字典的集成TSK模糊分类器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雄涛 蒋云良 +2 位作者 潘兴广 胡文军 王士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6-754,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TSK模糊分类器(IK-D-TSK),首先通过并行学习的方式组织所有0阶TSK模糊子分类器,然后每个子分类器的输出被扩充到原始(验证)输入空间,最后通过提出的迭代模糊聚类算法(IFCM)作用在增强验证集上生成数据字典,从而利...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的集成TSK模糊分类器(IK-D-TSK),首先通过并行学习的方式组织所有0阶TSK模糊子分类器,然后每个子分类器的输出被扩充到原始(验证)输入空间,最后通过提出的迭代模糊聚类算法(IFCM)作用在增强验证集上生成数据字典,从而利用KNN对测试数据进行快速预测。IK-D-TSK具有以下优点:在IK-DTSK中,每个0阶TSK子分类器的输出被扩充到原始入空间,以并行方式打开原始(验证)输入空间中存在的流形结构,根据堆栈泛化原理,可以保证提高分类精度;和传统TSK模糊分类器相比,IK-D-TSK以并行方式训练所有的子分类器,因此运行速度可以得到有效保证;由于IK-D-TSK是在以IFCM&KNN所获得的数据字典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的,因此具有强鲁棒性。理论和实验验证了模糊分类器IK-D-TSK具有较高的分类性能、强鲁棒性和高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K模糊分类器 迭代模糊聚类算法 数据字典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相Ca_2Ge结构稳定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林 岑伟富 杨吟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7-805,共9页
采用贋势平面波中的GGA和LDA两种近似方法分别计算立方相Ca_2Ge在-6~8 GPa应力作用下的弹性特性、布局分析、电子结构和(100)面的电荷密度,分析应力作用下立方相Ca_2Ge的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应力在-6~8 GPa范围,立方相Ca_2Ge具... 采用贋势平面波中的GGA和LDA两种近似方法分别计算立方相Ca_2Ge在-6~8 GPa应力作用下的弹性特性、布局分析、电子结构和(100)面的电荷密度,分析应力作用下立方相Ca_2Ge的结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应力在-6~8 GPa范围,立方相Ca_2Ge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结构,体弹模量B、剪切模量G和杨氏模量E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体弹模量B的增长呈线性增加,而剪切模量G和杨氏模量E的增长速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根据Pugh准则,当应力小于4 GPa时,立方相Ca_2Ge表现为脆性,应力大于等于4 GPa时,表现为延性。根据布局分析结果,随着压力的增加,Ca原子4s态电子向3d态跃迁,立方相Ca_2Ge化合物在较高压力下存在共价键,离子性降低。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应力在-4~8 GPa范围,带隙值随应力的增加而成线性降低,在-6~0 GPa应力下,Cas态电子未参与成键,随着应力的增加,各电子态的能带线宽度增加,态密度的峰值宽度增加,表明电子云的重叠越大,电子间的成键强度加强。分析立方相Ca_2Ge(100)面的电荷密度,得出(100)面上最大电荷密度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减小,最小电荷密度值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说明(100)面上电子局域性随应力的增加而降低,电子云的重叠程度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电子轨道半径增大,成键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Ge 结构稳定性 弹性常数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表示的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中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乾 金升菊 罗玉坤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1-74,共4页
针对大数据对政府统计工作影响越来越大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大数据统计算法框架。首先利用了有放回Bootstrap在数据中的样本和特征上采样形成不同数据子集,用多形态保留相似性方法融合子集中的异构数据,再在融合数据上... 针对大数据对政府统计工作影响越来越大的现状,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大数据统计算法框架。首先利用了有放回Bootstrap在数据中的样本和特征上采样形成不同数据子集,用多形态保留相似性方法融合子集中的异构数据,再在融合数据上作数据变换使得数据方便处理和富有信息,最后将变换后数据形成基元字典,基元字典加权构成稀疏表示的字典矩阵。建议算法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机器学习UCI数据库中的Gisette和Internet Advertisements两个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表明,建议算法在数据集都具有最高的分类正确率和最快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稀疏表示 统计工作 基元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类型和管理方式对4种经济林土壤活性碳氮及碳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彭艳 刘佳佳 +3 位作者 王林均 杨成 潘贵英 孙鑫 《浙江林业科技》 2019年第6期12-18,共7页
土壤活性碳氮含量与CO2,CH4通量对研究经济林土壤养分状况和碳氮循环有重要意义。以贵阳黄壤上4种经济林——松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茶(‘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Fuding-dabaicha’)园、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 土壤活性碳氮含量与CO2,CH4通量对研究经济林土壤养分状况和碳氮循环有重要意义。以贵阳黄壤上4种经济林——松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茶(‘福鼎大白茶’Camellia sinensis‘Fuding-dabaicha’)园、油桃(Prunus persica var.nectarina)林和女贞(‘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i’阔叶人工混交)林0~20 cm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植被类型和管理方式对土壤溶解性碳氮养分、微生物量碳氮和CO2,CH4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经济林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在5.7~77.5 mg·kg^-1,溶解性全氮含量在2.2~71.9 mg·kg^-1,各经济林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植被类型和树龄对其碳氮比有重要影响;(2)土壤NH4^+-N含量在1.4~15.8 mg·kg^-1,NO3^--N含量在0.2~4.2 mg·kg^-1,无机氮含量变化趋势与pH值相同,与树龄相反;(3)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分别介于221.1~601.4 mg·kg^-1,41.1~110.2 mg·kg^-1之间,其比值受土壤碳氮比和含水量显著影响,且自然生长的经济林显著高于人工管理的经济林(P<0.05);(4)研究区表现为CO2的源和CH4的汇,其通量分别为-131.6~605.5 mg·m^-2·h^-1,-583.1~0 mg·m^-2·h^-1,植被类型对CO2通量没有显著性影响,施硝态氮肥、长期连作等人工管理方式都会导致CH4通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调节土壤水分条件和pH值,改进管理方式有助于减少经济林土壤温室气体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 土壤无机氮 微生物量碳氮 碳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对立方相Ca2Ge光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8
作者 吕林 杨吟野 +2 位作者 岑伟富 姚冰 欧建开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88-3795,共8页
通过应力调控方式,采用了GGA和LDA两种近似方法分别计算了立方相Ca2Ge在-2~4 GPa应力下的电子结构和光电特性。根据能带结构计算结果得到,在-2~4 GPa应力范围,立方相Ca2Ge均为在G高对称点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在0 GPa下GGA和LDA计算的带隙... 通过应力调控方式,采用了GGA和LDA两种近似方法分别计算了立方相Ca2Ge在-2~4 GPa应力下的电子结构和光电特性。根据能带结构计算结果得到,在-2~4 GPa应力范围,立方相Ca2Ge均为在G高对称点的直接带隙半导体,在0 GPa下GGA和LDA计算的带隙值分别为0. 55 e V和0. 426 e V。态密度结果表明了在所有调控应力下,价带主要是由Ge的p态电子贡献,导带主要是由Ca的d态电子贡献。分析复介电函数得到,0 GPa下的静态介电常数ε1(0)取得最大值,在所有应力范围内,介电函数ε1在E=0. 7 e V附近获得最大峰值,但2 GPa和4 GPa下的介电函数最大值向低能区移动,介电函数虚部ε2峰值主要是由Ge的4p态电子向Ca的3d态跃迁所产生的。根据折射率、反射谱、吸收谱信息,-2 GPa、2 GPa和4 GPa的调控应力使立方相Ca2Ge在5. 2~6. 5 e V能量范围内呈现出了较强的金属反射特性,此时,折射率和吸收谱值为0,反射谱取得最大值1,而能量损失函数分析表明,在调控应力下,出现最大能量损失的横坐标值从10. 2 e V移动至7. 8 e V,表明了可通过施加应力方式调控光电子能量出现的最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Ge 电子结构 光电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方Fe_(2)Ge合金块体及其(001)表面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
9
作者 陈聪 岑伟富 +3 位作者 熊启杭 吕林 姚冰 杨吟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95-1902,共8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块体Fe_(2)Ge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考虑了两种类型的终端(001)表面:Ge(Ⅰ)-(001)表面和Ge(Ⅱ)-(001)表面。电子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Fe_(2)Ge(001)表面都表现出金属特...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的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块体Fe_(2)Ge及其(001)表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考虑了两种类型的终端(001)表面:Ge(Ⅰ)-(001)表面和Ge(Ⅱ)-(001)表面。电子结构方面,不同类型的Fe_(2)Ge(001)表面都表现出金属特性,这与块体的金属性保持一致。通过计算它们的自旋极化率,得出Ge(Ⅰ)-(001)表面的自旋极化程度最高。磁性方面,在块体和Ge(Ⅱ)-(001)表面的Ge原子是铁磁自旋有序的,而在Ge(Ⅰ)-(001)表面第一层的Ge原子是亚铁磁自旋有序的。此外,Ge(Ⅱ)-(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优于块体中和Ge(Ⅰ)-(001)表面Ge原子的自旋磁矩。这些结果与Fe的d态和Ge的p态电子的杂化有关,本文中通过分析它们的态密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Ge(001)表面 电子结构 磁性 第一性原理 密度泛函理论 自旋极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农业浇灌系统
10
作者 张文勇 王安志 +1 位作者 张方林 岑兴才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2期53-54,共2页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自古以来都非常高,因此,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此,开发了一套基于手机App及STM32的智能农业浇灌系统。通过基于App Inventor2开发的手机App用于显示农田...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对粮食的需求量自古以来都非常高,因此,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此,开发了一套基于手机App及STM32的智能农业浇灌系统。通过基于App Inventor2开发的手机App用于显示农田的实时数据,同时手机App也作为控制端,控制农田中的浇灌系统,达到既能实时显示当前环境温湿度,又能实时控制浇灌设备浇灌的目的。农田浇灌系统主要运用STM32作为主控制器,负责采集农田的空气温度、湿度及土壤湿度同时接收手机App发送来的控制命令,控制相应的浇灌设备,从而达到浇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Inventor2 STM32 手机App 浇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