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平坝县斑苦竹种群结构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苏春花 朱四喜 金瑞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43,共5页
采用样方法对贵州平坝县十字乡自然生长的斑苦竹种群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斑苦竹种群年龄结构中Ⅱ龄级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7.9%,其次为Ⅰ龄级和Ⅲ龄级,占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1%、20.0%;胸径主要分布在31~45 mm;高度主要... 采用样方法对贵州平坝县十字乡自然生长的斑苦竹种群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斑苦竹种群年龄结构中Ⅱ龄级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7.9%,其次为Ⅰ龄级和Ⅲ龄级,占调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5.1%、20.0%;胸径主要分布在31~45 mm;高度主要分布在6.0~8.9 m,占总体的57.8%。各龄级植株的径级、高度级存在一定差异。随着龄级的增加,胸径变小,说明斑苦竹种群存在衰退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苦竹 径级结构 年龄结构 高度结构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危物种毛环方竹出笋成竹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苏春花 朱四喜 +1 位作者 张浩 罗贵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在极度濒危物种毛环方竹的天然分布区(中国贵州斗蓬山),对毛环方竹的出笋规律、退笋数量分布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的出笋期从9月初—9月底,历时25 d;出笋的数量呈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9月13—21日为出笋... 在极度濒危物种毛环方竹的天然分布区(中国贵州斗蓬山),对毛环方竹的出笋规律、退笋数量分布及幼竹高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的出笋期从9月初—9月底,历时25 d;出笋的数量呈少—多—少的动态变化规律,9月13—21日为出笋盛期。对于整个出笋期而言,退笋数量占出笋总数量的83.3%,盛期退笋最多,其数量达总出笋数的58.5%。在出笋盛期当期出笋数量有85.7%退笋,初期和末期当期的退笋率分别为77.8%、75.0%。人为因素是退笋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引起退笋的高度均在40 cm以下,主要分布范围为10~19 cm;人为因素引起退笋的高度在7个高度级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于40~99 cm。竹笋幼竹高生长呈现慢—快—慢的高生长规律,Logistic方程的拟合度为0.9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环方竹 出笋规律 退笋规律 高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结构及动态 被引量:2
3
作者 苏春花 朱四喜 +2 位作者 黎天驰 周晓 万妮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62-66,共5页
以仅分布在中国贵州斗篷山,属于极度濒危物种的毛环方竹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从龄级、径级和高度级3个方面对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中,龄级为Ⅳ和Ⅴ的分株数... 以仅分布在中国贵州斗篷山,属于极度濒危物种的毛环方竹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从龄级、径级和高度级3个方面对人为干扰下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和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的年龄结构中,龄级为Ⅳ和Ⅴ的分株数量分别占总分株数的30.0%和34.4%。胸径的最大值5.3 cm,最小值0.3 cm,平均值1.7 cm,主要分布范围为1.1~1.9 cm。高度的最大值为9.8 m,最小值为0.4 m,平均值为4.8 m,主要分布范围为3.1-7.0 m。胸径和高度随龄级的增大而增大。毛环方竹无性系种群呈衰退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环方竹 无性系种群 种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
4
作者 苏春花 朱四喜 王福升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从年龄结构、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3方面分析了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特征,采用Greig-Smith的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法和方差/均值比率法、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Ⅱ龄级的分株所占比例最高(42.3... 从年龄结构、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3方面分析了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的结构特征,采用Greig-Smith的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法和方差/均值比率法、聚集度指标法分析了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Ⅱ龄级的分株所占比例最高(42.3%),其次是Ⅰ龄级的分株(28.9%),表明粽粑竹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地径主要分布在0.81-1.40 cm,占总分株数的88.54%;高度主要集中在169.1-229.0 cm,占总分株数的51.8%。粽粑竹无性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龄级有关,除Ⅰ龄级呈随机分布外,其余均为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粽粑竹 无性系 种群结构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