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个共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话语分析
1
作者 郝亚明 邱龙云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五个共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对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概括,为洞察中华民族形成演进逻辑构建了统一的叙事话语与整体的结构视野。作为历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孕育了其独特的... “五个共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对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概括,为洞察中华民族形成演进逻辑构建了统一的叙事话语与整体的结构视野。作为历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人们共同体,中华民族孕育了其独特的内在结构。尽管这一结构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变迁与发展,但其主体性和整体性始终稳固,内嵌于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程当中。“五个共同”从祖国疆域、统一国家、辉煌历史、灿烂文化、民族精神等五个维度,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内在结构的生成机制和作用机理,进而呈现了国族建设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动态互构关系。一方面,“五个共同”不仅各自蕴含深远的意义与功能,更在多重逻辑层次间相互交织;另一方面,“五个共同”既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华民族共同体 “五个共同” 内在结构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郝亚明 王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个恒久主题是对“一”与“多”关系的调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然就包含着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内在需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在哲学层面上深刻把握共同性与差异... 多民族国家建设的一个恒久主题是对“一”与“多”关系的调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天然就包含着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内在需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既要在哲学层面上深刻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两者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也要在理论层面上正确认识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基本内涵及其定位,还要在实践层面上秉持着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基本原则来指导民族工作,扎实稳妥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共同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结构视域下的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郝亚明 杨文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35,共7页
准确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兼具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多元一体结构,共同性与差异性生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结构之内,两者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准确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兼具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多元一体结构,共同性与差异性生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结构之内,两者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成要素;增进共同性与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一进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共生融合中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提供了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结构功能则要在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中,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论是增进共同性还是尊重和包容差异性,都旨在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内在结构 共同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郝亚明 曾醒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2,共8页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特殊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是牢固树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思维的思想基础,是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认知关键。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新时代...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特殊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是牢固树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思维的思想基础,是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认知关键。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新时代党的使命任务、民族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民族工作的短板弱项可以作为系统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重要特性的四个切入点。历史必然性阐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根基,极端重要性明确既定道路的目标指向,特殊紧迫性揭示亟待面对的风险挑战,现实针对性框定高质推进的着力重点。这四个重要特性关联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时代基础、现实基础、实践基础,并蕴含着指向明确、意行互联、协调统一的价值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必然性 极端重要性 特殊紧迫性 现实针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5
作者 郝亚明 杨文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57,共8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其题中之义。新时代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有着鲜明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各民族在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构成其立意基础。...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各民族共同富裕是其题中之义。新时代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有着鲜明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各民族在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及维护国家统一安定构成其立意基础。从生成逻辑看,各民族长久的历史憧憬、“两个大局”的现实要求及美好生活的未来向往构成其演进逻辑。从实践进路看,各民族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团结奋斗构成其前提进路,而各民族因地制宜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想方设法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推进互嵌式发展构成其特色进路。最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中,一个民族也不少地走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各民族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民族交融互嵌:河套地区农牧交错共生格局形成析论
6
作者 魏霞 郝亚明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河套地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农牧交错地带,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历来具有极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民族在河套地区交融互嵌,形成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共生发展的格局。在多民族共生视域下... 河套地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农牧交错地带,因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历来具有极高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多民族在河套地区交融互嵌,形成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共生发展的格局。在多民族共生视域下对河套地区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交融互嵌的历史经验进行梳理,做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叙述,有利于引导各族群众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农牧交错带 多民族交融互嵌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新时代民族工作 被引量:7
7
作者 郝亚明 杨文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亟须思考如何推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民族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可以从特征关联、原则遵循、路径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亟须思考如何推动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团结奋斗。新时代民族工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可以从特征关联、原则遵循、路径选择三个角度予以阐释。从特征关联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融入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理论阐释和实践探索;从原则遵循来看,新时代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作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应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基础保证;从路径选择来看,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更是一个关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政治问题,民族工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