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沙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詹会祥 杨德国 +4 位作者 李正友 王艳艳 周礼敬 吴兴兵 杨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8,共5页
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鱼类,是一种待开发的鱼类新品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加上近年来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江河污染、酷鱼滥捕等原因,鲈鲤的自然种群资源量锐减,有些原产地已消失,已被列为易危物种。从乌江... 金沙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鱼类,是一种待开发的鱼类新品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加上近年来大量水利工程建设、江河污染、酷鱼滥捕等原因,鲈鲤的自然种群资源量锐减,有些原产地已消失,已被列为易危物种。从乌江上游六冲河流域的总溪河、七星关河等地采集并经过人工驯化养殖达到性成熟的野生金沙鲈鲤,采用LRH、PG、HCG混合催产剂、3次胸鳍基部注射的方法,对内塘微流水培育的野生金沙鲈鲤进行催产。结果表明,内塘微流水养殖条件下,野生亲本可以发育成熟。水温14~17℃时,催产率为62%~67%,效应时间为45~50 h,受精率为79%~82%,孵化率为59%~61%,平均孵化时间为170.5 h,初孵仔鱼体长7.8~10.8 mm。根据对金沙鲈鲤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将其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受精卵、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8个阶段。利用绞碎的红线虫开口并逐步过渡到全人工饲料投喂,30 d后仔鱼成活率71%~74%,仔鱼平均体长1.3~2.4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鲈鲤 人工繁殖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礼敬 詹会祥 +2 位作者 刘桂兰 晏宏 杨林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5期52-55,共4页
昆明裂腹鱼(Sehizothorax grahami)属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ehizothorax Heeke),地方名细鳞鱼。是我国特有的高原鱼类,仅分布于西南地区,在贵州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干支流和乌江、乌... 昆明裂腹鱼(Sehizothorax grahami)属鲤科(Cyprinidae)、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裂腹鱼属(Sehizothorax Heeke),地方名细鳞鱼。是我国特有的高原鱼类,仅分布于西南地区,在贵州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下游干支流和乌江、乌江上游和南、北盘江之上游支流中。该鱼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5.78%,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2.38%,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为高档食用鱼类,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近年来,因过度捕捞、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建筑致使山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变等原因,其野生资源逐年下降,现已被列为贵州省的重点保护鱼类之一。建立昆明裂腹鱼人工繁殖群体,实施全人工繁殖对保存昆明裂腹鱼物种和自然资源增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工繁殖技术 昆明裂腹鱼 必需氨基酸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鱼类 水域生态环境 人工繁殖群体 裂腹鱼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腹鱼无公害养殖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正友 王艳艳 +1 位作者 詹会祥 晏宏 《贵州畜牧兽医》 2015年第6期66-68,共3页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平均海拔1 511 m,常年平均降雨量954 mm,年平均气温12.8℃。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的江河水系及涌泉、暗流、泉眼、伏流,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达32.49亿m^3。裂腹鱼... 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是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平均海拔1 511 m,常年平均降雨量954 mm,年平均气温12.8℃。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的江河水系及涌泉、暗流、泉眼、伏流,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达32.49亿m^3。裂腹鱼生活在山区溪流、暗河、河沟等水体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亲睐,为地方高档食用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 无公害养殖 食用鱼类 饲料投喂 地下水资源 水产站 江河水系 年平均气温 投喂量 子一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裂腹鱼产后亲鱼护理技术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礼敬 詹会祥 +1 位作者 杨林 刘桂兰 《养殖与饲料》 2019年第11期24-25,共2页
在灰裂腹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常因拉网、检查、挖卵、挤卵(精)等环节对亲鱼造成一定伤害,导致产后亲鱼极易感染水霉病、腹腔炎症、腹腔集液等病而大批量死亡。经试验发现,采用对产后亲鱼人工注射消炎药物、能量药物、提高暂养水温等方法... 在灰裂腹鱼人工繁殖过程中,常因拉网、检查、挖卵、挤卵(精)等环节对亲鱼造成一定伤害,导致产后亲鱼极易感染水霉病、腹腔炎症、腹腔集液等病而大批量死亡。经试验发现,采用对产后亲鱼人工注射消炎药物、能量药物、提高暂养水温等方法来调节其身体机能、抑制水霉菌的发生发展,能对灰裂腹鱼产后亲鱼的身体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提高产后亲鱼养殖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裂腹鱼 产后亲鱼 护理 庆大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裂腹鱼全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5
作者 晏宏 詹会祥 +1 位作者 周礼敬 何泰广 《中国水产》 2015年第11期86-89,共4页
文章对昆明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亲鱼催产效应、受精卵孵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相结合的人工授精,共获得受精卵2710万粒,受精率53.98%。采用孵化槽孵化.经过170小时~180小时.共孵化鱼苗1132... 文章对昆明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过程中的亲鱼催产效应、受精卵孵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干法和半干法相结合的人工授精,共获得受精卵2710万粒,受精率53.98%。采用孵化槽孵化.经过170小时~180小时.共孵化鱼苗1132万尾。催产期间.水温平均165℃.效应时间为46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工繁殖技术 昆明裂腹鱼 受精卵孵化 亲鱼催产 繁殖过程 人工授精 效应时间 半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养殖与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测定及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正友 王艳艳 +2 位作者 詹会祥 刘桂兰 杨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1期104-107,共4页
为了解人工养殖云南光唇鱼的营养需求、饲料配制及鱼肉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对人工养殖及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养殖云南光唇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40%,显著(P<0.05)高于野生云南光唇鱼;粗脂肪... 为了解人工养殖云南光唇鱼的营养需求、饲料配制及鱼肉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对人工养殖及野生云南光唇鱼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养殖云南光唇鱼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40%,显著(P<0.05)高于野生云南光唇鱼;粗脂肪含量为0.80%,显著(P<0.05)低于野生云南光唇鱼。两者的脂肪酸组成一致,人工养殖云南光唇鱼的不饱和脂肪酸总量(63.775%)显著(P<0.05)低于野生云南光唇鱼(65.191%),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0.93%)显著(P<0.05)高于野生云南光唇鱼(14.06%);两者间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养殖和野生云南光唇鱼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分别为76.43%和73.30%,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7.39%和34.43%,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9.61%和19.81%,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8.92%和46.97%,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95.77%和88.58%,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75.01和70.63。云南光唇鱼经过驯化养殖及人工驯养的营养价值得到提高,更适合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 养殖 野生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一代昆明裂腹鱼亲鱼培育试验
7
作者 詹会祥 晏宏 +2 位作者 王朝荣 杨林 李正友 《养殖与饲料》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田坝桥基地繁育的4~5龄已达到性成熟的子一代昆明裂腹鱼进行亲鱼培育试验,用培育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80%以上,结果证明利用一般的流水池也能培育出成熟的亲鱼,且催产效果很好。
关键词 子一代 昆明裂腹鱼 亲鱼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起昆明裂腹鱼鱼苗三代虫病的诊治
8
作者 刘桂兰 周礼敬 +1 位作者 杨林 詹会祥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9期133-134,共2页
三代虫病是鱼苗培育中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多以侵犯幼小鱼苗为主。昆明裂腹鱼鱼苗感染三代虫时主要表现为体表光泽较暗,有灰白色黏液,有出血点,病鱼体质较瘦、鳃丝黏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迟缓等。治疗此病时选用含量≥90%晶体敌百虫,... 三代虫病是鱼苗培育中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多以侵犯幼小鱼苗为主。昆明裂腹鱼鱼苗感染三代虫时主要表现为体表光泽较暗,有灰白色黏液,有出血点,病鱼体质较瘦、鳃丝黏液增多、呼吸困难、游动迟缓等。治疗此病时选用含量≥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使池水药物浓度呈1.0 mg/L,每日泼洒1次,每次浸泡30 min,连用3 d,治疗效果明显。预防此病要加强日常管理、保持水源清洁、投喂无污染饲料、安全用药,遵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裂腹鱼 鱼苗 三代虫 晶体敌百虫 治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