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毕节市大面积发生水稻干尖线虫病简报
1
作者 桑维钧 熊继文 +3 位作者 杨昌达 张克勤 樊文斌 董武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水稻干尖线虫病1963年以前曾是我国内检对象之一,目前仍然是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的内检补充对象。此病1915年最早在日本九州发现,1933年日本福冈也造成大面积危害,1940年前后,随日军入侵我国传入天津市郊,后... 水稻干尖线虫病1963年以前曾是我国内检对象之一,目前仍然是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的内检补充对象。此病1915年最早在日本九州发现,1933年日本福冈也造成大面积危害,1940年前后,随日军入侵我国传入天津市郊,后随种子调运传到南方。目前,此病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尖线虫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冬小麦密度与合理施肥研究
2
作者 魏成熙 樊斌 +2 位作者 阮友茂 赵玉芬 徐琴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S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小麦产量 毕节市 冬小麦 合理施肥 产量构成因素 不同密度 干物质 贵州省 抽穗期 种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市小麦微机优化配方施肥数学模型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丁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采用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方对小麦进行了优化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建立了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数学模型 ,得出毕节市小麦栽培的优化配方施肥用量为 :有机肥 5 15 .7~ 6 0 0 .79kg/ 6 6 7m2 ,纯氮 4 .5 4~ 5 .37kg(尿素9.87~ 1... 采用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方对小麦进行了优化配方施肥田间试验 ,建立了小麦产量与施肥量的数学模型 ,得出毕节市小麦栽培的优化配方施肥用量为 :有机肥 5 15 .7~ 6 0 0 .79kg/ 6 6 7m2 ,纯氮 4 .5 4~ 5 .37kg(尿素9.87~ 11.6 7kg) ,P2 O54.6 1~ 5 .2 4kg(磷肥 2 5 .6~ 2 9.1kg) ,K2 O 2 .6 4~ 2 .92kg(钾肥 4 .4~ 4 .86kg) ,能保证小麦产量超过 15 0kg/ 6 6 7m2 ,并在 95 %置信区间内。结果表明 ,在毕节市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下 ,增施磷、钾肥 ,控制有机肥和氮肥的施用量 ,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节市 小麦 配方施肥 数学模型 最优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Ⅰ.粮油菜种植模式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天文 李桂莲 +5 位作者 文林宏 郑美荣 刘春萍 董恩省 谢文秀 曾令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反季节 蔬菜 种植模式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Ⅲ.常年菜地多熟栽培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桂莲 王天文 +5 位作者 文林宏 郑美荣 韩庆波 董恩省 谢文秀 曾令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贵州 反季节 蔬菜 种植模式 品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夏秋辣椒炭疽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文林宏 王天文 +4 位作者 李桂莲 李德友 周云 谢文秀 杨永忠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3,共2页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普遍且为害严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流行蔓延快,为害时间长,损失大,为害重的果实病情指数达59.33,严重影响辣椒的品质。
关键词 辣椒炭疽病 防治试验 毕节地区 夏秋 为害时间 高温高湿 病情指数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文秀 李桂莲 +1 位作者 王天文 何庆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贵州高原 秋番茄 无公害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地区绿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
作者 丁丽 孙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毕节地区 绿肥资源 开发利用 绿肥生产 饲用价值 生态系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搭建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9
作者 陈芳 《农技服务》 2010年第7期964-965,共2页
通过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搭建了新型农业推广体系,逐步解决毕节市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科技入户 搭建 新型农业推广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宋碧 刘德凤 +1 位作者 彭玉淑 周启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82-2084,共3页
在贵州高原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S9914、方玉2号的适宜密度分别5.985万~8.50万株/hm2、6.12万~9.6万株/hm2、5.37万~8.35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的叶面积... 在贵州高原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638、S9914、方玉2号的适宜密度分别5.985万~8.50万株/hm2、6.12万~9.6万株/hm2、5.37万~8.355万株/hm2;种植密度对3种株型玉米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分配比例、光合势和净同化率等群体质量也有不同的影响;紧凑型玉米和半紧凑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小,而平展型玉米对密度的压力反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种植密度 群体质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碧 吴盛黎 +2 位作者 苏銮兵 刘德凤 李晔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采用裂区设计 ,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三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重、光合势、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 36 38...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采用裂区设计 ,对紧凑型、半紧凑型、平展型三种株型玉米品种的密度及产量结构、叶面积系数、干物重、光合势、净同化率、光能利用率、经济系数等主要群体质量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紧凑型玉米 36 38的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 4 90 0株·6 6 7m- 2 ,其主要质量指标为最大叶面积系数 3~ 4 ,干物质积累量 140 0~ 142 0kg·6 6 7m- 2 ,总光合势14~ 18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 6 2~ 7 3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4 7%~ 1 50 % ,经济系数 0 57~ 0 58;半紧凑型玉米S9914 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 4 90 0株·6 6 7m- 2 ,其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为 3 9~ 4 4 ,干物质积累量 1380kg·6 6 7m- 2 左右 ,总光合势 2 0~ 2 2 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 4 7~ 5 3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11%~ 1 15% ,经济系数 0 4 4~0 50 ;平展型玉米毕单四号的高产群体密度为 4 10 0株·6 6 7m- 2 ,主要质量指标最大叶面积系数为5 2左右 ,干物质积累量 1350~ 1380kg·6 6 7m- 2 ,总光合势 2 6 10 4 m2 ·d·6 6 7m- 2 ,净同化率为4 8g·m- 2 ·d- 1,光能利用率为 1 15% ,经济系数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株型 高产群体 质量指标 黔西北生态区 密度 叶面积系数 干物质积累量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山区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生理特征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江龙 王庆斌 +1 位作者 王有荣 周其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2期81-85,91,共6页
在高海拔山区 ,通过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物质含量、光合面积及玉米产量的测定表明 ,不同株型玉米中 ,紧凑型品种 (组合 ) 3638在拔节期至灌浆期 ,叶绿素含量达到 10 2 7mg/dm2 ,比平展型品种毕单四号高。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 在高海拔山区 ,通过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物质含量、光合面积及玉米产量的测定表明 ,不同株型玉米中 ,紧凑型品种 (组合 ) 3638在拔节期至灌浆期 ,叶绿素含量达到 10 2 7mg/dm2 ,比平展型品种毕单四号高。不同品种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含量与产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关系数r =0 879、r =0 989。通过研究认为 ,在高海拔山区 ,玉米高产的限制因子不是叶面积系数和总光合势 ,而是较高密度下的叶片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生理特征 高海拔山区 株型 产量 生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碧 吴盛黎 +3 位作者 余世洪 陈芳 徐立 樊文斌 《耕作与栽培》 1998年第5期23-28,共6页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组合、不同行窝距、不同带距玉米群体结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海拔区,贵华303以每667m2种植密度3400~4400株,贵毕3013500~3800株,黔西4号3000~3600株,单单3...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组合、不同行窝距、不同带距玉米群体结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海拔区,贵华303以每667m2种植密度3400~4400株,贵毕3013500~3800株,黔西4号3000~3600株,单单3号3000~3300株的群体结构较合理,其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先合势、净同化率、总粒数等主要质量指标都比较理想,因此最终表现产量也高。同一玉米组合,高海拔区叶面积系数、总粒数较中海拔区大;高海拔区群体干物质生产量比中海拔区高11.88%~69.08%,但干物质向穗中转化率则是高海拔区(46.35%)小于中海拔区(5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群体 质量指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碧 吴盛黎 +3 位作者 余世洪 陈芳 徐立 樊文斌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S1期25-28,69,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组合、不同行窝距、不同带距玉米群体结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海拔区,贵毕303以每667m2种植密度3400~4400株,贵毕3013500~3800株...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玉米组合、不同行窝距、不同带距玉米群体结构主要质量指标与产量关系。结果表明:在高、中海拔区,贵毕303以每667m2种植密度3400~4400株,贵毕3013500~3800株,黔西4号3000~3600株,毕单3号3000~3300株的群体结构较合理,其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量、光合势、净同化率、总粒数等主要质量指标都比较理想,产量也高。同一玉米组合,叶面积系数、总粒数高海拔区较中海拔区大;群体干物质生产量高海拔区比中海拔区高11.88%~69.08%,但干物质向穗中转化率则是高海拔区(46.35%)小于中海拔区(5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群体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推广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洁 简云峰 罗朝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2期67-68,共2页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 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 比较,贵蚕3 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 为了解贵蚕3号在毕节市的适应性及各项经济性状的表现,2003年春、秋和2004 年春、夏蚕期引进了家蚕新品种贵蚕3号在毕节市3个不同海拔高度的蚕区试养试验。结果,与毕节地区多年使用的蚕品种871×872 比较,贵蚕3 号在毕节市不同蚕区各项性状表现良好,均能获得高产,张种产茧量高达40 kg左右,适应毕节地区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推广试验 871×872 毕节地区 2003年 2004年 张种产茧量 毕节市 经济性状 试养试验 海拔高度 性状表现 适应性 蚕品种 蚕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元红 肖莉 +4 位作者 牟东岭 李从信 吴文庆 王慧 王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分别在密度为9 391~11 139株/667m2和7 977~9 831株/667m... 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辣椒产量及经济效益,以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定植方式和密度对辣椒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株定植移栽方式,大方皱椒和毕节线椒分别在密度为9 391~11 139株/667m2和7 977~9 831株/667m2时辣椒产量分别可达194.4~233.37 kg/667m2和198.76~259.04 kg/667m2,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定植方式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粮食增产工程 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7-160,共4页
通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促进毕节市粮食稳产增产,为2008年毕节市粮食总产达到44.93万t奠定了基础。该工程实施实现粮食总产量8744.98万kg,其中:玉米8252.01万kg,水稻492.97万kg。新增粮食822.11万kg,其中新增玉米765.18万kg,新增水稻56.9... 通过实施粮食增产工程,促进毕节市粮食稳产增产,为2008年毕节市粮食总产达到44.93万t奠定了基础。该工程实施实现粮食总产量8744.98万kg,其中:玉米8252.01万kg,水稻492.97万kg。新增粮食822.11万kg,其中新增玉米765.18万kg,新增水稻56.93万kg。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稳产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18
作者 谢文秀 李桂莲 +1 位作者 王天文 何庆才 《农技服务》 2003年第4期10-12,共3页
(一)选择适宜环境 种植区域的土壤及灌溉水有关检测指标应符合农业部关于无公害蔬菜的要求。种植区周围没有污染源。高海拔地区,夏季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棉铃虫、蚜虫等害虫较少,毒素病较轻,有利于无公害栽培。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栽培技术 秋番茄 无公害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间作试验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盼 《耕作与栽培》 2003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魔芋 间作试验 单作 产量 经济效益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绿肥草粉替代玉米饲喂生长肥育猪试验
20
作者 丁丽 孙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39-41,共3页
在农户舍饲和基础日粮不变条件下,用绿肥草粉取代日粮中50%玉米,饲喂苏×本F1代杂交双月断奶仔猪至出栏,探讨开发利用绿肥草粉养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231.71g(+54.80%),料肉比降低1.39(-35.55%)... 在农户舍饲和基础日粮不变条件下,用绿肥草粉取代日粮中50%玉米,饲喂苏×本F1代杂交双月断奶仔猪至出栏,探讨开发利用绿肥草粉养猪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231.71g(+54.80%),料肉比降低1.39(-35.55%),单位增重耗料成本降低1.76元(-35.48%),全期试验组头均增加盈利171.00元。表明用50%绿肥草粉替代日粮中玉米饲喂生长肥育猪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肥育猪 绿肥草粉 玉米替代物 料肉比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