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聚合物3D打印表面质量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高唯 金叶 +1 位作者 邓正东 吴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89,共7页
3D打印具有产品高表面粗糙度的固有工艺特性导致了零部件的表面光洁度及表面质量变差,3D打印后处理技术成为了3D打印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介绍了聚合物3D打印零部件后处理技术方法,包括机械磨削后处理、化学后处理、激光抛光后处理和... 3D打印具有产品高表面粗糙度的固有工艺特性导致了零部件的表面光洁度及表面质量变差,3D打印后处理技术成为了3D打印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介绍了聚合物3D打印零部件后处理技术方法,包括机械磨削后处理、化学后处理、激光抛光后处理和涂层后处理。以表面粗糙度为指标,对比了不同后处理技术对不同材料表面的精加工能力。最后,针对3D打印后处理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该技术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粗糙度 表面质量 后处理 3D打印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粉体的老化及回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茂银 吴健 +1 位作者 吴泽宏 李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20,26,共6页
从选择性激光烧结原理出发,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粉体老化机理、老化粉体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特征、老化粉体性能变化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和制件性能的影响及老化粉体回收利用措施。综合研究分析,提出老化粉体回收的进一步研究应... 从选择性激光烧结原理出发,分析了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粉体老化机理、老化粉体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特征、老化粉体性能变化对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和制件性能的影响及老化粉体回收利用措施。综合研究分析,提出老化粉体回收的进一步研究应从分子尺度出发,改变其分子量,从根本上恢复材料的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尼龙 老化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粒径分布近球形PA12粉末制备及其SLS制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唯 金叶 +2 位作者 孙茂银 金正宏 吴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8-164,共7页
采用溶剂沉淀法,以聚酰胺12(PA12)母粒和乙醇为原料,通过添加二氧化硅(SiO_(2))控制其球形度及分散度,改善降温速率、溶质/溶剂比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PA12粉末。结果表明,SiO_(2)质量浓度为0.15 g/mL,降温速率为0.15... 采用溶剂沉淀法,以聚酰胺12(PA12)母粒和乙醇为原料,通过添加二氧化硅(SiO_(2))控制其球形度及分散度,改善降温速率、溶质/溶剂比及搅拌速度等工艺条件制备粒径分布较窄的PA12粉末。结果表明,SiO_(2)质量浓度为0.15 g/mL,降温速率为0.15℃/min,溶质/溶剂比为1∶6,搅拌速度为300 r/min时,PA12粉末形貌规则,球体粒径分布为25~85μm,平均粒径为49.7μm,表面质量较好。SLS成形件表现出较好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43.8 MPa,弯曲强度为47.2 MPa,断裂伸长率为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2 二氧化硅 形貌 粒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12粉末的制备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叶 高唯 +2 位作者 孙茂银 金正宏 吴健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得到适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原材料,降低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12生产成本,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尼龙1212粉末,讨论了溶剂种类、溶解温度、成核温度等因素对尼龙1212粉末粒度和形貌的影响。通过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差... 为得到适用于选择性激光烧结的原材料,降低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12生产成本,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尼龙1212粉末,讨论了溶剂种类、溶解温度、成核温度等因素对尼龙1212粉末粒度和形貌的影响。通过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粒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对制备的尼龙121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剂沉淀法可有效地制备出分散良好且粒径在20~80μm范围内的尼龙1212球形粉末,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作溶剂、溶解温度为160℃,将成核温度控制在130℃。对自制尼龙1212和市售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尼龙1212进行了松装密度、熔体流动速率、拉伸及弯曲等性能表征,发现两者的粉末性能和制件性能接近,其中自制尼龙1212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略高于市售尼龙1212,已达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对原材料的要求,能烧结出光滑制件,其尺寸精度可达到±0.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溶剂沉淀法 尼龙1212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L数据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表面条纹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孙茂银 吴健 吴泽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8-1113,共6页
对光固化立体造型(STL)模型数据的尼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制件表面条纹进行研究,利用SLS成形技术原理、STL模型数据存储规则、激光扫描路径形成原理,设计STL模型数据的尼龙SLS实验,分析STL模型数据烧结制件表面条纹形成机理,并提出避... 对光固化立体造型(STL)模型数据的尼龙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制件表面条纹进行研究,利用SLS成形技术原理、STL模型数据存储规则、激光扫描路径形成原理,设计STL模型数据的尼龙SLS实验,分析STL模型数据烧结制件表面条纹形成机理,并提出避免条纹形成的方法。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制件表面条纹的产生是由于系统软件读取数据时,数据平面有三角形缺失或冗余;制件表面条纹与STL模型数据在成形坐标系中的Z坐标值有关,且与实际烧结层厚的关系存在一定规律性;通过对STL模型数据三角形均匀化处理或使其Z坐标不在特定坐标,能够避免制件形成表面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条纹 光固化立体造型 选择性激光烧结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