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长跨距猫道泵送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与工程应用
1
作者 何倍 郑鹏鹏 +2 位作者 张乙彬 汤宇祺 蒋正武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5-645,共11页
为解决高山峡谷地区大跨径桥梁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通过配合比基本参数优化、骨料优化、矿物掺合料优化及外加剂组分优化等技术制备出满足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了其泵送施工应用研究。结果表... 为解决高山峡谷地区大跨径桥梁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通过配合比基本参数优化、骨料优化、矿物掺合料优化及外加剂组分优化等技术制备出满足工作性能、泵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并开展了其泵送施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500 m以上超长跨距猫道结构作为泵送施工平台,可满足高山峡谷桥梁混凝土远程泵送施工的技术要求;研制出的C3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坍落度为250 mm、扩展度为605 mm、初凝时间大于12 h,成功应用于贵州古牛河特大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优化 泵送施工 超长跨距 猫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KLD的桥梁挠度监测数据温度效应分离方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双江 辛景舟 +3 位作者 付雷 唐启智 赵月明 周建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3,共9页
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方法在处理桥梁挠度信号时存在模态混叠、分解误差累积等问题,致使分解结果尚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K-L散度(Kullback-... 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方法在处理桥梁挠度信号时存在模态混叠、分解误差累积等问题,致使分解结果尚不理想。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 KLD)的桥梁挠度监测数据温度效应分离方法。利用VMD分解桥梁挠度信号,获得若干个本征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借助核密度估计求得各IMF分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分布,进而得到各分量KLD值,剔除虚假IMF分量,选定最佳分量;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最佳分量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数值仿真算例与实桥监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融合了VMD自适应、抗噪能力强和KLD快速选取最优信号的优势,克服了传统EMD模态混叠等缺陷,减少了虚假分量的干扰,将两者结合使得分解及筛选特征信号分量高效可靠,温度效应分离效果良好;仿真信号经VMD-KLD分析得到日、年温差效应及长期挠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 6、0.983 7和0.970 4,实测信号得到的日、年温差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08 1、0.936 4;同EMD-KLD相比,VMD-KLD分离出的各挠度成分相关系数更接近于1,仿真信号分析中日、年温差效应及长期挠度分别提升了4.43%、10.84%和8.81%,实测信号分析中日、年温差效应分别提升了12.35%、5.57%。该方法可为桥梁挠度监测数据温度效应在线分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效应 变分模态分解(VMD) K-L散度(KLD) 桥梁挠度分离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扣挂悬臂浇筑拱桥扣索力与锚索力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水兴 周琳淇 刘彬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0-147,共8页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由悬浇节段自重和挂篮重引起的部分拱圈截面拉应力与塔架偏位过大的问题,提出扣索力与锚索力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应力叠加原理和影响矩阵确定扣索力,给出当拱圈截面拉应力不满足要求时的... 为解决钢筋混凝土拱桥拱圈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由悬浇节段自重和挂篮重引起的部分拱圈截面拉应力与塔架偏位过大的问题,提出扣索力与锚索力确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应力叠加原理和影响矩阵确定扣索力,给出当拱圈截面拉应力不满足要求时的扣索拆除判定方法;提出通过锚索力修正系数主动调控扣索力与锚索力,使塔架产生与拱圈悬浇阶段数值接近、方向相反的偏位,给出能同时满足拱圈应力、塔架偏位和成拱线形要求的扣索力与锚索力的计算流程。以净跨径180 m的混凝土拱桥——毕节白甫河管桥为背景,开展扣索力、锚索力以及锚索力修正系数的计算,对扣索力、锚索力、拱圈应力、成拱线形和两岸塔架偏位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所提方法得到的扣索力、锚索力与实际张拉力最大相差6.02%,该桥施工时,依次拆除5组扣索,使拱圈截面拉应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塔架偏位实测最大值为3.3 cm,满足小于最大容许偏位4.0 cm的要求;拱圈截面实测最大拉应力为1.74 MPa,满足小于1.8 MPa的拉应力设计要求,成拱线形与裸拱线形最大偏差为0.5 cm,拱圈线形良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 悬臂浇筑 扣索力 锚索力 塔架偏位 锚索力修正系数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汪阳 程磊科 +4 位作者 刘慧慧 母进伟 张克永 任强 蒋正武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98,共5页
石灰石粉可作为机制砂细粉料或矿物掺合料两种途径掺入混凝土中,然而两种不同掺入途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我国某桥梁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需求与服役环境特征,通过测试不同石灰石粉掺量下的机制砂混... 石灰石粉可作为机制砂细粉料或矿物掺合料两种途径掺入混凝土中,然而两种不同掺入途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我国某桥梁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需求与服役环境特征,通过测试不同石灰石粉掺量下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对石灰石粉作为单一矿物掺合料制备承台、挡土墙和索塔用机制砂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粉掺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可降低水胶比以保障混凝土强度;石粉会提高C3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但对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影响较小。初步认为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用于不同类型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可行性,更高掺量的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机制砂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需求的机制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朝明 李春锦 +2 位作者 胡堃 吴程航 任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67-674,共8页
基于Dinger-Funk级配理论提出了机制骨料级配设计方法,通过修正Bolomey公式明确了适用于机制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水胶比关系;通过引入裹浆厚度概念建立了骨料与浆体之间的体积关系,并将机制砂中的石粉视作浆体组成,建立了机制骨料混凝土... 基于Dinger-Funk级配理论提出了机制骨料级配设计方法,通过修正Bolomey公式明确了适用于机制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水胶比关系;通过引入裹浆厚度概念建立了骨料与浆体之间的体积关系,并将机制砂中的石粉视作浆体组成,建立了机制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工作性可以通过裹浆厚度来加以调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扩散系数与裹浆厚度无明显相关性,可以通过水胶比来加以调控;本文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可以定量设计满足不同性能需求的机制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堆积理论 机制骨料混凝土 裹浆厚度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流线型钢箱梁涡振性能气动优化措施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春光 张记 +1 位作者 樊永波 华旭刚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为了解宽幅流线型钢箱梁在大攻角下的涡振性能,确定断面的涡振敏感构件,改善其涡振性能,以太洪长江大桥(主跨808m的双塔悬索桥)为背景,制作1∶50加劲梁节段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其宽幅流线型钢箱梁在不同攻角下的涡振性能,通过设置检... 为了解宽幅流线型钢箱梁在大攻角下的涡振性能,确定断面的涡振敏感构件,改善其涡振性能,以太洪长江大桥(主跨808m的双塔悬索桥)为背景,制作1∶50加劲梁节段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其宽幅流线型钢箱梁在不同攻角下的涡振性能,通过设置检修道栏杆抑流板、检修轨道内移及减小风嘴角度等气动措施对其涡振性能进行优化,并测试各优化措施的抑振效果。结果表明:宽幅流线型钢箱梁涡振性能随来流风攻角增大逐渐变差;桥面检修道栏杆是涡振首要敏感构件,梁底检修轨道对涡振的影响较弱;设置检修道栏杆抑流板、减小风嘴角度对抑制涡振响应均有明显效果,同时结合检修轨道内移能更显著地抑制涡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涡振 风洞试验 气动优化 风攻角 抑流板 检修道 风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岩溶大断面隧道坍塌事故处理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峥峥 孙铁成 +1 位作者 张胜林 李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94-1498,共5页
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溶洞时出现坍塌及初期支护变形事故,综合分析了坍塌及变形区的规模及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洞内施工条件及施工情况,对隧道坍塌及变形区进行工字钢临时支撑及封闭注浆后,提出"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 针对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溶洞时出现坍塌及初期支护变形事故,综合分析了坍塌及变形区的规模及现场揭露的地质情况,结合洞内施工条件及施工情况,对隧道坍塌及变形区进行工字钢临时支撑及封闭注浆后,提出"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处理方案,并在处理段增设监测断面,通过监控量测判断围岩的稳定状况及坍塌变形处理效果.量测结果表明,坍塌变形段围岩处理后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说明采用"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方案处理断层破碎带岩溶隧道坍塌变形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事故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断层破碎带 溶洞 隧道坍塌 超前管棚 小导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台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及数值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大为 刘智 杨雅勋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18,共3页
天桥特大桥主桥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法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会明显加剧水化热效应,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承台内部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在承台内预埋温度测量元件对温度场进行监测。对模拟计算... 天桥特大桥主桥桥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法施工,这种施工方法会明显加剧水化热效应,应采取温度控制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承台内部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在承台内预埋温度测量元件对温度场进行监测。对模拟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按照温度控制标准,通过控制冷却管水流流量有效地控制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最高升温、内外温差及降温速率,达到了预期温度控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承台 水化热 温度控制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岩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与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爽爽 胡新丽 +2 位作者 章涵 周昌 龚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610-3617,共8页
桩-土剪切位移对桩基负摩阻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桩周土体沉降与桩身应变的监测结果建立了计算桩-土剪切位移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浅中层桩-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在桩顶自由条件下该试验场地桩-土剪切位... 桩-土剪切位移对桩基负摩阻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桩周土体沉降与桩身应变的监测结果建立了计算桩-土剪切位移量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浅中层桩-土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在桩顶自由条件下该试验场地桩-土剪切位移量在4~5 mm;对于深层桩-土没有达到该剪切位移量,负摩阻力则无法发挥至极值。根据负摩阻力的发挥特征,改进了规范中嵌岩桩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桩周土竖向有效应力与桩土剪切位移的影响。使用该方法计算的负摩阻力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获得的下拉荷载能够达到安全与经济的效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剪切位移 负摩阻力 嵌岩桩 有效应力法 下拉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模式下钻孔灌注桩桩-土剪切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爽爽 胡新丽 +4 位作者 龚辉 周昌 徐楚 王强 应春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8-2846,共9页
不同的桩-土剪切模式对桩-土剪切位移量的大小和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对抗压桩、顶拔桩和负摩擦桩等3种模式的6根钻孔灌注桩的剪切特性进行了现场加载试验与长期监测。通过对不同桩型的桩身应变、桩顶位移和桩周土沉降等试验资... 不同的桩-土剪切模式对桩-土剪切位移量的大小和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对抗压桩、顶拔桩和负摩擦桩等3种模式的6根钻孔灌注桩的剪切特性进行了现场加载试验与长期监测。通过对不同桩型的桩身应变、桩顶位移和桩周土沉降等试验资料的系统分析,建立了"侧阻-位移"曲线确定各模式桩-土剪切位移量和不同深度的极限侧阻力。根据不同桩-土剪切模式极限侧阻力的发挥特征,分析了桩-土相对运动方向、剪切边界约束条件、剪切位移量、加载速率和剪切历时等5个因素对极限侧阻力发挥的不同影响。讨论了利用现场顶拔桩试验结果对桩负摩阻力增大段的极限负摩阻力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供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土剪切模式 极限侧阻力 现场试验 钻孔桩 负摩擦桩 顶拔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石粉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及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汪保印 张洁 +2 位作者 熊金伟 任强 蒋正武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1157,1206,共8页
为解决机制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石粉(WSP)处置难题,本文提出了将废弃石粉用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利用新途径,研究了废弃石粉的特征及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结构的影响,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利用废弃石粉带来的碳减排效益.结... 为解决机制砂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石粉(WSP)处置难题,本文提出了将废弃石粉用作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利用新途径,研究了废弃石粉的特征及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结构的影响,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利用废弃石粉带来的碳减排效益.结果表明:废弃石粉虽较磨细石粉(GSP)具有更高的亚甲蓝值,但对砂浆流动度的影响较小;相比于磨细石粉和粉煤灰,废弃石粉会降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废弃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生产碳排放,内掺20%废弃石粉的混凝土碳排放总量降低了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石粉 矿物掺合料 抗压强度 孔结构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对机制砂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汪阳 程磊科 +4 位作者 刘慧慧 母进伟 张克永 任强 蒋正武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86,共5页
石灰石粉可作为机制砂细粉料或矿物掺合料两种途径掺入混凝土中,然而两种不同掺入途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我国某桥梁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需求与服役环境特征,通过测试不同石灰石粉掺量下的机制砂混... 石灰石粉可作为机制砂细粉料或矿物掺合料两种途径掺入混凝土中,然而两种不同掺入途径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其性能影响截然不同。基于我国某桥梁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实际应用需求与服役环境特征,通过测试不同石灰石粉掺量下的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与氯离子扩散系数,对石灰石粉作为单一矿物掺合料制备承台、挡土墙和索塔用机制砂混凝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粉掺量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可降低水胶比以保障混凝土强度;石粉会提高C3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但对C50机制砂混凝土的氯离子迁移系数影响较小。初步认为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用于不同类型机制砂混凝土具有可行性,更高掺量的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机制砂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力衰变综述(Ⅱ):构件层次 被引量:4
13
作者 辛景舟 苏欣 +1 位作者 周建庭 付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9-726,共8页
为准确预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时变抗力,回顾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既有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抗力衰变模型,指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方向.结果表明:腐蚀影响下的结构抗力衰变模型的... 为准确预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时变抗力,回顾了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既有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抗力衰变模型,指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方向.结果表明:腐蚀影响下的结构抗力衰变模型的建立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抗力衰变研究主要关注承载力、变形等外部宏观力学性能的演化,对破坏过程中内部细/微观损伤研究相对较少;劣化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多采用小比例模型,存在一定的尺寸效应;传统的室内加速锈蚀不足以满足实际构件性能演化的模拟需要,依托人工环境模拟试验平台,应综合考虑外部荷载与内部劣化的耦合影响,开展更为先进的加速锈蚀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锈蚀 抗力衰变 理论模型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分析的锈蚀RC拱损伤识别:仿真与验证 被引量:4
14
作者 唐启智 辛景舟 +2 位作者 周建庭 付雷 张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77,共9页
针对钢筋锈蚀导致的钢筋混凝土(RC)拱桥结构损伤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数据时序分析的锈蚀RC拱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考虑钢筋锈蚀等材料劣化因素,建立了钢筋锈蚀与结构刚度退化的映射关系;其次,借助A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考虑初始刚度... 针对钢筋锈蚀导致的钢筋混凝土(RC)拱桥结构损伤问题,提出了基于加速度数据时序分析的锈蚀RC拱桥损伤识别方法。首先,考虑钢筋锈蚀等材料劣化因素,建立了钢筋锈蚀与结构刚度退化的映射关系;其次,借助ANSYS软件平台,建立了考虑初始刚度损伤的劣化RC拱肋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锈后有损结构有限元仿真的有效性;随后,基于经试验验证后的数值模型,得到了不同损伤工况下的RC拱加速度响应;然后,利用加速度响应建立时序模型,将待识别工况与完好工况的模型残差的方差之比作为损伤特征指标,获取了锈蚀率与损伤特征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针对不同钢筋直径的计算模式;最后,将室内模型试验的实测数据送入所建立的定量关系进行预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2.86%,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筋混凝土拱 损伤识别 时间序列 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空腹区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应松 彭旭民 黄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为解决高墩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无法采用支架施工,且施工过程中上、下弦结构无法独立承受长悬臂的挂篮施工荷载施工难题,以主跨290 m的北盘江特大桥为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双扣挂法、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节段现浇法、下弦扣挂... 为解决高墩大跨度空腹式刚构桥无法采用支架施工,且施工过程中上、下弦结构无法独立承受长悬臂的挂篮施工荷载施工难题,以主跨290 m的北盘江特大桥为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4种方法(双扣挂法、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节段现浇法、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整体现浇法和下弦扣挂结合支架支撑的上弦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该桥空腹区的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及工期。分析结果表明,下弦扣挂结合上弦支架节段现浇法适用性较强,经济性较好,所需工期较短,对结构受力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桥 大跨度桥 空腹区 施工方法 对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GP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启智 辛景舟 +2 位作者 周建庭 付雷 周滨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109,共8页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不易区分多损伤状态以及难以辨别预测结果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和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GP)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AR模型回归拟合结构加速度响应数据,首次引入表征... 针对传统损伤识别方法不易区分多损伤状态以及难以辨别预测结果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和高斯过程(Gaussian process,GP)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AR模型回归拟合结构加速度响应数据,首次引入表征损伤位置信息与损伤状态信息的参数L1、L2,基于AR模型残差、系数分别建立了用于定位损伤位置和识别损伤程度的损伤敏感性特征,结合GP的分类与回归算法实现了多损伤定位及损伤程度的概率输出。通过某钢筋混凝土模型拱的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对基于AR模型残差和系数的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多损伤状态,输出具有概率意义的预测结果,有助于判断结果的可靠性,并能够实现损伤预警,同时基于残差的损伤敏感性特征的识别精度与可靠度更高、抗噪性能更好,在10%噪声污染的情况下,识别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与离散系数均值仅为6.52%和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模型 高斯过程 多损伤定位 概率输出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石混合料填方体原位剪切试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龚辉 张晓健 +2 位作者 艾传井 尚思良 徐炎兵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
土石混合料中物质组成复杂、结构分布不规律,采样进行室内试验相对困难,因此最好通过现场原位剪切试验获取某特定工程最具针对性的力学参数;但超粒径颗粒的存在,使得将常规原位剪切试验运用于土石混合料力学参数取值时存在诸多问题,会... 土石混合料中物质组成复杂、结构分布不规律,采样进行室内试验相对困难,因此最好通过现场原位剪切试验获取某特定工程最具针对性的力学参数;但超粒径颗粒的存在,使得将常规原位剪切试验运用于土石混合料力学参数取值时存在诸多问题,会对试验结果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对原位直剪试验和原位水平推剪试验这2类常见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原位水平推剪试验更适用于土石混合料此类非均匀体;通过对比几组原位试验结果,发现2类原位剪切试验得到的内摩擦角相近,但是黏聚力的值差异性较大。最后,对土石混合料原位水平推剪试验的参数取值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料 原位直剪试验 水平推剪试验 对比分析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月亮湾大桥PC加劲梁湿接缝浇筑方案比选 被引量:5
18
作者 陶路 马旭明 +1 位作者 彭旭民 黄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21-126,共6页
云南月亮湾大桥主桥为主跨465m的双塔单跨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采用节段预制与湿接缝现浇施工,全桥共76道湿接缝(宽50cm)。针对湿接缝混凝土浇筑顺序与配重措施对加劲梁内力和线形的影响,提出3种湿接缝浇筑方案:无配重... 云南月亮湾大桥主桥为主跨465m的双塔单跨悬索桥,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结构,采用节段预制与湿接缝现浇施工,全桥共76道湿接缝(宽50cm)。针对湿接缝混凝土浇筑顺序与配重措施对加劲梁内力和线形的影响,提出3种湿接缝浇筑方案:无配重下由桥塔向跨中方向浇筑(方案1),无配重下由跨中向桥塔方向浇筑(方案2),全桥一次性配重、逐段置换浇筑(方案3)。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3种方案的成桥线形与湿接缝应力,并从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工期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选择方案3。采用方案3施工时,需对19道湿接缝进行纵向预偏(预偏量9.5mm/道),以保证加劲梁的无应力长度。实践证明,采用方案3施工,大桥结构受力合理、线形平顺、结构安全、工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预应力混凝土梁 湿接缝 浇筑顺序 有限元法 纵向预偏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石量对软质岩土石混合料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忠瑞 罗雪贵 郭娜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在中国西南地区边坡工程中大量存在含软岩的土石混合体(S-RM),其力学特性与软岩破碎特性有别于以往研究的块石强度较高的土石混合体。本文通过大型室内剪切仪开展了不同含石量(WBP)的剪切试验研究含石量对软岩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的影响... 在中国西南地区边坡工程中大量存在含软岩的土石混合体(S-RM),其力学特性与软岩破碎特性有别于以往研究的块石强度较高的土石混合体。本文通过大型室内剪切仪开展了不同含石量(WBP)的剪切试验研究含石量对软岩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筛分试验研究软岩块石破碎特性,结果表明:当S-RM密度一定时,随着WBP的增加,SRM剪切强度增加,应变硬化现象增强; S-RM黏聚力随含石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内摩擦角在含石量为20%~60%时随含石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 S-RM在剪切破坏过程中软岩块石出现破碎现象,当法向应力一定时,块石破碎率随土石混合体含石量增加而增长; S-RM块石破碎率随内摩擦角增加呈指数形式增长,表明块石之间咬合作用越大,块石的破碎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S-RM) 软岩块石 力学特性 块石破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混凝土拱桥加固或拆除方案综合判定
20
作者 张胜林 周水兴 +2 位作者 耿川雁 叶航 刘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8-44,共7页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国内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双曲拱桥和桁式组合拱桥,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不少拱桥进行了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然而,拱桥的加固或拆除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等多种因素,现有研究通常只考虑桥梁技术状...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国内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双曲拱桥和桁式组合拱桥,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不少拱桥进行了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然而,拱桥的加固或拆除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资源等多种因素,现有研究通常只考虑桥梁技术状况,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针对决策因素单一性的不足,根据双曲拱桥和桁式组合拱桥的病害,从技术状况、社会发展、国家方针、政府行为、社会资源、寿命成本等方面构建了包含“技术类、社会类、经济类”的评判指标体系;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计算逻辑严谨、指标定权简便、判定结果准确的混凝土拱桥加固或拆除方案综合判定模型,将其应用于贵州省花鱼洞大桥中。研究表明:建立的评判指标体系,能够客观地开展混凝土拱桥加固或拆除方案综合判定,验证了综合判定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拱桥 加固或拆除 评判指标体系 粗糙集理论 综合判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