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研究历程与探索进路评述——基于归纳与演绎的研究范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春宇 尤碧莹 +1 位作者 陈子远 丁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和动态过程,是随着旅游市场与技术环境、旅游产业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等变化而变化的。现有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研究截面的成果不胜枚举,然而,涉及旅游产业系统内部演化作用机制与规律性... 旅游产业结构及其优化是一个相对概念和动态过程,是随着旅游市场与技术环境、旅游产业发展阶段、旅游经济增长等变化而变化的。现有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研究截面的成果不胜枚举,然而,涉及旅游产业系统内部演化作用机制与规律性的研究成果尚处于前范式阶段,鲜见从系统科学与演化经济学视角去探寻旅游产业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文献。本文按照先归纳后演绎的逻辑思路,首先将旅游产业视为一个复杂演化系统,采用动态、非均衡的观点审视其演化基本内涵、特征;其次,以科学研究范式“三论”为索引归纳并演绎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变迁本质、特征与机制;最后,基于旅游产业系统构成要素耦合关系逻辑推理探索未来研究进路并尝试构建旅游产业系统演化周期概念模型,以期推动旅游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系统 研究范式 周期演化模型 非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及驱动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21
2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9-105,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贵州省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贵州省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而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循环型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驱动运行机制,为全国欠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旅游 发展模式 驱动运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旅游理念下贵州旅游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舒小林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年第7期110-116,共7页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 现在已进入全球化和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民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欠发达、欠开发,所处赶超和转型两大任务阶段的贵州大旅游发展方式进行探讨,对于贵州省这类以资源型传统产业为主的生态脆弱地区实现旅游资源对其他资源替代、旅游产业与传统产业大融合发展的研究,对全国类似地区经济的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探讨大旅游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大旅游具有大产业、大格局、大功能和大市场的特征,并根据大旅游的特征分析了贵州在大旅游理念下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制定大旅游规划,构建大旅游的格局、建成综合性的大产业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这一核心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旅游 旅游产业 欠发达地区 旅游经济 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量测与动态评估方法
4
作者 杨春宇 葛鹏 +3 位作者 陈梅 尤碧莹 陈子远 丁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17-6230,共14页
旨在科学量测与评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状态,以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探寻旅游生态系统演化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与均衡状态,尝试构建一个基于“自然利用效率子系统”和“社会公平发展子系... 旨在科学量测与评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状态,以推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首先,基于系统科学研究范式探寻旅游生态系统演化发展效率与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与均衡状态,尝试构建一个基于“自然利用效率子系统”和“社会公平发展子系统”的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理论演化模型。尔后,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构建了包含9个维度的量测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极差法和模糊聚类法量测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实际演化状态。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丹霞(贵州赤水)世界自然遗产地“空间均衡”实测状态值与理论值,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构建的理论演化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案例地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轨迹,实测状态值围绕演化理论值呈现短期振荡,长期“S”型演化特征;(2)根据理论模型测算中国丹霞(贵州赤水)的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周期约为50年。其中,2000—2020年期间,中国丹霞(贵州赤水)历经滞后-过载-平衡的演化过程。与案例地“空间均衡”演化理论值相比,实测状态值呈现“进慢则退”的趋势;(3)中国丹霞(贵州赤水)2000年旅游生态状态指数处于0.089—0.180之间(五级),经过近20年的逐步恢复,截至2020年其生态状态指数已经恢复至0.2362(三级)以上。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旅游生态系统“空间均衡”演化拟合与动态评估,推动该领域研究从单一的静态评估向多样化、动态化和定量化转变,为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理论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系统 空间均衡 LOGISTIC曲线模型 动态评估 演化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210
5
作者 舒小林 高应蓓 +1 位作者 张元霞 杨春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0,共9页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 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旅游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四个方面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生态文明城市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大系统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06-2011年数据以贵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从2006-2011年贵阳市旅游产业(除2010年外)和生态文明城市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高,耦合协调度由2006年的中度失调逐步向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优化趋势发展,贵阳市旅游产业和生态文明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滞后型和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型相互交替出现,旅游产业发展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引领作用存在较大波动,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统筹好城镇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态文明城市;2加强对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状态的研究和监测,运用规划、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促使两者向着最优协调状态方向发展;3加强旅游产业与大数据、文化、科技和生态服务业等蛙跳型产业的融合,解决旅游产业发展波动较大问题,夯实生态文明城市的经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生态文明城市 耦合模型 协调发展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集聚研究——基于全国31省市的PEF实证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春宇 邢洋 +2 位作者 左文超 肖宏 高红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96,共16页
空间融合、集聚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二者融合实则是两个具有各自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对各自产业进行"融合""集聚",形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要素,能激发出全新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系统。文章首先以系统科学... 空间融合、集聚已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特征,二者融合实则是两个具有各自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对各自产业进行"融合""集聚",形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要素,能激发出全新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系统。文章首先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要素与层级结构的基础上将其解构为一个由内核与调控部分组成的创新系统;而后,综合运用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parallel law)、熵值权重法(entropy-weight method,EWM)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聚量测模型(PEF模型)及量测指标体系,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运用PEF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差异度、均衡度和模式选择与分类等方面对量测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初步探讨了文化旅游产业创新系统类型、演化路径及集聚模式。上述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对文化旅游创新系统概念、发展现状的初步认识,还有助于为各省(市、自治区)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政策措施与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量测模型 系统科学 文化旅游创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旅游发展方式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138,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专门章节进行论述,并且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大众旅游、生态旅游、低碳旅游、洛哈思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可持续旅游等任何单一的发展方式都不是较好的旅游发展方式。文章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提出SCELL旅游发展方式,即宏观层面以可持续旅游为发展方向和理念,中观层面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型、融合化、集群化和制度化发展,在微观层面,对游客和居民倡导洛哈思消费方式,对旅游及相关企业进行生态化、低碳化设计,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处理好企业、社区居民和游客关系,通过碳排放进行监测考核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旅游SCELL发展方式 生态旅游 旅游循环经济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强权干预与遗产旅游地“公地悲剧”现象的治理——以世界遗产地九寨沟治理经验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北明 雷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60,共7页
遗产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公地悲剧"现象是由遗产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的。由于遗产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奥普尔斯认为政府的强权干预与管理是唯一方案。九寨沟作为政府强权干预治理遗产旅游地的典型案例,其管理体... 遗产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公地悲剧"现象是由遗产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的。由于遗产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奥普尔斯认为政府的强权干预与管理是唯一方案。九寨沟作为政府强权干预治理遗产旅游地的典型案例,其管理体制的选择和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政府强权干预模式在实现遗产资源的保护目标、保障当地社区居民利益以及避免遗产地"公地悲剧"上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寨沟 公地悲剧 政府强权干预 遗产旅游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创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舒小林 黄明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9-113,共5页
产权交易市场对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金融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科技型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需不断推进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交易、资产证券化交易、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融资租赁收益权交易等产权市场... 产权交易市场对建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科技金融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完善科技型企业产权交易市场,需不断推进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托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交易、资产证券化交易、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融资租赁收益权交易等产权市场业务创新,从法律、产权交易规范和规则完善,以及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方式有效结合方面创新交易制度,从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改进产权交易配套服务,更好地发挥政府监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产权交易市场 体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下民族旅游产业发展驱动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倩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91,共5页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指导思路,研究发现:我国民族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包括四大方面:民族旅游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硬件条件、民族地区软件条件和民族旅游产业内外环境。根据民族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的组成要素,及其网络结构体现的总体功能...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指导思路,研究发现:我国民族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包括四大方面:民族旅游产业集群、民族地区硬件条件、民族地区软件条件和民族旅游产业内外环境。根据民族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的组成要素,及其网络结构体现的总体功能,在理论层面提出民族旅游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层级与驱动力模型,并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了评估,为相关规划者或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系统构建民族产业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民族旅游产业 产业发展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