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性特征研究
1
作者
蒋倩
武燕
+1 位作者
王娑娑
韦忠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6-71,共6页
为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的种植和生态修复,以贵州省扎佐林场柳杉针叶林、枫香阔叶林和二者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储量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性...
为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的种植和生态修复,以贵州省扎佐林场柳杉针叶林、枫香阔叶林和二者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储量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F1)和惰性有机碳(F2)含量分别为12.82和10.20 g·kg^(-1),储量分别为2.68和2.13 kg·m^(-2),阔叶林F1和F2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F1分配比例为58.73%,显著高于针叶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F2分配比例分别为41.11%和42.82%,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针叶林(48.55%)和阔叶林(46.21%)有机碳稳定性均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40.80%)。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有机碳稳定性与土壤理化性质(pH、EC、TN、NN、含水量、砂粒质量分数、粉粒质量分数、黏粒质量分数、BD、AN、TP、T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抗氧化有机碳
组分
稳定性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质对白芨组培苗生理特性及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自布
杨维
+1 位作者
陈建
彭风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0,共6页
为探讨光质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不同光质下白芨组培苗的生长特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酶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和红光对白芨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绿光的作用不明显。除了CAT外,不同光质处理白芨...
为探讨光质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不同光质下白芨组培苗的生长特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酶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和红光对白芨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绿光的作用不明显。除了CAT外,不同光质处理白芨的APX、POD、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黄光处理的白芨SOD和APX活性最高,红光处理的POD活性最高,绿光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比其他光质的低,蓝光处理35-45 d对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红光和黄光促进白芨生根组培苗的长高和生根;不同光质处理总体上提高了白芨氧化酶活性;白芨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在蓝光处理下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组培苗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鳝仔鱼的喂养技术
3
作者
李春涛
曾伯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4,共1页
在遵义,黄鳝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遵义市场上的黄鳝主要是野生资源,大概占到消费总量的95%,外地养殖黄鳝大略占5%。长期以来,黄鳝的巨大消费市场以及居高不下的价格吸引人们对黄鳝养殖的兴趣,但是在当地几乎均以失败告终。究其...
在遵义,黄鳝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遵义市场上的黄鳝主要是野生资源,大概占到消费总量的95%,外地养殖黄鳝大略占5%。长期以来,黄鳝的巨大消费市场以及居高不下的价格吸引人们对黄鳝养殖的兴趣,但是在当地几乎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没有充足的种苗是黄鳝养殖无法开展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们对黄鳝进行了小规模化人工繁殖探索,目的是为黄鳝的山地养殖提供一种模式。黄鳝人工繁殖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亲本的产卵率及仔鱼的成活率。黄鳝每次排卵很少,因此提高仔鱼成活率、改善仔鱼的生长是获得更多更好种苗的关键。一、常规黄鳝仔鱼喂养方法黄鳝胚胎出膜后4~5天,幼体自身卵黄被吸收完,要给仔鱼喂食,很多人采用牛奶、豆浆、蛋黄、轮虫喂养,这种方法有可取之处。这些食物含很高的营养,较能满足仔鱼生长需求,同时这些食物仔鱼也比较喜爱,仔鱼会主动摄食。牛奶、豆浆呈液体状,蛋黄也可以制成小颗粒状,容易被仔鱼吞噬。牛奶和豆浆喂养仔鱼,也存在不少缺点。牛奶和豆浆呈液体状,无论多细的网筛也能穿过,悬浮整个水体,容易滋生微生物,对水质造成污染。提高换水量虽然可以减少水质污染,但会形成大量浪费。同时,牛奶、豆浆在培养箱中处于无序状态,仔鱼对食物的获得是随机的,不利于摄食。蛋黄虽然不会散乱漂浮水体、不能穿过细密网筛,仔鱼容易集中摄食,但当培养箱中水流流过时,蛋黄形成沉积,会影响仔鱼的摄食行为。轮虫是黄鳝仔鱼天然的食物,含各种仔鱼生长所需营养。轮虫在水中自由运动,可以引诱仔鱼主动摄食。更重要的是,轮虫处于活体状态,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轮虫是仔鱼理想的食物。但是小规模的黄鳝人工繁殖中养殖轮虫,既不经济,又耗时、耗力。二、改进黄鳝仔鱼喂养方法经过反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鱼生长
黄鳝养殖
喂养技术
规模化人工繁殖
水质污染
摄食行为
消费市场
喂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江库区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浅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春涛
王泽伦
《科学养鱼》
2015年第6期61-62,共2页
小瓜虫病(白点病)目前是乌江库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根据遵义县水产站不完全统计,2014年,乌江库区遵义县水域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造成的损失达100万千克,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元。乌江库区主要在草鱼、江团、斑点叉尾鲴、花白...
小瓜虫病(白点病)目前是乌江库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根据遵义县水产站不完全统计,2014年,乌江库区遵义县水域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造成的损失达100万千克,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元。乌江库区主要在草鱼、江团、斑点叉尾鲴、花白鲢等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其中草鱼最为严重。养殖户尝试用波尔多液等泼洒,采用过生姜、辣椒水复合配方浸泡,用过市场上销售的小瓜灵,都不能有效防治该病。本文就该水域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建议,以供养殖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瓜虫病
暴发原因
网箱养鱼
库区
乌江
寄生虫疾病
斑点叉尾鲴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性特征研究
1
作者
蒋倩
武燕
王娑娑
韦忠涛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66-71,共6页
基金
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4142230456)。
文摘
为促进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的种植和生态修复,以贵州省扎佐林场柳杉针叶林、枫香阔叶林和二者组成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储量及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易氧化有机碳(F1)和惰性有机碳(F2)含量分别为12.82和10.20 g·kg^(-1),储量分别为2.68和2.13 kg·m^(-2),阔叶林F1和F2含量及储量均显著高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F1分配比例为58.73%,显著高于针叶林;针叶林和阔叶林的F2分配比例分别为41.11%和42.82%,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针叶林(48.55%)和阔叶林(46.21%)有机碳稳定性均显著高于针阔混交林(40.80%)。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和有机碳稳定性与土壤理化性质(pH、EC、TN、NN、含水量、砂粒质量分数、粉粒质量分数、黏粒质量分数、BD、AN、TP、T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惰性有机碳
抗氧化有机碳
组分
稳定性
喀斯特地区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read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
recalcitrant organic carbon
antioxidant organic carbon
component
stability
Karst Region
分类号
S714.2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质对白芨组培苗生理特性及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王自布
杨维
陈建
彭风梅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
化学
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5-670,共6页
基金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2246)
贵州师范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2BS028)资助~~
文摘
为探讨光质对白芨(Bletilla striata)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不同光质下白芨组培苗的生长特征、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酶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光和红光对白芨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绿光的作用不明显。除了CAT外,不同光质处理白芨的APX、POD、SOD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黄光处理的白芨SOD和APX活性最高,红光处理的POD活性最高,绿光处理的抗氧化酶活性比其他光质的低,蓝光处理35-45 d对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因此,红光和黄光促进白芨生根组培苗的长高和生根;不同光质处理总体上提高了白芨氧化酶活性;白芨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在蓝光处理下最大。
关键词
白芨
组培苗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Keywords
Bletilla striata
In vitro seedling
Antioxidant enzyme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鳝仔鱼的喂养技术
3
作者
李春涛
曾伯平
机构
贵州
遵义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学院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4-74,共1页
基金
黔科合人才团队[2012]4004
黔科合J字[2012]2341
黔教高发(2011)278号
文摘
在遵义,黄鳝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遵义市场上的黄鳝主要是野生资源,大概占到消费总量的95%,外地养殖黄鳝大略占5%。长期以来,黄鳝的巨大消费市场以及居高不下的价格吸引人们对黄鳝养殖的兴趣,但是在当地几乎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没有充足的种苗是黄鳝养殖无法开展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们对黄鳝进行了小规模化人工繁殖探索,目的是为黄鳝的山地养殖提供一种模式。黄鳝人工繁殖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亲本的产卵率及仔鱼的成活率。黄鳝每次排卵很少,因此提高仔鱼成活率、改善仔鱼的生长是获得更多更好种苗的关键。一、常规黄鳝仔鱼喂养方法黄鳝胚胎出膜后4~5天,幼体自身卵黄被吸收完,要给仔鱼喂食,很多人采用牛奶、豆浆、蛋黄、轮虫喂养,这种方法有可取之处。这些食物含很高的营养,较能满足仔鱼生长需求,同时这些食物仔鱼也比较喜爱,仔鱼会主动摄食。牛奶、豆浆呈液体状,蛋黄也可以制成小颗粒状,容易被仔鱼吞噬。牛奶和豆浆喂养仔鱼,也存在不少缺点。牛奶和豆浆呈液体状,无论多细的网筛也能穿过,悬浮整个水体,容易滋生微生物,对水质造成污染。提高换水量虽然可以减少水质污染,但会形成大量浪费。同时,牛奶、豆浆在培养箱中处于无序状态,仔鱼对食物的获得是随机的,不利于摄食。蛋黄虽然不会散乱漂浮水体、不能穿过细密网筛,仔鱼容易集中摄食,但当培养箱中水流流过时,蛋黄形成沉积,会影响仔鱼的摄食行为。轮虫是黄鳝仔鱼天然的食物,含各种仔鱼生长所需营养。轮虫在水中自由运动,可以引诱仔鱼主动摄食。更重要的是,轮虫处于活体状态,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轮虫是仔鱼理想的食物。但是小规模的黄鳝人工繁殖中养殖轮虫,既不经济,又耗时、耗力。二、改进黄鳝仔鱼喂养方法经过反复试验。
关键词
仔鱼生长
黄鳝养殖
喂养技术
规模化人工繁殖
水质污染
摄食行为
消费市场
喂养方法
分类号
S96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江库区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浅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春涛
王泽伦
机构
贵州
遵义
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
学院
遵义市水产站
出处
《科学养鱼》
2015年第6期61-62,共2页
基金
黔科合人才团队[2012]4004
文摘
小瓜虫病(白点病)目前是乌江库区最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之一。根据遵义县水产站不完全统计,2014年,乌江库区遵义县水域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造成的损失达100万千克,经济价值超过1000万元。乌江库区主要在草鱼、江团、斑点叉尾鲴、花白鲢等鱼类感染小瓜虫疾病,其中草鱼最为严重。养殖户尝试用波尔多液等泼洒,采用过生姜、辣椒水复合配方浸泡,用过市场上销售的小瓜灵,都不能有效防治该病。本文就该水域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预防建议,以供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
小瓜虫病
暴发原因
网箱养鱼
库区
乌江
寄生虫疾病
斑点叉尾鲴
经济价值
分类号
S94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喀斯特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稳定性特征研究
蒋倩
武燕
王娑娑
韦忠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光质对白芨组培苗生理特性及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自布
杨维
陈建
彭风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鳝仔鱼的喂养技术
李春涛
曾伯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乌江库区网箱养鱼小瓜虫病暴发原因浅析
李春涛
王泽伦
《科学养鱼》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