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空间分异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30
1
作者 陈志永 杨桂华 +1 位作者 陈继军 李乐京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22,共7页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民族村寨旅游地社区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异的...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民族村寨旅游地社区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异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研究表明:社区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的空间不平衡是社区参与旅游机会差异的表征,不同区域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符合地域衰减规律,组织增权是民族村寨旅游地社区增权的有效途径,旅游增权各组成要素相互影响,互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增权 感知 空间分异 西江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力量导向差异的乡村旅游制度比较研究——对贵州“天龙屯堡”、“郎德苗寨”与“西江苗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亚平 陈志永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7-545,共9页
通过对贵州3个典型乡村旅游地——平坝县天龙屯堡、雷山县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制度主要包括与旅游资源相联系以经营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乡村旅游主要经营组织的运行体制、政府的政策倾斜及具体... 通过对贵州3个典型乡村旅游地——平坝县天龙屯堡、雷山县郎德苗寨和西江苗寨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认为乡村旅游制度主要包括与旅游资源相联系以经营权为核心的产权制度、乡村旅游主要经营组织的运行体制、政府的政策倾斜及具体管理制度3个方面内容。以此为依据,对3个乡村旅游地从制度安排视角进行了横向比较:以社区居民、企业、政府为核心力量导向的乡村旅游地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巨大差异,实质上反映出各相关利益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利益博弈。不同的制度安排建立在乡村景区具体现实的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之上,乡村旅游制度一旦被建构,又对乡村旅游发展走向产生深层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核心导向力量 制度安排 比较分析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演化与产权困境分析——以贵州天龙屯堡为例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志永 吴亚平 李天翼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9,共9页
以贵州典型乡村旅游地——天龙屯堡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借助对天龙屯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阶段性演化的深度剖析,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因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导致乡村旅游开发难以维系的原因。研究发现:乡村... 以贵州典型乡村旅游地——天龙屯堡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定性研究方法,借助对天龙屯堡乡村旅游资源开发阶段性演化的深度剖析,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因旅游资源产权困境导致乡村旅游开发难以维系的原因。研究发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构成特征及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引致的产权困境,使得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约束和激励效果较差,利益主体间权、责、利不明,矛盾不断凸显,交易成本较高,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开发 演化分析 产权困境 可持续发展 贵州天龙屯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旅游增权感知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志永 王化伟 李乐京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178,共6页
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贵州郎德苗寨为个案,研究当地村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状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 通过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贵州郎德苗寨为个案,研究当地村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旅游政治增权、旅游心理增权和旅游社会增权的感知状况,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民族贫困地区以社区为核心力量导向的旅游开发,村民对旅游增权的感知度较强;村民对增权感知的强弱依次为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及经济增权;不同人口社会学特征村民对旅游增权感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旅游增权 多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龙屯堡与郎德苗寨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增权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盖媛瑾 陈志永 况志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217,共6页
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以Regina Scheyvens提出的面向社区的增权框架为依据,借鉴Ap和Crompton提出的旅游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及国内旅游学者社区增权研究的已有成果,对贵州天龙屯堡和郎德苗寨两地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下... 采用田野调查、统计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以Regina Scheyvens提出的面向社区的增权框架为依据,借鉴Ap和Crompton提出的旅游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及国内旅游学者社区增权研究的已有成果,对贵州天龙屯堡和郎德苗寨两地不同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下社区经济增权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天龙模式 郎德模式 经济增权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乡村旅游开发天龙模式和郎德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志永 周杰 况志国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0-255,共6页
天龙屯堡和郎德苗寨同属贵州省著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因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形成了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公司主导的天龙模式和社区主导的郎德模式。二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 天龙屯堡和郎德苗寨同属贵州省著名乡村旅游目的地,因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中发挥作用的差异,形成了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公司主导的天龙模式和社区主导的郎德模式。二者在乡村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且各具特色,颇具典型性。对2种不同旅游开发模式下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为我国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指导,并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天龙模式 郎德模式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郎德苗寨社区旅游:组织演进、制度建构及其增权意义 被引量:54
7
作者 陈志永 李乐京 李天翼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6期75-86,共12页
贵州郞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其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郎德模式"。在国内外学者积极倡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赋予社区权力的呼声中,郎德人20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这种理念... 贵州郞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典范,其社区主导、全民参与、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运行模式和分配制度,被称为"郎德模式"。在国内外学者积极倡导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赋予社区权力的呼声中,郎德人20多年来一直在实践这种理念并取得丰厚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成果,这为研究旅游地社区增权模式和路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试验场"。文章在文献研究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介绍郎德苗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组织演进与制度建构过程,认为郎德苗寨社区组织演进与制度构建使当地社区在旅游发展背景下实现了经济增权、社会增权、心理增权和政治增权。郎德苗寨社区增权实践表明: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民组织化是社区增权的有效路径,制度构建为社区增权提供了有效保障,社区精英作用的有效发挥是社区增权的助推器,政府的有限介入有利于扩大社区增权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郎德苗寨 社区旅游 组织演进 制度建构 增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参与视角下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 被引量:7
8
作者 叶春 李渊妮 陈志永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101,共4页
社区的有效参与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社区村民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将促进社区村民理解并自觉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参与村寨旅游活动,且评估结果更切合村寨实际并易于村民认可。从社区参与视角出发... 社区的有效参与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社区村民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将促进社区村民理解并自觉地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来参与村寨旅游活动,且评估结果更切合村寨实际并易于村民认可。从社区参与视角出发,以贵州黔东南郎德上寨为例,根据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与动态性原则,在与村民充分沟通的背景下,设计了由25个指标构成的村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及调查问卷。研究了社区参与的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方法,为其他村寨的社区参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评估 旅游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社区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乡村旅游合作组织——以西江苗寨景区苗家乐协会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姚莉 陈志永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乡村社区旅游业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化,促进旅游发展与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属于新兴事物,正处于成长和摸索阶段,尚存问题颇多。通过对贵州"西江苗寨景区苗家乐协会"... 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乡村社区旅游业规范化、专业化、产业化,促进旅游发展与升级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属于新兴事物,正处于成长和摸索阶段,尚存问题颇多。通过对贵州"西江苗寨景区苗家乐协会"的研究,分析在特殊乡村社区——原生态社区旅游开发中乡村旅游合作组织的现状、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原生态社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社区 乡村旅游合作组织 农家乐协会 西江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深层原因透析——基于产权经济理论和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志永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1-144,共4页
根据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现实,首先从供给、需求以及政府规制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一般性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实际,从产权经济理论和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乡村旅... 根据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现实,首先从供给、需求以及政府规制角度对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一般性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地的社会经济实际,从产权经济理论和农民行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乡村旅游地产品差异化经营不足的原因展开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土地资源产权制度的缺失及乡村旅游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特征使得乡村旅游经营者很难在产品差异化经营的道路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乡村旅游地的熟人社会关系使创新者难于对产品差异化经营成果实施有效保护,产品差异化经营面对的高交易成本使农民在权衡利弊后最终选择模仿或抄袭创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产品差异化 经营困境 产权经济理论 农民行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村寨居民与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空间分异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志永 王化伟 毛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138,共6页
增权是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鲜有研究从定量方法入手,探讨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空间不均衡问题。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罩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 增权是旅游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鲜有研究从定量方法入手,探讨增权在旅游目的地空间不均衡问题。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样本地,借鉴雅克松关于旅游者罩空间划分的标准,将样本地划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外围区,分别发放居民对旅游经济增权感知的调查问卷,以此进行旅游经济增权的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民族村寨旅游经济增权在空间上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符合地域衰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经济增权 感知空间分异 西江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风景名胜区利益相关者阶段性博弈演化分析——以红枫湖为个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亚平 陈志永 费广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149,共5页
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20多年的发展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地方分权管理体制下的典型案例。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红枫湖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为推进政府意志,实现政府的核心利益要求,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及管理体制随... 贵州省贵阳市红枫湖20多年的发展是国家风景名胜区地方分权管理体制下的典型案例。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红枫湖景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呈现出阶段性演化的特征。为推进政府意志,实现政府的核心利益要求,地方政府的管理目标及管理体制随着不同时期不断改变。这种急转弯式的政策调整导致了各方利益相关者权力关系急遽演变更替,致使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损失,亦必然会导致风景名胜区整体长期利益严重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风景名胜区 利益相关者 博弈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