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师范学院校园及周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钱长江 蔡辉明 +3 位作者 刘讯 张红艳 刘欣 徐建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贵州师范学院及周边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有野生药用维管植物71科142属17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5科136属167种。按药...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查阅文献的方法,对贵州师范学院及周边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共有野生药用维管植物71科142属175种,其中,蕨类植物有5科5属7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65科136属167种。按药用功效归为17类,按药用部位归为5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野生 药用功能 药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婕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8-121,126,共5页
超分子化学研究活跃,发展迅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正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介绍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结构单元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综述了超分子化学在医药、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仿生等生命科学领... 超分子化学研究活跃,发展迅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交叉学科,正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在介绍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结构单元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综述了超分子化学在医药、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仿生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并论述了超分子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 生命科学 成像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花精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甘秀海 赵超 +1 位作者 赵阳 周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84,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栀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其结构。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从栀...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栀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其结构。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从栀子花精油中鉴定出了51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6.9%,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21.09%)、莰烯(7.25%)、α-石竹烯(6.49%)、香叶醇(5.72%)、α-法呢烯(5.35%)等;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6.26、11.5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微波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金盘茎、叶、花(果实)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梁志远 甘秀海 +2 位作者 王道平 廖钢存 陈华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73-8475,共3页
[目的]分析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金盘茎、叶和花(果实)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八角金盘不同部位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 [目的]分析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金盘茎、叶和花(果实)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八角金盘不同部位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八角金盘3个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9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倍半萜,其次是脂肪族化合物,其共有成分有30种,分别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茎)64.55%、(叶)77.90%和(花(果实))69.40%。[结论]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组成以及含量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精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特丁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进 熊和琴 +2 位作者 姚桃花 罗荣琴 李世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1-35,共5页
除草剂在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广受关注。在弱酸条件下,于铂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邻氨基苯酚(oAP)制备了除草剂特丁津(TB)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以K3Fe(CN)。为电化学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 除草剂在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残留广受关注。在弱酸条件下,于铂电极表面电化学聚合邻氨基苯酚(oAP)制备了除草剂特丁津(TB)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IECS)。以K3Fe(CN)。为电化学探针,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MIECS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K3Fe(CN)6的峰电流值与TB浓度在2~160μmol/L范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915),检出限为0.66μmol/L。MIECS达到稳定电流响应时间约为8min,对TB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将该印迹膜传感器用于农田环境水样的检测分析,回收率在97.6%~1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 电聚合膜 除草剂特丁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有植物习水报春的生境调查及其叶片解剖结构 被引量:6
6
作者 钱长江 徐建 +3 位作者 姜金仲 穆军 李崇清 姜运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1,共4页
为习水报春的解剖(学)、分类(学)、引种栽培、迁地保护和扩大种群等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石蜡切片法与徒手切片法,对其生长环境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习水报春生长在海拔1 060m和1 164m的2个地点,小生境为雨... 为习水报春的解剖(学)、分类(学)、引种栽培、迁地保护和扩大种群等研究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石蜡切片法与徒手切片法,对其生长环境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习水报春生长在海拔1 060m和1 164m的2个地点,小生境为雨水不能直接淋湿、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三面通风的风蚀崖下的少土岩石上,土壤pH 7.2,不易受旱灾及涝害。叶柄有1~2个周韧维管束,呈弧形,导管管孔呈多边形,多为螺纹导管,叶肉内栅栏组织分化不明显,海绵组织占整个叶片的大部分,叶柄、叶面、叶背及叶脉上的柔毛为3个细胞组成的棒状腺毛。发达的网状脉且具4~5对较粗的侧脉是习水报春适应旱生原因;叶部均具棒状腺毛,维管束发达,导管数量多,根系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水报春 生境 石蜡切片 解剖结构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甘秀海 梁志远 +1 位作者 杨小生 冉晓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89-691,共3页
目的研究冷水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冷水花的醇提物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再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水花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亚麻油酸乙酯(2),十六... 目的研究冷水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冷水花的醇提物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再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冷水花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亚麻油酸乙酯(2),十六酸乙酯(3),咖啡酸乙酯(4),α-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槲皮素(7),β-胡萝卜苷(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花 化学成分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建群树种不同器官C、N、P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国俊 锁盆春 +2 位作者 张丽敏 符裕红 李安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36-44,共9页
研究植物器官中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植物体内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配机理,揭示植物生活史策略及其响应和适应环境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建群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枝、叶中的C、N、P... 研究植物器官中碳(C)、氮(N)、磷(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植物体内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配机理,揭示植物生活史策略及其响应和适应环境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喀斯特峰丛洼地3种建群树种为研究对象,对其根、茎、枝、叶中的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含量在3种建群树种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为叶(496.45±20.28 mg/g)>根(472.35±13.8 mg/g)>茎(471.01±8.85 mg/g)>枝(468.04±11.36 mg/g),N、P含量分配表现为叶(21.39±3.11 mg/g,0.99±0.19 mg/g)>枝(6.30±1.30 mg/g,0.50±0.13 mg/g)>根(6.27±1.0 mg/g,0.39±0.08 mg/g)>茎(1.65±0.47 mg/g,0.22±0.05 mg/g),同一养分元素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有显著差异;N、P含量在各树种和各器官(干、皮、枝、叶)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异,而C含量在各树种和各器官之间变异较小;C∶N和C∶P表现茎中最高,叶中最低;3种建群种植物N∶P平均值为22.02±3.79,受P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同一器官对不同养分的吸收以及不同器官对同一养分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均具有一定的协同特征。研究可为喀斯特峰丛洼地地区植物的养分循环、生态策略及环境适应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 生态策略 适应机制 喀斯特峰丛洼地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进 姚桃花 王燕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7-1023,共7页
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主要对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引发聚合法、表面涂覆法、电化学聚合法、分子自组装法和溶胶-凝胶法)和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包括电位型、电导型、电流型、电容/阻抗... 综述了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主要对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敏感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位引发聚合法、表面涂覆法、电化学聚合法、分子自组装法和溶胶-凝胶法)和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包括电位型、电导型、电流型、电容/阻抗型和压电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5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敏感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蕨类植物模式标本种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长江 杜勇 +4 位作者 张红艳 韩宝银 张广萍 陈志萍 姜金仲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68,共6页
经查阅文献,搜集并整理得到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的蕨类植物19科、46属、126种。模式产地涉及除六盘水地区外的贵州各地区,黔南地区51种>安顺地区18种>贵阳地区17种>黔西南地区7种、铜仁地区7种、遵义地区7种>毕节地区4种>... 经查阅文献,搜集并整理得到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的蕨类植物19科、46属、126种。模式产地涉及除六盘水地区外的贵州各地区,黔南地区51种>安顺地区18种>贵阳地区17种>黔西南地区7种、铜仁地区7种、遵义地区7种>毕节地区4种>黔东南地区1种,产地不祥的14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鳞毛蕨科40种>金星蕨科16种>蹄盖蕨科15种>水龙骨科10种。种数较多的属是耳蕨属11种,其次是贯众属10种。生长环境具有多样性,生长种数较多的生境依次是林下生长种类94种>石上或石隙生长种类62种>溪沟边生长种类41种>阴湿环境生长种类30种>河谷或峡谷生长种类2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模式标本 模式产地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色野生草本彩叶植物种类资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长江 安明态 +2 位作者 李从瑞 姜金仲 杨成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59,共4页
从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将野生草本彩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到贵州各地进行野外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筛选出贵州特色野生草本彩叶植物35种,就其分布范围、叶色类型、观赏特性、观赏期、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状况、生长环境及可利用方... 从2008年4月至2013年6月,将野生草本彩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到贵州各地进行野外调查,并参考相关文献,筛选出贵州特色野生草本彩叶植物35种,就其分布范围、叶色类型、观赏特性、观赏期、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状况、生长环境及可利用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或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的种9种,分布地点为4个县以上的种13种,分布点为1~3个县的种13种。海拔500m以下有分布的种9种,500~1000m有分布的种29种,1000~1500m有分布的种25种,1500~2000m有分布的种14种,2000~2500m有分布的种8种,2500m以上有分布的种4种;斑叶类21种,春色叶类1种,常色叶类9种,彩脉类4种,可全年观赏的23种,适宜3~8月观赏的12种;偶见种7种,少见种11种,常见种12种,最常见种5种,在观赏方面没有被开发利用的27种,开发为食用及药用或少数作为盆栽的8种;生长环境不限的2种,生于阴湿或阴凉或湿地水边或沟边的28种,生长于石灰岩山地或石缝环境的5种,适宜盆栽观赏的28种,适宜作地被或假山石点缀的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草本 彩叶植物 观赏利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木本种子植物模式标本种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长江 杜勇 +4 位作者 张华海 罗金秀 任翠娟 姜金仲 徐建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6,共6页
经查阅文献,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的木本种子植物有71科178属396种,黔南108种>黔西南59种>安顺42种>贵阳39种>黔东南33种>遵义25种>铜仁23种>毕节20种>六盘水6种,产地不详细的41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山茶科35种&... 经查阅文献,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的木本种子植物有71科178属396种,黔南108种>黔西南59种>安顺42种>贵阳39种>黔东南33种>遵义25种>铜仁23种>毕节20种>六盘水6种,产地不详细的41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山茶科35种>禾本科33种>杜鹃科28种>蔷薇科23种,种数最多的属是山茶属25种,其次是杜鹃属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标本 木本 种子植物 分布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尾参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甘秀海 赵超 +1 位作者 梁志远 周欣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Lour.) Merr.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百尾参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烷(1),正二十五烷(2... 目的 研究百尾参Disporum Cantoniense(Lour.) Merr.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百尾参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七烷(1),正二十五烷(2),正十九烷醇(3),棕榈酸(4),硬脂酸(5),二十二烷酸(6),蔗糖(7).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尾参 化学成分 脂肪族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产五香血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干正洋 杨庆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研究黔产五香血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五香血藤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波谱分析。结果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五内酯E(1),五内酯E甲酯(2),β-胡萝卜苷(3),五内酯B(4),南五味子宁(5)... 目的研究黔产五香血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五香血藤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质谱等波谱分析。结果这些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五内酯E(1),五内酯E甲酯(2),β-胡萝卜苷(3),五内酯B(4),南五味子宁(5),三十烷(6),β-谷甾醇(7),schizanrin F(8)。结论化合物2,3,5,6,8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血藤 化学成分 木脂素 三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草本种子植物模式标本种的整理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长江 杜勇 +4 位作者 任翠娟 李玉和 张红艳 袁斓方 李从瑞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8,60,共6页
经查阅文献,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省的草本种子植物有43科153属306种,黔南州70种﹥黔西南州49种﹥安顺市37种﹥贵阳市29种﹥铜仁市25种﹥遵义市18种﹥毕节市16种﹥黔东南州13种﹥六盘水市4种,产地不详的44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苦苣苔科33... 经查阅文献,模式标本采自贵州省的草本种子植物有43科153属306种,黔南州70种﹥黔西南州49种﹥安顺市37种﹥贵阳市29种﹥铜仁市25种﹥遵义市18种﹥毕节市16种﹥黔东南州13种﹥六盘水市4种,产地不详的44种。种数较多的科依次是苦苣苔科33种﹥菊科28种﹥爵床科22种﹥报春花科21种,种数最多的属是凤仙花属15种,其次是秋海棠属1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标本 草本 种子植物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望谟苏铁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钱长江 韦堂灵 +3 位作者 李从瑞 陈志萍 姜金仲 杨朝雄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6-61,65,共7页
参考保护区地形图中植被分布情况,选取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及地形地貌特殊的地段进行线路调查。结合野外调查记录资料、标本鉴定资料、照片及相关参考文献,筛选并编制出野生观赏种子植物名录,对种类组成、科与属的构成、观赏特性、生长类... 参考保护区地形图中植被分布情况,选取植被保存较为完好及地形地貌特殊的地段进行线路调查。结合野外调查记录资料、标本鉴定资料、照片及相关参考文献,筛选并编制出野生观赏种子植物名录,对种类组成、科与属的构成、观赏特性、生长类型、用途及珍稀性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种子植物 野生 调查研究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化学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问题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明元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94,共2页
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有关相平衡计算和电离平衡计算结果以及CO2在滞流水里的扩散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水集气过程,结果确定二氧化碳排水集气法可行优越。雨水里的二氧化碳源自于降雨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云中由水蒸气所凝聚... 根据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的有关相平衡计算和电离平衡计算结果以及CO2在滞流水里的扩散系数,分析了二氧化碳排水集气过程,结果确定二氧化碳排水集气法可行优越。雨水里的二氧化碳源自于降雨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云中由水蒸气所凝聚形成的微小水滴(云滴)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排水集气法 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现状的实证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宝银 刘启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9-172,共4页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仍不尽合理,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多。调查以贵州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9所高校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人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调查问卷,回收757份,累计回收率为84.1%,经...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仍不尽合理,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多。调查以贵州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9所高校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人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调查问卷,回收757份,累计回收率为84.1%,经过统计分析和处理,绘制11类直方图,结果发现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以及高校地域分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远不相适应。在对调查材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尝试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专业与课程设置 尝试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营养成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琴 符裕红 +1 位作者 赵同贵 黄蔚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64-66,共3页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18个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野生榛子皮厚、出仁率低,但榛仁中能量、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灰分、脂肪等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VA、VE较丰富,为... 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相关测定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18个样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喀斯特山区的野生榛子皮厚、出仁率低,但榛仁中能量、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灰分、脂肪等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VA、VE较丰富,为贵州喀斯特山区野生榛子营养成分相关性分析及后期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榛子 营养成分 野生 贵州 喀斯特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芳香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长江 张红艳 +5 位作者 袁茂琴 张华海 李玉和 潘梅妹 罗金秀 张广萍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9期46-51,共6页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对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芳香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生境、观赏特性及芳香部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观赏芳香植物有53科84属142种,木本植物106种,占74.65%,草本植物36种,占25.35%...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文献对贵州纳雍珙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观赏芳香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生境、观赏特性及芳香部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观赏芳香植物有53科84属142种,木本植物106种,占74.65%,草本植物36种,占25.35%;生活型组成、生境特征、观赏特性及芳香部位均具多样性,运用的形式也具多样性。最后针对资源现状及其多样性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芳香植物 生境 观赏特性 芳香部位 运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