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建
韩会庆
+1 位作者
蔡广鹏
郜红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共5页
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非点源污染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法,对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间,贵州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排放总量呈先上升后下...
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非点源污染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法,对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间,贵州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排放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农田化肥和畜禽粪便是贵州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②氮、磷污染排放总量空间上基本呈中东部少,西北部多的空间分布特征,排放强度空间上基本呈中北部大,东南部小的分布特征,这与化肥使用量和牲畜总量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时空分布
输出系数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健康的贵阳市云岩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会庆
蔡广鹏
郜红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土地集约利用对环境的效应。本文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入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大评价因子、20个评...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土地集约利用对环境的效应。本文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入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大评价因子、20个评价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运用GIS方法对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属较集约水平,还有一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空间上,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从中南部向北部、西部、东部递减的特征。土地集约区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障碍,粗放区域面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不足的障碍;针对不同集约水平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
土地集约利用
云岩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
43
3
作者
罗光杰
王世杰
+1 位作者
李阳兵
白晓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243,共11页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坡耕地受人类活动强烈作用,生态问题突出,定量评估其时空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区域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3 a多时相、多源遥感影像建...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坡耕地受人类活动强烈作用,生态问题突出,定量评估其时空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区域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3 a多时相、多源遥感影像建立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坡度、岩性、聚落、交通条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综合热区域模型、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对2000年以来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弄清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的特征,为坡耕地管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0 a来贵州岩溶地区耕地资源减少0.44万km2,80%是坡耕地;坡度6°-15°区域集中分布了最多的耕地资源;随着坡度梯度增加,坡耕地减少幅度增大,分布比例大幅下降;2)岩溶地区坡耕地分布与基质岩性具有明显相关性,灰岩地区坡耕地(尤其陡坡耕地)比例、数量规模明显高于白云岩地区;白云岩地区坡耕地较多地分布在缓坡地带;3)空间上,一方面,10 a来距聚落大于900 m地区成为坡耕地转出的主要区域,但目前这一区域的陡坡耕地仍较多,应加快其退耕步伐;另一方面,坡耕地退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公路指向性,在坡耕地转出土地距公路500 m内集中了近30%的坡耕地转出土地,随着距离增加,坡耕地转出土地的比例降低;4)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转出形成了2个热点地区:临长江的乌江下游遵义东北和铜仁、黔中高原面的贵阳和安顺市周边;5)2000年以来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退耕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坡耕地转出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4399.81万元/a。总之,岩溶地区坡耕地10 a来变化显著,生态效应明显,但现存坡耕地的分类管理、高效利用仍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模型
岩溶
坡耕地
热区域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聚落演变的岩溶山区小尺度人口数推算方法——以普定后寨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郑建
罗光杰
+2 位作者
李阳兵
周志明
王世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6,177,共7页
运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从聚落入手,采用聚落调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小尺度上建立基于研究区普定后寨河地区的总体情况、地形地貌差异、聚落等级的岩溶山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与人口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4个时期独立聚...
运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从聚落入手,采用聚落调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小尺度上建立基于研究区普定后寨河地区的总体情况、地形地貌差异、聚落等级的岩溶山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与人口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4个时期独立聚落人口动态数量进行回归模拟。步骤为:1)建立研究区已获取人口数的聚落空间分布规模(面积)与人口数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对研究区聚落与人口进行回归分析,推算出研究区各时期无法获取准确数据的独立聚落人口数;2)建立各地貌区聚落空间规模与人口的线性关系,推算基于地貌类型无法获取准确数据的聚落人口数;3)考虑聚落空间规模的等级效应,将研究区各时期聚落按空间分布规模划分为高、中、低3个规模等级,计算不同等级内已获取人口数聚落的人均聚落面积,然后推算未知人口数聚落的人口数;4)在上述三种推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平均法计算各时期每个独立聚落人口数。通过对比县志、人口资料和实地调查,证明通过聚落与人口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推算聚落人口数是基本有效的、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
小尺度
人口
推算方法
后寨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樊云龙
邹细霞
罗绪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选择贵阳市典型的岩溶盆地乌当区东风镇作为研究区,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对林地、灌丛、草地、农田、温室大棚5种类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各样地白天气温呈:大棚>草地>农田>灌丛>林地...
选择贵阳市典型的岩溶盆地乌当区东风镇作为研究区,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对林地、灌丛、草地、农田、温室大棚5种类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各样地白天气温呈:大棚>草地>农田>灌丛>林地,最高温度出现在14:40左右;(2)各样地土壤温度峰值较气温峰值滞后约1小时,升温时间较长,降温时间较短,且随着地表植被的减少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增大;(3)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峰值逐渐滞后,土壤温度日较差逐渐减小。早晨土壤底层温度大于表层,此后逐步转变为"下低上高"的温度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地利用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郑建
韩会庆
蔡广鹏
郜红娟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
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贵州
师范
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
学院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45
31100187)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2008060)
文摘
随着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非点源污染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法,对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间,贵州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排放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农田化肥和畜禽粪便是贵州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②氮、磷污染排放总量空间上基本呈中东部少,西北部多的空间分布特征,排放强度空间上基本呈中北部大,东南部小的分布特征,这与化肥使用量和牲畜总量分布一致。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时空分布
输出系数法
贵州省
Keyword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utput coefficient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X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健康的贵阳市云岩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韩会庆
蔡广鹏
郜红娟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
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贵州
师范
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
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8-81,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10XJY044)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09]2030号)
+1 种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黔教2008060)
贵州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基金"贵阳市云岩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文摘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重点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较少考虑环境因素以及土地集约利用对环境的效应。本文从生态健康的角度入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大评价因子、20个评价指标,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贵阳市云岩区为例,运用GIS方法对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属较集约水平,还有一定的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在空间上,云岩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从中南部向北部、西部、东部递减的特征。土地集约区域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障碍,粗放区域面临社会经济投入产出不足的障碍;针对不同集约水平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生态健康
土地集约利用
云岩区
Keywords
ecological health
intensive land use
Yunyan district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
43
3
作者
罗光杰
王世杰
李阳兵
白晓永
机构
中国科
学院
地球化学
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贵州
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
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贵州
师范
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
学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3-243,共11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3CB956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45)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YJCZH120)
文摘
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坡耕地受人类活动强烈作用,生态问题突出,定量评估其时空动态变化与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区域石漠化治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3 a多时相、多源遥感影像建立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坡度、岩性、聚落、交通条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模型、综合热区域模型、生态服务价值模型,对2000年以来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生态服务功能进行分析,旨在弄清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的特征,为坡耕地管理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0 a来贵州岩溶地区耕地资源减少0.44万km2,80%是坡耕地;坡度6°-15°区域集中分布了最多的耕地资源;随着坡度梯度增加,坡耕地减少幅度增大,分布比例大幅下降;2)岩溶地区坡耕地分布与基质岩性具有明显相关性,灰岩地区坡耕地(尤其陡坡耕地)比例、数量规模明显高于白云岩地区;白云岩地区坡耕地较多地分布在缓坡地带;3)空间上,一方面,10 a来距聚落大于900 m地区成为坡耕地转出的主要区域,但目前这一区域的陡坡耕地仍较多,应加快其退耕步伐;另一方面,坡耕地退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公路指向性,在坡耕地转出土地距公路500 m内集中了近30%的坡耕地转出土地,随着距离增加,坡耕地转出土地的比例降低;4)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转出形成了2个热点地区:临长江的乌江下游遵义东北和铜仁、黔中高原面的贵阳和安顺市周边;5)2000年以来贵州岩溶地区坡耕地退耕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坡耕地转出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为4399.81万元/a。总之,岩溶地区坡耕地10 a来变化显著,生态效应明显,但现存坡耕地的分类管理、高效利用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模型
岩溶
坡耕地
热区域指数
生态服务价值
贵州省
Keywords
land use
ecology
models
karst
slope farmland
hot-spot area index(HI)
ecosystem services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S1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149 [生物学—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聚落演变的岩溶山区小尺度人口数推算方法——以普定后寨河地区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郑建
罗光杰
李阳兵
周志明
王世杰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
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贵州
师范
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
学院
中国科
学院
地球化学
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6,17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3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45)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YJCZH120)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SY字(2011)3076号]
文摘
运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从聚落入手,采用聚落调查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小尺度上建立基于研究区普定后寨河地区的总体情况、地形地貌差异、聚落等级的岩溶山区乡村聚落空间规模与人口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4个时期独立聚落人口动态数量进行回归模拟。步骤为:1)建立研究区已获取人口数的聚落空间分布规模(面积)与人口数的一元线性相关关系,对研究区聚落与人口进行回归分析,推算出研究区各时期无法获取准确数据的独立聚落人口数;2)建立各地貌区聚落空间规模与人口的线性关系,推算基于地貌类型无法获取准确数据的聚落人口数;3)考虑聚落空间规模的等级效应,将研究区各时期聚落按空间分布规模划分为高、中、低3个规模等级,计算不同等级内已获取人口数聚落的人均聚落面积,然后推算未知人口数聚落的人口数;4)在上述三种推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平均法计算各时期每个独立聚落人口数。通过对比县志、人口资料和实地调查,证明通过聚落与人口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推算聚落人口数是基本有效的、准确的。
关键词
聚落
小尺度
人口
推算方法
后寨河地区
Keywords
settlement
small scale
popul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Houzhai River
分类号
K901.8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
被引量:
3
5
作者
樊云龙
邹细霞
罗绪强
机构
贵州
师范学院
地理与旅游
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农业生态与乡村发展研究所
毕节
学院
毕节循环经济
研究
院
出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2期77-81,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黔科合SY字[2011]3107
黔科合SY字[2012]3009)
+1 种基金
贵阳市乌当区科技项目(乌科合字第162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187)资助
文摘
选择贵阳市典型的岩溶盆地乌当区东风镇作为研究区,为了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特征,对林地、灌丛、草地、农田、温室大棚5种类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各样地白天气温呈:大棚>草地>农田>灌丛>林地,最高温度出现在14:40左右;(2)各样地土壤温度峰值较气温峰值滞后约1小时,升温时间较长,降温时间较短,且随着地表植被的减少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增大;(3)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峰值逐渐滞后,土壤温度日较差逐渐减小。早晨土壤底层温度大于表层,此后逐步转变为"下低上高"的温度态势。
关键词
土壤温度
土地利用
日变化
Keywords
Soil temperature
Land use pattern
Diurnal variation
分类号
P463.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省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时空特征分析
郑建
韩会庆
蔡广鹏
郜红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生态健康的贵阳市云岩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韩会庆
蔡广鹏
郜红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岩溶地区坡耕地时空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服务功能评估
罗光杰
王世杰
李阳兵
白晓永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聚落演变的岩溶山区小尺度人口数推算方法——以普定后寨河地区为例
郑建
罗光杰
李阳兵
周志明
王世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喀斯特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
樊云龙
邹细霞
罗绪强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