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安裕伦 蔡广鹏 熊书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利用遥感技术编制贵州省土壤侵蚀图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省不同级别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状况、水土流失潜在危险程度及水土流失强度分区;分析了贵州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自然背景与影响因素;并根据贵州高原的特点提出了治理保护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贵州高原 水土流失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新蒲红色风化壳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兼论岩溶区上覆土层的物质来源 被引量:18
2
作者 冯志刚 王世杰 +2 位作者 周德全 孙承兴 刘秀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0-451,共12页
粒度分析在风化壳物源示踪方面是一种新的尝试 ,具有指示直接的特点。尤其当常规的地球化学、矿物学等方法难以直观反映母岩的不均一性对风化壳的影响时 ,粒度分布特征却可以建立两者的对应关系 ,从而更为合理地指示风化壳和下伏基岩的... 粒度分析在风化壳物源示踪方面是一种新的尝试 ,具有指示直接的特点。尤其当常规的地球化学、矿物学等方法难以直观反映母岩的不均一性对风化壳的影响时 ,粒度分布特征却可以建立两者的对应关系 ,从而更为合理地指示风化壳和下伏基岩的关系。黔北新蒲剖面的下伏基岩为局部夹碎屑岩薄层的连续型碳酸盐岩 ,本文通过对其酸不溶物及上覆红色风化壳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 ,表明基岩的垂向不均一 ,导致上覆风化壳粒度分布特征的差异性 ,同时存在与下伏不同基岩酸不溶物粒度分布特征相对应的风化壳 ,指示了碳酸盐岩为其上覆风化壳的成土母岩。化学风化指标在剖面的变化也支持了粒度分析结果 ,即风化壳母岩的不均一性。从碎屑岩夹层和碳酸盐岩对风化壳提供物源的相对份额中指出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对上覆风化壳的优势贡献。从粒度参数角度进一步诠释了连续型碳酸盐岩风化残积成土的现实性 ,为正确理解中国西南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成因提供了新的探索手段。综合资料显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分析 风化壳 物源示踪 岩性 连续型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碳酸钙沉积特征及水能量分类 被引量:2
3
作者 程星 李大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4-88,共5页
以野外观察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 ,讨论了陆相碳酸钙沉积类型与水能量条件的相关关系 ,并定量和定性地讨论了各类型之间的水能量界线 ;指出陆相碳酸钙沉积包括超高能、高能、低能及超低能四种沉积类型 ;根据其位置它们又可划分为地表和... 以野外观察及室内试验分析为基础 ,讨论了陆相碳酸钙沉积类型与水能量条件的相关关系 ,并定量和定性地讨论了各类型之间的水能量界线 ;指出陆相碳酸钙沉积包括超高能、高能、低能及超低能四种沉积类型 ;根据其位置它们又可划分为地表和地下两种类型。这些陆相碳酸钙的相应的沉积水能量条件分别为超高能水、高能水、低能水及超低能水。此外 ,还描述了各类陆相碳酸钙的各自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陆相碳酸钙 侵蚀速度 水能量 侵蚀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碳酸钙沉积试验的晶体扫描电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程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6-211,共6页
通过室内及野外沉积试验 ,并结合扫描电镜照片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静水环境及动水环境中 ,碳酸钙晶体生长速度及发育特征。研究发现 :在静水环境条件下碳酸钙结晶过程为在水面最先形成钙膜 ,然后向水深处 ,碳酸钙晶粒依次析出。文章中还... 通过室内及野外沉积试验 ,并结合扫描电镜照片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静水环境及动水环境中 ,碳酸钙晶体生长速度及发育特征。研究发现 :在静水环境条件下碳酸钙结晶过程为在水面最先形成钙膜 ,然后向水深处 ,碳酸钙晶粒依次析出。文章中还证实了在掺气的水体中碳酸钙晶体可以迅速生长。在水补给条件较差及有蒸发作用参与时 ,则形成碳酸钙晶体花 ,或针状碳酸钙。此外 ,文章对流水作用下碳酸钙晶体的侵蚀特征也给予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碳酸钙晶体 钙膜 沉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