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II)改性蒙脱石对土壤汞的吸附固定机理探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细霞 刘朝淑 孙荣国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4,共12页
为明确Fe-MMT对土壤汞离子(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及潜在作用机理,采用FeSO_(4)·7H_(2)O改性钠基蒙脱土(Na-MMT),合成了Fe(II)基蒙脱石(Fe-MMT),并探究了不同pH值、吸附剂用量、Hg^(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下,Fe-MMT对土壤... 为明确Fe-MMT对土壤汞离子(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及潜在作用机理,采用FeSO_(4)·7H_(2)O改性钠基蒙脱土(Na-MMT),合成了Fe(II)基蒙脱石(Fe-MMT),并探究了不同pH值、吸附剂用量、Hg^(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下,Fe-MMT对土壤Hg^(2+)的吸附解吸特性、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结果发现:在pH=5、吸附剂用量为0.5 g、Hg^(2+)初始浓度为170 mg/L、反应时间为0.5 h的条件下,Fe-MMT对土壤Hg^(2+)的去除率高达76.8%;Fe-MMT对Hg^(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行为,表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且主要发生在吸附剂表面的均相反应位点上;结合微观结构表征,发现Fe-MMT对土壤Hg^(2+)的吸附主要通过-S^(2-)、-SH和-OH与Hg^(2+)进行络合,以及Fe^(2+)与Hg^(2+)的原位共沉淀络合引起的;Fe-MMT在水-土混合体系中的解吸率为9.7%,表明Fe-MMT对土壤Hg^(2+)具有较强的固定作用。可见,Fe-MMT具有修复Hg污染土壤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水土混合 解吸 Fe(II)改性蒙脱石(Fe-M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3种固相萃取柱净化对乳品中8种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彦东 张权 +1 位作者 陈文生 洪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2-366,共5页
对比了3种固相萃取柱(HLB柱、C18柱和PEP柱)对复杂乳品基质中目标物检测的影响,并建立了同时测定乳品中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及氯霉素等8种抗生素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HLB固相萃取柱的洗脱及净化效果较好,适用于... 对比了3种固相萃取柱(HLB柱、C18柱和PEP柱)对复杂乳品基质中目标物检测的影响,并建立了同时测定乳品中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及氯霉素等8种抗生素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HLB固相萃取柱的洗脱及净化效果较好,适用于复杂乳品基质的洗脱净化。在优化条件下,8种抗生素在5.0~100.0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09~0.84μg/kg,定量下限为0.32~2.23μg/kg。8种抗生素在不同加标浓度下(5,10,30μg/kg)的回收率为73.2%~93.3%,相对标准偏差(n=5)为1.4%~3.6%。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复杂乳品基质中8种不同种类抗生素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固相萃取(SPE) 乳品 抗生素残留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杨皓 胡继伟 +2 位作者 黄先飞 范明毅 李婕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55,共6页
土壤肥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探明贵州喀斯特山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的丰缺现状,可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喀斯特地区两个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研究,选取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的pH值、有机... 土壤肥力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探明贵州喀斯特山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肥力的丰缺现状,可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喀斯特地区两个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肥力进行研究,选取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8个指标,分析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喀斯特地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综合肥力系数变幅为1.16~2.23,平坝县金刺梨土壤综合肥力要好于乌当区金刺梨土壤综合肥力,其中乌当区金刺梨土壤全部处于肥力等级3级水平,属一般肥力水平;而平坝县土壤中,除了采样点p2,p3属于肥力等级3级水平,土壤肥力为一般外,其他采样点的土壤肥力等级均属肥沃水平。土壤钾素与磷素的缺乏可能成为喀斯特地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质量提高的限制性因素,需有针对性地补充含磷素和钾素的有机肥料。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全磷、有效磷、速效钾、pH值对喀斯特地区金刺梨种植基地的土壤肥力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与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刺梨 土壤肥力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喀斯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状况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皓 胡继伟 +2 位作者 黄先飞 范明毅 李婕羚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3-56,72,共5页
为明确贵州喀斯特山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丰缺现状,对乌当区和平坝县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的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硼、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有效养分含量之间以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 为明确贵州喀斯特山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丰缺现状,对乌当区和平坝县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的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硼、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有效养分含量之间以及其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值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乌当区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锰、有效硼、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分别处于高量、过量、过量、过量、缺乏、高量、缺乏、极缺水平,平坝县金刺梨种植基地土壤上述有效养分含量分别达到高量、高量、过量、高量、适量、过量、高量、缺乏水平,土壤p H值对两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有效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建议选择合适时机在乌当区补施硼肥、磷肥和钾肥,在平坝县补施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金刺梨 种植基地 土壤有效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质量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皓 李婕羚 +2 位作者 范明毅 胡继伟 李朝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89,共5页
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种植基地的根际土壤为对象,运用野外定点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龄的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质量特征;采用空间替换时间的方法,分析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种植基地的根际土壤为对象,运用野外定点采样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龄的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质量特征;采用空间替换时间的方法,分析土壤质量因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不同林龄的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质量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的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化学、物理和生物指标差异明显,并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质量有所改善;有机质、氮素、土壤酶活性、磷素和钾素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对研究区的土壤养分循环与积累有重要的作用;无籽刺梨的种植有利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和土壤质量的改善,可作为生态重建的经济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无籽刺梨 喀斯特山区 种植基地 林龄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山区无籽刺梨基地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婕羚 李朝婵 +1 位作者 胡继伟 全文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60,共7页
以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无籽刺梨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表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16个土壤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最小数据集并评价土壤质量,同时根据划分样方所在坡位的不同,对其相应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贵州省兴仁县回龙镇无籽刺梨种植基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表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16个土壤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最小数据集并评价土壤质量,同时根据划分样方所在坡位的不同,对其相应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质量评价适用的最小数据集(MDS)包括土壤有机质、pH值、全钾、水解氮、真菌和磷酸酶;(2)研究区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土壤质量属于中等及以下水平,SQI依次为0.544,0.408,0.503;(3)影响该地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真菌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评价 最小数据集 喀斯特山区 坡地 无籽刺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泽东 李朝婵 +4 位作者 黄先飞 胡继伟 范明毅 李婕羚 吴先亮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2期310-314,共5页
为明确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促进无籽刺梨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贵州省主要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中铜(Cu)、砷(As)、铅(Pb)、镉(Cd)、汞(Hg)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参照全国土壤环... 为明确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无籽刺梨(Rosa Sterilis S.D.Shi)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促进无籽刺梨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贵州省主要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中铜(Cu)、砷(As)、铅(Pb)、镉(Cd)、汞(Hg)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参照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贵州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无籽刺梨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基地土壤重金属元素Pb、Cd、Hg、As、Cu含量呈正态分布,土壤受到重金属不同程度污染,地区差异较明显,基地土壤Cd、Cu与Hg平均含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表明,基地土壤受到Cd的严重污染,一定程度的Hg和Cu污染,其他重金属元素污染不明显。尼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表明,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达到重污染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大部分种植基地土壤Hg潜在生态风险参数高,生态风险程度严重,基地土壤Cd潜在生态风险参数高,具有严重潜在生态风险,基地土壤Cu、As、Pb潜在风险参数相对较低,生态风险程度低。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10个基地土壤中有8个基地存在严重潜在生态风险,2个基地存在重度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籽刺梨 土壤 重金属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