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吕雨韩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专栏——金艳作品选
2
作者 金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金艳1980年出生于贵州桐梓,2005年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3年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2012年漆画作品《苗寨笙歌》入选第三届全国漆画展,2014年漆画作品《於我归处》... 金艳1980年出生于贵州桐梓,2005年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3年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2012年漆画作品《苗寨笙歌》入选第三届全国漆画展,2014年漆画作品《於我归处》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艺术学院 作品选 美术学专业 专栏 硕士学位 厦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栏作品——金艳作品
3
作者 金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金艳 1980年生于贵州桐梓。200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13年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关键词 贵州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作品 专栏 美术学专业 硕士学位 艺术学院 厦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
4
作者 王云焕 姜广建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J0006-J0007,共2页
关键词 住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选
5
作者 王云焕 游宇熙 杨抒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专栏——夏炎作品选
6
作者 夏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夏炎1975年生于贵州铜仁,祖籍湖北。1998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美术系;200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壁画系助教班;2012毕业于厦门大学,获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工程硕士学位.现为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副教授、
关键词 贵州师范大学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方向 作品选 专栏 工程硕士学位 1975年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版画的木刻语言探索
7
作者 李珣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14-I0015,共2页
中国木刻版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木刻版画语言的艺术形态、风貌和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国木刻版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唐,至今约有上千年历史。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木刻版画广泛地应用于书籍插图中,明清时传... 中国木刻版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木刻版画语言的艺术形态、风貌和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国木刻版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唐,至今约有上千年历史。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木刻版画广泛地应用于书籍插图中,明清时传统木刻达到了发展的鼎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形态 样式 演变 印刷术 风貌 文化积淀 当代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民族民居与地区旅游开发 被引量:9
8
作者 卢家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介绍了贵州民族民居,对贵州民族民居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论述了贵州民族民居的美学思想及贵州民族民居的传承发展与地区旅游的关系,提出了民族民居在地区旅游中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贵州 民族民居 地区旅游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美术鉴赏教育格局的构建层面及意义初探——兼论多元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的特点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艺方 龙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05-107,共3页
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继承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既是对已有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新文化的创造,它们统一于传承和创新的动态过程之中。美术是既定文化的产物,体现的是本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文章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将美术鉴赏教育纳入多元文化的... 教育作为文化传递、继承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既是对已有文化的继承,也是对新文化的创造,它们统一于传承和创新的动态过程之中。美术是既定文化的产物,体现的是本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文章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将美术鉴赏教育纳入多元文化的视野加以考察,从文化的角度切入,论述在当今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美术鉴赏教育并以其为途径,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前提下,培养民族审美意识,重视在对"他者"宽容和开放态度的基础上,强调跨文化比较研究,形成多元文化的美术教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美术鉴赏教育 构建层面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元素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评《食品包装学》
10
作者 李其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I0005-I0005,共1页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产业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与食品生产、运输与销售等环节紧密相关,可以反映出食品特性、品牌概念、设计用意等内涵,直接...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产业升级、调整的关键时期。食品包装是食品工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与食品生产、运输与销售等环节紧密相关,可以反映出食品特性、品牌概念、设计用意等内涵,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食品的看法和食品的销量。美术元素主要体现了美术语言的形式美和基本内涵,主要通过美术的基本语言构成要素,并遵循美的基本原理,从而组合成种类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 美术元素 食品特性 美术作品 产业升级 食品工业 品牌概念 构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其容、梁正芬作品
11
作者 杜其容 梁正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8-I0008,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家鑫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103-105,112,共4页
论述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及其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均衡关系,探讨了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产生的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素,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 原生态 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 传承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云焕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0,共2页
通过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丰富而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其中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进行了全面融入,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本文拟从当前环境... 通过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丰富而完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其中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理念进行了全面融入,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实际上倡导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本文拟从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的价值理念分析,通过融入环境艺术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理念 价值思路 应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民族性——以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为个案切入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36,共1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电影、电视、声音和影像营造了声势浩大的巨大冲击力,中国的传统艺术形态和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因而,强调突出艺术的民族文化身份显得举足轻重。色彩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电影、电视、声音和影像营造了声势浩大的巨大冲击力,中国的传统艺术形态和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因而,强调突出艺术的民族文化身份显得举足轻重。色彩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张艺谋的作品不只是因其意蕴深厚、制作精良,而且在色彩运用方面也是独具匠心,其色彩语言在影片中的运用凸显了艺术的文化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艺术 民族性 电影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嘉忆【国画作品】
15
作者 栗嘉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国画 贵州省贵阳市 物语 贵州师范大学 北路 宝山 小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嘉忆【国画作品】
16
作者 栗嘉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9-279,共1页
栗嘉忆(1983-),女。汉,贵州遵义人.贵州师范大学艺术学硕士,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 国画作品 贵州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艺术学 贵阳市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嘉忆作品
17
作者 栗嘉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70-27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嘉忆〖国画作品〗
18
作者 栗嘉忆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85-28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巾设计作品
19
作者 李其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I0006-I00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民族文化特质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杰 吴珺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1-23,共3页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7月26日上映,成为引领整个暑期档的一部黑马影片。该片使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将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隐含在情节与画面中,既遵循了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又体现出传统的人文思想,使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情感在影片中散发... 《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年7月26日上映,成为引领整个暑期档的一部黑马影片。该片使用了大量中国元素,将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隐含在情节与画面中,既遵循了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又体现出传统的人文思想,使传统价值观念和伦理情感在影片中散发出独特的民族品性和东方神韵[1]。本文从三方面探讨《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将民族文化特质与当代价值观进行融合创新,实现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精妙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价值观念 当代中国文化 哪吒 融合创新 艺术创作 民族品性 暑期档 东方神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