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文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晓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95-99,共5页
本文以1993~1997年出版的共20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394篇论文的1828篇引文为研究对象。对引文数量、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和论文作者合作度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作出客观评价。
关键词 学报 引文分析 文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桂花的传粉——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金婵 汤晓辛 《宁夏农林科技》 2013年第12期25-26,39,共3页
观测了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内桂花访花者的种类、访花行为和桂花树的树高、胸径,并对校内桂花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一朵桂花的花粉数和桂花的风媒传粉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校内桂花的传粉昆虫主要为膜翅目、双翅目、革翅目,表明该地... 观测了贵州师范大学宝山校区内桂花访花者的种类、访花行为和桂花树的树高、胸径,并对校内桂花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一朵桂花的花粉数和桂花的风媒传粉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校内桂花的传粉昆虫主要为膜翅目、双翅目、革翅目,表明该地区栽培桂花有效传粉的昆虫较少;观测出校园内栽培桂花的平均树高为5.48 m、平均胸径为18.96 cm,检测出单花的花粉数约为11 644.2个,推测出桂花的风媒传粉距离大于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桂花 访花昆虫 花粉数 传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白云岩圆果化香群落优势树种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王爽 陆恩荣 +3 位作者 吴高殷 李秋英 刘映良 高尔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3-1022,共10页
探究贵州省施秉县白云岩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对于喀斯特森林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 探究贵州省施秉县白云岩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稳定性,对于喀斯特森林保护和石漠化治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种间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对群落内重要值排名居于前列的15个优势树种的种间联结、种间协变关系和群落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云岩圆果化香群落有31科44属共55种木本植物,其中圆果化香的重要值为31.81%,占绝对优势地位;(2)圆果化香群落总体联结性呈现显著正联结,群落组成和结构稳定;(3)该群落木本植物种间关系以无联结为主,各物种具有一定独立性,群落整体趋向稳定发展;(4)群落种间相关性以负相关为主,存在一定的种间竞争,多数物种趋于独立分布;(5)M.Godron稳定性分析交点坐标为(10.8976,89.1024),与稳定点(20,80)较近,表明该群落趋于稳定。综合来看,在白云岩这种特殊土壤条件下,对钙质环境适应性强的圆果化香成为优势种,并与其他具有相似生态需求的植物共同适应和利用这一特殊生境,圆果化香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能力有助于该地区植被的快速恢复,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生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圆果化香 种间联结 群落稳定性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发现贵州蜘蛛新记录科——转蛛科
4
作者 姜琪羽 董云云 +2 位作者 徐雨 喻浩 张剑霜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本文报道了贵州蜘蛛1新记录科——转蛛科Trochanteriidae Karsch,1879,其成员齿状扁蛛Plator serratus Lin&Zhu,2016首次发现于贵阳。笔者对齿状扁蛛进行了重描述,并提供了其生态照、外形、交配器官的高清彩图。同时提供了该物种雌... 本文报道了贵州蜘蛛1新记录科——转蛛科Trochanteriidae Karsch,1879,其成员齿状扁蛛Plator serratus Lin&Zhu,2016首次发现于贵阳。笔者对齿状扁蛛进行了重描述,并提供了其生态照、外形、交配器官的高清彩图。同时提供了该物种雌雄两性的COⅠ基因序列,作为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留待后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COⅠ 新分布 齿状扁蛛 鉴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先锋树种火棘叶片功能性状数据集
5
作者 杜娇艳 张红玉 +2 位作者 李安定 曹洋 蔡国俊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5年第2期246-254,共9页
研究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适应策略,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数据库(集)已成为宏观尺度上研究植物适应策略以及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在宏观尺度上,仍较缺乏针对某一物种和某一特定生境的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数... 研究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植物适应策略,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数据库(集)已成为宏观尺度上研究植物适应策略以及宏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在宏观尺度上,仍较缺乏针对某一物种和某一特定生境的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数据以供分析研究。我们于2023年7月至8月,采集了广泛分布于贵州省喀斯特地区的先锋树种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共计93个样点406株植物的8120个叶片,测定和计算了叶片湿重、叶片干重、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等9个形态性状以及叶片碳、氮、磷含量及其计量比等6个化学性状指标,同时采集了93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汇编为“贵州喀斯特地区先锋树种火棘叶片功能性状数据集”,数据集包括:(1)功能性状的说明;(2)采样点地理信息及简要环境描述;(3)8120个叶片的形态性状实测数据;(4)406株火棘的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5)93个采样点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数据;(6)8120个叶片的形态性状样点平均值。该数据集可以为量化喀斯特地区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变异及其对环境的响应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宏观尺度上植物功能性状相关的研究提供数据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科学数据 喀斯特 适应策略 喀斯特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6
作者 吴娴 王倩 +5 位作者 吴朝昕 阙涛 吴钱蓉 龙武华 彭强 朱速松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香稻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促进贵州香稻在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0K液相基因芯片对78份香稻材料、2份不香的贵州培育品种、粳稻对照日本晴、籼稻对照9311共82份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 【目的】分析贵州香稻资源的群体结构与遗传多样性,促进贵州香稻在育种中的应用。【方法】利用50K液相基因芯片对78份香稻材料、2份不香的贵州培育品种、粳稻对照日本晴、籼稻对照9311共82份进行全基因组基因型检测,开展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经过严格过滤,获得35344个高质量SNP位点,期望杂合度平均为0.3282;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216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0.3282,标记缺失率平均为0.0040;Shonnon指数平均为0.5060;PIC值平均为0.2714,大于0.2500的SNPs位点占比达78.59%,说明获得的SNPs标记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和可信度。群体结构分析表明,有66份资源遗传背景相对比较单一,但材料的少数遗传成分具有多源性;82份水稻资源可被划分为6个亚群,贵州香禾材料共分为3类,说明遗传背景存在差异;而贵州培育香稻与9311聚为一类,多为籼稻材料。【结论】遗传参数结果说明贵州香稻品种间的位点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贵州香禾是一类特殊的香稻,且组间有很好的区分度,遗传背景存在差异;贵州培育香稻多为籼稻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遗传多样性 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卷调查的贵州省烟农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吴雨明 吕亚梅 +9 位作者 戴洪锋 赵光明 何孝磊 王庆 喻延 龙曾宇 唐小洋 吴霞 谭雷涛 刘秋萍 《江西农业》 2025年第20期52-54,共3页
基于对2024年贵州1508户烟农的问卷调查,针对影响因素中包含对收益影响的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和定距变量,分别通过η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素对烟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问卷中涉及的烟农所在县(市、区)、... 基于对2024年贵州1508户烟农的问卷调查,针对影响因素中包含对收益影响的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和定距变量,分别通过η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不同因素对烟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问卷中涉及的烟农所在县(市、区)、种植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烟叶生产投入资金来源、是否有扩大烟叶种植规模意愿、实际种烟面积、租用种烟土地面积对烟农收益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合同签订县(市、区)是定类变量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其η2值为0.068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农收益 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花溪大学城破碎化林地蝴蝶多样性与嵌套分布格局 被引量:1
8
作者 伍素 李义 +6 位作者 杨开慧 李琳 曾维波 蔡明飞 刘宇 张凯 徐雨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9-585,共7页
为揭示城镇化进程中生境破碎化对蝴蝶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22年每年的5—8月对贵州省花溪大学城26个残存自然林地中的蝴蝶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5科51属81种。不同斑块中的蝴蝶物种数为2~53种,平均每个斑块10.2... 为揭示城镇化进程中生境破碎化对蝴蝶多样性及分布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于2017—2022年每年的5—8月对贵州省花溪大学城26个残存自然林地中的蝴蝶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蝴蝶5科51属81种。不同斑块中的蝴蝶物种数为2~53种,平均每个斑块10.2种±9.7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蝴蝶物种丰富度与斑块面积呈边缘显著正相关,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提出的“面积效应”;物种丰富度与距最大斑块距离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存在隔离效应;进一步分析揭示不同斑块间的蝴蝶群落不存在嵌套格局或呈现反嵌套格局,具体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应注重维持栖息地的完整性,对不同面积的林地斑块均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破碎化 蝴蝶 面积 隔离度 嵌套格局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振林 杨卫诚 +4 位作者 罗康 熊玲 杨涛 黄玉杰 张高发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 为了解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资源及水质现状,于2022年7月(丰水期)及2022年11月(平水期)对习水保护区5个管理站内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并基于水质理化参数及生物指数对保护区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和平水期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45种,隶属3门6纲13目37科,其中昆虫纲(Insecta)占比最多(35种,占77.80%)。优势种为中华沼螺Parafossarulus sinensis、扁蜉Heptagenia sp.、扁蚴蜉Ecdyonurus sp.、纯襀Paragnetina sp.、四节蜉Baetis sp.。从时间上看,平水期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大于丰水期,丰水期的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平水期;从空间上看,密度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蔺江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大白塘管理站。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大小排序为大白塘管理站>小坝管理站>长嵌沟管理站>三岔河管理站>蔺江管理站。不同指数显示的习水保护区水质结果不同,水质理化参数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水质为Ⅱ类水,水质较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明保护区水质为轻污染状态;生物指数(BI)显示保护区水质为清洁型。结合水质理化参数及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的耐污值结果可知,生物指数的结果更符合保护区实际的水质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习水保护区大型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为主,水质为清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蝴蝶一新纪录属及两新纪录种记述
10
作者 高旋 徐雨 张凯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在铜仁市等地采集到的2个贵州省鳞翅目新纪录种:黑条伞蛱蝶Aldania raddei (Bremer, 1861)和白窗弄蝶Coladenia vitrea(Leech, 1893),伞蛱蝶属Aldania (Moore, 1896)亦是贵州省新纪录属。描述了这2种蝴蝶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COI条形码... 在铜仁市等地采集到的2个贵州省鳞翅目新纪录种:黑条伞蛱蝶Aldania raddei (Bremer, 1861)和白窗弄蝶Coladenia vitrea(Leech, 1893),伞蛱蝶属Aldania (Moore, 1896)亦是贵州省新纪录属。描述了这2种蝴蝶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其COI条形码序列等信息讨论了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纪录 蝴蝶 伞蛱蝶属 贵州省 COI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油菜低温冻害损伤机制及减灾技术
11
作者 李杨 徐华 +1 位作者 黄莎 饶鈺溁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油菜是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低温冻害发生严重将威胁油菜产量和品质,给贵州省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基于低温冻害对油菜的损伤机制和贵州省低温气候规律,梳理了贵州省油菜低温冻害预防及灾后补救措施,以期降低低温冻... 油菜是贵州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冬季作物,低温冻害发生严重将威胁油菜产量和品质,给贵州省油菜产业健康发展带来极大挑战。基于低温冻害对油菜的损伤机制和贵州省低温气候规律,梳理了贵州省油菜低温冻害预防及灾后补救措施,以期降低低温冻害对贵州油菜生产影响,促进油菜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冻害 减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铅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12
作者 陈婷 龙胜楼 +4 位作者 孙媛媛 钟霖 商成梅 唐明 秦樊鑫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78-1189,共12页
为筛选出适用镉(Cd)、铅(Pb)中轻度污染农田栽植的水稻高产低积累品种并评价稻米摄入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以研究区域主栽的20个品种水稻(R01~R20)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差异。结果表明:20... 为筛选出适用镉(Cd)、铅(Pb)中轻度污染农田栽植的水稻高产低积累品种并评价稻米摄入对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以研究区域主栽的20个品种水稻(R01~R20)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品种水稻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差异。结果表明:20个品种水稻地上各部位Cd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茎叶>稻米>稻壳,Pb含量大小依次为茎叶>稻壳>稻米。其中,13个品种稻米Cd含量、19个品种稻米Pb含量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值(0.2 mg·kg^(-1))。各品种间的Cd、Pb转移系数(TF)和富集系数(BCF)差异显著,Cd在水稻地上各部位之间的转移系数大小为TF_(茎叶-稻米)>TF_(茎叶-稻壳),而Pb则相反。Cd的TF_(茎叶-稻米)最大值是最小值的5.34倍,而Pb是21.77倍;Cd的TF_(茎叶-稻壳)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27倍,而Pb是9.67倍。Cd的富集系数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9.0倍,而Pb是119倍。此外,与Pb相比,水稻表现出优异的Cd转移和积累能力。稻米Cd、Pb含量和水稻产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百香优005(R02)为高产低Cd低Pb积累品种。单因子污染指数(Pi)和总目标危险系数(TTHQ)分析显示,研究区稻米重金属污染的主要贡献因子和食用当地稻米产生的健康风险都源于Cd,且百香优005最符合品种筛选和培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筛选 重金属 低积累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Bm-vap-1的克隆与分析
13
作者 李莉 余婧 +7 位作者 王仁刚 杨春元 林世锋 朱秀 叶子 李国红 陈越男 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目的】克隆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基因Bm-vap-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深入研究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拟松材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获得的VAP基因片段为基础,通过... 【目的】克隆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基因Bm-vap-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深入研究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拟松材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获得的VAP基因片段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Bm-vap-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Bm-VAP-1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和跨膜区,并通过生物数据库对其同源性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不同虫态中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转录组表达定位。【结果】Bm-vap-1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451046。编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2.49 ku,理论等电点为4.61,与松材线虫、豆伞滑刃线虫和冲绳伞滑刃线虫VAP同源蛋白的序列一致性较高,含有1个典型且保守的CAP结构域,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属于分泌型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各个虫态中均有表达,但在成虫中的表达量较高。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的食道腺特异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拟松材线虫Bm-vap-1基因,初步推测其编码蛋白在线虫食道腺合成,且在线虫寄生过程中分泌到体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松材线虫 类毒液过敏原蛋白 生物信息学 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氏肿腿蜂雌成蜂亲代抚育过程中的卵巢发育动态
14
作者 李国红 陈越男 +3 位作者 吴沙沙 李莉 韦云 张萌萌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3-998,共16页
【目的】亚社会性寄生蜂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具有典型的亲代抚育行为,并贯穿于子代整个发育过程。这种长时间的亲代投入虽然会牺牲亲代未来繁殖力,但能有效提高当前子代存活率,进而有利于种群繁衍,抚育与繁殖之间的权衡也意味... 【目的】亚社会性寄生蜂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具有典型的亲代抚育行为,并贯穿于子代整个发育过程。这种长时间的亲代投入虽然会牺牲亲代未来繁殖力,但能有效提高当前子代存活率,进而有利于种群繁衍,抚育与繁殖之间的权衡也意味着该寄生蜂在亲代产出更多后代和抚育有限子代之间抉择,而亲代卵巢发育的可塑性是保障种群生殖利益的重要适应性机制,不仅调节着亲代对有限寄主资源的利用率,还能促进其后代的存活与发育。本研究旨在明确管氏肿腿蜂抚育前后及过程中的卵巢发育动态,为进一步揭示管氏肿腿蜂亲代抚育与生殖权衡的生理机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方法】在2日龄管氏肿腿蜂雌成蜂接入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寄主后经历取食寄主至产卵过程中(自接蜂起12 d内),定期解剖观察该雌成蜂卵巢发育相关数量性状(卵巢长度和宽度、卵巢指数、基部卵子长度和宽度及卵子数目)和腹部变化特征(腹部长度和宽度及腹部指数),对雌成蜂卵巢发育过程进行分级,明确雌成蜂腹部膨大期与卵巢发育的关联;并对比分析亲代抚育过程中不同生理状态下雌成蜂卵巢发育动态变化。【结果】根据卵巢色泽、卵黄沉积和卵子发生情况,将管氏肿腿蜂卵巢发育过程分为5个时期(5级),即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与此过程相对应,观察到雌成蜂腹部表型有膨大变化的典型现象,分为5个阶段,即未膨大期、膨大初期、膨大期、膨大末期和膨大暂停期。雌成蜂腹部数量性状和卵巢数量性状(除基部卵子长度和宽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抚育前期,初羽化雌成蜂[即未取食处女雌成蜂(virgin females without feeding,VF)和未取食已交配雌成蜂(mated females without feeding,MF)]不怀卵,但取食且已交配的雌成蜂(mated females with feeding,MFF)卵巢发育逐渐明显;已交配的产卵初期雌成蜂(mated females in the early oviposition stage,MFEO)卵巢长度[(2871.31±80.17)μm]、卵巢宽度[(405.91±29.14)μm]、卵巢指数[(1.19±0.09)mm 2]、卵子数目[成熟卵子:(7.94±1.49)粒;未成熟卵子:(9.76±1.70)粒]均达最大值。抚育卵的雌成蜂(females caring for eggs,FCE)卵巢长度和宽度及卵巢指数显著高于抚育其他子代发育阶段。抚育卵的雌成蜂(FCE)、抚育低龄幼虫的雌成蜂(females caring for early instar larvae,FCEIL)、抚育老熟幼虫的雌成蜂(females caring for mature larva,FCML)和抚育后期茧蛹的雌成蜂(females caring for late pupal cocoon,FCLPC)卵巢内均怀卵,其余状态的雌成蜂不怀卵。在卵巢发育过程中,雌成蜂腹部指数和卵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管氏肿腿蜂雌成蜂的卵巢发育与其取食和抚育有关,当补充营养之后亲代雌成蜂卵巢开始发育;而在抚育子代过程中,亲代雌成蜂虽具生殖力但卵巢发育受到抑制,进而保障其亲代抚育对子代存活及发育利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肿腿蜂 亲代抚育 卵巢发育 生殖权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15
作者 梁娥 金睿 +3 位作者 唐婷婷 黄系伦 朱正美 张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46-153,158,共9页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进该物质积累的菌株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高通量测序25个样本共获得2668个ASVs,被注释到10门35纲98目242科475属714种,竹节参5个组织内生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叶>茎>根状茎>根>果实,不同组织之间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采用组织培养法获得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53株内生真菌,经ITS序列测序后,序列同源性大于97%的45株菌株被注释子囊菌门的3纲7目10科14属,不同组织之间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种方法比较下,茎和果实内生真菌物种组成相较于其他组织更为丰富。通过分析比较获得竹节参优势真菌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为后续探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内生真菌 群落结构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空心泡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16
作者 桂平 吴高殷 +1 位作者 黄小琴 李柯萱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 为了给野生空心泡Rubus rosifolius Sm优良种质提供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其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初代适宜基本培养基的筛选,并研究了激素种类及配比对增殖培养、生根培养阶段的影响以及不同基质的炼苗移栽。结果表明:1/2MS是野生空心泡幼嫩茎段诱导芽最适宜的基本培养基,而1/2MS+6-BA 1.5 mg/L+NAA 0.1 mg/L+GA_(3) 3.0 mg/L则是增殖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呈现出100%增殖率和11.18的增殖系数,苗高达5.07 cm;另外,1/2MS+IBA 0.5 mg/L是生根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其生根率达到94.07%;在基质泥炭土∶蛭石∶珍珠岩(3∶1∶1)中进行炼苗移栽长势最佳,平均成活率达8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空心泡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培养基及碳氮源对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双贵 赵星星 +7 位作者 谭娅 吴高殷 陶光林 彭仲诚 袁杜 李秋英 王爽 刘映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为筛选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和碳氮源,以异形玉叶金花顶芽为外植体,探讨6种基本培养基(MS、1/2 MS、B_(5)、1/2 B_(5)、N_(6)、WPM)、碳源(10~50 g/L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氮源(0.1~0.8 g/L谷氨酰胺、水解乳蛋白、水解... 为筛选异形玉叶金花组织培养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和碳氮源,以异形玉叶金花顶芽为外植体,探讨6种基本培养基(MS、1/2 MS、B_(5)、1/2 B_(5)、N_(6)、WPM)、碳源(10~50 g/L蔗糖、葡萄糖、果糖)及氮源(0.1~0.8 g/L谷氨酰胺、水解乳蛋白、水解酪蛋白)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顶芽初代培养在N 6上芽高最高(1.5 cm);MS中增殖率(84.77%)及增殖倍数(3.67倍)最高;1/2 B_(5)中生根率(88.89%)、根数(12.0)和根长(4.97)指数最好。碳源:顶芽初代培养在20 g/L葡萄糖中芽高(3.18 cm)和芽粗(9.29 mm)最大;30 g/L蔗糖中增殖率(84.77%)及增殖倍数(3.67倍)最大;在20 g/L蔗糖中生根率(100.00%)、根数(16.67)、根长(4.96 cm)最大。氮源: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氮源抑制了顶芽生长、增殖和生根。组培苗移栽至V蛭石∶V珍珠岩=1∶1的基质中,成活率高达97.17%。综上,异形玉叶金花顶芽组织培养各阶段对基本培养基、碳源种类及浓度需求不同,而氮源对顶芽的生长发育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玉叶金花 组织培养 基本培养基 碳源 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须鼠耳蝠在中国西北三省区新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玲星 樊淬 +5 位作者 卯明乐 欧智布 邓怀庆 肖宁 周江 卢学理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4,共8页
鼠耳蝠属(Myotis)是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据统计全球超过126种(Morales et al.,2019)。鼠耳蝠属经历了快速的物种多样化(Platt et al.,2018),长期以来存在分类学争议(Petretal.,20... 鼠耳蝠属(Myotis)是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一个属,据统计全球超过126种(Morales et al.,2019)。鼠耳蝠属经历了快速的物种多样化(Platt et al.,2018),长期以来存在分类学争议(Petretal.,2016)。草原须鼠耳蝠(Myotis aurascens)是从须鼠耳蝠(Myotis mystacinus)独立出来的一个种(Tsytsulina et al.,2012),其模式产地在弗拉季高加索,以往的调查显示该种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韩国和黑山(Benda,2004;Tsytsulina et al.,2012;Kim et al.,2015),Benda和Paunovi?(2016)随后认为该种在从地中海东南部向东扩展到欧洲草原、高加索山脉及东亚的北部地区呈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须鼠耳蝠 新疆 青海 宁夏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52
19
作者 黄国佳 李秋华 +6 位作者 陈椽 商立海 张垒 欧滕 高廷进 李钥 邓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573-5584,共12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S2、Y、LM是红枫湖主要代表性功能群,而W1、A、W2、K、X3出现频率较低,主要功能群生境特征都适应于中富营养水体,S1适应于透明度较低、混合程度较高的中富营养水体,F适应于深层混合的中至富营养湖泊,J适应于混合的高富营养浅水水体,B对分层敏感适应于中营养水体;各采样点主要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大体相同,枯水期、平水期各采样点功能群较少,丰水期功能群最为丰富;水温是影响红枫湖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布变化的主要因子;浮游植物生长策略变化规律为:枯水期CR/R/S策略藻种→平水期R/CR/CS策略藻种→丰水期R/CR/CRS/C策略藻种,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在物质供给、能量输入均较理想的条件下能充分生长,随着能量限制程度的增加而较其他类群更具耐受性;通过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体环境相互关系可以得出:红枫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分布 C-R-S生长策略 红枫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施秉喀斯特地区林地土壤甲螨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英文)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燕 金道超 +2 位作者 周玉凤 杨桂平 梁文琴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91-799,共9页
为了解施秉喀斯特地区林地土壤甲螨的分布和群落组成特点,明确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林地类型对土壤甲螨群落密度、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该区林地土壤甲螨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的调查和分析。【方法】2012年8月选取了中国西南施... 为了解施秉喀斯特地区林地土壤甲螨的分布和群落组成特点,明确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林地类型对土壤甲螨群落密度、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该区林地土壤甲螨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的调查和分析。【方法】2012年8月选取了中国西南施秉喀斯特地区典型生境中的8个样地,每个样地9个取样点,用Berlese-Tullgren装置分离土样24 h。多样性分析采用常见的多样性指数;群落相似性分析采用Jaccard相似性系数(CJ);群落聚类分析分别采用Marczewski-Steinhaus距离(Cms)和Bray-Curtis距离,应用R 2.11程序进行类平均法聚类。【结果】结果显示,中国西南喀斯特8个样地中土壤甲螨由少数的优势属和数量众多的稀有属组成。其中全菌甲螨属Perscheloribates(22.48%)和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s(11.45%)个体数量最为丰富。长单翼甲螨属Protoribate,、上罗甲螨属Epilohmannia、小奥甲螨属Oppiella、小盾珠甲螨属Suctobelbella和盖头甲螨属Tectocepheus分布广泛。本区的甲螨组成(属级水平)表现出明显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点。在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中,甲螨的个体数量和种类数较多,但多样性不高,而在人工针叶林中甲螨多样性最高。甲螨群落组成和分布特征多样,异质性高,特别是在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林中突出。【结论】研究表明,施秉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不同林分影响甲螨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天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甲螨的"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螨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喀斯特地区 施秉 中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