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大众”范畴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周晓露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4,共5页
-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的范式转换"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JD2014057
+1 种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1ZD078
-
文摘
"大众"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范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有关"大众"的论述中包含了不同的批判视角与认知立场。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从文化批判的层面反思了"大众"的被动性和能动性,其中文化精英主义者把"大众"视为有待救赎的对象,反文化精英主义者则强调"大众"的主体意识。而后马克思主义者哈特与奈格里倡导在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行动的结合中来考察"诸众"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
关键词
大众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文化精英主义
反文化精英主义
文化全球化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屯堡花灯小调的“飘”
- 2
-
-
作者
陈忠松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3-155,共3页
-
基金
贵州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自主招标课题“屯堡文化的音乐人类学考察”(项目标号:WXZB1208)研究成果
-
文摘
"飘"是屯堡花灯小调中对具有乐节以上规模的衬词及其衬腔的地方性定义,它在屯堡花灯小调的形态构成中具有改变旋律调式、影响曲体结构、标示曲调区别和突出乐种特色等作用:在提升屯堡花灯的艺术表现力方面,飘具有延展情感表达、烘托舞蹈情绪和渲染音乐色彩等意义。用飘去改造其他地域、体裁的曲调,使之本地化、乐种化,是屯堡花灯的一种音乐创作特色。
-
关键词
花灯
屯堡文化
飘
衬词
衬腔
-
分类号
J618
[艺术—音乐]
-
-
题名英雄主义影像审美的媒介建构范式
- 3
-
-
作者
周妍
-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73,共4页
-
文摘
英雄主义影像作为一种颇具主旋律和震撼力的影像类型,具有强烈的使命责任感和实践感,其审美过程也是媒介建构的过程。本文拟从英雄主义影像审美的认知、建构、实践这三个角度进行必要的探讨和阐述,解决以求提升英雄主义影像的审美效果。
-
关键词
英雄主义
审美过程
影像
建构范式
媒介
审美效果
实践感
震撼力
-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