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野生木本盆景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荣和 杨慧 陈茗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58,62,共6页
贵州野生盆景植物十分丰富,通过十几年60多个县(市)的调查,按Engler分类系统分类统计,贵州省野生盆景植物共有64科159属1 385种,其中常绿植物共计861种,占盆景植物总种数的62.17%。在常绿植物中乔木302种,灌木515种,藤本植物44种,分别... 贵州野生盆景植物十分丰富,通过十几年60多个县(市)的调查,按Engler分类系统分类统计,贵州省野生盆景植物共有64科159属1 385种,其中常绿植物共计861种,占盆景植物总种数的62.17%。在常绿植物中乔木302种,灌木515种,藤本植物44种,分别占常绿盆景植物的35.08%、59.81%和5.11%;落叶植物共计524种,占贵州野生盆景植物的37.83%,在落叶植物中乔木180种,灌木25种,藤本88种,分别占落叶盆景植物的34.35%、4.77%和16.79%;观叶盆景植物按叶片长度≤6cm,6.1~12cm,>12cm分类。其植物种类分别占盆景植物的18.70%、48.09%及33.21%。根据制作盆景的耐修剪性,耐修剪植物有419种,较耐修剪的有740种,不耐修剪的有226种,分别占盆景植物总数的30.25%、53.43%、1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景植物 修剪特性 野生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坡耕地资源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良瑞 梅再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897-1898,1911,共3页
利用"3S"技术,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近50年的坡耕地覆盖与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在具有鲜明区域特征下的喀斯特坡耕地资源利用历史与耕作方式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产生这种特征的驱动因素,为喀斯特山区坡耕地... 利用"3S"技术,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近50年的坡耕地覆盖与变化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在具有鲜明区域特征下的喀斯特坡耕地资源利用历史与耕作方式在不同时期的特征与变化规律,以及产生这种特征的驱动因素,为喀斯特山区坡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贵州省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喀斯特 耕地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高原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丽彬 王星 +4 位作者 李秋华 黄国佳 马一明 潘少朴 李银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02-1114,共13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2月(除2月份)对浮游植物与水环境指标进行逐月采样,利用RDA和相关性分析,结合群落更替指数(BC)对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百花... 为了解贵州高原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动态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0年1—12月(除2月份)对浮游植物与水环境指标进行逐月采样,利用RDA和相关性分析,结合群落更替指数(BC)对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20年百花水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4种,其中绿藻门物种数最多为27种,其次为硅藻门和蓝藻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范围为124.8~2235.4μg/L;2)百花水库浮游植物共归类为26个功能群,其中S1、L_(M)、J、B、P、D、MP、Y和W1为优势功能群,多数适宜生存在中营养的水体.功能群B、D和L M是长期处于优势地位的功能群,以梅尼小环藻(Meneghiniana cyclotell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和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为主;3)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为36.90~50.20,生态状态指数(Q)值为0.73~3.46,说明百花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4)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和pH共同影响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群落更替指数 环境因子 百花水库 贵州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区经济背景下的旅游业社会生活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广东省四地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世师 韩荣培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7期153-160,共8页
广东省是旅游大省,将广东省以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地区分别是珠三角、粤西、粤东以及粤北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产业、社会生活情况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测评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3者在2009—2018年这10a间的... 广东省是旅游大省,将广东省以经济发展划分为4个地区分别是珠三角、粤西、粤东以及粤北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产业、社会生活情况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综合测评法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3者在2009—2018年这10a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变化差异。研究表明:在这10a间,研究区内的旅游业、社会生活状况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综合发展水平都处于稳定上升阶段,其中,旅游业的综合水平发展速度最快;3者的耦合协调度较高,研究区内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内都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及以上;内部差异大,空间特征明显,整体呈现出南部珠三角地区高于其他3个地区,不平衡问题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协调模度 旅游业 社会生活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MC模型的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动态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振华 周秋文 +2 位作者 郭跃 苏维词 张凤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89-1600,共12页
为合理评价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态势,基于PESBR概念模型构建涵盖岩溶地区工程性缺水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SPA-MC(集对分析--马尔科夫链)耦合模型对2002~2014年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表明:贵阳市水资源安全除2008、2... 为合理评价岩溶地区水资源安全态势,基于PESBR概念模型构建涵盖岩溶地区工程性缺水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SPA-MC(集对分析--马尔科夫链)耦合模型对2002~2014年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表明:贵阳市水资源安全除2008、2012、2014年属"较安全"等级外,其余年份为"临界安全"等级,受"安全"等级隶属度f_1和累计等级联系度H_2逐渐上升的影响,贵阳市水资源安全等级逐渐向"较安全"的趋势转变;依据贵阳市2015~2050年水资源安全预测结果可知,贵阳市未来水资源安全将长期处于"较安全"状态,其中,"安全"等级隶属度f_1在2015~2050年期间从0.365持续上升至0.435,而"不安全"等级f_5则甶0.194下降至0.138,年均下降率达1.93%;实例证明SPA-MC耦合模型对水资源动态评价结果合理、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MC 岩溶 水资源安全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中铁的提取与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顾汉念 郭腾飞 +2 位作者 马时成 代杨 王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99-3608,共10页
赤泥是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资源属性受到广泛关注。赤泥中的铁资源,具有回收利用潜力,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概述了国内外赤泥物质组成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铁元素在赤泥中的赋存状态与分布情况。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赤... 赤泥是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其资源属性受到广泛关注。赤泥中的铁资源,具有回收利用潜力,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概述了国内外赤泥物质组成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铁元素在赤泥中的赋存状态与分布情况。系统综述了国内外赤泥中铁提取回收方法与工艺路线的研究进展,提出将从赤泥中提取回收利用铁的方法归纳为直接物理分选法、还原-磁选法和湿法提取法。阐述了3类方法中分选、还原、提取等过程的基本原理,并从工艺路线的适用性、反应条件的控制、铁回收提取效率以及能耗与成本等角度,指出了不同方法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指出成本是制约赤泥中铁回收技术取得工业推广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在回收赤泥中铁的同时,综合回收利用其他伴生元素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分离 回收 还原 浸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子对月季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凌云 杨奕 邓赞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1-53,F0002,共4页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月季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优化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以期为将来采用基因工程改良其遗传性状奠定理论基础,以贵阳市场上畅销的淑女、艳粉和卡罗拉等3个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以MS...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月季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优化其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以期为将来采用基因工程改良其遗传性状奠定理论基础,以贵阳市场上畅销的淑女、艳粉和卡罗拉等3个月季品种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艳粉愈伤诱导率最高,淑女次之,卡罗拉较低,其诱导率分别为58.7%、57.9%和52.8%;最佳诱导条件:以花瓣为外植体在MS+NAA 4mg/L+6-BA 2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较为理想;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在MS+6-BA 2mg/L+NAA 0.5mg/L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较为理想;光照和黑暗对保持愈伤组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愈伤组织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应军 熊康宁 +2 位作者 安裕伦 盈斌 王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农村能源在国家能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消费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居民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贵州省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的4县8个乡(镇)25个行政村的429户农户进行了派员式入户调查,揭示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的农村... 农村能源在国家能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源消费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居民身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贵州省石漠化防治示范区的4县8个乡(镇)25个行政村的429户农户进行了派员式入户调查,揭示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的农村能源消费与石漠化等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研究区内仍然以薪柴和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2)农村用能呈现清洁化和高效化的趋势,然而能源转型是缓慢的过程;3)能源消费模式区域差异显著。毕节撒拉溪形成"薪柴+煤炭"的生活用能模式,"煤炭"型取暖模式和"薪柴"型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关岭花江和贞丰北盘江形成"薪柴+电力"生活用能模式和"电力"型取暖模式。施秉喀斯特形成"薪柴+电力"的生活用能模式,"薪柴+煤炭"取暖用能模式和"煤炭"型生产用能模式;4)石漠化等级与薪柴消费量之间的相关性:潜在石漠化地区的薪柴使用量在合理的生态阈值之内,轻度和强度石漠化地区面临石漠化加重与扩大的风险;5)石漠化地区农村能源贫困严重。毕节撒拉溪和贞丰北盘江存在经济不可支付性,4个示范区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主要受制于农户收入水平、能源资源的可获性、取暖、传统文化、产业结构、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研究为掌握中国西南石漠化地区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关能源与环境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能源资源 能源消费 石漠化 中国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性与结合形态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永琼 张耀 李晓燕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0,共4页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拜耳法赤泥(BRM)和烧结法赤泥(SRM)中Cr,Ni,Cu,Zn,As,Cd,Cs,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BRM和SRM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情况和形态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RM中水溶态As的质量浓度达到... 采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了拜耳法赤泥(BRM)和烧结法赤泥(SRM)中Cr,Ni,Cu,Zn,As,Cd,Cs,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了BRM和SRM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情况和形态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表明:SRM中水溶态As的质量浓度达到17.3μg/L,BRM和SRM中可交换态Cr的质量浓度均在2 300μg/L以上,对水环境可能存在潜在危害;两种赤泥中不同形态重金属的浸出率有较大差异,SRM中Ni和BRM中Zn的总浸出率分别在60%和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重金属 浸出 结合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