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旅游吸引力及路网可达性关联机制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
作者 董宝玲 吴佳妮 王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共9页
长征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别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其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ArcGIS结合变异系数、旅游吸引力效用模型以及可达性研究方法等分析了中国贵州省长征文化... 长征文化遗产是一种区别于世界遗产、工业遗产的旅游资源,其作为具有我国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采用ArcGIS结合变异系数、旅游吸引力效用模型以及可达性研究方法等分析了中国贵州省长征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旅游吸引力效用及路网可达性动力机制。结果显示:(1)遵义市长征文化遗产居贵州省首位,贵州省长征会议遗址、红军烈士陵园、长征名人故居和红军战斗遗址四类遗产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各市州。(2)遵义与贵阳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大,铜仁与黔西南之间的红色旅游吸引力效用最小。(3)在可达性方面,四类长征文化遗产的可达性由贵阳向四周逐渐递减,其中贵阳、遵义南部可达性好,而黔西南西南部和铜仁东部可达性较差。(4)交通与旅游的融合程度会影响区域红色旅游的空间合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文化遗产 红色旅游 空间均衡性 旅游吸引力效用 可达性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2
作者 孙小龙 谢静 +3 位作者 齐雪 宋育典 卢嘉汇 詹晶萍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的结构互动关系,推动二者耦合发展对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贵州县域空间为尺度,运用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分析贵州省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态... 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存在天然的结构互动关系,推动二者耦合发展对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贵州县域空间为尺度,运用综合发展水平指数、耦合协调度、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分析贵州省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态势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探测。结果表明:1)贵州省县域旅游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滞后于旅游产业,旅游职业教育规模等级处于高值区的有9个区县,相比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有18个高值区,呈现倒“Y”分布,集中在黔中、黔北、黔南和黔西南4个区域。2)贵州省县域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整体处于勉强协调等级,处于良好协调的有2个区县,38个区县处于勉强协调,而处于濒临失调的区县有7个。3)贵州省县域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呈现正相关空间集聚特征,集聚效应主要集中在黔中地区,7个区县表现为H-H集聚类型,5个区县属于L-L集聚,3个区县属于L-H集聚,仅有1个区县呈现H-L集聚。4)贵州省县域旅游职业教育与旅游产业耦合空间分异格局受到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旅游发展水平及教育投入等4个维度的综合影响,14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双因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职业教育 旅游产业 耦合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胡娅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饮食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饮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贵州旅游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促进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文脉强化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和整合饮食文化资源,以优势品牌提升餐饮业竞争力,从而实现... 饮食文化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饮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贵州旅游发展来说不可或缺。促进贵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文脉强化区域特色,充分挖掘和整合饮食文化资源,以优势品牌提升餐饮业竞争力,从而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这既有利于丰富贵州旅游活动内容,又有利于发展与传播贵州饮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资源 区域特色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小龙 秦彬朦 +3 位作者 郜捷 刘红兰 朱林彤 侯晓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39-48,共10页
文旅融合是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贵州省及9个市(州)文旅融合效率特征与空间格局有助于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 文旅融合是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全面和准确的评价贵州省及9个市(州)文旅融合效率特征与空间格局有助于推动贵州省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以2015-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进行评价,通过ArcGIS以及GeoDa软件探究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受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影响,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总体效率水平不高;2)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上升趋势,但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仍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3)空间分布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的高热值区均分布在黔中和黔西南,黔东南地区融合效率最低;4)空间关联方面,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效率空间关联度不高,在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仅贵阳市呈现“H-H”集聚。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融合效率 时空演化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浅议
5
作者 张娟 张晓松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274-276,共3页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进入发展热潮时期,贵州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介绍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及其优势,分析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文化旅游正进入发展热潮时期,贵州的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日益明显。介绍了贵州的民族文化及其优势,分析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并描述了贵州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旅游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及时空分异研究——基于中小尺度城市视角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红兰 孙小龙 +2 位作者 秦彬朦 侯晓敏 朱林彤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9,共9页
为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通过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选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运用GeoDa软件,从中小尺度城市出发,测算2010—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 为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通过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选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运用GeoDa软件,从中小尺度城市出发,测算2010—2019年贵州省9个市州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探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态势和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9个市州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表现为“波浪式”发展过程,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整体发展水平需要不断提高;(2)贵州省9个市州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现“M”型发展趋势,且各市州文化发展水平均不高;(3)贵州省9个市州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表现为“基本持平+微调”趋势,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均不高,除贵阳市达到初级协调水平,其他7个城市均处于失调范围;(4)贵州省9个市州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集聚度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集聚效应有待提升,有1个城市长期保持H-H集聚,2个城市长期呈现L-L集聚,仅有1个城市出现1次L-H集聚,其余几个市州空间相关性并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与旅游产业 融合 耦合协调度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中小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民族村寨社会文化时空变迁——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蔡茜 殷红梅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62,共8页
旅游介入促使民族村寨从传统的居住地演变成居民生活与游客旅游的叠合空间,使得村寨的空间形态、内部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发生改变。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结合GIS空间分析与定性分析,对2014年和2017年贵州西江苗寨... 旅游介入促使民族村寨从传统的居住地演变成居民生活与游客旅游的叠合空间,使得村寨的空间形态、内部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发生改变。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结合GIS空间分析与定性分析,对2014年和2017年贵州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核心村寨的社会文化时空变迁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旅游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加快了西江苗寨民族社会文化的解构;相对于2014年,2017年社会文化空间变迁整体沿羊排村和东引村向外扩张,核心区域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冲击,传统生活方式日益淡化。最后提出,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优化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居民增权感知能力以及保护环境等措施,能够有助于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促使村寨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民族村寨 社会文化 时空变迁 西江苗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客疗愈景观体验与多物种疗愈空间实践——以贵州兴义万峰林为例
8
作者 杨洋 魏海湘 +2 位作者 徐颖儿 蔡溢 廖婧琳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3,共14页
文章基于批判的植物研究理论,以贵州万峰林为案例,探讨了游客疗愈景观体验及其与多物种疗愈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1)游客的疗愈景观体验全然嵌入植物的能动性与跨文化的相遇中,人的疗愈景观体验意义通过山地生命秩序和生态分层得以构建... 文章基于批判的植物研究理论,以贵州万峰林为案例,探讨了游客疗愈景观体验及其与多物种疗愈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1)游客的疗愈景观体验全然嵌入植物的能动性与跨文化的相遇中,人的疗愈景观体验意义通过山地生命秩序和生态分层得以构建。油菜花的自然和社会时间特征触发游客与山地生命秩序的协调;油菜种植所承载的山地生态分层的农耕文化唤起游客对自然的敬畏。2)游客通过乡土感官互动实现植物与人的协调,深化对植物时间伦理的理解,建立与自然循环的深层联结,并以此获得疗愈效果。3)植物有限的能动性制约了多物种疗愈空间实践,进而影响游客与植物相遇时的疗愈景观体验质量;植物并非处于绝对被支配地位,而是作为具有“智慧”的反抗者,在与人类共同构建的网络关系中展现其能动性,传递疗愈精神,并促进多物种疗愈空间的向善实践。文章旨在为批判的植物研究以及旅游疗愈景观体验分析提供新视角,并为旅游地自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景观体验 多物种 空间实践 批判的植物研究 万峰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燕 殷红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5-102,共8页
针对当前地区级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出发,建构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按综合竞争力得分值大小对区内8个... 针对当前地区级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不足,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支持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四大核心要素出发,建构出了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按综合竞争力得分值大小对区内8个地州市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结果表明,贵阳市综合竞争力分值最高,为369分,现状处于资本实力竞争阶段;其次是安顺市、六盘水市、黔南州、遵义市,分别为120分、119分、116分、113分,处于产销竞争阶段;而黔西南州、铜仁地区、毕节地区的分值均低于100分,属于资源竞争阶段。为此,今后贵阳市在旅游人才培训、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组织管理等方面应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而遵义市、黔南州和安顺市应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六盘水市则应进一步发挥经济优势与其它区域合作;而分值低于100分的地区则注重塑造本身区域特色和旅游产品特色,开展与周边省份合作,以提升其旅游竞争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 指标体系 对策 贵州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民族旅游型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倩 李阳兵 黄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共9页
基于贵州省典型村寨的空间属性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计量地理学和GIS方法,分析不同时段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特征,剖析山区民族旅游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经历了缓慢起步、加速扩张及扩... 基于贵州省典型村寨的空间属性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计量地理学和GIS方法,分析不同时段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特征,剖析山区民族旅游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演变经历了缓慢起步、加速扩张及扩张回落3个阶段;空间上呈现较为显著的山地向平地转移、沿河、沿路及飞地扩张模式;(2)旅游用地扩张迅速,多来源于耕地、林地和原有宅基地,聚落用地容积率逐步提高,斑块形状日趋复杂、趋于密集、破碎化和不均衡发展.(3)西江千户苗寨乡村聚落格局的演变是区域自然因素与外部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变化、旅游业发展等经济因素对聚落格局演变的强度、方向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民族旅游 乡村聚落 格局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 被引量:15
11
作者 龚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96,共2页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更好地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是我国最深厚...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更好地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工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专题强调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根"和"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命脉,也必然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我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文化根源;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豪感、提高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创新感,对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 坚定文化自信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记忆与乡村振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社区参与——基于贵州省清镇市观游村索桥红军渡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渌 徐珊珊 何景明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90,共19页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两大国家战略体系之下的一个地域性实践,是探索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的物理和精神空间的叠合体。这一场域中留存的红色记忆、乡土记忆是集体身份认同的源头,也是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构建记...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乡村振兴与国家文化公园两大国家战略体系之下的一个地域性实践,是探索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径的物理和精神空间的叠合体。这一场域中留存的红色记忆、乡土记忆是集体身份认同的源头,也是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构建记忆之场的内生动力。因此,文章以文化记忆为切入口,以贵州省清镇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观游索桥红军渡建设项目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构建记忆视角下社区参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逻辑路径。结论如下:乡村居民是地方性知识及记忆的主体,其自身所拥有的文化记忆,经由社会纽带的作用,催生和塑造个体对集体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感将推动社区居民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生性参与,实现乡村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乡村振兴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社区参与 观游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燕 殷红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9-23,66,共6页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 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赋值,统计出8个地州市的资源禀赋总分值,并作相关资源禀赋图。黔南州、遵义市以256分和210分,位于旅游资源禀赋的第1层次;安顺市、贵阳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位于第2层次;六盘水市位于为第3层次。提出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人才、区域内外合作、国际合作全面探讨了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地区 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星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57-462,共6页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因子和文化层;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相似性原则、综合分析原则,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分为谷地聚落、半坡村聚落、溪边村聚落、丘原区聚落、洞穴聚落和屯堡聚落六种主要类型。谷地聚落因峰丛洼地环境容量小,形成散珠状小聚居的形态和独特的垦殖文化景观;半坡村聚落因喀斯特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依山而建、聚族而居、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等特征;溪边村聚落因峰林坝地环境容量较大,沿河形成串珠状聚族而居的形态;丘原区聚落因丘原盆地环境容量大、地域环境开放,形成多民族杂居、村寨密集分布、文化交融强等特征;洞穴聚落因岩洞环境的特殊性,形成依洞而建的小聚居形态;屯堡聚落因喀斯特环境和历史的影响,形成典型的集聚型村落,将石文化、江南文化、军事文化有机结合。通过探讨各类型聚落文化在聚落规模、聚落布局、聚落环境、建筑、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征,可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聚落文化类型 聚落文化特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 从喀斯特环境人地关系的角度探讨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组成,构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体系,科学定位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此基础上,依据地域分异规律划分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的类型,揭示其特征。提出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在现代旅游中持续发展的对策性建议,为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喀斯特聚落文化 地域分异 组成 类型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旅游景区人才发展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83-87,共5页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人才规划对旅游人才的统计口径:旅游人才是指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及初级以上职称的旅游从业人员。对贵州省旅游景区"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资料与数据的分析,得出... 根据中国国家旅游局旅游人才规划对旅游人才的统计口径:旅游人才是指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及初级以上职称的旅游从业人员。对贵州省旅游景区"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才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调研资料与数据的分析,得出贵州省旅游景区"十一.五"以来旅游人才在总量构成、性别结构、学历构成、专业构成等上的发展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贵州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要求,提出"十二.五"时期贵州省旅游景区人才发展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景区旅游人才 十一·五 十二·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省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宝玲 白凯 +1 位作者 马静 程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5-626,共12页
探索干旱与半干旱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对指导黄河上游省区宁夏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以2010年、2015年、2019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 探索干旱与半干旱区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对指导黄河上游省区宁夏旅游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以2010年、2015年、2019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的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结果发现:(1)宁夏呈现出以省域旅游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网络空间格局,形成以银川为中心,以中卫市、吴忠市、石嘴山市紧密连接的斜三角型旅游经济网络空间;(2)宁夏区域旅游发展的联系逐渐从单极化向多级化演变,中介城市日渐增多,核心城市银川不断巩固发展,中介城市从银川市逐渐增多为中卫市、吴忠市;(3)宁夏整体旅游经济联系日渐紧密,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变化,呈现出空间秩序重构的发展态势。最后,从地理环境、交通距离、资源禀赋、政策支持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宁夏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网络结构 时空演变 引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乡村文化风景构成与特征研究——以苗族村寨季刀上寨为样本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赵星 胡娅丽 +1 位作者 张晓松 赵英姿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3期141-144,共4页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文化风景的涵义与组成。以苗族村寨季刀上寨为样本,通过对当地乡村文化风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在农业、民居、公共建筑、婚俗、宗族制度、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乡村文化风景的内涵...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文化风景的涵义与组成。以苗族村寨季刀上寨为样本,通过对当地乡村文化风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在农业、民居、公共建筑、婚俗、宗族制度、宗教信仰、祭祀、仪式等方面的特征,揭示乡村文化风景的内涵,为合理开发贵州乡村文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乡村文化风景 苗族村寨 季刀上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北侗乡村聚落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
19
作者 赵星 董宝玲 赵英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513-6515,共3页
聚居在清水江流域的北部侗族,历史上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其民族传统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发展,在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中,其文化生态并没有失衡,而是从中得到升华发展。通过对北侗农业生产、宗祠和民居、大戏与阳戏、谱... 聚居在清水江流域的北部侗族,历史上深受荆楚文化的影响,其民族传统文化总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发展,在历史上几次大的社会转型中,其文化生态并没有失衡,而是从中得到升华发展。通过对北侗农业生产、宗祠和民居、大戏与阳戏、谱牒制度文化、婚俗、宗教信仰、祭祀与丧葬仪式等文化生态的地方性知识研究,揭示北侗民族文化生态的特质,对正确处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侗乡村聚落 文化生态 地方性知识 融合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网站背景下的贵州乡村旅游机会公平研究——以贵州肇兴寨为例
20
作者 袁茏 张晓松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11-117,共7页
以贵州肇兴本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信息机会公平、旅游教育机会公平与旅游经济机会公平的关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机会公平度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揭示旅游网站在乡村旅游公平发... 以贵州肇兴本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信息机会公平、旅游教育机会公平与旅游经济机会公平的关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旅游网站与乡村旅游机会公平度进行定量评价,从而揭示旅游网站在乡村旅游公平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网站 乡村旅游 机会公平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