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节水灌溉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康宁 丁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节约农业用水,关于该地区节水灌溉的研究逐渐兴起。系统回顾了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喀斯特地区节水灌溉研究的进展。首先分析了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内容分布和单位分布,并结合喀斯特领域、... 为了喀斯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节约农业用水,关于该地区节水灌溉的研究逐渐兴起。系统回顾了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喀斯特地区节水灌溉研究的进展。首先分析了已有研究文献的年度分布、内容分布和单位分布,并结合喀斯特领域、节水灌溉领域和喀斯特石漠化概念的发展背景,把节水灌溉研究分为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步阶段(2000—2005年)和增长阶段(2006年至今)3个阶段;其次,根据研究框架从基础理论、技术措施、模式构建、试验示范、监测及评价5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分析了各分支领域的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最后对未来的节水灌溉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下阶段应重点研究的内容,加大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多学科综合研究仍是今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节水灌溉 研究阶段 研究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娜 田述军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对遗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实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 "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能使世界遗产能世代传承,对遗产地进行保护与管理非常重要。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保护与管理,实现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保证遗产地价值永续利用;同时也阐述了保护遗产地地方文化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保护 管理 荔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被引量:122
3
作者 盛茂银 刘洋 熊康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303-6313,共11页
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定点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检测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及其机制,旨在为中国西南喀斯特森... 以中国西南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定点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检测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及其机制,旨在为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田间含水量、毛管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全钾均在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间具有显著差异。但这些指标并不是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而一直退化,而是一个先退化后改善的趋势;2)土壤有机质、氮素、毛管持水量、容重和孔隙度与土壤其它绝大多数理化因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土壤理化性质的关键因子,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养分循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3)主成分分析也表明,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容重、持水状况、孔隙度等是基于土壤理化性质评价石漠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作者提出了强度石漠化环境裸岩对土壤养分的聚集效应学说和喀斯特石漠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对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规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像元二分模型植被覆盖度反演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以贵州毕节鸭池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龙晓闽 周忠发 +1 位作者 张会 杨晓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184-4186,共3页
该研究在"3S"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贵州省毕节鸭池示范区为研究区,选用2005年SPOT遥感影像,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配准等数据预处理,引入NDVI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根据像元二分模型的理论,确定出NDVIsoil和NDVIveg,... 该研究在"3S"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贵州省毕节鸭池示范区为研究区,选用2005年SPOT遥感影像,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配准等数据预处理,引入NDVI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根据像元二分模型的理论,确定出NDVIsoil和NDVIveg,建立了反演植被盖度的像元二分模型。并根据大量的外业调查数据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精度验证,定量估算了毕节鸭池示范区的植被覆盖度,取得NDVI植被指数与喀斯特石漠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研究区NDVI图像,最后由各覆盖度得出NDVI结果反演毕节鸭池示范区石漠化特征,得到研究区的各等级喀斯特石漠化的面积以及空间分布情况。利用该方法进行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明显改善了分类的精度,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修复及其他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喀斯特石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耕地治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玮 熊康宁 +1 位作者 高渐飞 陈永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0-113,共4页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是喀斯特石漠化典型区域,人口密度大,农民基本口粮短缺,经济收入极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利用3S技术得出小流域耕地面积456.57 hm2,其中48.7%发生石漠化,引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研究区人口进行3年的粮食需求预测,...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是喀斯特石漠化典型区域,人口密度大,农民基本口粮短缺,经济收入极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利用3S技术得出小流域耕地面积456.57 hm2,其中48.7%发生石漠化,引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对研究区人口进行3年的粮食需求预测,确定出在其人口数量的所需耕地量为281.91 hm2,发现需保有的耕地中仍有47.79 hm2存在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在此基础上根据流域不同游段环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对流域耕地石漠化的区域实施林农间作、粮草间作、坡改梯等间作和增产措施后,耕地的石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深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7年的0.76 mm下降到2009年的0.64 mm),直接经济收入人均增加288元,有效地保障耕地的石漠化治理与农民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石漠化 治理 农民生计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6
作者 熊康宁 肖时珍 +1 位作者 刘子琦 陈品冬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4期17-28,共12页
从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方面,结合世界遗产第viii条评价标准,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三个遗产地置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全球显著价值:云南石林形成演化历史最复杂,石柱的形态最丰富,代表一种独特的石林形成演化... 从地质地貌特征与演化历史方面,结合世界遗产第viii条评价标准,将"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批三个遗产地置于全球视角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全球显著价值:云南石林形成演化历史最复杂,石柱的形态最丰富,代表一种独特的石林形成演化机制;荔波锥状喀斯特锥峰单体最典型,地貌组合形态最丰富,代表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地貌特征,反映出大陆热带—亚热带锥状喀斯特的地质演化模式与过程;武隆峡谷喀斯特完整地展示了整个峡谷喀斯特发育演化系统,例证了正在进行的新构造运动背景下峡谷喀斯特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第一批遗产地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自古生代以来长期、多期演化历史;代表地球热带—亚热带典型的锥状、石林和峡谷喀斯特地貌特征、形成演化机制及正在进行的地质过程;代表地球三大喀斯特片区之最大片区的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遗产 对比研究 中国南方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以贵州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杜芳娟 熊康宁 高红艳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0,共5页
喀斯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喀斯特文化,喀斯特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耕作、聚落、建筑、洞葬、民俗甚至家用器皿都打上了"喀斯特"的烙印。本文提出了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因地制宜"利用的科学价值、丰... 喀斯特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喀斯特文化,喀斯特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耕作、聚落、建筑、洞葬、民俗甚至家用器皿都打上了"喀斯特"的烙印。本文提出了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因地制宜"利用的科学价值、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及人地和谐的美学价值,并以贵州为例,探讨喀斯特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认为喀斯特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喀斯特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综合发掘"喀斯特文化"的内涵,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牛羊健康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俞 熊康宁 +2 位作者 池永宽 王元素 张锦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牛羊养殖,对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畜产品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石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牧草产量以及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牛羊健康养殖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目前,该地区... 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牛羊养殖,对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畜产品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石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牧草产量以及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牛羊健康养殖面临许多严重的问题。目前,该地区牛羊健康养殖面临牛羊生存环境恶劣、牛羊生产效率低、牛羊疾病传播广泛、牧草资源匮乏、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须规范配套设施、加强疾病防范、充分利用牧草资源、科学补饲、科学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牛羊养殖制度,从而保证该地区牛羊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喀斯特地区 牛羊健康养殖 牧草 产量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渐飞 熊康宁 +1 位作者 苏孝良 周玮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127,共6页
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 采用SPOT影像(2.5m分辨率),利用3S技术勘察研究了贵州省毕节市石桥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石漠化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部分耕地、灌木林地、疏林地、荒草地发生了石漠化(轻度及以上),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无石漠化分布。根据流域上、中、下游段生境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分别对发生石漠化的各类土地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治理,以坡耕地林—草、林—粮、粮—草间作及轮作复合经营作为高人口压力下生态建设的突破口,以水资源提取—高位水池—管网调度利用为核心,建立了城郊型混农林草牧(禽)业模式,初步形成引领小流域农村经济发展的生态产业。流域内水土流失与石漠化趋势得到遏制,流域土壤流失量减少了32%,人均收入增加了532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土地利用 石漠化 综合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DVI的喀斯特地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勇荣 周忠发 +1 位作者 马士彬 张跃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4-117,2,共4页
利用1999—2010年SPOT-VGT NDVI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9—2010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冷干趋势,植被NDVI呈恢复趋势;从区域尺度分析,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要素间... 利用1999—2010年SPOT-VGT NDVI数据,采用基于像元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99—2010年研究区气候变化呈冷干趋势,植被NDVI呈恢复趋势;从区域尺度分析,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要素间呈不显著相关关系;从像元尺度分析,植被NDVI与年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且年均气温的影响力大于年降水量;由于植被NDVI与气候要素存在负相关,所以气候冷干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区域整体植被NDVI的恢复;植被NDVI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地域性,进一步证明了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受到地形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气候变化 像元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危害研究概述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宏远 韩志敏 刘子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680-6684,共5页
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 介绍了石漠化的概念,并总结出石漠化最终作用于人类活动、经济活动、自然生态等方面的危害;从石漠化程度划分、石漠化分布、石漠化地区的生态及民生三方面评述了我国石漠化的现状;从根本因素和主要因素两方面阐述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石漠化 危害及现状 成因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碳酸盐岩土壤抗蚀影响因素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贺祥 熊康宁 +1 位作者 陈洪云 胡顺光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对石桥小流域碳酸盐岩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坡耕地土壤砂粒含量依次减少,物理性粘粒含量依次增多,说明坡耕地土壤粘质化最严重;灌草丛地水稳性团粒含量最多,粒级较大,土壤水稳性最好;灌草丛地有机... 对石桥小流域碳酸盐岩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坡耕地土壤砂粒含量依次减少,物理性粘粒含量依次增多,说明坡耕地土壤粘质化最严重;灌草丛地水稳性团粒含量最多,粒级较大,土壤水稳性最好;灌草丛地有机质含量较多,结构破坏率较低,坡耕地土壤分散率、侵蚀率、受蚀指数分别是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的1.11、1.14,1.04、1.13,1.87、1.82倍,耕地土壤团聚度、团聚状况分别是灌草丛地、水保幼林荒草地的0.83、0.84,0.69、0.64倍,说明坡耕地分散率最大,土壤团聚状况最差,土壤抗分散能力弱;小流域内土壤的容重、毛管孔隙度较我国其它地区低,约分别为1.0g/cm3,和39.86%,而非毛管孔隙度则较我国其它地区的高,均值为25.88%。区内碳酸盐岩土壤孔隙的这种组合特征很容易导致上层土壤粘粒向下淋失淀积,堵塞下层土壤孔隙,造成土壤上下层间饱和渗透率的显著差异,对于土壤抵抗流水侵蚀很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碳酸盐岩 土壤抗蚀性 石桥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石漠化耕地治理方式研究——以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关岭木工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玮 熊康宁 高渐飞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4期419-424,共6页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与关岭木工小流域处于石漠化严重、坡耕地比例高、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人口密度大、农业经济水平低的喀斯特山区。通过对研究区人口增长的预测,利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计算出该两小流域需保有的耕地量分别为281.91hm... 贵州毕节石桥小流域与关岭木工小流域处于石漠化严重、坡耕地比例高、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定、人口密度大、农业经济水平低的喀斯特山区。通过对研究区人口增长的预测,利用人-地关系平衡模型,计算出该两小流域需保有的耕地量分别为281.91hm2、228.68hm2。但由于需保有的耕地面积较未出现石漠化耕地面积大,致使需保有的耕地中仍有部分地存在石漠化。但如果对这部分石漠化土地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无法保障流域内农民的口粮需求。为此,对该两小流域耕地石漠化区域开展包括林农间作、粮草间作、坡改梯等治理措施。结果流域内耕地的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模数由2007年的721.63t/(km2.a)、42.42 t/(km2.a)下降到2009年的472.78 t/(km2.a)、35.59t/(km2.a),植被覆盖率分别提高11.3%、6.4%,人均经济收入分别增加300元和231元,不仅有效地治理了石漠化耕地,而且农民生计也得到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石漠化 治理 农民生计 喀斯特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高原山区IRS-P6影像最佳融合方法选择研究——以贵州平塘县四寨镇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梦琦 周忠发 李波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19-425,共7页
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属岩溶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背景复杂,地表切割剧烈,海拔落差大,坡度较陡,同时地处季风气候区还伴有常年多云多雨现象,因此卫星遥感数据质量常受到严重影响。文章以贵州南部平塘县四寨镇为例,主要针对IRS... 贵州处于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属岩溶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背景复杂,地表切割剧烈,海拔落差大,坡度较陡,同时地处季风气候区还伴有常年多云多雨现象,因此卫星遥感数据质量常受到严重影响。文章以贵州南部平塘县四寨镇为例,主要针对IRS-P 6卫星遥感影像的多光谱4,3,2波段与其全色PAN波段之间的融合,运用比值变换、主成分分析法(PCA)、乘法变换和IHS变换四种常见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融合后的影像进行主观定性评价和客观定量评价。研究表明IHS融合法效果相对最好,在保持原多光谱影像光谱信息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改善了图像的目视效果,清晰度和纹理细节表现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是一种适宜于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地区的融合方法,对解决喀斯特高原山区受雨云天气条件限制难以获取高质量影像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高原山区 IRS-P6 影像融合 贵州平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熊康宁 李高聪 王玲玉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71,共6页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科学分析了荔波世界遗产地的环境与发展压力,总结了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据"保护为主、科学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按照"核心区保护为主、缓冲区治理与发展相结合、流域上游区防...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科学分析了荔波世界遗产地的环境与发展压力,总结了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依据"保护为主、科学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按照"核心区保护为主、缓冲区治理与发展相结合、流域上游区防治结合"的保护理念,在遗产地采取保护性建设、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3种措施。同时指出,需建立或采取诸如世界遗产公约长效机制、国内外合作交流体系和流域综合治理机构等保护措施,以适应时代快速变迁、全球化进程加快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真正实现遗产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世界自然遗产 社区参与 保护 可持续发展 荔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熊康宁 胡顺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的主要成果,揭示了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各相关因子分析、水土流失的模型预报系统、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今后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关键词 喀斯特 水土流失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与石漠化分布特征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盈斌 熊康宁 +1 位作者 陈起伟 肖时珍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选择具有温凉春干夏湿岩溶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的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5 m分辨率的Spot 5遥感影像、1∶1万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图件,对示范区进行了石漠化遥感解译,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 选择具有温凉春干夏湿岩溶高原山地生态环境的毕节市鸭池示范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5 m分辨率的Spot 5遥感影像、1∶1万地形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图件,对示范区进行了石漠化遥感解译,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石漠化发生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土地中以灌木林地、其它林地、低覆盖度草地、陡坡耕地和裸岩石砾地等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较大。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性是导致石漠化发生程度差异的因素之一,石漠化治理不仅要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要结合示范区人口社会经济情况,提高土地的生产力,采取以坡改梯为重点的工程措施、以经济林种植为主的生物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地利用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2
18
作者 熊康宁 池永宽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30,共8页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极端的景观形式,既有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原始喀斯特生态系统,同时又存在遭受严重人为干扰的次生喀斯特生态系统。喀斯特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有逐渐恶化...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具有两个极端的景观形式,既有贵州荔波、重庆武隆等原始喀斯特生态系统,同时又存在遭受严重人为干扰的次生喀斯特生态系统。喀斯特地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并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集中体现在:土壤脆弱性、水文脆弱性、植被脆弱性、人文环境脆弱性等方面。对喀斯特生态系统利用不当将影响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口压力大,耕地问题,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石漠化,生物多样性退化,生态系统功能衰退,季节性干旱与洪涝,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采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保护与改良耕地,发展立体生态农业,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划分石漠化等级、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能源结构,治理环境污染,重建喀斯特生物多样性,建立灾害预警机制等对策,保证南方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可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喀斯特 生态系统 脆弱性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资源性企业参与政府扶贫模式研究——以贵州J矿社区发展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雅敬 任晓冬 +1 位作者 苏维词 王金艳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给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该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一直都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当地的资源性企业拥有雄厚...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激烈,给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该地区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为依托的矿业经济一直都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当地的资源性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鼓励其参与到本社区的扶贫工作中去,势必会对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那么研究该地区资源性企业参与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资源性企业 政府扶贫 模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地区表层岩溶带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海彬 任晓冬 李开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0-63,77,共5页
西南地区特殊的岩溶地貌及地质环境,使得人、地、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造成了地表严重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而表层岩溶带作为一种天然的储水介质,对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岩溶峰丛、岩溶高原面地区的供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西南地... 西南地区特殊的岩溶地貌及地质环境,使得人、地、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造成了地表严重干旱缺水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而表层岩溶带作为一种天然的储水介质,对地下水埋藏较深的岩溶峰丛、岩溶高原面地区的供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西南地区的贵州省为例,通过分析贵州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及分布特征,探讨了表层岩溶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条件、开发模式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表层岩溶带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