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渗透性能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娟 艾宏儒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结合无机填料的优异选择性和聚合物基质的卓越渗透性,展现出超越传统聚合物膜的气体分离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用于预测混合基质膜的有效介质(EMA)渗透模型,讨论了其基本假设和局限性。通过对渗透模型预测值与实验... 混合基质膜(MMMs)通过结合无机填料的优异选择性和聚合物基质的卓越渗透性,展现出超越传统聚合物膜的气体分离性能。针对目前流行的用于预测混合基质膜的有效介质(EMA)渗透模型,讨论了其基本假设和局限性。通过对渗透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分析,揭示了这些模型在预测MMMs渗透性能时的应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模型发展的方向,旨在为高性能气体分离膜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数学模型 有效介质法 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去甲去氢斑蝥酰亚胺缩肉桂醛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2
作者 曾造 张浩 +1 位作者 樊乙宁 闫金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783-2789,共7页
去甲去氢斑蝥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物,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了解该类药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呋喃、肉桂醛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去甲去氢斑蝥酰亚胺缩肉桂醛(DCIC),其结构经NMR确证。采用荧光光谱... 去甲去氢斑蝥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物,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了解该类药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呋喃、肉桂醛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去甲去氢斑蝥酰亚胺缩肉桂醛(DCIC),其结构经NMR确证。采用荧光光谱法、位点竞争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了DCIC与HSA的相互作用机理。荧光光谱表明,DCIC对HSA的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298、303和313 K时,猝灭常数分别是8.53×10^(4)、7.05×10^(4)和6.05×10^(4) L·mol^(-1);303 K时结合位点数为0.978,吉布斯自由能为-25.75 kJ·mol^(-1);焓变ΔH<0,熵变ΔS<0,可知DCIC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根据Forster能量转移定律,计算出两者间结合距离为3.946 nm,小于7 nm,表明DCIC对HSA为非辐射能量转移的静态猝灭。同步荧光显示该化合物使色氨酸(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疏水性增加。位点竞争实验表明DCIC与HSA主要是在亚结构域ⅡA(siteⅠ)结合。分子对接模拟表明DCIC与HSA主要通过氢键结合,最优结合能为-25.44 kJ·mol^(-1),结合位点为siteⅠ,结果与光谱法、位点竞争实验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以为DCIC在人体的贮存、运输、药代动力学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去氢斑蝥素 肉桂醛 人血清白蛋白 光谱法 分子对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去甲斑螯素酰亚胺缩肉桂醛与HSA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曾造 解成跃 +3 位作者 樊乙宁 赵焉灵 李燕 张浩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69-3076,共8页
本文以去甲斑螯素、水合肼和肉桂醛为原料,通过胺化、缩合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NCICⅠ、NCICⅡ,其结构经NMR证实。采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目标产物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实验表明,NCICⅠ、NCICⅡ对HSA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 本文以去甲斑螯素、水合肼和肉桂醛为原料,通过胺化、缩合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NCICⅠ、NCICⅡ,其结构经NMR证实。采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模拟研究目标产物与HSA的相互作用机制。荧光光谱实验表明,NCICⅠ、NCICⅡ对HSA的猝灭机制均为静态猝灭,NCICI在288、293和308K时猝灭常数分别为7.98×10^(12)、7.15×10^(12)和4.69×10^(12)L·mol^(-1),308K时结合位点数为1.07。NCICⅡ在288、293和308K时猝灭常数分别为1.31×10^(12)、1.03×10^(12)和9.38×10^(11)L·mol^(-1),288K时结合位点数为0.89。三维荧光光谱表明,NCICⅠ、NCICⅡ使HSA中氨基酸残基周围的微环境极性增强,疏水性减弱。通过热力学数据分析,恰变(△H)与熵变(△S)均小于零,因此NCICⅠ、NCICⅡ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氢键。分子对接模拟表明,NCIC与HSA主要存在氢键作用,NCICⅠ与HSA在亚结构域ⅡA(siteⅠ)结合,NCICⅡ与HSA在亚结构域ⅢA(siteⅡ)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螯素衍生物 人血清白蛋白 分子对接模拟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A的MFR对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杨红艳 宋银燕 邓锋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14,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水滑石(LDH)复合材料,考察了EA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的MFR过小,LDH的插层和剥离较差,MFR过大,复合材料中游...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水滑石(LDH)复合材料,考察了EAA的熔体流动速率(MFR)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静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的MFR过小,LDH的插层和剥离较差,MFR过大,复合材料中游离的EAA分子链过多,造成相分离,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当MFR为5.0 g/10 min时,复合材料中LDH插层和剥离程度及EAA团聚体分散性最好;加入EAA与LDH能提高PP的热稳定性、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当MFR为5.0g/10min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 熔体流动速率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嘴距可调的锥-柱形与圆柱形混合室喷射器性能对比分析
5
作者 陈洪杰 葛敬 +3 位作者 陈柄旭 谭丽萍 梁文良 卢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7,共12页
合理选择混合室结构是提高蒸气喷射器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在喷嘴距和截面比可调的情况下研究了锥-柱形与圆柱形混合室喷射器的临界性能差异,并通过引入热力学完善度和熵产率模型,对这两种喷射器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表明:与圆柱形混合室... 合理选择混合室结构是提高蒸气喷射器系统性能的重要途径。在喷嘴距和截面比可调的情况下研究了锥-柱形与圆柱形混合室喷射器的临界性能差异,并通过引入热力学完善度和熵产率模型,对这两种喷射器进行全面对比。结果表明:与圆柱形混合室喷射器在最佳喷嘴距处的情况相比,在等截面比下,锥-柱形混合室喷射器在一个合适的喷嘴距范围可获得更佳的临界喷射系数和临界冷凝压力(即实现多目标优化),其原因是采用锥-柱形混合室可减小混合流的动量损失和增大二次蒸气在混合室内的有效流通截面积,而恰当地减小锥-柱形混合室截面比时,该喷嘴距范围扩大;此外,在实验喷嘴距范围内,锥-柱形混合室喷射器的热力学完善度更具优势;降低锥-柱形混合室截面比时,可在一定的喷嘴距范围内进一步提高锥-柱形混合室喷射器的热力学完善度优势,其热力学原因是喷射器内部熵产率进一步降低。研究结果为可变几何结构喷射器临界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提供新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喷射器 混合室 临界性能 多目标优化 熵产率 热力学完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龙利 刘国光 +3 位作者 杨敏建 颜勇 陈顺红 李善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0,共5页
零价铁(Fe0)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技术,针对高浓度含重金属离子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Fe0及其组合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Fe0技术处理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反应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 零价铁(Fe0)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新技术,针对高浓度含重金属离子和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Fe0及其组合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Fe0技术处理废水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去除水体中污染物的反应机理,详细介绍了基于Fe0技术改进的研究及应用的情况,指出了其在废水处理中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吸附还原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的储氢性能及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敏建 朱学琴 +2 位作者 周丽丽 邓淇 韦婵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7,共5页
石墨烯因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储氢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简述了近年来石墨烯作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提高石墨烯储氢性能的不同方法,如掺杂、空位缺陷等。综述了石墨烯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石墨烯负载不同催化... 石墨烯因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储氢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简述了近年来石墨烯作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提高石墨烯储氢性能的不同方法,如掺杂、空位缺陷等。综述了石墨烯在镁基储氢材料中的应用现状,以及石墨烯负载不同催化剂(如活性金属、金属间化合物、金属卤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镁基储氢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石墨烯储氢以及其对镁基储氢材料催化机理,分析发现,石墨烯与氢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石墨烯在镁基储氢材料中分别起到催化、助催化以及抑制晶粒团聚和生长的作用。将石墨烯应用于固体金属氢化物时,两者的协同效应能使储氢体系表现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可为储氢领域高性能材料的构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镁基储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电化学储氢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敏建 朱学琴 +2 位作者 蒙龙标 龚名兰 周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共5页
石墨烯储氢是近年来储氢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电化学储氢因条件温和且经济有效也备受关注。简述了石墨烯的储氢性能以及提高石墨烯储氢性能的方法,综述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氢领域的应用,以及石墨烯作为碳载体负载不同催化剂(... 石墨烯储氢是近年来储氢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电化学储氢因条件温和且经济有效也备受关注。简述了石墨烯的储氢性能以及提高石墨烯储氢性能的方法,综述了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电化学储氢领域的应用,以及石墨烯作为碳载体负载不同催化剂(如金属、非金属、金属化合物)对电化学储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石墨烯电化学储氢机理,指出利用石墨烯基复合材料构建高效、可逆、便携、廉价的电化学储氢系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复合材料 电化学储氢 储氢容量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碳纳米材料固载AChE应用于毒死蜱的检测
9
作者 张宇 夏志 +4 位作者 刘刊 李明伟 田亚婷 袁玲 杨玉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68-72,共5页
为寻找快速、可靠的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GO)良好的水溶性分散碳纳米管(CNTs),一维(1D)的CNTs和二维(2D)的GO形成一种3D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电极的比表面积。用该材... 为寻找快速、可靠的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利用氧化石墨烯(GO)良好的水溶性分散碳纳米管(CNTs),一维(1D)的CNTs和二维(2D)的GO形成一种3D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电极的比表面积。用该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并固载乙酰胆碱酯酶(AChE)制备灵敏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宽的有机磷农药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利用有机磷农药对AChE的抑制作用,以氯化乙酰胆碱为底物,对毒死蜱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生物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0.71~71.13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23μmol/L,且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及重现性较好,适用于毒死蜱的残留跟踪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毒死蜱 生物传感器 石墨烯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在自发光型人造石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潘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5-207,共3页
通过研究三乙醇胺有机改性剂对内掺铕镝离子的铝酸钙(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的改性机理及工艺,将包覆改性的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应用到人造石的合成工艺中,制备出以改性造纸白泥废料为填料,不饱和聚酯树脂... 通过研究三乙醇胺有机改性剂对内掺铕镝离子的铝酸钙(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的改性机理及工艺,将包覆改性的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应用到人造石的合成工艺中,制备出以改性造纸白泥废料为填料,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为粘结剂的自发光型人造石。掺杂20%(wt,质量分数)的CaAl_2O_4∶Eu^(2+),Dy^(3+)发光材料制得的自发光型人造石,在测试光源光照1min后的发光强度达到1497mcd/m2,抗折强度为27.5MPa,具有较好的自发光性能和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光型人造石 造纸白泥 发光材料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A中丙烯酸含量对PP/EAA/LDH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红艳 王恋恋 张天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3,共4页
研究了不同丙烯酸(AA)含量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对聚丙烯(PP)/EAA/水滑石(LDH)复合材料结构、热稳定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中AA含量越高,复合材料中LDH的剥离或插层程度越高,分散越均匀;采用AA含量高的EAA制备的复... 研究了不同丙烯酸(AA)含量的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对聚丙烯(PP)/EAA/水滑石(LDH)复合材料结构、热稳定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中AA含量越高,复合材料中LDH的剥离或插层程度越高,分散越均匀;采用AA含量高的EAA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更好;EAA中AA含量越高,复合材料的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越高,但是储能模量低于AA含量低的复合材料。EAA中AA的含量高有利于LDH的插层和剥离,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丙烯酸 剥离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9种常见树木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琴 陶建平 +3 位作者 邓锋 王微 方文 何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目的】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林火干扰严重。研究该区域树种阻火性,可为完善树种阻火性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生物防火树种提供依据,并为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喀... 【目的】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林火干扰严重。研究该区域树种阻火性,可为完善树种阻火性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生物防火树种提供依据,并为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省毕节市喀斯特山区的云南杨梅、珍珠荚蒾、小叶女贞、粉叶栒子、椭圆叶越桔、茅栗、杜鹃、火棘、杉木等9种常见树木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11月底(该区防火期为10月至次年5月)采集植株阳面的健康叶片(按树冠上、中、下3个部位进行采集),测定叶片的苯-醇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着火时间和燃烧热值4个理化性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分析法研究叶片在防火期的阻火性。【结果】珍珠荚蒾和茅栗的抽提物含量分别为云南杨梅的2.12和1.97倍;云南杨梅和珍珠荚蒾的灰分含量最高,而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最低;小叶女贞、茅栗和粉叶栒子的着火时间最长,而火棘、杉木和杜鹃最短;燃烧热值最高的是茅栗、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其次是杉木、粉叶栒子和火棘,最低的是云南杨梅。着火时间对阻火性影响最大,抽提物含量次之,再次是灰分含量,而燃烧热值的权重最小。9种树木叶片的阻火性大小依次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小叶女贞>粉叶栒子>茅栗>珍珠荚蒾>杜鹃>火棘>杉木。【结论】云南杨梅、椭圆叶越桔和小叶女贞的阻火性比较强,适合作为毕节喀斯特区的防火植物。主成分分析定权结合加权TOPSIS法适合对植物的阻火性进行合理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生物防火 林火 燃烧性 抗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3V2O8/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浩 金佳幸 +2 位作者 程劲松 赵荣飞 李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石墨烯为基底,CoCl2·2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结合热处理方法合成了Co3V2O8/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RD、Raman、XPS、SEM、(HR-)T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3V2O8/rGO复合材料... 以石墨烯为基底,CoCl2·2H2O和NH4VO3为原料,采用水热结合热处理方法合成了Co3V2O8/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采用XRD、Raman、XPS、SEM、(HR-)TEM和恒电流充放电等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o3V2O8/rGO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放电比容量、优秀的倍率性能和稳定的循环性能(当电流密度为200 mA·g^-1,经过100次循环后,可逆放电比容量为1208 mAh·g^-1);Co3V2O8/rGO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可以归因于:独特的石墨烯包覆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缓解Co3V2O8粒子在循环过程中的聚结和膨胀现象;此外,Co3V2O8纳米颗粒均匀地嵌在石墨烯层间防止了石墨烯片层间的堆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3V2O8 石墨烯 复合材料 负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高铌TiAl合金高温蠕变与损伤行为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顺科 田素贵 +4 位作者 田宁 吕晓霞 焦泽辉 晋芳伟 李德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通过组织形貌观察和蠕变性能测定,研究了锻造态高铌TiAl合金的蠕变与损伤行为。结果表明:铸态高铌TiAl合金经等温锻造,层片晶团的平均尺寸由507μm减小到56.7μm。锻造态高铌TiAl合金在蠕变期间的变形主要发生在γ片层和等轴γ晶中,位... 通过组织形貌观察和蠕变性能测定,研究了锻造态高铌TiAl合金的蠕变与损伤行为。结果表明:铸态高铌TiAl合金经等温锻造,层片晶团的平均尺寸由507μm减小到56.7μm。锻造态高铌TiAl合金在蠕变期间的变形主要发生在γ片层和等轴γ晶中,位错运动至相界/晶界受阻并堆积,可形成位错缠结或位错列,提高位错运动的阻力;其中,等轴γ晶粒中的位错缠结可发生束集促进动态再结晶,形成细小亚晶结构。柏氏矢量为[101]和[011]的位错分别在不同{111}面滑移形成位错网,γ相中的蠕变位错运动至位错网,与其相互作用,可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促进其攀移。蠕变后期,孔洞首先在等轴γ晶区域产生,并在该区域聚集、长大和扩展,直至发生合金的蠕变断裂。这是高温蠕变期间的损伤与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态高铌TiAl合金 显微组织 蠕变 变形机制 损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配炭的吸附性能及其与孔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德钱 解强 +3 位作者 万超然 邓锋 黄小晴 翟笑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578-5586,共9页
采制11种典型水处理用商品活性炭样品,两两混合进行配炭,对配炭组分及配炭的碘值、亚甲蓝值、丹宁酸值和焦糖脱色率等吸附性能指标及孔结构特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采用加权平均拟合、线性拟合及多项式拟合等方法,研究配炭吸附性能指标... 采制11种典型水处理用商品活性炭样品,两两混合进行配炭,对配炭组分及配炭的碘值、亚甲蓝值、丹宁酸值和焦糖脱色率等吸附性能指标及孔结构特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采用加权平均拟合、线性拟合及多项式拟合等方法,研究配炭吸附性能指标与配炭组分吸附性能指标间的量化关系,关联活性炭孔结构与吸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活性炭配炭的吸附性能指标可由配炭组分的吸附性能指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相对误差<4%,且配炭的孔结构也具备加和性;活性炭碘值、亚甲蓝值、丹宁酸值和焦糖脱色率的大小分别取决于活性炭1.0~2.8nm、1.5~10nm、2.0~50nm和3.0~50nm孔隙的发达程度,与孔容积的线性相关系数介于0.91~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配炭 吸附性能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雄 李洪庆 +2 位作者 戴毅 陶文亮 许子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4,71,共7页
以高浓度乙醇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残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麻竹叶SDF的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工艺,并测定了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及持油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50 W时,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68 min、温度66℃、料液比1∶19(... 以高浓度乙醇提取黄酮后的麻竹叶残渣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麻竹叶SDF的超声辅助碱法提取工艺,并测定了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及持油力等特性。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为250 W时,SDF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时间68 min、温度66℃、料液比1∶19(g/mL)、NaOH浓度8.5%;在此条件下,麻竹叶SDF的得率为45.18%,与该条件下预测值(45.41%)的相对误差为0.51%;且麻竹叶SDF的持油力达到4.14 g/g,表现出了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 水溶性膳食纤维 超声波 碱法 响应面法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TiO_2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龙利 刘国光 +2 位作者 杨敏建 张宇 姬慧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49-153,共5页
为了解决水体中光催化剂的分离和回收问题,对纳米TiO2的改性和固载化及其光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纳米TiO2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TiO2纳米管;再对TiO2纳米管硅烷化,改善其表面性质;然后以聚氨酯(PU)膜片为载体负载TiO2纳米管,... 为了解决水体中光催化剂的分离和回收问题,对纳米TiO2的改性和固载化及其光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纳米TiO2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TiO2纳米管;再对TiO2纳米管硅烷化,改善其表面性质;然后以聚氨酯(PU)膜片为载体负载TiO2纳米管,制成了负载型PU/TiO2薄膜的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烷化后的TiO2纳米管能很好地接枝在PU薄膜表面。以300 W高压汞灯为光源,萘普生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负载PU/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其对目标物的降解具有较高活性,用乙醇冲洗即可多次重复使用,其催化活性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硅烷偶联剂 TIO2纳米管 萘普生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竹叶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天伦 许子竞 +1 位作者 李洪庆 陶文亮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对绵竹叶进行脱脂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绵竹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7(g/m L)、提取时间42 min、温度80℃,此时水溶性多糖... 以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对绵竹叶进行脱脂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进行绵竹叶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7(g/m L)、提取时间42 min、温度80℃,此时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62%;绵竹叶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2.9%、53.0%。绵竹叶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在5.0 mg/m L时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的清除能力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竹叶 多糖 微波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节特产珍稀药材圆珠半夏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志 张宇 +1 位作者 黄荣茂 李黔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为毕节大方圆珠半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圆珠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10批半夏样品有23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为91.6%~95.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0.40%;共有峰的相对... 为毕节大方圆珠半夏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采用HPLC法对10批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间的圆珠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的10批半夏样品有23个共有峰,共有峰面积为91.6%~95.8%,相对峰面积的RSD为0.12%~0.40%;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从0.182~1.810min,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在0.02%~0.10%。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圆珠半夏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珠半夏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毕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竹叶提取物的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芳 戴毅 +2 位作者 李洪庆 陶文亮 许子竞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9-144,共6页
以赤水麻竹叶提取物为原料,考察超声功率、底物浓度、盐酸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4种碳苷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温度对其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时间的影响最小;根据... 以赤水麻竹叶提取物为原料,考察超声功率、底物浓度、盐酸浓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4种碳苷黄酮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酸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大小顺序为:温度对其影响最大,盐酸浓度次之,时间的影响最小;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及实际工作情况,固定超声功率300 W和底物浓度1 mg/mL,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1 mol/L、温度65℃和时间147 min,在此条件下,4种碳苷黄酮含量3次测定平均值为1.157%,比酸水解前含量高1.38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竹叶提取物 超声波辅助 酸水解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