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LiCl复合诱变深黄被孢霉选育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产菌株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啸 邱树毅 何腊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279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处理,反复多次,最终选育出一支突变株MUI0310。其摇瓶发酵8d时,生物量和总脂含量分别达21.80g/L,61.47%,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07.62%和5.... 以深黄被孢霉(Mortierellaisabellina)AS3.2793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和LiCl复合诱变处理,反复多次,最终选育出一支突变株MUI0310。其摇瓶发酵8d时,生物量和总脂含量分别达21.80g/L,61.47%,在同等条件下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107.62%和5.50%,气相色谱分析其油脂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3.21%。连续传代多次,其产量性状无显著变化。发酵实验表明菌株MUI0310极有潜力改良成为工业化生产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黄被孢霉 紫外线 LICL 复合诱变 选育 多不饱和脂肪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锑氧化锡纳米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2
作者 杨芬 张学俊 甘复兴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2326-2330,共5页
以SnCl4·5H2O和SbCl3乙醇溶液为原料,用阴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制备得到了无氯离子的掺锑氢氧化锡胶体沉淀.为了消除粉体团聚,首次采用了乙酸异戊酯有机溶剂作脱水剂,用TG-DTA、IR、XPS、BET、XRD、TEM等方法对粉体的结构、成分、形... 以SnCl4·5H2O和SbCl3乙醇溶液为原料,用阴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制备得到了无氯离子的掺锑氢氧化锡胶体沉淀.为了消除粉体团聚,首次采用了乙酸异戊酯有机溶剂作脱水剂,用TG-DTA、IR、XPS、BET、XRD、TEM等方法对粉体的结构、成分、形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乙酸异戊酯溶剂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共沸干燥有机溶剂,其有效防止了粉体的硬团聚的形成;将乙酸异戊酯干燥所得的掺锑氢氧化锡微粉经热处理后得到了四方形金红石结构、团聚少、分散性好、导电性好的掺锑氧化锡纳米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锑氧化锡 乙酸异戊酯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