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不同气候区烟草青枯病发生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吉凤 谷小平 +2 位作者 刘健锋 姜于兰 桑维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8-90,共3页
立足贵州省三大典型气候区2012年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概况和新特点,采用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不同气候区青枯病的发生规律,重点分析了三大气候区2012年度气候条件和不同品种对青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青枯病... 立足贵州省三大典型气候区2012年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概况和新特点,采用系统调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不同气候区青枯病的发生规律,重点分析了三大气候区2012年度气候条件和不同品种对青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青枯病在贵州省天柱、开阳、威宁3个气候区始发时间逐渐延迟,为害程度呈逐渐减弱趋势。气候条件是影响青枯病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是引起3个气候区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早晚及轻重程度不同的关键因子。此外,不同品种在同一气候区的发病情况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气候区的发病情况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气候对烟草赤星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曾琛 姜于兰 +2 位作者 谷晓平 莫建国 向红琼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4,共3页
2011年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了调查。调查烤烟品种为感病品种(云烟87),共获得5个区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数据资料。利用SPSS软件多种增长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估计,通过Sig值、R2的比较,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 2011年对贵州省5个典型山地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进行了调查。调查烤烟品种为感病品种(云烟87),共获得5个区域田间病害发生情况数据资料。利用SPSS软件多种增长模型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估计,通过Sig值、R2的比较,认为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赤星病田间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赤星病发病因素,证明初始病情、日平均温度、日平均相对湿度、风速及降雨量是影响赤星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烟草赤星病田间增长速率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气候 烟草赤星病 气象因子 表观侵染速率 病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贵州烤烟种植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莫建国 汪圣洪 谷晓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F0003,共7页
采用2005-2006年贵州不同海拔烤烟试验点品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烤烟大田期各气象要素通过空间插值和地形订正(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处理与品质资料一一对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 采用2005-2006年贵州不同海拔烤烟试验点品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烤烟大田期各气象要素通过空间插值和地形订正(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处理与品质资料一一对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关键时期及影响因子权重,在GIS平台下完成贵州省烤烟种植气候区划,将贵州烟区划分为5个气候类型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GIS 气候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不同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菌孢子分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洋 陈庆园 +2 位作者 曾琛 向红琼 姜于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为了明确烟草赤星病菌孢子产生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对贵州省主要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菌孢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气候区烟草成熟期赤星病菌日均孢子密度介于0.136 9~0.389 2个/(cm2.d),不同气候区内孢子密度分布由密... 为了明确烟草赤星病菌孢子产生与病害发生的关系,对贵州省主要气候区烟草赤星病菌孢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主要气候区烟草成熟期赤星病菌日均孢子密度介于0.136 9~0.389 2个/(cm2.d),不同气候区内孢子密度分布由密到疏依次为道真、开阳、兴义、天柱,孢子数的分布在贵州呈现西低、中北高的局面。各气候区田间孢子数随观察高度的增加呈指数关系减少,利用SPSS软件建立孢子数与观察高度的回归方程为:Y=0.02 X2-6.43 X+57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孢子空间分布 气候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冬季云贵准静止锋及其锋面降雨的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春艳 白慧 +2 位作者 孔德璇 李浪 陈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7-1217,共11页
云贵准静止锋是贵州冬季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预报难度较大。本文利用2007-2021年云贵川渝桂五省(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地面常规观测站点资料及贵州08:00(北京时,下同)至次日08:00日降水量数据,通过合成分析、EOF和REOF分析、E... 云贵准静止锋是贵州冬季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预报难度较大。本文利用2007-2021年云贵川渝桂五省(市、区)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地面常规观测站点资料及贵州08:00(北京时,下同)至次日08:00日降水量数据,通过合成分析、EOF和REOF分析、EEMD等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云贵准静止锋的冬季气候特征以及在贵州地区不同量级的锋面降雨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冬季平均有52.8天准静止锋天气,1月准静止锋影响最严重,其次是2月、12月;(2)冬季云贵准静止锋的锋向以南北型为最多,平均位于曲靖附近;其次是西北-东南型,平均位于贵州西部地区;东西型很少;中等强度准静止锋最多且易出现在前冬,强准静止锋次之且易发生在后冬,弱准静止锋最少;(3)锋面降水以降雨(纯雨或冻雨)为主,准静止锋强度越强,锋面降雨日数越少,且锋面降雨日数占比随准静止锋强度减弱而增加;锋面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0 mm以下,锋面降雨概率与雨量成反比,与降雨范围成正比,当锋面降雨量级较弱时,锋面降雨概率随雨量增加呈单峰结构,随降雨范围扩大呈双峰结构;(4)EOF和REOF分型结果得到影响贵州的两种不同量级锋面降水类型:中东部型锋面降雨多在前冬且多南北型,强度多中等或弱等级,易发生0.1~1.0 mm量级的大范围降雨;西南部型锋面降雨多在后冬且多南北型或西北-东南型,强度多强等级,易发生1.1~5.0 mm量级的小范围降雨。(5)中东部型年均降雨量气候倾向率为负值,累计距平变化大致呈“M”型分布;西南部型年均降雨量气候倾向率为正值,阶段性特征明显,累计距平变化大致呈“W”型分布;两者均存在准4年和准8年周期振荡;近年来中东部型锋面降雨呈减少趋势,西南部型呈增加趋势。该研究结果能为贵州地区冬季准静止锋天气的预报预测提供重要的气候背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云贵准静止锋 锋面降雨 锋向 REOF EE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业气候资源配置系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乐心 谷晓平 赵天良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223-226,共4页
为给贵州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1982—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配制系数法分析日照、气温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异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际变化趋势... 为给贵州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利用贵州省84个气象台站1982—201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配制系数法分析日照、气温和降水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异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年际变化趋势不同。气候资源配置好的区域分布于省内西南部、中部和东部边缘区域以及北部部分区域,这些区域的配置系数有减小的趋势;气候资源配置一般的区域分布于省内西部地区、南部边缘片区和北部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的配置系数有减小趋势;气候资源配置差和很差的区域分布于省的西部边缘地区,部分地区的配置系数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资源 配置系数 地域特征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环境变化中大气颗粒物PM_1的重要作用——关中平原MODIS气溶胶产品的气候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彭玥 赵天良 +4 位作者 郑小波 王宏 银燕 廖瑶 朱珊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443-2449,共7页
利用MODIS 3km气溶胶产品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细粒子比例(FMF),本文对关中平原气溶胶近15a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气候分析,揭示了大气环境变化中大气颗粒物PM1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关中平原为AOD高值区和FMF低值区.其中,最大值AOD出现... 利用MODIS 3km气溶胶产品中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细粒子比例(FMF),本文对关中平原气溶胶近15a的时空变化进行了气候分析,揭示了大气环境变化中大气颗粒物PM1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关中平原为AOD高值区和FMF低值区.其中,最大值AOD出现在西安及周边地区高达1.06,而FMF主要集中在0.3以下较低水平.伴随关中平原近几年大气气溶胶水平的降低,PM1比重却逐年上升.关中平原AOD年际变化在2001~2011年间为显著上升趋势,2011~2015年间则呈下降趋势;而2001~2015年之间FMF的年际变化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反映了逐年加重的人为气溶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近15a关中地区AOD与FMF区域变化的相互关系表明,大气气溶胶低水平(AOD<0.5)时,伴随FMF上升,AOD显著减小;气溶胶较高水平(AOD>0.5)时,AOD随FMF上升而增大.这表明大气颗粒物PM1对区域清洁和污染大气环境变化均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细粒子比例 关中平原 大气环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植被叶面积指数对贵州高原山地气象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罗宇翔 向红琼 +2 位作者 郑小波 陈娟 周成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用EOS/MODIS卫星遥感分辨率为1 km的贵州2001—2008年每8 d合成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分析了LAI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季空间分布特征;还用贵州69个气象站的日观测数据,分别与各气象点所对应的3×3个像元LAI平均值进行气象要素(温... 用EOS/MODIS卫星遥感分辨率为1 km的贵州2001—2008年每8 d合成植被叶面积指数(LAI),分析了LAI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季空间分布特征;还用贵州69个气象站的日观测数据,分别与各气象点所对应的3×3个像元LAI平均值进行气象要素(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水汽压)与LAI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LAI年变化为0.3~3.0,多年平均LAI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最高(4.0),西部和西南部最低(1.0)。显著影响LAI变化的气象因子按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列是:温度、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降水(均通过了99.9%信度检验)。水汽压对LAI产生影响的原因可能与高原喀斯特地区土壤层较薄有关。在考虑云贵高原植被年际间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可以把这些要素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叶面积指数LAI 气候 时空响应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的NDVI-Ts特征及其干旱监测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康为民 罗宇翔 +2 位作者 向红琼 陈娟 郑小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8-83,共6页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同时考虑了陆面温度和植被指数对遥感干旱监测的影响,综合了两者的长处,有效地减小了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干旱监测的准确性。陆面温度的反演以普朗克辐射函数为基础,运用地表比辐射率使之转换为灰体辐射...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同时考虑了陆面温度和植被指数对遥感干旱监测的影响,综合了两者的长处,有效地减小了植被覆盖度的影响,提高了遥感干旱监测的准确性。陆面温度的反演以普朗克辐射函数为基础,运用地表比辐射率使之转换为灰体辐射。提取植被指数对应的最高陆面温度和最低陆面温度构成NDVI-Ts空间,进而得到TVDI。文章应用对地观测卫星(EOS)的MODIS遥感资料,分析并揭示了贵州复杂山区独特的NDVI-Ts空间的形态特征,并用于检验贵州2006年7月25日和2007年8月19日土壤表层干旱情况,同时与当地气象站土壤湿度观测数据进行定量验证,表明TVDI与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由于EOS/MODIS遥感资料的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适中的空间分辨率特性,使得该方法适宜于大区域复杂地形的干旱检测与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干旱监测 温度植被指数 MODIS 陆面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植被覆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鲁燕 郑有飞 +2 位作者 吴荣军 吴战平 刘宏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
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美国NASA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 NDVI),采用均值法、差值法、一元线性回归模拟法,对贵州省1982—2003年的地表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分析评价贵州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遥感 植被覆盖 GIMMS NDVI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洋 曾琛 +1 位作者 向红琼 姜于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79,共3页
烟草赤星病是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烟草病害,为了模拟室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烟草赤星病的最适发生环境,对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湿度达到100%、黑暗的条件最适合烟草赤星病菌生存;ZA培养基最适... 烟草赤星病是发生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烟草病害,为了模拟室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烟草赤星病的最适发生环境,对贵州省烟草赤星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为25℃、湿度达到100%、黑暗的条件最适合烟草赤星病菌生存;ZA培养基最适宜赤星菌菌丝生长,而OA培养基最适宜赤星菌产孢。赤星病菌的生长随温度、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到达一定数值后逐渐下降。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温度和湿度对烟草赤星病菌落平均直径增长量的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015x2+0.0158x-0.04,y=-0.001x2+0.213x-4.6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生物学特性 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县“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气候资源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立国 吴战平 +2 位作者 朱军 张波 周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59-162,共4页
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威宁县的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威宁县气象站2011-2015年逐月总辐射和196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威... 为更好地利用贵州省威宁县的太阳能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为"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利用威宁县气象站2011-2015年逐月总辐射和196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威宁县"光伏+农业"精准脱贫产业的太阳能和农业气候资源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威宁县年均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分别为10.7℃、1700.6h和897.7mm;太阳能资源在4355~4900 MJ/m^2,达资源丰富等级;作物生长季内光能丰富、温凉湿润、降水充沛、热量略低,适宜春播马铃薯、苋菜、燕麦及药材等喜凉作物的生长,适宜发展"光伏+喜凉农作物"精准脱贫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气候资源 年均温 日照时数 降水量 威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监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牛鲁燕 郑有飞 +2 位作者 吴荣军 莫瑶 吴战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为阐明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和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通过计算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率,并对研究区一元线性回归模拟,分析了贵州省1982年—2003年的地表植被... 为阐明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变化的整体状况,基于RS和GIS技术,应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变化研究数据(GIMMS),通过计算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率,并对研究区一元线性回归模拟,分析了贵州省1982年—2003年的地表植被覆盖。结果表明:22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表明贵州省植被生态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贵州省平均植被覆盖在春季和秋季呈上升趋势,夏季和冬季呈下降趋势,其中春季对植被覆盖总变化量的贡献最大;植被覆盖程度增减因区域不同而异,变化程度呈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地区;变化程度呈减小的区域分布在贵州省的四周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覆盖 生态环境监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0年贵州省高温气候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波 谷晓平 易俊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210-213,共4页
为贵州防灾减灾以及高温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贵州省81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近50年高温时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州省年高温日数为7.3d,7-8月出现频... 为贵州防灾减灾以及高温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划分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贵州省81个气象站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省近50年高温时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贵州省年高温日数为7.3d,7-8月出现频率最大,占全年的75.6%;高温日数以0.25d/10a的速率呈较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温度分别以0.12℃/10a、0.41℃/10a的速率显著增加。多年平均高温日数以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遵义市北部分布较多,最高值为29.9d。高温日数,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及黔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呈较小的上升趋势,镇远、铜仁、剑河、兴义、天柱和赤水等较少站点呈下降趋势;极端最高气温有2个极值中心,分别位于黔南的都匀(47.3℃)和黔北的赤水(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候 高温日数 极端天气 时空分布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刺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敖芹 谷晓平 孟维亮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6期1-3,7,共4页
刺梨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富含维生素C和SOD,具有较高营养和药用价值,贵州省野生刺梨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为了促进合理开发利用对刺梨的生物学特性、资源分布及种质资源、繁殖及栽培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刺梨 贵州 生物学特性 资源分布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区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淑杰 何兴潼 +3 位作者 何源 谷晓平 潘媞 于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3-90,96,共9页
利用2011-2015年贵州喀斯特区域53个土壤湿度自动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观测及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应用EOF分析了10~100 cm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可能蒸散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10~20,30~50,60~100 cm空间分布较为相近,威宁、沿河... 利用2011-2015年贵州喀斯特区域53个土壤湿度自动观测站逐日土壤湿度观测及气象台站观测资料,应用EOF分析了10~100 cm土壤湿度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可能蒸散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10~20,30~50,60~100 cm空间分布较为相近,威宁、沿河、正安、印江、思南地区各层土壤湿度较小,铜仁、安顺、都匀地区均较大。(2)10~50 cm土壤湿度7、9月中旬相对偏低,3、5月中旬居中,11、1月中旬偏高; 60~100 cm土壤湿度相差不大。(3)10~100cm土壤湿度场方差累计贡献率超过98%,第一主分量最大值在黔西北及东南等地区,最小值在黔西地区;(4)镇远、纳雍、凤冈春季可能蒸散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小;夏季可能蒸散对10~50 cm影响的滞后时间为一旬,60~100 cm相关性较低;秋季可能蒸散对10~50 cm土壤湿度滞后一或两旬,与60~100 cm滞后不明显;冬季可能蒸散对10~50 cm土壤湿度的影响较小。(5)春季,镇远降水对10~60 cm土壤湿度影响的滞后时间为两旬,纳雍降水对土壤湿度影响不明显,凤冈春季降水对10~30 cm土壤湿度滞后时间为当旬或一旬;夏季镇远、纳雍、凤冈降水对10~30 cm土壤湿度滞后当旬或一旬;秋季镇远、纳雍、凤冈降水对土壤湿度影响不明显。冬季镇远、凤冈降水对10、20 cm影响滞后时间为一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土壤湿度 气象要素 蒸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贵州烤烟生长季气候适宜度评价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曾晓珊 张波 +3 位作者 孙思思 陈中云 陈芳 古书鸿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为考察气候变化对烤烟生长适宜性的影响,基于贵州省83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采用数理统计、信息熵权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烤烟移栽期热量指标,构建烤烟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了贵州近60年烤烟不同生育期和... 为考察气候变化对烤烟生长适宜性的影响,基于贵州省83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采用数理统计、信息熵权和空间分析等方法,确定烤烟移栽期热量指标,构建烤烟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了贵州近60年烤烟不同生育期和生长季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月中下旬是贵州烤烟适宜的集中移栽期,近60年贵州大部植烟区适宜移栽期不同程度提前,以2011—2020年提前最明显。贵州大部地区气象条件均能满足烤烟不同生育期适宜生长的需要,其中,成熟期气候适宜度>旺长期气候适宜度>伸根期气候适宜度。1991—2020年较1961—1990年,贵州大部植烟区伸根期气候适宜度呈递增趋势,大部植烟区旺长期、成熟期和生长季的适宜度呈递减趋势。总体而言,受气候变化影响,贵州烤烟生长后期的适宜度呈递减趋势,增加了烤烟产量和品质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烤烟 气候适宜度 移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预测的山地典型农业生长期干旱指标筛选——以贵州遵义为例
18
作者 侯双双 谷晓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54-60,共7页
为探明适宜贵州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准确的预报干旱,本文以遵义为例,统计分析了1961-2012年这52年的逐日降水气温数据。通过分析0、5、10、15和20℃5个典型农业生长期特征,分别构建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干燥度(K)两种类型的干旱指标序... 为探明适宜贵州的干旱指标,以便更准确的预报干旱,本文以遵义为例,统计分析了1961-2012年这52年的逐日降水气温数据。通过分析0、5、10、15和20℃5个典型农业生长期特征,分别构建了降水距平百分率(Pa)和干燥度(K)两种类型的干旱指标序列并进行旱涝状态的长期预报,根据旱涝风险预报的准确度来筛选典型农业生长期的干旱指标。分析得到了不同农业生长期内旱涝状态界限和两种类型干旱指标对应下的旱涝状态预测准确率,结果表明对于遵义地区来讲,除0℃生长期外,其余4个典型农业生长期内Pa指标作为干旱指标进行旱涝灾害预测时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 山地 农业生长期 干旱指标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福鼎大白茶低温冻害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家敏 侯双双 +2 位作者 古书鸿 谷晓平 张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102-106,共5页
为贵州茶叶生产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R)为考察指标,研究低温冻害胁迫环境下贵州福鼎大白茶的生理特性变化,并通过Logistic函数拟合确... 为贵州茶叶生产的精准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茶叶主栽品种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植物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和相对电导率(R)为考察指标,研究低温冻害胁迫环境下贵州福鼎大白茶的生理特性变化,并通过Logistic函数拟合确定低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低温胁迫程度不同,福鼎大白茶生理响应特征不同。MDA含量随处理温度的下降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升高的趋势,低温为0℃持续3d时MDA含量达到最大,为2.38μmol/L。相对电导率随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不论是温度降低还是胁迫时间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趋势不均匀,其中0℃的低温对相对电导率的影响小,而-1℃和-2℃的低温影响较大。贵州福鼎大白茶低温半致死温度与低温胁迫持续天数正相关,当低温胁迫天数为1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1℃,而当低温胁迫天数为2d时,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0℃。因此,茶叶的低温冻害指标应根据当地倒春寒低温冻害天气发生发展过程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福鼎大白茶 丙二醛 相对电导率 低温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石材开采迹地生态复垦研究——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龙俐 熊康宁 +2 位作者 梅再美 王代懿 刘子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8-292,共5页
针对花江喀斯特石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自然状态、简易立体化和工程化3种复垦模式,并由此而形成特殊的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从植被覆盖率来看,自然状态复垦模式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从对3种模式的预期经济收益分析来看,简... 针对花江喀斯特石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出自然状态、简易立体化和工程化3种复垦模式,并由此而形成特殊的技术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从植被覆盖率来看,自然状态复垦模式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从对3种模式的预期经济收益分析来看,简易立体化复垦模式的效益相对较好,人力、物力的投入也没有工程化复垦模式那么昂贵,比较适合贵州花江地区实际情况,是农户比较乐意接受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材开采迹地 生态复垦 贵州花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