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制备与性能
1
作者 杨康 曾舒 +5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麻玉龙 钟安澜 刘蔚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1,共8页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 以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SEPS)共混改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LLD/SEPS共混物消光薄膜。测试了不同SEPS含量下PE-LLD/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熔融结晶行为及相应薄膜的光学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E-LLD/SEPS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说明两种组分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SEPS含量增加,PE-LLD的结晶度以及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逐渐降低,消光薄膜的雾度、纵横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耐穿刺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降低。当SEPS质量分数为20%时,薄膜的雾度为68.56%,透光率为89.36%,光泽度为6.04 GU,呈现优异的消光特性;当SEPS质量分数为10%~20%时,薄膜纵横向拉伸强度差值较小,表现出良好的纵横向拉伸强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EPS对PE-LLD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综上所述,SEPS改性PE-LLD制备的消光薄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乙烯 消光薄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改性聚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吕金龙 曾舒 +3 位作者 黄晓枭 张怡 王聚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68,共6页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实现聚乙烯薄膜具备高透光性、高雾度和低光泽等性能特征,本文采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对聚乙烯(PE)进行改性,通过流延工艺制备了PE消光膜。同时,通过对SBR/PE共混物薄膜的性能表征与测试,研究了SBR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光电雾度仪和光泽度仪的测试结果显示,随着SBR含量的增加,PE消光膜的雾度逐渐上升,而透光率和光泽度则相应降低。当SBR质量分数超过15%时,PE薄膜的雾度超过60%,透光率大于88%,光泽度低于10 GU,展现出优异的消光特性。万能拉力试验机的测试结果表明,PE消光膜在纵向和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随SBR质量分数的增加趋于一致,显示出良好的纵/横向力学均匀性。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了SBR对PE具有显著的增韧效应。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表征显示,SBR/PE共混物呈现单一熔融峰,表明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随着SBR质量分数的增加,PE的结晶度逐渐降低。毛细管流变仪测试结果表明,SBR能够有效提高PE的加工性能。综上所述,SBR改性PE制备的消光膜在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及消光特性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有望在高端快速包装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聚乙烯 消光膜 共混改性 消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翘曲双向拉伸聚丙烯消光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钟颜阳 王聚恒 +3 位作者 张怡 黄晓枭 曾舒 杨康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2,84,共6页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消光薄膜翘曲失效问题严重影响薄膜的复合、印刷及使用等性能。为解决BOPP薄膜翘曲失效问题,本文在消光膜中引入自制防翘曲纳米功能改性母粒(PP-F118)制备防翘曲BOPP消光薄膜。通过对薄膜力学、光学、热封及翘曲度...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消光薄膜翘曲失效问题严重影响薄膜的复合、印刷及使用等性能。为解决BOPP薄膜翘曲失效问题,本文在消光膜中引入自制防翘曲纳米功能改性母粒(PP-F118)制备防翘曲BOPP消光薄膜。通过对薄膜力学、光学、热封及翘曲度进行测试表征,发现PP-F118可改善薄膜的翘曲度,同时兼顾良好的光学、力学及热封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结果显示PP-F118可改变消光膜消光层的熔融和结晶行为,使消光层结晶双峰转变成单一结晶峰。当PP-F118质量分数为3%时,薄膜消光层的结晶温度为116.34℃,结晶度为60.40%,与芯层、内层的结晶温度(117.40℃)和结晶度(58.76%)较为接近,有效解决了消光膜各层间因结晶行为不同引起薄膜易翘曲失效的问题,为低翘曲BOPP消光薄膜的制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 消光薄膜 结晶行为 翘曲度 纳米功能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铈红与钴蓝对聚乙烯棚膜红/蓝光质调控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康 曾舒 +3 位作者 张怡 王聚恒 麻玉龙 黄晓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0,共5页
红/蓝光质调控聚乙烯(PE)棚膜一直以来是农膜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在PE中引入铈红(CeS)和钴蓝(CoO·Al_(2)O_(3)),通过吹塑工艺制备PE红/蓝光棚膜。光电雾度仪测试结果发现CeS和CoO·Al_(2)O_(3)对PE棚膜的透光率影响较小,但雾... 红/蓝光质调控聚乙烯(PE)棚膜一直以来是农膜行业亟需解决的难题。在PE中引入铈红(CeS)和钴蓝(CoO·Al_(2)O_(3)),通过吹塑工艺制备PE红/蓝光棚膜。光电雾度仪测试结果发现CeS和CoO·Al_(2)O_(3)对PE棚膜的透光率影响较小,但雾度和散光度有所增加;光纤光谱仪和手持式光谱照度仪表征结果显示CeS和CoO·Al_(2)O_(3)明显提升450~520 nm的蓝光和605~700 nm的红光透过率,且CeS与CoO·Al_(2)O_(3)质量比为1∶2时,红光透过率为39.2%,蓝光透过率为38.1%,红/蓝光透过比例为1.03;万能拉伸试验机测试结果发现CeS与CoO·Al_(2)O_(3)可改善PE棚膜的力学性能,其中拉伸强度较空白样提升约5.5%,断裂伸长率提升约16.8%,直角撕裂强度提升约3%,穿刺强度提升约21.8%;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结果显示添加CeS与CoO·Al_(2)O_(3)可提升PE氧化诱导期(Oit)达45 min以上,PE具有良好的耐热老化性能。上述测试表征结果表明:CeS与CoO·Al_(2)O_(3)的引入可明显提升PE棚膜的散光性能、力学性能、耐热稳定性能、红/蓝光透过率及透过比例。此外,可通过调控CeS与CoO·Al_(2)O_(3)的质量比获得不同红/蓝光质调控的PE功能棚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红 钴蓝 聚乙烯棚膜 红/蓝光 光质调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表观形貌对聚丙烯/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康 曾舒 +4 位作者 张怡 王聚恒 麻玉龙 钟安澜 黄晓枭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68,共6页
针对二氧化硅(SiO_(2))影响聚丙烯(PP)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iO_(2)表面改性技术、改性剂选择、粒径大小、添加量等方面,而在SiO_(2)表观形貌方面鲜见报道。文章结合毛细管流变仪、万能拉伸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 针对二氧化硅(SiO_(2))影响聚丙烯(PP)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iO_(2)表面改性技术、改性剂选择、粒径大小、添加量等方面,而在SiO_(2)表观形貌方面鲜见报道。文章结合毛细管流变仪、万能拉伸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表征方法,研究球型、不规则型及棒状型三种不同表观形貌的SiO_(2)对PP/SiO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iO_(2)表观形貌对PP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较大,其中,球型SiO_(2)对PP复合材料加工性能提升更好,棒状型SiO_(2)对PP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提升更好,结晶温度较纯PP提高20.3℃,结晶度达到52.24%,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提升了127.8%。对比三种不同形貌SiO_(2)对PP性能的影响,棒状型SiO_(2)诱导PP结晶能力更强,其PP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聚丙烯 复合材料 表观形貌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