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种群结构和动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林津 杨瑞 +3 位作者 韩继怀 勾伟 赵洋洋 高旭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1-578,共8页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也是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和旗舰种。该研究基于2022年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的调查数据,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编制静态生...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也是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对象和旗舰种。该研究基于2022年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的调查数据,计算数量动态指数、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并引入生存函数和谱分析描绘其结构动态。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银杉种群年龄结构为倒J型,种群的动态变化指数Vpi为39.43%,大于Vpi′且两值都大于0,可以看出银杉种群为增长型,但增长缓慢,对外部干扰非常敏感。银杉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生存率、累计死亡率、死亡密度及危险率在Ⅰ~Ⅲ龄级变化较大,后趋于稳定。谱分析表明第Ⅲ龄级是影响银杉种群数量的主要阶段。保护区内银杉幼龄个体数多但死亡率高,是导致种群野外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保护区加强银杉幼苗抚育工作,改善生存环境,从而推动银杉种群的自然更新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淋正 勾伟 +3 位作者 王万海 冯育才 杨雄威 粟海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野生种群的重要集中分布地之一,为查清当前该区域黑叶猴的种群数量与分布,于2021年7月—2022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直接观察猴群计数和夜宿地调查法对保护区及周边的黑叶猴种群数量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共有黑叶猴27群166只,群体密度为0.10群/km^(2),种群密度为0.62只/km^(2),最小群仅2只,最大群为16只,猴群平均为(6±4)只,成年个体总体雌雄性比约为2∶1。黑叶猴集中分布于保护区内的梅江—水翠河—铁厂河片区(22群154只),97.00%的群体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管辖范围内,其中所调查猴群中86.75%分布在距河流轴线缓冲距1 km的区域内。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后续黑叶猴的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叶猴 种群数量 种群分布 野外调查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的红外相机监测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乔明 勾伟 +3 位作者 姬程鹏 肖文宏 陈斯侃 肖治术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设置85个1 km×1 km的公里网格和114个相机位点,共计19950个相机工作日和107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鸟兽12目35... 2016年12月至2019年8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进行调查。本次调查设置85个1 km×1 km的公里网格和114个相机位点,共计19950个相机工作日和10767张独立有效照片。鉴定出鸟兽12目35科86种,其中兽类有5目14科25种和鸟类有7目21科61种,有4种国家Ⅰ级和1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区新纪录物种24种。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兽类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花面狸(Paguma larvata)和野猪(Sus scrofa);相对多度指数和网格占有率较高的鸟类为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argentauris)。本研究利用红外相机技术更新了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陆生大中型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为保护区野生动物长期监测和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外相机 兽类 鸟类 相对多度指数 网格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 被引量:7
4
作者 冯明桥 李乔明 +2 位作者 冯育才 勾伟 江龙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9-656,共8页
对自然保护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成效进行重点评估,能科学直观地反映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有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采用量化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等级,结合专家打分,判定生态环境状况... 对自然保护区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成效进行重点评估,能科学直观地反映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有利于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采用量化分析生态环境变化等级,结合专家打分,判定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评分(EC)为71.63分,评估等级变好(65≤EC<85);生态环境状况评分(ES)为93.87分,等级为Ⅰ级(ES≥85);综合判定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结果为优,但存在“本底”数据陈旧、经费投入单一且不足、科研监测技术落后和单一等问题。结合评估结果,提出及时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精准掌控“家底”情况,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自筹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运用先进技术,丰富科学研究等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 保护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种群保护成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继怀 李乔明 +2 位作者 勾伟 冯育才 江龙 《贵州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6-71,共6页
基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2020年调查数据,结合1987、2002、2015年历史资料,分析了保护区银杉野生种群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银杉共有21个分布点,共866株,海拔1300~1600 m,所处生境多为悬崖峭壁。其... 基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银杉2020年调查数据,结合1987、2002、2015年历史资料,分析了保护区银杉野生种群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银杉共有21个分布点,共866株,海拔1300~1600 m,所处生境多为悬崖峭壁。其中大沙河、小沙河和沙河3个主要区域的银杉胸径、株高分布和频率分布与总群体一致,均呈正偏态状分布,胸径范围主要集中在0.5~11 cm之间,株高主要集中在0.2~10 m之间。随时间的推移,各分布点植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株高小于1 m的植株容易死亡或被破坏,导致数量明显减少。建议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及结合银杉的生活习性,在保护区内进行人工采种试播或进行幼苗移栽,从而扩大分布区范围;同时对野生银杉生长周边的植物进行适当疏伐,减小其他植物生长对银杉生长的影响,促进银杉种群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种群 分布 保护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体验项目态势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颖 李乔明 《热带林业》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体验项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原始而古老的生态起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良好的区位... 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体验项目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备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原始而古老的生态起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良好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等条件,同时还有政策机遇,虽然存在着一些劣势和威胁,但是发展生态体验项目潜力十足。针对劣势和威胁,提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和完善设施设备、采用培训和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来缓解人才之困、小范围试点生态体验项目积累经验、编制适合生态体验项目的宣教材料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体验项目 自然科普教育 增长性战略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漫漫 李乔明 《热带林业》 2023年第2期91-96,共6页
为了更好的指导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从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科研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优势,回顾了以往实施环境教育的工作情况,归纳分析了开展环境教育获得的成效,展望了保护区未来开展... 为了更好的指导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从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科研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保护区开展环境教育的优势,回顾了以往实施环境教育的工作情况,归纳分析了开展环境教育获得的成效,展望了保护区未来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向,并提出了加强人才建设、丰富环境教育方式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环境教育 实践 成效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龙莉 高超 +3 位作者 杨瑞 冯育才 勾伟 王尤 《广东蚕业》 2022年第3期55-57,共3页
银杉与银杏、水杉并称为“三大活化石植物”,属于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天然银杉林仅在中国广西、四川、贵州和湖南四省有零星分布,贵州道真大沙河银杉分布区与其他分布区相比,银杉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科研及保护的价值最大。文章... 银杉与银杏、水杉并称为“三大活化石植物”,属于我国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天然银杉林仅在中国广西、四川、贵州和湖南四省有零星分布,贵州道真大沙河银杉分布区与其他分布区相比,银杉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科研及保护的价值最大。文章阐述了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资源的概况,从气候变迁、银杉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活动分析了银杉种质资源濒危的因素,提出了道真大沙河银杉的保护措施,以期为濒危植物银杉的保护与种群回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河 银杉 资源概况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9
作者 汪珊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3期194-195,共2页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因此,在立足于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利用的意义,同时提出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对策。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林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实生播种繁育技术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莉 高超 +3 位作者 杨瑞 冯育才 勾伟 王尤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银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在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扶贫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银杉生物生态学特性出发,总结了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播种育苗前期准备和播种育苗技术要点,阐述了播种后管理等实生播种繁育技术,以期为贵州大沙... 银杉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在生态建设、水土保持和生态扶贫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银杉生物生态学特性出发,总结了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播种育苗前期准备和播种育苗技术要点,阐述了播种后管理等实生播种繁育技术,以期为贵州大沙河濒危植物银杉播种繁育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沙河 银杉 播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研究
11
作者 江龙 李乔明 +2 位作者 冯育才 汪珊 韩继怀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4-7,18,共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地建设是重中之重。在自然保护地中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项目,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也是贵州省实施赎买项目的创新之举。以大沙河保护区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保护地建设是重中之重。在自然保护地中实施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项目,为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开辟了一条崭新路径,也是贵州省实施赎买项目的创新之举。以大沙河保护区为例,对自然保护地实施赎买进行了归纳分析,系统阐述了自然保护地实施赎买的模式与对象、赎买意义、赎买情况、赎买成效,为以后形成“贵州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区 商品林 公益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银杉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12
作者 冯育才 李乔明 +1 位作者 韩继怀 勾伟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6期125-131,共7页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自1961年我国开展银杉保护工作以来,以银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共有9个,主要位于大娄山山脉、罗霄山脉和越城岭山脉和大瑶山山脉,其中大娄山脉是银杉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研究发现,目前...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孑遗植物,自1961年我国开展银杉保护工作以来,以银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共有9个,主要位于大娄山山脉、罗霄山脉和越城岭山脉和大瑶山山脉,其中大娄山脉是银杉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研究发现,目前天然银杉植株数量仅有2895株,银杉天然种群受到遗传多态性低、种群分布岛屿化、雌雄球花异熟、种子发育周期长、幼苗生长慢、林下枯枝落叶厚等因素影响,资源出现衰退迹象。通过阐述银杉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研究天然银杉种群的生存和保护现状,分析引起银杉种群变化主要原因及未来银杉保护的发展趋势,提出适度采取人工抚育措施,促进银杉幼苗、幼树生长,建立银杉种群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天然银杉种群更新状况,摸清天然银杉资源现状,实施以银杉为主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保护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自然保护区 种质资源 濒危机制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珍稀植物扇脉杓兰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朔 何选泽 +2 位作者 徐建 勾韦 李媛媛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24期115-121,共7页
为了解扇脉杓兰的群落特征和更新动态,以贵州省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扇脉杓兰生存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重要值、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据调查资料统计,3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14种,隶属于60科99属,其中,... 为了解扇脉杓兰的群落特征和更新动态,以贵州省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扇脉杓兰生存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重要值、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据调查资料统计,3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14种,隶属于60科99属,其中,杉木加箭竹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9科44属48种,化香树加箭竹群落共调查维管束植物44科62属68种,山矾加箭竹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5科45属47种。扇脉杓兰调查3群落均属于增长型群落。乔木层,杉木加箭竹群落中杉木占绝对优势,起主导地位,化香树加箭竹群落和山矾加箭竹群落乔木层优势种间存在较强种间竞争;灌木层,调查3群落均以箭竹为绝对优势种,对低矮草本植物和乔灌幼苗接受光照、养分吸取、生长空间大小影响较大;草本层,杉木加箭竹群落和化香树加箭竹群落草本层中存在较强层间竞争,山矾加箭竹群落草本层以蒲儿根为绝对优势种。多样性分析,山矾加箭竹群落乔木层较其他两群落丰富,杉木加箭竹群落灌木层较其他2个群落丰富,化香树加箭竹群落草本层较其他2群落丰富;物种分布均匀度分析,山矾加箭竹群落乔木层和草本层较其他2群落物种分布均匀,杉木加箭竹群落较其他2群落灌木层物种分布均匀;优势种优势度分析,山矾加箭竹群落乔木层较其他2群落优势种在该层优势程度大,杉木加箭竹群落灌木层较其他两群落优势种在该层优势程度大,化香树加箭竹群落草本层较其他2群落优势种在该层优势程度大。扇脉杓兰在科学研究、药用和观赏方面具备良好价值,应掌握群落特点、群落类型、群落演替阶段,以便针对群落现状进行原始生境修复和仿生境打造等保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脉杓兰 群落结构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特有植物道真润楠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尤 李乔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0-164,共5页
道真润楠是一种贵州特有植物,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和生态价值,还是急需拯救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本文对道真润楠资源现状、群落特征、种子特征及繁育、苗木特性等方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道真润楠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 道真润楠是一种贵州特有植物,具有潜在的巨大经济和生态价值,还是急需拯救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本文对道真润楠资源现状、群落特征、种子特征及繁育、苗木特性等方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道真润楠研究前景作出了展望,为进一步研究道真润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真润楠 特有植物 研究现状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龙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1期27-29,共3页
天麻,一种没有根和叶的异养兰科植物,其体内的蜜环菌素在其种子萌发时,会被入侵,然后为种子提供养料。在《本草纲目》中有对天麻的记载:天麻主治风湿麻痹,四肢痉挛,小儿麻痹症等症,能强筋骨,而贵州自古以来就有"天麻之乡"的... 天麻,一种没有根和叶的异养兰科植物,其体内的蜜环菌素在其种子萌发时,会被入侵,然后为种子提供养料。在《本草纲目》中有对天麻的记载:天麻主治风湿麻痹,四肢痉挛,小儿麻痹症等症,能强筋骨,而贵州自古以来就有"天麻之乡"的称呼。在2012年5月,天麻产业在贵州占有贵州药生产的第1位,这类产业也因此获得了国家、贵州省、贵阳政府的支持,国家把该药材规划进大宗药材之内,进行重点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天麻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柄杜鹃典型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梅 戴晓勇 +5 位作者 杨成华 邓伦秀 袁丛军 李鹤 龙海燕 冯育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20,136,共9页
以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狭域分布的阔柄杜鹃典型植物群落作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探讨其阔柄杜鹃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6个10m×10m样方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2种,隶属26科33属,其中蕨类植物1... 以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狭域分布的阔柄杜鹃典型植物群落作为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探讨其阔柄杜鹃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在6个10m×10m样方内共记录维管束植物42种,隶属26科33属,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25科32属41种,其中单子叶植物1科1属1种,双子叶植物24科31属40种。(2)根据重要值排序发现阔柄杜鹃典型群落有两种类型,分别是阔柄杜鹃+箭竹群落和阔柄杜鹃+山鸡椒群落,其生活型主要以灌木或小乔木为主,且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较少。(3)阔柄杜鹃的径级结构也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峰值出现在第Ⅲ级(1m≤H<1.5m),主要集中在小径级个体,高度级结构个体数量最多分布在第Ⅲ级,占总个体数的50%,反映出该种群更新能力强,属于增长型种群;另一种为J字型,峰值出现在第Ⅷ级,主要集中在大径级和中径级个体,高度级最高且个体数量最多的分布在第Ⅹ级(≥4.5m),占总个体数的35.85%,最高不超过6m,反映出该种群更新能力弱,属于衰退型种群。(4)阔柄杜鹃+箭竹群落和阔柄杜鹃+山鸡椒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在各层的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该研究对揭示阔柄杜鹃典型群落的性质、群落的保护、多样性保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柄杜鹃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朔 何选泽 +1 位作者 王尤 徐建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4期128-131,共4页
为探究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中养分含量特征,特对其着生土壤进行检测,旨在为扇脉杓兰原始生境恢复、仿生境打造、栽培繁育等保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测定水平距扇脉杓兰植株15cm、垂直深0~15cm处土壤中的有机物、pH、全氮、全磷、全... 为探究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中养分含量特征,特对其着生土壤进行检测,旨在为扇脉杓兰原始生境恢复、仿生境打造、栽培繁育等保育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测定水平距扇脉杓兰植株15cm、垂直深0~15cm处土壤中的有机物、pH、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通过分析数据体现扇脉杓兰着生土壤的养分含量相关指标。通过检测得出结论: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分层pH值4.32~6.06,有机质33.87~179.10g·kg^(-1),全氮含量1.71~8.31g·kg^(-1),全磷0.271~1.203g·kg^(-1),全钾9.18~20.37g·kg^(-1),碱解氮143~497mg·kg^(-1),有效磷在0.4~1.2mg·kg^(-1),速效钾在50~270mg·kg^(-1)。得出扇脉杓兰原生境土壤为酸性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较高,磷含量和钾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脉杓兰 土壤养分含量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