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工潮背景下农村80后返乡妇女家庭地位崛起研究--基于黔东北D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琳 陈讯 蒲琨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26,32,共7页
文章以打工潮为研究背景,通过对80后返乡妇女的现状、特征及家庭地位的阐述,分析人口双向流动背景下80后返乡妇女借助打工经历和性别结构性优势在家庭权力博弈中是如何取得支配地位的。研究发现,作为外嫁到夫家村庄社会的80后返乡妇女,... 文章以打工潮为研究背景,通过对80后返乡妇女的现状、特征及家庭地位的阐述,分析人口双向流动背景下80后返乡妇女借助打工经历和性别结构性优势在家庭权力博弈中是如何取得支配地位的。研究发现,作为外嫁到夫家村庄社会的80后返乡妇女,她们不仅要转换生活方式融入村庄熟人社会、承担家庭重任和参与村庄社会交往,还要面对来自家庭中的婆媳矛盾和传统父权文化束缚。然而,在打工潮冲击下农村婚姻市场失衡和家庭城乡分工为80后返乡妇女在家庭权力博弈中提供了筹码,并逐步成为她们获取家庭权力和提升家庭地位的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 返乡妇女 家庭地位 权力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与大学生管理模式创新 被引量:7
2
作者 安世遨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对话本质和特征,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关于世界的二重性、关系的本体性、"之间"的领域和"在场"的"相遇"等基本思想拓展了大学生管理的新视野。对照马丁.布...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揭示了当今时代的对话本质和特征,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关于世界的二重性、关系的本体性、"之间"的领域和"在场"的"相遇"等基本思想拓展了大学生管理的新视野。对照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对话特征,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必须从"独白"转向"对话"。以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理念和精神为指导,改造大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管理途径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创新大学生管理机制,将形成一种新型的大学生对话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 哲学 大学生 管理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6
3
作者 安世遨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0,共4页
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 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在主体间性中,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被超越,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与机制,"主—主"关系替代了"主—客"二分,充盈着一种共生共在、合作互动、生态和谐、精神关怀与公共理性的性质和精神,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内在变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主体性教育管理 主体间性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性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安世遨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0年第3期6-13,共8页
大学是多元文化荟萃、生成之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对话的本性。但是,随着工具理性思潮的泛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话性遭到不同程度的割裂,甚至走向异化。复归校园文化的对话性,重塑校园文化的精神之维,使之成为对话... 大学是多元文化荟萃、生成之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对话的本性。但是,随着工具理性思潮的泛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话性遭到不同程度的割裂,甚至走向异化。复归校园文化的对话性,重塑校园文化的精神之维,使之成为对话共同体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大学文化 校园文化 文化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治理关系的历史、类型及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良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6-86,共11页
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由从最初的直接关系过渡到以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为中介的复杂关系,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各州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的政治决策地位、职责与功能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同的州在州高等教育董事会... 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的关系已由从最初的直接关系过渡到以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为中介的复杂关系,随着政府行政改革的深入,各州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的政治决策地位、职责与功能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不同的州在州高等教育董事会、大学系统董事会、大学(校区)董事会3个层面的不同组合形式彰显了不同的大学治理理念,同时保证了治理模式的多样性。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虽然职责与功能有所变化,但在演进过程中逐渐远离了州高等教育事务的政治决策中心,州高等教育事务的政策领导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美国公立大学与州政府之间的治理模式研究有助于把握美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层动机,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模式 公立大学 州政府 高等教育统筹发展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