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R/NR和高性能填料对复合摩擦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龚乾江 徐祥 +2 位作者 杨明 张世伟 肖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8-1634,1644,共8页
通过干法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高性能填料以及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质量比(CPR/NR)对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热分析仪测试其耐热性能,并利用激光共聚... 通过干法热压成型工艺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摩擦材料,研究了高性能填料以及改性酚醛树脂与丁腈橡胶质量比(CPR/NR)对复合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与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热分析仪测试其耐热性能,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摩擦材料的密度、压缩强度、压缩模量、硬度随橡胶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冲击强度则呈相反的趋势。橡胶含量的减少,树脂比例的增加,使复合摩擦材料的耐热性得到提高,促进了第二接触面的形成,使摩擦系数与磨损率降低。高性能填料含量较低时,材料表面形成大且连续的第二接触面,第二接触面使摩擦系数、比磨损率降低,复合摩擦材料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填料含量的增加会阻碍第二接触面的形成,使材料摩擦系数和比磨损率逐渐增大,材料的磨损形式由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摩擦材料 高性能填料 实际接触面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速度对高强度弹簧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姜云 梁益龙 +2 位作者 徐军 雷磊 欧梅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7-624,共8页
采用DIL805A相变仪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不同淬火速度对60Si2CrVAT弹簧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马氏体转变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淬火速度从10℃/s增加800℃/s的过程中,随淬火速率的增加,马氏体块... 采用DIL805A相变仪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不同淬火速度对60Si2CrVAT弹簧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马氏体转变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淬火速度从10℃/s增加800℃/s的过程中,随淬火速率的增加,马氏体块的宽度从666.0 nm减小至573.9 nm,马氏体板条的宽度从189.0 nm减少到147.3 nm。60Si2CrVAT弹簧钢的强度、塑性和硬度总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马氏体转变温度则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当冷速为200℃/s时,马氏体转变开始点温度最低而强度和塑性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 924 MPa和26.4%,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微纳米孪晶马氏体对提高材料的强塑性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速度 弹簧钢 组织 力学性能 微纳米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喷丸预处理对42CrMo钢氮化后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黎国猛 梁益龙 +2 位作者 范航京 张雄菲 朱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07-3112,共6页
利用高压水射流喷丸技术(WSP)和真空脉冲等离子氮化技术,研究了水射流喷丸预处理对42CrMo钢等离子氮化后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OM、SEM、TEM、XRD应力测定仪、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仪对等离子氮化和复合处理后试样的渗层显... 利用高压水射流喷丸技术(WSP)和真空脉冲等离子氮化技术,研究了水射流喷丸预处理对42CrMo钢等离子氮化后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OM、SEM、TEM、XRD应力测定仪、表面粗糙度仪、显微硬度仪对等离子氮化和复合处理后试样的渗层显微组织、结构以及表面完整性进行了表征,并对疲劳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WSP预处理后,42CrMo钢获得了更好的氮化效果,疲劳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原因是经WSP预处理后,试样表面细小弥散的氮化物和表层晶粒的细化有利于抑制表面裂纹的萌生与扩展,改变了疲劳裂纹的萌生机制,次表层硬度的提高以及更深的残余压应力影响层推迟了次表层裂纹的萌生,更高的次表层残余压应力抑制了次表层二次裂纹的萌生以及主裂纹的扩展,延长了42CrMo钢渗氮后的接触疲劳寿命,使得失效机理更接近于赫兹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42CRMO钢 接触疲劳性能 表面完整性 水射流喷丸 渗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流融冰技术对钢芯铝绞线腐蚀的影响
4
作者 代发明 蒋欣 +6 位作者 张任奇 王凌旭 杨再贵 樊磊 何锦航 石维 梁宇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0-716,730,共8页
采用大直流电流发生器为电流源,在环境箱内模拟了镀锌钢丝的直流融冰过程,研究强直流电对镀锌钢丝腐蚀造成的影响,结合多阶网络电路计算,探讨了大直流融冰可能导致腐蚀加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接触覆冰层的钢丝正极端,出现了明显的... 采用大直流电流发生器为电流源,在环境箱内模拟了镀锌钢丝的直流融冰过程,研究强直流电对镀锌钢丝腐蚀造成的影响,结合多阶网络电路计算,探讨了大直流融冰可能导致腐蚀加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接触覆冰层的钢丝正极端,出现了明显的镀锌层溶解,而在负极端,则出现了因氢气析出导致的镀锌层损伤,并且正负极腐蚀损伤均集中在端头位置,局部腐蚀加速明显,容易引发断线事故;多阶网络电路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融冰层内的支线电流不随覆冰层线路的延长而无限加强,镀锌钢丝极化电阻的减小会导致支线电流向覆冰层端部集中,加剧局部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融冰技术 钢芯铝绞线 电解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ner-Hollomon参数对Cr4Mo4Ni4V高合金钢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少伟 张艳 +1 位作者 杨明 李波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76-388,共13页
依据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研究Cr4Mo4Ni4V高合金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基于Zener-Hollomon参数(Z参数)建立Arrhenius本构方程,并表征不同应变条件下材料常数(α,n,Q和lnA)的变化规律,... 依据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研究Cr4Mo4Ni4V高合金钢在变形温度为950~11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基于Zener-Hollomon参数(Z参数)建立Arrhenius本构方程,并表征不同应变条件下材料常数(α,n,Q和lnA)的变化规律,证实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此外,利用Z参数建立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模型,并结合微观组织在热变形中的演化规律,获得Z参数影响微观组织变形机制和软化行为的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低应变速率下,材料的流变应力较低,且呈现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在高ln Z(≥45.11)条件下,绝热剪切带和混晶是主要的微观组织形态;而在38.80≤ln Z≤43.40时,微观组织是以动态再结晶的形式发生软化和细化,且随着Z参数的减小,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相应增加;而较小的ln Z(36.49)会导致再结晶晶粒粗化,不利于热加工。据此,获得的相关结论能够为Cr4Mo4Ni4V高合金钢热加工工艺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4Mo4Ni4V高合金钢 本构方程 ZENER-HOLLOMON参数 临界应变 微观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滚压20CrMnTi纳米化表面对局部腐蚀萌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胜博 向嵩 +1 位作者 成桃 石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6-14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静压力条件下,形变诱导纳米化表层对20CrMnTi局部腐蚀萌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强化20CrMnTi表层,并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EBSD与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分别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静压力条件下,形变诱导纳米化表层对20CrMnTi局部腐蚀萌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滚压技术(USRP,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强化20CrMnTi表层,并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EBSD与电化学方法进行表征,分别评价形变诱导纳米化表层的腐蚀行为以及局部腐蚀行为对表面应力集中状态以及微裂纹萌生行为的影响。结果在弱碱性腐蚀条件下,20CrMnTi表层经超声滚压处理后,试样的点蚀击穿电位出现显著负移。同时,随着滚压压力升高,20CrMnTi表层钝化出现了显著的滞后,致钝电流与维钝电流同步增长,并伴有钝化区间缩小。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精度三维重构,观测到在模拟弱腐蚀环境下,20CrMnTi超声滚压表面会显现出沿滚压方向凸出的波纹状局部腐蚀纹理,随滚压压力增长,波纹界面位置局部腐蚀损伤呈现一定的加深与拓宽,具有较高的裂纹萌生风险。通过EBSD表征发现,在超高频冲击作用下,20CrMnTi表层晶粒会转化为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细化表层,但由于波纹两侧晶粒存在取向差异,在滚压头高频多点的冲击作用下,不同取向晶粒的细化机制存在差别,导致波纹两侧晶粒构成电位差异明显的局部腐蚀微电池,呈现较高溶解选择性。结论在超声滚压过程中,20CrMnTi表层晶粒在局部微区范围内会出现明显的细化程度差异,在电化学作用下,细化晶粒间的微区电位差异会导致表面出现选择性溶解,并在晶粒折叠界面处产生波纹状局部腐蚀坑,且伴随超声滚压压力增大,波纹状腐蚀坑会出现明显的拓宽与加深,具有较高的疲劳裂纹萌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 超声滚压 微区腐蚀 组织形变 EBSD 疲劳裂纹萌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工艺处理60Si2CrVA配分过程的碳化物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佩洋 赵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00-404,共5页
通过电解萃取技术获得不同Q&P工艺处理后的60Si2CrVA弹簧钢配分过程析出的碳化物,并结合XRD、SEM、EDS、TEM等方法对碳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60Si2CrVA的碳化物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颗粒... 通过电解萃取技术获得不同Q&P工艺处理后的60Si2CrVA弹簧钢配分过程析出的碳化物,并结合XRD、SEM、EDS、TEM等方法对碳化物的析出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讨60Si2CrVA的碳化物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碳化物颗粒尺寸整体呈现增大的趋势;当配分温度达到36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小尺寸的碳化物数量增多,且有团簇的现象;配分过程中析出的碳化物类型有M7C3、MC以及M23C6;XRD分析结果显示当温度达到360℃时M7C3的衍射峰强度明显降低;60Si2CrVA的硬度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CrVA弹簧钢 Q&P工艺 碳化物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